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百二十八、心下痞硬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心下痞硬

治病策略

所谓心下痞硬,是治心窝部位胀满而硬的状态。

【辩证治则】

1厚朴三物汤:

1脐底、脐周坚如龟甲,按而胸内应之,觉呕恶,噫气者,即为厚朴三物汤证。

2胸腹满,结实,或痛闭者,或头痛百药不效者,或胸腹满,心下痛,大便不通者,或心下满痛,吐水者,皆可投本方治之。

2吴茱萸汤:自觉冷气聚于心下,冲于胸胁、逆满、干呕、或吐涎沫,头项强痛,手足逆冷者,吴茱萸汤之证也。 故其腹状可见胸满、心下痞硬、胁下挛急(两章门之行上下挛急),右小腹结聚、按之疼痛等证。稍感冷,或天欲雨时,即感或腹满、或气上冲而颈项强、额头重、或头痛剧者,噫气吐涎,或平素吞酸,吐酸、嘈杂等。此皆下焦寒冷而致冲逆,不可误投解表之剂。

3辛苦除痞咸辛除滞甘咸除燥酸甘除痉酸苦除烦

4、(1都是心下硬痛大陷胸汤是一路直的痛到关元,而大陷胸丸的痛是往上走的,所以要用丸剂将痛推下去。

2如果病人有壮热,像乳瘫、肺癌到末期的时候,肺里面长东西,有壮热的时候用大陷胸汤,无太热的时候用大陷胸丸。

3结胸有热者,用大陷胸汤下之;其无热者,宜用大陷胸丸下之。

5、(1脸是黑的、心下痞硬,肚子大或者腹水,胃口好,还是想吃东西,木防己汤;

2如果是暗黄的腹水,心下痞硬,不是黑,是肝硬化跟肝癌。

6稻叶克关于心下痞硬

1凡上冲急迫,心下痞硬者,桂枝人参汤证也。

2或仅心下痞硬、胸中痹而时时急痛,小便不利者,人参汤也。

3或胸下实满、心下痞硬,四逆散证也。

4或胸下结聚、心下痞硬,按之觉腹底有冷气者,附子汤证也。

5或大便闭,心下痞硬,且心下脐上之间实,按之痛甚者,调胃承气汤证也。

6或心烦吐下、心下痞硬者,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也。

7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者,半夏泻心汤证也。

8或便秘、浮肿、心下痞硬、雷鸣者,桃花人参汤证也。

9或心胸膨胀、便闭、心下痞而硬满者,大陷胸丸证也。

10或腹拘挛急迫,心下痞硬实满者,甘遂半夏汤证也。

11心下痞坚、按之稍痛、且悸而小便不利者,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加苍术)。

7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反心下痞、按之硬,呕吐下利,似结热。热结者不当见呕,亦不应下利,今见此二证者,乃因邪热迫于胃口,水饮趋于胃中。所以尽管下利,仍用大柴胡汤,以泻其内外之邪热。

8、(1胸下左右,心下或胸下之傍皆实满,犹大柴胡汤之腹证;胸满而实,逆满,苦痛亦甚。心下痞硬者,多属四逆散证。这两种情况通常都伴有他症。

2胸胁苦满,胁下挛急者,亦属四逆散腹证。柴胡、枳实解胸胁之痞满,芍药甘草和胸腹之拘挛

A兼有动气者,加牡蛎;

B兼有疝气者加刘寄奴。

9心下痞硬,邪气未去,下利但是没有肠鸣,可按其心下,觉欲呕者,即为甘草泻心汤证。

10心下痞鞭而满,引胁下痛,心下胁下等处,以指按之,稍触即惊惧而痛,或咳则胁腹引痛,或动身举手,则应之而游动疼痛,或呼吸急迫而痛,皆属十枣汤症。

11心下悸且痞硬、结聚于胸下两傍者,定神按之,自觉暗然有冷气,或腹拘挛、小便不利,或时腹痛,此皆属附子汤证。

12上腹部包块,多由胃部病变所致。若症见胃脘部结硬如鸡子大,咽中发呛,食纳减少,二便如常,无明显消瘦者,临床相关检査确不宜手术治疗的,可用枳术汤治疗。取其“心下坚”之意。

