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行校园招聘全解析:薪资、前景、压力(全干货分享)


国内主要银行薪资待遇、舒适度、发展性调查结果大曝光:


总行 VS 分行


关于选分行还是选总行历来是大家选offer的时候一个很关心的问题。其实关于选总行还是选分行,首先当然需要具体情况但是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在收入、福利、工作环境、晋升发展机会等是总行更有优势,但也不排除好的支行的待遇比总行好的情况,所以,这都取决于个人的具体选择。



说说银行组织架构和工作内容 


首先是银行内部到底有多少职位?


一般首先是这样区分,有总行,分行,支行之分。


总行,分行做的主要是行政类的,管理类的职位,除去个别部门外,都不会具体做业务。现在每家银行的总行,分行也都会每年招一些人。


支行呢,是直接面向客户的,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说结算工作,信贷工作。像现在各家行招人,如果是总行招,一般就留在总行,但是可能会放到分行锻炼一阵子;


如果是分行招,那就是给各家支行招人,或者是在支行做几年业务后再上调到分行,到时报道后,可能大部分都要被分配到各家支行,这也是最终决定你的待遇的一次机会,因为各家支行的收入都不一,同时会差很多。


在分行部门有很多,比如像计财部、投资银行部、公司业务部、审批部、各种各样,可能名称不同,但是具体就有这些。


在支行,主要有三种职位,一种是结算,一种就是客户经理,还有一种是综合科人员。结算也分很多种,前台,后台,外汇,客户经理分成三种,一种是做个人贷款,房贷啊,个人消费贷款,这个大家都懂具体做些什么,反正就是给个人放贷款。第二种是现在很流行的做个人理财的,一般称为私人客户经理,主要做一些新发行基金的销售,种理财产品的推广。


最后一种就是对公客户经理,这个职位一般做的都是贷款,当然也有些客户经理专门管存款,如果有公司需要贷款,那么就是开始写客户评级报告,写贷款申报书,准备材料,报分行审批,然后放款这些事。综合科就不说了,就是个管家,作为新分配过去的大学生,一般没有一个死的规定说是要做哪个岗位。一般都是根据各个支行实际需求来分配,所以比较常见的一种分配模式就是先在柜台做一阵子结算,然后开始做私人客户经理或者对公客户经理,以做对公的比较多一点。除去有个别毕业生可能就被定位为专门做外汇啊这样子,一般在柜台都不会太久,比如我自己做了一个月就做对公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大家所关心的待遇问题


其实除去个别比较好的单位来看,银行系统的收入真的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但是在同一个岗位上,我感觉想靠混日子然后涨工资就比较少,只有你升到科长,或者再往上,这样子工资才会往上调不少。具体有多少,各家支行情况不一样,就只能看支行效益。


因为银行的收入分好几块,基本工资其实就两三千,除去住房公积金,然后各种保险什么的就只有一千来块钱。但是绩效工资往往是工资的好几倍,做对私或者对公的话都比较可观。


当然各家银行,各家支行可能在收入和福利方面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相比于其它行业来讲,这一块银行业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虽然可能宣讲或者面试时一般银行的HR都不会提有多少收入,我当时听说只有三千块一个月,事实上远远不止。


四大国有银行、外资银行、其它股份制银行到底收入差距有多大,我只能以我自己听说的来判断。四大和招行、民生这些相比差不多,但在福利上占优势,外资工资收入要略高些,但是好像招的人比较少,工作也比较难做。另外,从岗位来讲,做对公一般比对私有钱,对私比柜台有钱。从位置来讲,支行一般比分行有钱,因为做具体业务,当然跟各支行效益挂勾。


银行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材 


以我个人对银行业的了解,我认为这个行业是一个最需要人才的行业,说需要人才,需要的是高层次的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代投资知识的人才,需要的是具备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人才,需要的是高层次的产品设计和开发人才,也需要高层次的法律人才和计算机程序开发设计人才,需要高层次的投资理财顾问人才,这方面的人才在当前的银行业实在太少。


因为从银行业人员进入渠道和目前人员文化结构看,目前在银行工作的人员中,一部分是80年代顶替父母接班入行人员,一部分是从社会高中生考试录用人员,另一部分是国有几大银行分家时,从社会其他单位调入人员,一部分人员是招录的大中专学生,因此,高中学历人员比例最高,原始学历是本科及以上人员很少,高学历人员占比较低,所以说银行业缺少人才,需要高学历的人才!需要改变目前人员的学历结构。


