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的教育,是孩子最需要的,对孩子最有利——谈我女儿学习优势的获得过程


作者简介

徐思想

儿童教育家

思维发达,具创造性

汇通文理,兼容中西

教育NGO创始人

《科学的教育》著作者

本号将通过一系列文章来介绍科学的教育

本文以具体案例来谈学习兴趣与效果等问题

有心阅读,必有收获!

八岁半才上小学

没补过一节课

家长也没教过一道题

跳了四级

十六岁考入著名高校

这个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之路

能给人们什么启发与感悟?

请让我像跟朋友聊天一样

跟你缓缓道来

我有两个女儿,大女生于1997,次女生于2017。

大女8岁半上小学,跳过4级,16岁上大学,现硕士即将毕业,已被某研究院录用。

大女从小没上过一次补习班,家长也没有教过她一个字、一道题……她是完全自主学习,自觉学习……我当时觉得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并没有太在意,也无意于从中发掘一些什么教育秘诀或者教育规律。

2013年,大女轻松考上川大,朋友们试图向我取经。

但是,我自觉只是一个普通教师,并不真的懂教育,也就没有什么经验可谈。

这让朋友们起了误会,他们认为我保守,不够朋友,云云。

这很尴尬。

真实的,那时我对儿童教育,真的没有系统研究。

只是我的一些做法在无意中有利了女儿的成长。

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凡事未经研究,不轻言,不妄说,以免自迷,以免误人。

凡是说出来的,必须要是有依据的,有价值的。

但朋友们还是要误会。

于是,我尝试着来探索一下。

 

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使女儿获得了学习与成长的一点优势?

探索了几个月,一无所得。

我才意识这个问题极其不简单。

我甚至于要将原因归之为智商了。

但是,我觉得这是偷懒的做法,这个说法没有任何的教育学上的价值。

我知道探索的任务艰巨。

如果能轻易地获得答案,那教育的秘诀就被轻易地破解了,那是不可能的!

后来,我搁置了这第一个问题,准备采用反证法来求解。

反证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

有此之念之后,我转而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而成绩不好,也有学生虽勤学可也成绩不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大家知道,有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即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浓厚。

这是为什么呢?

人们所能说出来的原因都是表象层面的,我当然不会满足于那些表象层面的说法,我要探索的是教育上的深层原因。

譬如,关于孩子不喜欢学习的问题,人们通常所表达的说法,大致有:

这孩子天生不喜欢学习;

这孩子学习不好所以不喜欢学习;

这孩子太贪玩而不喜欢学习;

这孩子没有志向所以不喜欢学习;

这孩子学习条件不好所以不喜欢学习。

……

凡此种种说法,有两个问题:

一是将原因归之于孩子自身;

二是在逻辑上都是有问题的。

孩子自身有没有问题呢?

当然有。人是主体,是自己的一切行为的当事人,也是第一“责任人”。

作为学习当事人的孩子,他不喜欢学习,他自己当然是有“责任”的。

但是,如果让他扛起所有的责任,那么,就可能会放过了教育上的“责任人”,就会形成事实上的对教育的包庇。

何解?

是这样。孩子是当事人不假,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教育对象。

作为对象,是被教育的,你懂的。

人们“追责”,只追到当事人就停下来了,所有责任都让当事人来扛,结果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是他不喜欢学习。

很显然,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以因释因,或者倒果为因。

必须要找到孩子不喜欢学习的真正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不喜欢学习的问题

也有人不想让孩子来扛完全责任,往前又走了几步,停下来说,这个孩子不喜欢学习,是家庭(家长)或者学校(老师)的原因。

这种说法,在教育上的意义还是很有限的

因为,它还是落入了窠臼:找人,找责任人,既然不是孩子,那就是家长与老师喽。

必须承认:三者都有责任,孩子、家长、老师,都有责任。

但是,这是粗略的说法,在教育上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必须深入研究,是哪些具体因素在什么情况下分别或者共同造成了孩子不喜欢学习的结果。

眼中无人,那就是物理学与化学了,肯定不对头。

眼中只有人,那就是生物学了,而不是教育学了。

研究儿童,具体来说,是要研究儿童的心理、儿童的个性、儿童的情绪、儿童的兴趣、儿童的思维、儿童的社会关系等等方面对儿童的学习与成长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研究教育,具体来说,是要研究教育体制、教育体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措施等等方面对儿童学习与成长直接与间接影响。

不基于儿童研究与教育研究前提下的说法,都只可能是粗浅的说法。

譬如前面说的,将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归为孩子,孩子不喜欢学习的责任就是孩子,这类说法是非常粗浅的。

