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固醇下降后,被堵的血管就会畅通吗?

概述

胆固醇属脂类营养物质,人体内的胆固醇来源于两个途径,即自身合成和膳食中摄入。自身合成的占80%,称内源性胆固醇;膳食摄入的胆固醇占20%,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称外源性胆固醇。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可合成1~1.5g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合成,其次是小肠;肾上腺和脑中含量虽然很高,但合成量甚微。成人每天可从肠道吸收600~1000mg胆固醇,当然摄入量多时,吸收量也增加,但每天最多可吸收2 g,肠道吸收的胆固醇一半是来自胆汁酸的内源性胆固醇。

胆固醇多了会不会“堵”血管?到底是什么引起心梗、脑梗?

众所周知,人体血管如同建筑屋内的上下水道的水管,流经它的水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污物,日积月累,加之管壁锈蚀而粗糙,污物细又小,就很容易附着在管子内壁形成“垢斑”。人体也是如此,血液中含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它的颗粒细小,很容易透过血管内膜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加上其它因素,例如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绝经妇女、少运动、吸烟、体重指数(BMI)超标、感染、血小板聚集、同型半胱氨血酸(HCY)症,血管重构(血管内径变小,壁/腔比例增加等)、TC/HDL-C比值(此比值在正常范围内小些为好)及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此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小些为好)等,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 AS斑块好比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会形成血栓,从而引起血管狭窄或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

有确凿证据证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使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大,将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更危险的是,有些斑块就像“不定时炸弹”,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引起血栓栓塞,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短时间内就可夺取生命。

近年有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是由于血液胆固醇升高所引起。事实告诉我们,控制“坏固醇”升高,能显著降低心梗、脑梗及死亡风险。

斑块形成原因

㈠ 与血脂超标和失调有关:血脂和LDL-C超标或失调,特别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C),超标后,它会进入皮下的间隙,被内皮及平滑肌细胞释放的自由基氧化修饰及氧化的LDL-C,引起炎症反应,这些炎症细胞会吞噬OXLDL-C,使血管周围细胞发生增殖和纤维化增加,在皮下生成泡沫细胞,从而构成斑块的髓核,最后形成斑块。而LDL-C只有在氧自由基攻击下,也就是LDL-C和氧自由基同时并存,才能形成斑块

㈡ 与动脉粥样硬化(AS)有关:AS是一种多因性疾病,它与脂质浸润、损伤、反应学说、炎症、遗传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相关,AS在发展过程中,从早期损害到易损斑块的形成,都有大的炎症因子参与其中,AS也是一种中等的,以大动脉斑片状内膜增厚为特征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内膜下脂质沉积,并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份增殖,最终逐步发展形成AS斑块。

㈢ 与血小板集聚相关:血小板可刺激血液中的纤维蛋白,互相交织成纤维蛋白网起到止血凝血作用,所以血小板本身就有致斑块的性质,它参与内脂调节,促进炎症有致氧化应激作用,故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小板聚集起重要作用。临床证实,LDL-C在斑块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不一定与LDL-C水平相关,斑块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到血管内膜损伤程度、炎症反应等等。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上述指标的不良变化会导致血管中出现斑块,而斑块的发展累积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这也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进展性疾病。其发生的始动环节是血管内皮损伤,而LDL-C则是必备条件,当LDL-C水平增高时,血清中的LDL-C可透过受损的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被氧化,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凋亡后释放脂质,脂质不断沉积可形成脂质核心。在动粥形成过程中,炎症参与全过程,在炎症刺激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包裹脂质核心成为纤维帽,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有稳定和不稳定两种。它们都可以导致缺血性卒中,但机制有所不同。首先,稳定斑块有一个厚的纤维帽和薄的脂质核心,像“皮厚馅小”的饺子,比较稳定,不容易破裂。稳定斑块的体积可以不断增大,使脑供血动脉的管腔逐渐变窄。当血管腔严重狭窄或完全堵塞时,可发生脑卒中。而不稳定斑块的纤维帽薄而脂质核心较大,像“皮薄馅大”的饺子,非常容易破裂。不稳定斑块破裂使胶原和脂质外露,从而诱发凝血反应和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后有两种结果。一个是血栓脱落,随血流流向远端,堵塞远端血管;另一个是血栓不脱落,而在斑块局部不断增大,形成原位血栓,最终堵塞血管。这两种情况均导致血栓性脑卒中。

斑块是可修复逆转的:

现实中,斑块有可逆性,且以非线性方式发展,AS斑块的发展变化规律:

增生→静止→缩小→损伤→破裂→修复→再损伤→再破裂→再修复„„

可看出斑块大小、性质是可逆变的,则由大变小,由易损到稳定,由破裂至修复,从而在临床上会出现无症状的AS斑块疾病

高龄老人斑块易稳定:斑块如果能够稳定不容易破损,也就难以形成血栓,这是我们所追求的,高龄老人(如80岁以上)斑块可能会逐渐趋向稳定,这是因为早期血管内膜增厚是病变,但在晚期内膜增厚,反而有助于增厚纤维帽而稳定斑块;同样早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移和增殖,可增大斑块,但AS到了晚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移和增殖,都可以加固纤维帽,可能预防斑块的破裂,另外;巨噬细胞长期吞噬内皮下的脂质,有助于缩小斑块的体积。(但是巨噬细胞的聚集也会加重斑块炎症的发生,要关注)。

搬走血管斑块靠他汀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国内外指南一致强调要强化他汀治疗。美国《卒中》杂志曾撰文称,所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均应接受抗血小板药、他汀和降压药的综合治疗方案。如今,他汀和抗血小板药、降压药一起,成为卒中防治的三大药物。

由于斑块内炎症的存在,稳定的斑块经常向不稳定斑块转换。只有持续他汀治疗,才能持续抑制炎症反应,持续稳定斑块,防止向不稳定斑块转换和斑块破裂。但是要注意,不同的危险分层需要采取不同的他汀预防策略。在强调强化治疗的同时,他汀治疗还应长期坚持,直至终生。

很多患者担心,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如果有副作用咋办?事实上,有些药物的确会导致他汀不能很好的代谢、排出,会在体内蓄积,而药物浓度的增加可导致相关不良反应的增加,这一点需要注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要吃他汀? 不吃有什么害处?
如何搬走血管内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理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需要他汀治疗吗?
“坏”胆固醇高 脑梗风险上升
颈动脉斑块能消除吗?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