银行业岗位设置和对人员能力要求


当前银行业机构设置情况是:总行、省行、市行、支行、网点(储蓄所),机构设置成金字塔型,支行、网点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也是安置人员最多的地方。


高一级机构的岗位设置情况是:高级管理人员,老百姓讲的行长、副行长等决策层。下面若干部门:人力资源、公司、机构业务、个人金融业务、资产业务、信贷审批业务、法律事务、运营业务、计划财务等,对专业和能力的要求是:经济类专业,业务上懂得本专业相关业务知识,因为银行是国有企业,是经营单位,本身追求效益最大化,所以个人能力上比较要求具有理财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侧重营销和与人沟通能力。


支行及以下机构人员设置基本是营业人员,少数是管理人员。基本需要操作人员,能力要求是具备职高学历就可完全胜任,因为计算机程序是统一和固定的,是傻瓜式的,窗口人员只需会按回车键和会输入数字会打姓名即可,所以绝大多数银行员工根本就看不懂公司账本!


如果说需要能力的话,需要与客户沟通能力,你会营销会拉存款就OK,但这也限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果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窗口,根本就不需要拉存款,您扳着脸,客户照样排队存取款,您就不需要营销,当然您会营销就离开窗口高升了。如果你是高级人才,在市行、支行基本就是浪费,因为那里没有那种环境和机会,正因为这样,现在的二级分行、支行的管理层没有多少是科班出身的,所以您如果学金融进银行的话,要进省行以上,如果进支行绝大多数会被安排到一线窗口,3-5年后,你和职高生没什么两样!


相反,人际交往方面如果不如职高生,这辈子您也就毁了!所以说基层银行最不需要人才,因为这个行业其实绝大多数岗位需要的是普通窗口人员!正因为这样,高学历人才如果会管理,会营销,有领导能力升职空间会更大


以上所讲是国有商业银行情况,当然,您能进银监会、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银行和监管机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那里没有营业窗口,工资待遇远远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银行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及招聘潜规则 





1
银行招聘的公开条件



现在各个单位招人,基本的程序都是发公告、收简历、筛简历、笔试、面试、签约。通常,用人单位都会在招聘公告当中写明具体的要求,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几个条件:


1、专业。一般来说,银行可以接受的专业还是比较多的,在专业方面,银行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所以,如果你觉得你足够优秀,你可以投一份简历,或许就能得到一次机会。


2、学历。硬性标准,非常严格,如果写明招硕士,那本科以下的基本就不考虑了。另外,很多银行都写明非211工程学校不招,或者非某几所学校不招,等等。这些标准,通常在筛选简历的时候还是比较严格的。但是有极个别同学虽然毕业学校不符合条件,但是个人综合素质非常优秀,也有可能得到一次笔试机会。


3、英语四、六级。绝对的硬性标准,没商量。虽然这个标准人人都知道不合理,但是所有单位都这么要求。凭良心说,如果因为没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原因而失去一次工作机会,绝对是自找的。


4、其他标准。通常招人单位还会加上一些附加条件。比如表达能力强、善于沟通等等,这些条件基本上很难通过简历来判断,所以只要在简历上写上具备这些条件基本就能过关





2
银行筛选简历的标准



对于简历,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一定要简洁大方,没有错别字,其实单位看简历还是很仔细的,如果你的简历上有错误,基本上都会被淘汰掉。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大学都毕业了,写自己的简历还写得乱七八糟,哪个单位愿意把工作交给这么一个不靠谱的人来做?


很多同学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都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看到有的同学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家伙肯定是通过关系进去的。其实,从我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历来看,现在这个社会,不埋没人才。靠关系找工作的还是少数,我周围同事大概也就五分之一有关系,而且这些人条件也不差,大部分都是名校毕业,条件不好的,有关系也没用。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都是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和剩男剩女一样,都是低不成高不就导致的。


说远了,回来说银行筛选简历的标准。通常应聘者认为,现在用人单位都很强势,招个人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想拒谁就拒谁。其实,用人单位也非常痛苦:面对成千上万份简历,却挑不出来几个合适的,好不容易看上一个,人家却不愿意来,最后只好招几个差不多的,马马虎虎地用着。