我们不能满足于粗浅的说法。

要进行深入研究。

孩子是当事人,但TA是不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人——(引入“完全责任能力”这个法律概念到儿童教育研究上,这是教育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创新)——那就意味着,一味归责于孩子,对于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是无助的。

同样,我们若把责任都归于家长与老师这样的对象身上,对于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也是无助的。

有一个批评原则叫“对事不对人”,说的是,当某人有不对的时候,应对针对他这件不对的事进行批评,而不应批评他这个人,甚至否定他这个人。

同理,在研究儿童学习与成长问题,也应对事不对人,若局限于人,只会流于现象,只会解决现象层面的个体问题,而不能发现问题的实质,不能解决普遍的问题。

譬如,张小三没做家庭作业,其父张三便打了张小三一顿。

若批评张三这个人,说其蛮横、鲁莽、粗暴,张三未必能接受,他会进行反弹。因为,严厉管教孩子的人并非就是蛮横、鲁莽、粗暴,而且,张三觉得打孩子是为孩子好……

若批评打人这种行为,告诉他,打孩子虽然能使他表面服从,但是,有可能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而且,有大量案例表明,打孩子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抗拒。其实,孩子不做作业,是有其它更深层面的原因,你想通过简单的一打来解决,影响了对根本问题的解决……如此批评,既不会令人反感,而且会帮助人提高认知,解决问题——看,这才是恰当而可取的。

孩子本来是有学习兴趣的,后来厌学,这是有深刻的教育原因的——与教育体制、体系、模式、方法等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只是归责于孩子或者家长、老师,都是于事无补的——并不能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回归。

我深入地考察、比较了我女儿与其同学的学习状态,发现一个很大的不同是:

我女儿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与其同学相比,有两个非常明显的表现:

一是她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

二是她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我试图探索其中的原因,破解心中的困惑。

剔除个体的差异,剩下的就是教育方面的原因了。

教育原因是主因。

是什么样的教育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这就像数学当中的反证法,不容易直接发现兴趣越来越浓厚的原因,我便试图发现兴趣越来越淡化的原因。

我发现,破坏孩子学习兴趣的杀手是【过度教育】。

过度教育,就是有些方面搞得过多了,搞得过头了,搞得过剩了。

譬如,现行小学语文教育,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抄写、练习、背诵、默写。这种高强度、劳动密集型的学习方式,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可言,其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增长实际上非常有限,而负作用是非常大的。

再来看数学,小学前面的三四年时间,主要是四则运算,通过海量的运算练习,试图使孩子掌握四则运算方法。其实,这也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其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数学能力提高的作用显然是被夸大了。

人们有一个常见,认为孩子小时候的基础打得越牢越好,对于写字、运算越熟练越好。

其实,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通过高强度训练才获得的一些熟练,是得不偿失的。

失去了什么?

请看我总结的过度教育三大危害

一是败坏孩子的学习味口,使其学习兴趣淡化甚至衰退;

二是造就孩子的机械熟练,使其思维不能得到持续进展;

三是战胜孩子的大量时间,使其难以参与更多活动,享受不了更多成长机会。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除了作业与考试,还有自然与活动。

如果没有自然与活动,只有作业与考试,孩子的成长是有欠缺的。欠缺的成长,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这是一定的。

我的女儿的特别情况,给我看清这些问题创造了机会。

我那时并不懂教育,只是出于一种朦胧的认知,觉得小学学习的那些东西,没必要大张旗鼓、声势巨大地来整,说直白点,我是比较蔑视那种并不高明的知识性学习的。

老实说,当时我就没打算让女儿上小学。

我是比较懒的。我根本不想教女儿认字、写字、做题,我宁愿陪她耍。女儿从小喜欢看图画书,天天看,看着看着,以画识字,以字赏画,居然自行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在非常不正式的情况下,她学会了汉语拼音。我至今经常强调我没有教过她一个字,没有教过她一道题,这真的一点都不夸张。在她六岁时,我就买了一本现代汉语大辞典,扔在那里,她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想猜就猜猜,想查就查查……一个小孩能通过查辞典来了解读音与意思,这算是基本解决了识字关。

我的次女现在两岁半。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在细致地考察次她的成长过程,当然也包括其识字过程。看得非常真切,有许多教育新发现。

次女小然九月龄时看书照

小然几个月的时候就喜欢看书。

至于如何使她喜欢看书的,以后有空的时候将专门谈谈。

在她还不到两岁的时候,就会“认”几十本书的名字。

(并不是真的会认,她知道书名,知道,这是认的前奏)

她可以一本一本地说出这些书的名字。事实上,她一个字不会认……再过一段时间,她就会从知道认识了——这个过程越自然越好——对于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好处。刻意地教她认字,这不是我的作风也不是对她思维成长最有利的方式

插说一件小事。

长女七岁的时候,我才离乡三千里,来到蜀都读研。家里有《道德经》,是我用于研究的。我并没有教她,她自己看,自己读,有一次带她到我导师家里去玩,导师逗她,问她会什么,她说道德经。老人家是哲学大师,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跟我女儿畅谈起来。我女流畅地背诵起道德经,大段大段地背,还略谈了些看法,当时可真是语惊四座……后来我女上了大学,我们与导师相聚,他老人家还谈起这个往事,乐呵乐呵的。

为何要说这些?

