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苹果果皮色泽及影响上色的因素

简单谈谈苹果果皮色泽,果肉的暂且不说了。 为什么苹果也有不同的色泽呢!这就是天然色素的魅力啦

影响果皮色泽的色素主要就是它们了

   其中花青苷是使果皮呈现红色的色素,  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是使果皮呈现黄色的色素,  叶绿素是使果皮呈现绿色的色素。但是这些色素可不是孤立存在的,不然我们也不会说苹果变红啦!这 4 种主要色素的含量和比例决定着苹果果皮的色泽。

   按果皮颜色可将苹果分为 3 类:第一类是深红色苹果,主要代表品种就是元帅家族的,我们所熟知的“蛇果”“花牛”就这一类,学名有红星,新红星,首红,瓦里短枝,他们的表皮能着非常浓重的红色

新红星苹果

(青岛农业大学戴洪义、祝军提供)

第二类是红色苹果,如富士家族的品种,如烟富 6号、岩富 10 号、烟富 8 号、烟富 3 号,还有嘎拉等,着色需要一定光照条件。

第三类是非红苹果,如‘金冠’和‘王林’,经过暗处理后见光会出现很微弱的着色现象

王林

就第二类品种谈谈影响上色的因素和解决方法,仅供参考

第一点谈气候因素

   就现在的栽培现状,未来十年内要有很多不适合种植品种的产区全部把树刨了才行,因地制宜是栽培出优质果品的关键。这“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气候了,何况现在我们的苹果面积太大了,提质增效提质增效提质增效啊!

     一般认为,苹果生长的最低温度为5℃左右,最适温度为13~25℃,最高温度为40℃左右。果实着色期平均气温13.8~18.5℃,昼夜温差大于10℃,才有利于增糖增色。高原苹果和新疆特殊的气候造就了冰糖心苹果。

苹果糖心、水心是病吗?

   如果夜晚温度过高,大于17℃时,呼吸消耗大,糖分积累差,着色也差。采收前15~20d气温对果实着色程度影响很大。总之,成熟前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有利于着色。

    光对于果树的生长发育太重要 了,光照充足可促进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积累多,有利于着色。当冠内光照强度相当于自然光照的60%以上时,果实着色良好,小于60%着色不良。郁闭园区该间伐要间伐,要么复壮,要么死亡。

给小草一点阳光,果园将更加灿烂

    成熟期降雨伴随着阴天,对上色很不利。苹果生长期需要适宜的水分和空气湿度,既不耐涝,也不耐旱。果实着色期最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低于50%为干旱。以年降雨量500~1000mm为宜。水分过多(雨多或后期大水漫灌),树势过旺,新梢生长旺,抑制果实着色,含糖量低。持续高温干旱,着色慢、着色差。

第二点说栽培管理

平衡施肥,重视有机肥

   氮肥过量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园区钾肥也过量了。 氮素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过多的氮会造成果皮退绿慢。另外,氮可与果实内可利用的糖合成有机氮,减少碳水化合物积累,使含糖量降低,不利于着色。氮过多,枝叶旺长,透光差,不利于着色。有机肥施入不足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果实着色差。果实生长后期钾肥过多,造成钾钙比失调,直接苦痘病了,倒是省得着色了。

果园密度和负载

   果园密度较大,树形与修剪不配套,单位面积留枝量过多,果园郁闭,光照差,着色难。另外负载过多,营养不足,都会引起着色不良。

摘袋时间和方法

   有的果农为抢价钱,套袋果摘袋过早,有的9月上旬,有的甚至8月下旬就摘袋,致使果子返青,难上色。摘袋过晚,果子受光时间短,果实在袋内果面发黄,着色慢,色暗。另外有的果农一次性摘袋,在昼夜温差大的高海拔地区遇高温日照天气一次性摘袋,日灼果率高达40%。天气不好也要推迟摘袋,双层还是单层都建议两次摘袋,给苹果适应的时间。

采收期

   早采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苹果外观、内在品质影响很大。据调查,‘红富士’苹果早采20~30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正常期采收下低2%~3%,口感较酸。而且常温下贮藏果实硬度下降快,易发绵腐烂,易褪色,易发生虎皮病。

最后说一下

  良种很关键,选择品种需要实地考察和适量引种,摘叶、反光膜这些措施这里就不赘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弄懂了苹果着色原理,你的苹果才会更有“卖相”
提升果实品质之增加着色
柑橘如何着色增甜?一次讲清楚!
柑橘如何才能转色良好,推荐整套科学管理方案!
葡萄膨大后的最后一道坎——着色,该如何安稳越过?
苹果着色的基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