各个单位筛简历的标准和程序不尽相同,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


1、先看硬性条件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直接淘汰,除非在某方面特别优秀。


2、看照片。看到这个标准,有的同学就开始骂:银行就知道以貌取人,纯粹的歧视。没错,银行就是以貌取人,但不是歧视。首先,银行是服务行业,窗口行业,员工要和客户打交道,员工形象太差,肯定会影响银行业绩;其次,银行选人,不是单单看相貌,而是看形象和气质。


一般来说,这个世界上俊的和丑的,都是少数人。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大概各占10%左右。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相貌一般的。所以,如果银行只招美女、帅哥,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可以招。


我在帮着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筛简历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好看的留下,长相一般,但是气质不错的,留下,看着形容猥琐、面目狰狞、冷冰冰的、好像谁都欠他(她)钱的、看着木讷的,淘汰。


说到这,同学们还认为银行是在以貌取人么?大家可以自己到银行里看看,好像丑的也不少。所以,如果你长得一般,完全没有关系,只要你气质不错就可以了。 如果你连什么是气质好、怎么样培养自己的气质都不知道的话,那我只能说你的大学白上了,这种问题还没想明白,还找什么工作啊?


3、实习经历。和所有的用人单位一样,银行比较看重应届生的实习经历,如果你有在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实习的经历的话,只要其他条件不是特别的差,银行通常都会给一个笔试机会。


4、个人特长。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人来说,整天看简历,会产生审美疲劳。如果你的简历上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就可能能给人留下比较深的印象,这也会增加简历过关的可能性。当然,这些特长一定是积极的、健康的,不是单纯的标新立异、哗众取宠、靠搞怪取胜。通常,在文体、写作、外语、组织能力等方面的特长会比较受欢迎。


在这里,必须要提醒各位同学,其实筛选简历是的主观性比较高,应聘者能否通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的个人判断和选择,而这些人判断的大致的标准就是应聘者的个人条件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的是否匹配。所以,你要尽量想清楚,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尽量让自己的简历的内容符合这些要求。


其实找工作有点像相亲,看的是双方的感觉,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男女双方条件都不错,可是两个人就是不合适。


在这次招聘中,我们在筛选简历的过程中,筛掉了很多条件很优秀的应聘者。原因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些自身条件好的同学,要么不来笔试,要么不来面试,要么签了约毁约,要么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跳槽了。结果,很多优秀的同学受不了打击,打电话质问我们,为什么不给笔试机会。我们的答复通常都是和我们的条件不符,而真正的原因是这些同学“过于优秀”了。有些同学可能也偶尔遇到这种情况,这个时候,不要郁闷。


我在找工作的时候,见到过很多猛男猛女,见到单位就投,最后“无比风光地”拿到一大把录取通知。最后,只能“痛苦地”选择其中一个。我想对这些同学说,在找工作的时候,尽量想清楚你的目标,不要浪费用人单位的资源,也给其他同学多留个机会。





3
笔试



各个银行的笔试内容无外乎以下几类:行政能力测试、英语、综合专业知识、性格测试。


这几项内容也各有特点,英语、综合专业知识靠平时积累,行政能力测试可以通过看公务员考试的辅导书搞定,性格测试基本上看个人禀赋。一般来说,企业设计的题难度都不会太大,题量也不会太多,但是内容比较杂,注重考查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和所有的考试一样,工夫在考试之外,只有那些平时努力学习、认真准备的同学,才能考出好成绩。


在监考的时候,我也为一些同学感到遗憾。这些同学考试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竟然不会跳过去,考试时间都过去一大半了,才做了不到五分之一的题,还在那纠缠几个小计算题,居然还问我能不能用计算器,我说可以,随便你用什么都行。我看了看这些同学的简历,各种英语、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一大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拿到的。


我这里要说的,是笔试之外的一点小秘密。


在这次招聘中,我负责两个考场的巡视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核实考生的各种证件、证书。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任务:观察考生。人力资源部的人要求我们,注意观察考生的形象气质、言谈举止,把好的、差的都做上记号,还特别强调,如果照片和真人差距巨大的,一定要记下来。在发笔试通知的时候,他们会根据参考这些记录发通知。好的,笔试成绩一般,也会给个面试机会;差的,除非成绩很好,否则不给面试机会。当然,被记录下来的人不多,一般一个考场也就那么一两个人,毕竟,大家都是一般人。