我要通过具体的事体来呈现教育方面的一些可能接近于本质的东西

另外,近来许多家长来信来电,咨询一些问题,了解一些方法,在电话与微信上很难说得这么长这么深这么透,所以在文章中,写细致一些,希望能给家长一些启发与感悟。启发一个算一个,感悟一点是一点。所以,我就不妨多谈一点

我写女儿小时候的学习经历,是想让人们知道,在一种非正式的学习状态下,学习可以表现得更好。

所谓“非正式的学习状态”,有两个意指:

一是非刻意地学;

二是并不一定要学那些规定内容。

 这两点都非常重要!

至于数学,那就更简单了。

数学现象,生活中无处不有。

四则运算,生活中无所不在。

从生活中了解、掌握、感悟、学会的数学,更鲜活,更具有应用性……后来,她一入学,开始“正式”地学习数学,那感觉就棒极了!那叫一个爽!

后来,考虑到女儿要过集体生活,便在她八岁半的时候送到学校——成都市芳草小学新蓉校区——上学。

前排左三这个小不点,上学最晚,毕业时最小

我常有一个说法,说她是零基础直接读五年级。

这有点夸张。

这个夸张没有别的用意,只是对“正式的学习”有点蔑视的味道。

现实中,所有跳级的学生,都是家长给孩子开了小灶补了课而后跳的。

我没有给女儿进行任何的专门学习预备,一个字没教过,一道题没教过……她插班上学的时候,除了自己名字,一个字不会写。

 

不会写字这个点,对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来说,是好事,不是坏事。

何解?

请听我略解一解。

如果我在女儿五六七岁时就要求她会写字,那势必会对她的阅读造成抑制——是时间的消耗,是效率的降低,是兴趣的磨灭——我知道,迟早一定她会写字的,不急于一时,没必要担忧,没必要分她阅读的心!先只要会认,就够了,就足矣!

孩子在较小的时候,六七岁的时候,认字兴趣是很高的,认字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在这时候,写字对她/他来说,是比较难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也是比较无趣的——往后,她/他写字的能力会强起来,效率会高起来……

这里就反映出学习的科学性与教育的科学性——容我以后再专门详谈、深谈。

事实表明,我的战略是对的。

通过大量阅读,她的理解能力上去了。当然,还有其它一系列的活动,共同铸就了她较强的理解能力。

这比什么都重要——为其未来的学习铸就了最重要基础——有比较强的理解能力,对于新知识,一看就懂,一做就会——这种能力可不是白来的,是在“非正式学习状态下”形成的。

我还要再强调一下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非正式学习,不为考试与评比而学,不是学给别人看的,不局限于规定的内容,不拘泥的固定(或僵化)的模式……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壹是不容易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容易让孩子形成比较好的学习感觉,贰是容易让孩子形成比较好的探索与理解能力。

我对学习兴趣有系统而深入的考察与研究。

在此我简单地呈现一下。

人生来就具有学习兴趣。

在《高级学习》第一篇里,我明确指出,从人类发展史来看,是学习使人成为人。

人为什么需要学习?

——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人为何天生具有学习兴趣?

——生存与发展的欲望驱使。

人的学习兴趣为何会发生变化?

——好的教育使人兴趣增,不好的教育使人兴趣减。

我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状况直接跟教育挂钩。

如果一个教育,不能使孩子增加学习兴趣,那肯定不是好教育,任何辩驳都是苍白无力与徒劳无功的。

待续……

(再诚恳地请读者关注本号并转发一下)

附《女儿学业图》

七岁半在图书馆阅读

当时只会识字,不会写字

当时不会写字,是其重要优势,而非劣势,文中有详解,望知之

2017年,大学毕业照 

2020年,硕士毕业

现已被某研究院录用

喜运动 

阳光公益机构

欢迎一切有志于教育的人士

有社会理想的人士

协同努力

我有教育大计划

有意合作者请联系

共创儿童教育新纪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教女方(原创)
黄磊、田亮谈女儿学音乐心得 音乐启蒙从听“好音乐”开始
儿童大都有绘画潜能 要教会让他们自己画
好的教学同步是“三赢”
六字真言教子法
最受欢迎的教学法(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