13、(1四逆散证多有心窝部硬如有物堵塞、胸胁苦满、腹直肌绷紧凸出

2四逆散也可用于胆石症、胃炎、胃酸过多、胃下垂等疾病。

3四逆散加夏枯草10.0克、栝蒌根3.0克、贝母2.0克,还可用于治疗瘰疬

4四逆散加鳖甲、茯苓、大枣、生姜谓解劳散,可用于治疗肺结核、胆囊炎等。

14、贲门(剑突下):

1偏热为小结胸证:小陷胸汤,正心下按之痛。可加枳实,为了保持大便通畅(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栝蒌实大者一枚)

2偏寒为胸痹: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实一枚 薤白三两 半夏半斤 白酒一斗)。

15、(1心窝部、胃睆的地方很硬而悸动,不渴,心悸,茯苓杏仁甘草汤。
2胃肠弱而消瘦的人,脐上部位出现悸动,古称水分悸动,心下胃的地方动悸,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五苓散。
3胁下胀满、咳嗽会痛,水在肝,小柴胡汤,重用半夏。
4身重、短气,水在脾,桂枝汤加白术、茯苓。

【辩证比较】

1、(1旋覆代赭汤心下痞硬,常噫气,大便硬,或反胃,或哕逆,或噎食等。

2旋覆代赭汤治反胃噎食,气逆不降者,神效。

3生姜泻心汤:为肋下有气而致下利。

2、(1人参汤胸中痞,心下按之硬胸腹或腰脚冷,小便频数,大便下利,或鹜溏(不成形之便),或心腹痛、或胸痹、或喜唾,胸中心下不适者,乃人参汤证。此乃中焦寒冷,胃上之寒饮不散,胃阳衰而腐磨无力,因致胸中,心下之患。故霍乱、吐泻而不渴之类,均因脾胃运化无力,应以见证对察之。

2此证虽以心下痞硬为主,然腹状同大柴胡汤等证不同。虽无力而胀满,但按之不引痛,脐下益觉无力

3、(1寒实结胸脓胸肺脓疡三物小白散可以排除脓毒;

2结胸证为心下鞭满而痛,则按之不鞭而濡。

3如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呕即短气,汗不出恶寒者,为胸膜间有水毒,犯胃则呕,迫肺则短气,故以十枣汤峻攻其水。

4结胸则以大陷胸汤、小陷胸汤心下痞则用「泻心汤」。「泻心汤」有生姜、附子、甘草、半夏等之分别,各有主治证之不同。

5误下而邪陷下焦者,宜赤石脂禹余粮汤。

6误犯吐下,重则成「痿」,轻则以旋覆代赭汤。

4虚与实:

1心下痞软:心下、从剑突下至脐上之间,按之濡弱空而无物,若按之腹底,则郁闷不可奈。如果心胸烦躁,此为虚烦。方如栀子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

2若按之必硬,或痛者,皆实邪致烦,其治法或柴胡辈,或调胃承气汤;其剧者,大陷胸汤,或泻心辈;大率实邪在胁下、心下者,以其实证表现为依据。

5、(1心下痞硬,其人常噫气,大便硬,或反胃,或哕逆,或噎食等,为旋覆代赭汤证。

2旋覆代赭汤对呕吐诸证,大便秘结者有效。故妇人妊娠恶阻,亦可斟酌应用本方。

3生姜泻心汤证,为肋下有气而致下利者,旋覆代赭汤水气泛滥、噫气不除,非胃气不和,而为有伏邪也,所以用用赭石,盖即为此。

6 桂枝汤加减:

1腹拘急时痛者,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药汤);

2大实痛者,加大黄汤(桂枝加大黄汤);

3拘紧甚而急痛者,用小建中汤;

4心下痞硬拘挛者,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5渴而口干者,加瓜蒌根汤,栝蒌桂枝汤;

6若腹反不拘挛、按之松软,胸满心烦者,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汤);