所以,各位同学要注意,笔试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如果你表现得很没素质,那么你就极有可能失去面试机会。笔试、面试的时候不要穿得过于随便,要遵守秩序。另外,简历上适当自我吹嘘一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要太离谱,如果被人发现做假,可能就会导致这次应聘的失败。





4
面试



笔试成绩出来之后,人力资源部门就会根据笔试成绩的排名,以及我上文提到的“记录”,发面试通知。


面试的内容的随机性很大,有时候,完全是主考官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有的时候,面试官会问一些专业问题,这些专业问题一般都很简单,这个时候,就看你平时的知识储备了。当然,网上会有一些面经之类的东西,可以参考这些东西,准备一下。


但是,无论参加什么面试,各位同学一定要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你对这家单位了解多少;

2、你对你应聘的职位了解多少;

3、你对你自己了解多少,包括你的性格、知识、能力等方面;

4、你写在简历上的东西,自己一定要清楚。


如果你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面试就不难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面试的时候,不要过于紧张。其实,很多考官是不在乎你的答案的,他只是通过你的回答来判断你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应变能力等等。这些东西,是你从小到大就养成的习惯,你平时是个什么样的人,基本上这个时候就表现出什么样子。我也有过面试别人的经历,我和其他同事一个比较一致的感觉就是,只要看一下这个人,问一到两个问题,就基本能判断出应聘者是否适合这个工作。





5
银行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就会说,银行和一般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方面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希望能招到综合素质好的毕业生。我同意这个观点。如果你足够优秀,应聘绝大多数单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银行和其他的用人单位还是有一些小的差别。在我看来,银行经营有两大特点。一是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也就是说,银行所做的业务都是有风险的,所以,对银行来说,控制风险很重要;二是,银行是服务行业,同业之间的竞争很激烈,银行需要营销自己的业务,因此,业务营销也很重要。


因此,银行希望毕业生具备下列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五官端正,形象好或气质佳;帅哥美女优先,但相貌一般不会被歧视。


2、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在校成绩一般即可;英语水平突出、成绩优秀者优先;但书呆子不受欢迎。


3、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反应速度快;愚钝、一根筋的同学不适合。


4、细致、耐心,有一定的风险控制的意识,不能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5、性格开朗,乐观积极,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好,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客户营销业务的时候不脸红,领导让你写个材料,不能写得文不对题、错字连篇。


6、心态平和,工作态度认真,踏实肯干,不浮躁,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


另外,如果有银行实习经验,会很有帮助,但这个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这些条件,我个人觉得,对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要求并不算高,可是偏偏很多同学就是达不到这些标准。上面这些条件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却是靠各位同学大学四年甚至是从小到大日积月累的努力换来的。当你回首自己过去的成长经历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虚度了无数宝贵的光阴?不过,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只要努力,成功终究还是会属于你。





6
结束语



很多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只是看重用人单位的名气、收入,这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想从事银行工作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想清楚。银行工作看起来是个收入高、体面的职业,实际上,大多数基层银行职员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除了要完成每天日常的工作,还要完成各项营销任务,每天早起晚归,奔波应酬,牺牲了时间和健康换来了并不是很高的收入。


我个人认为,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最好能想清楚的兴趣,认真地分析一下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然后根据这两方面的标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要盲目去追求大公司、高收入的职位。最好的工作,是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是挣钱最多的工作。


现在,很多同学抱怨工作难找,但是,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工作,对照一下上面的标准分析一下,你有哪些欠缺的地方,如果有,就赶紧改。如果你觉得自己具备了上述条件,还是没找到工作,那么,说明你的自身条件和你应聘的职位不匹配,那就尽量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位。


很多同学都想一步到位,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宁可不工作,就像剩男剩女一样。可是,找工作不是找对象,换工作不是离婚。对于找工作来说,骑驴找马是最好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届生找工作心得
国内银行简历筛选内幕,校招必看!
一个27岁应届本科毕业生找工作的经历
荣幸做个版主,贡献自己半年来的工行(银行)求职经历。8.18开始更新初入银行工作的体验! ...
毕业生找工作的十大宝贵经验!(希望有用)
研究生就业难 非名牌院校学生有点“自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