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屺瞻:『论 笔 墨』


笔贵有力,力贵有势。



朱屺瞻 作品

一味逞力,非知力者也。真知力者,不在于“剑拔弩张”,要在把住其气势。



胸中一刹那的迟疑,不免便挫了吾笔之力,却能神定于我,不能挫为挫,则仍可全吾笔之势,此谓之转无力为有力。须知刹那间的迟疑,毕竟是当时内心的真相,率其真而行之,于势无碍。能率真便无碍,说到底,“真”字第一。



怀素自论草书云:“东却西,南又北,倒还起,断复续。”他所谓触遇成形者,并非乱涂乱画,这里面有辩证的道理在:有来有去,相反相成,而驱笔之际,有我的一贯之“气”在。故变而不乱,是作书一法,何尝不是作画一法?


运笔费力,未必得力。有使尽了力仍不能入木三分者,有轻轻一笔重于九鼎者。盖力不在于笔,在于腕;不在于腕,而在于丹田之间。作画时人要站起来,稳其脚跟,平其体势,以便气可以从腹底透出,达于胸,达于臂、于腕以至笔端。


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塞乎天地之间。”画家平日修养此心胸,旷阔与天地同其大,运起笔来,便自然无碍,写出景来,也就意趣盎然了。


用笔有起伏,有轻重,有缓急,谓之“节奏”。用笔犹舞蹈,犹溜冰,俯仰欹斜,左右旋转,百变不失其“平衡”。


得其节奏,掌其平衡,这是大规矩,此外不必太拘。人云“从心所欲不逾矩”亦是此意。有此两点,也即是“法”,不必斤斤于仿古,而未尝不与古人通,所谓默契是也。


作画须有笔墨,笔墨须取大方,有大家气。我的自绳之道是拙朴为佳,切戒浮滑。


布局须深厚,有变化,立意须高,有意境。意境最难言,是个胸襟和眼界问题。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是要开阔胸襟和眼界。孟子说得对,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


出笔奇,非真能奇者,恶其着意也。


不着意之奇,乃是真奇。真奇与平淡固自不二。“凉风雁啼天在水”奇句也,却也平淡。


平淡未必无奇。作平淡而止于平淡,平淡之外无物也。平淡之外须有物,所谓弦外之音,则平淡自不平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是也。


常言道:得心应手。实际上,心得了,未必应于手;应于手了,亦未必成于笔。要成于笔,还必须知笔之性,纸之质,墨与色的具体性能,知晓各种性能而掌握之,才可以下笔无碍。用笔之道,须知从有碍达无碍。


前人论画云,“加一笔太多,缺一笔太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厉害就在这点,笔笔派上用场。他生活在山水之间,能静观静修,同时心怀悲愤,意入苍凉,这都锻练了他这一支笔,犹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石涛、石溪、渐江都嫌笔墨繁、烦恼多。我偶然也学石涛,却学得不像,用笔流畅不及。石溪太繁,不合吾意。愈老愈觉“简”之不易,难在疏而不漏,恰到好处。


陆放翁草书诗:“提笔四顾天地窄,忽然挥扫不自知。”提笔之前,胸有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动起笔来,竟是笔动我不动。在创作得意时,物我浑忘,其乐融融如也。


放笔的真意,言笔触之自由无碍,不是一味纵笔之谓。韩文公诗云“盘马弯弓惜不发”,引而不发之笔,正是“放”字中之一法。


作画要善变,不要千篇一律。我内心总有此希求。章法有变,用色有变,然而观笔意,仍可于百变中看出自己的面目。笔意是主要特征。


线条重要,运笔须用中锋,还要一波三折才不呆板,关键在有力有势。


线条不仅仅勾出平面,最要表现出立体感。线要有“力”,点要出“神”。点可使线活起来。线立其体,点提其神。


我有时先涂大块色,再勾线条,有时先勾线条,后加色块,有时混合用之。各种技巧都可灵活运用,不必拘于一法。


中国画中,惟点最难,“画龙点睛”,靠点传神也。点须恰到好处,在一幅画上,多点,少点,点在哪里,都有讲究,运用得当,可以把画的神韵揭出来,抖擞醒目。点不得当,可把一幅好画弄糟。


水清无鱼,笔整无画。落笔有时要邋遢三分,姿态转妙。落笔时最忌拘谨。一须不见有笔,二须浑忘有法。然后才能自在自如。笔为我用,法为我役。


中国墨色,最耐玩赏。古人云“墨有五色”,说出此中风味。


中国画靠笔墨,古人有“墨为肉”之说。但墨亦有骨。墨泽可呈出铁光,为彩色所不可及。


用墨经验到家,便能黑而不黑。黄宾虹晚年有眼疾,虽加墨却能黑而不黑,看去仍觉舒服。反之,初学者用墨,虽淡而有黑气。所谓不黑而黑,难入眼了。


画花卉最可练笔。



我爱作兰竹,觉得提起笔能使出“力”。画藤本,殊有趣,悬着臂,落中锋,挥出曲曲的连环,似与长蛇搏斗。画花卉也最能考验笔力,枝枝叶叶都显在眼前,笔弱隐瞒不得。

朱屺瞻 佳作雅赏





朱屺瞻(1892年-1996年),乳名增均,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养菖蒲室、修竹吾庐。江苏太仓人。在家庭薰陶下,自幼喜爱绘画,早年习传统国画。青年时转攻油画,特别喜爱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画家的作品,曾两次东渡日本习西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大学艺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美协上海分会常务理事,西泠印社社员。善中国画,擅长山水和花卉蔬果。喜音乐。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和天津艺术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国画院、美协上海分会、深圳博物馆、太仓县文化馆收藏。出版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朱屺瞻年谱》等。



——往期经典,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音乐电视版:兰亭序


【宋】黄庭坚书法全集(含长卷-高清)


讲堂| 黄庭坚《砥柱铭》的确认-附论书法鉴定问题


【宋】米芾书法全集!(含手卷·高清)


米芾手札精品选集(高清带释文,请收藏!)


欣赏| 钟繇楷行草一体“雨夹雪”佳作!


【月雅精讲】从《黄州寒食诗帖》看苏轼“无意”书风


讲堂| 赵孟頫经典《前后赤壁赋》高清大图 临习全攻略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家朱屺瞻:笔贵有力,力贵有势
朱屺瞻:水清无鱼,笔整无画。落笔时最忌拘谨,有时要邋遢三分。
朱屺瞻:八大山人厉害在笔笔派上用场!
淡淡笔墨问题
中国画笔墨形态和价值观 | 学习笔记
许献廷国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