7若心下满、小便不利,去桂加苓术汤(《医宗金鉴》作“去芍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7都是一样肚子好像腹大巨如盘

1枳术汤胃很不舒服,胃难过;所以枳术汤是治疗胃。

2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麻黄附子细辛胃没有不舒服。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是治疗阳气让它循环。

3心下如复杯,腹满见青筋者,甘遂半夏汤证。

8、(1半夏泻心汤:心下痞满,按之硬而不痛,呕而肠鸣。 其肠鸣有如雷声,且响且行,故又叫雷鸣。雷鸣为热邪激动其水气,多从胸中到中脘脐上之间,肠鸣痞痛,继而大便泻下,谓之热泻。

2附子粳米汤下脘以下,绕脐周及胁下、腰间,雷鸣且痛,或呕或泻,此属寒疝。必腹中腰间觉有冷气,且无心下痞硬,是其特征。

3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见心下痞硬,水气转鸣。但其证不呕不利,似有水气而非有水气,为冷气游走所致。

9厚朴大黄汤与小承气汤药味相同,仅只分量有差耳:

1厚朴大黄汤以厚朴为君,枳实为臣,佐以大黄,故以治胸满为主,不主疏涤。

2小承气汤以大黄为君,枳实为臣,厚朴为佐,故其以治大便硬或大便不通为主。腹证则见腹微满,心下硬。

10、(1青筋暴露者,心下坚满者,甘遂半夏汤;心下不坚满,大黄甘遂汤证。

2有腹胀满而无青筋暴露,但心下坚满者,亦属甘遂半夏汤证。此坚满为留饮,如之血结所致而成。

11、(1安中散:用于偏虚之慢性胃脘痉挛性疼痛。本方主要用于神经性胃痛(胃神经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烂、胃酸过多症(疼痛)、胃下垂症、慢性胃炎等;亦可用于幽门狭窄、胃肿瘤、妇女之血气刺痛(兼有郁血之神经性疼痛)、痛经、恶阻、癔病等。

2四逆散:心下部疼痛,心下急。

3大柴胡汤:心下部疼痛,实证之胸胁苦满。

4柴胡桂枝汤:心下痛,腹壁紧张。

5芍药甘草汤:腹痛,腹肌拘挛。

6坚中汤:心下痛,腹肌紧张,呕吐。

7良枳汤:心下痛,心下微硬,痉孪性疼痛。

8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心下痛,脐旁动气为特征。

9丁香茯苓汤:心下痛,重度虚证。

12旋覆代赭汤证与生姜泻心汤证相似。旋覆代赭汤对患者虚弱,便秘者佳。但亦可用于下利。用生姜泻心汤胸闷(堵)、噯气不解时,首先考虑旋覆花代赭石汤至为必要。

13、伤寒,用麻黄汤发汗之后:

1不解:

A、蒸蒸发热者,是调胃承气汤

B、心下痞硬,协热而利:

a、没有呕,桂枝人参汤

b、有呕,大柴胡汤

C、胁下痞硬,呕而发热,没有下利,小柴胡汤

2表解:

A、心下痞硬、下利,生姜泻心汤

14、木防己汤之腹证,与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等不同,腹部上方为全体胀满而坚硬感,也可见到肝脏肿大

【经典回顾】 

《伤寒》:

1、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鞭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呕即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3、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4、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结,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5、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6、伤寒八九日,吐下后,虚烦,心下痞鞭,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复发汗,脉甚微,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7、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8、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9、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鞭,呕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金匮》:

1、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2、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3、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4、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

5、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营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矢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主之。

6、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7、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8、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9、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一百首:031、大柴胡汤;032、四逆散;033、柴胡桂枝汤;034、柴胡桂枝干姜汤;03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036、小半夏汤;037、大半夏汤;038、半夏厚朴汤;039、旋覆代赭汤;040、
仲景学说在现代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宏新
胡希恕讲伤寒论139条~155条
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的是心还是胃?此方古名叫什么?
张仲景、李东垣都爱用这两味中药,宣通降逆作用大,用过的都说好
黄煌:我常用的黄连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