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方证标准(精华篇)3

82. 半夏散及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咽痛或者不适感,咽部不红,可见微红。

2、主要症状(表寒证):口淡不渴,小便清,口唇淡白,面部无华,无下利、但欲寐。

3、可伴随症状:(1)太阳病轻证:发热,恶风寒,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2)或者喉中痰涎,或者声音嘶哑,或者呕吐、呃逆、心悸。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薄白或滑,脉浮,或缓,或沉弦。

 

[条文荟萃]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313)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83. 半夏厚朴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咽中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随精神刺激变化,或者咳嗽气喘。

2、主要症状(痰浊证):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纳呆。

3、可伴随症状:或者眩晕咯吐痰涎,或者精神忧郁,少食。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厚腻,脉沉或者弦滑。

 

[条文荟萃]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5)

(《千金》谓:“胸满,心下坚,咽中拈拈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半夏厚朴汤方: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煎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84. 半夏干姜散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干呕,吐逆,吐涎沫,多有自利。

2、主要症状(痰浊证):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纳呆。

3、可伴随症状:或者胃脘冷痛。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厚腻,脉沉迟弦。

 

[条文荟萃]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20)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干姜各等份。

上两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85. :《千金》生姜甘草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2、主要症状(痰浊证 胃气虚证):(1)痰浊证: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纳呆;(2)胃气虚证:心下痞满,纳差,乏力,少气懒言。

3、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者滑,脉沉弦迟涩。

 

[条文荟萃]

《千金》生姜甘草汤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附方)

《千金》生姜甘草汤方:

生姜五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煎取三升,分温三服。

 

86. 橘皮竹茹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呕哕,或者咳喘,手足厥,心烦口干。

2、主要症状(痰浊证 胃气虚证):(1)痰浊证: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纳呆;(2)胃气虚证:心下痞满,纳差,乏力,少气懒言。

3、可伴随症状:或者口苦口臭,或者胃脘部灼痛,或者小便微黄。

4、舌苔脉象:舌质偏红,舌苔薄黄或腻,脉沉或者弦滑,兼有微数。

 

[条文荟萃]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23)

 

  

87. 橘皮汤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干呕,哕,手足厥。

2、主要症状(痰浊证):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纳呆。

3、可伴随症状:或者下利,或者便秘,或者四肢乏力。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沉迟或者弦滑。

 

[条文荟萃]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22)

 

 

 

88. 苦酒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咽痛或者不适感,咽部红肿,可见化脓,或者咽中溃疡。

2、主要症状:(1)阳明轻证:小便黄,心中烦躁,口渴(非口干舌燥等白虎加人参汤证),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手足心热。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2)痰浊证:咯吐白色粘稠痰,或者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

3、可伴随症状:或者声音嘶哑,不能言语。

4、舌苔脉象: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滑数。

 

[条文荟萃]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312)

苦酒汤: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一枚)

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

 

89. 猪肤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咽痛或者不适感,咽部红肿,可见化脓,下利。

2、主要症状(阳明证):小便黄,心中烦躁,口燥渴,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手足心热,盗汗。

3、可伴随症状(水饮轻证):胸满、短气,或脘痞不舒。

4、舌苔脉象:舌质红,舌苔薄黄,少苔,脉弦细数。

 

[条文荟萃]

少阴病,下痢,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310)

猪肤汤: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90. 桔梗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咽痛或者不适感,咽部红肿,可见化脓,或者胸痛咯吐脓痰,痰黄稠。

2、主要症状(阳明轻证):小便黄,心中烦躁,口渴(非口干舌燥等白虎加人参汤证),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手足心热。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

3、可伴随症状(痰浊证):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纳呆。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红,舌苔薄黄或腻,脉浮数或弦。

 

[条文荟萃]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311)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喝,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12)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91. 干姜半夏人参丸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呕吐呃逆不止,饮食不得下咽而渴,心下痞硬,多有自下利。

2、主要症状(痰浊证 胃气虚证):(1)痰浊证: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纳呆;(2)胃气虚证:心下痞满,纳差,乏力,少气懒言。

3、可伴随症状:或者胃脘冷痛。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沉弦迟涩。

 

[条文荟萃]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6)

 

 

 

 

92. 生姜半夏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胸中似喘不端,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烦乱(彻心中愤愤然无奈)。

2、主要症状(痰浊证):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纳呆。

3、可伴随症状:或者下利,或者身黄、目黄而小便不黄。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厚腻,脉沉或者弦滑。

 

[条文荟萃]

病人胸中似喘不端,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愤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21)

 

 

 

93.  大半夏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心下痞硬,大便干燥或者秘结。

2、主要症状(痰浊证 胃气虚证):(1)痰浊证: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纳呆;(2)胃气虚证:心下痞满,纳差,乏力,少气懒言。

3、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沉弦迟涩。

 

[条文荟萃]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16)

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4)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94. 小半夏加茯苓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呕吐呃逆,饮食不得下咽,眩晕,悸动。

2、主要症状(痰浊证):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纳呆。

3、可伴随症状:或者小便不利而下利。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厚腻滑,脉沉或者弦滑。

 

[条文荟萃]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0)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41)

 

 

 

 

95. 小半夏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呕吐呃逆,饮食不得下咽,口不渴。

2、主要症状(痰浊证):胸胁胀满、短气,或脘痞不舒,纳呆。

3、可伴随症状:或者下利,或者身黄、目黄而小便不黄。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厚腻,脉沉或者弦滑。

 

[条文荟萃]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28)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20)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12)

 

 

 

 

96. 枳实芍药散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腹或者胁部胀满而痛。

2、主要症状(烦证):烦满不得卧,小便微黄。

3、可伴随症状:或者烦躁易怒,或者腹胀纳少,或者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略干结难解,或者妇人少腹痛,恶露不尽。

4、舌苔脉象:舌质淡,舌苔薄白或者微黄,脉沉或者弦滑。

 

[条文荟萃]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4)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

治第二十一。5)

 

 

 

 

97. 金匮肾气丸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1)消渴证:小便多,口渴明显者;(2)水饮证:小便不利,胸胁胀满、短气,少腹不仁,腰酸或者腰痛,或可见到心下痞满、心悸或者心下悸动或者脐下悸动、或眩晕;(3)肢体萎痹证:四肢萎软无力,或者麻木不仁。

2、主要症状(少阴病):素来怕冷,以胸背部尤甚,常常自觉困倦感。

3、可伴随症状:或者自下利,或者便秘。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沉紧或者微细无力。

 

[条文荟萃]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15)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脚气中)。(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17)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方见脚气中)。(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4)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19)

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

 

 

 

 

98. 猪苓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1)水饮证:呕吐或者咳喘,或者胸胁胀满、短气或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或心下痞满,或心悸或者心下悸动,或者头面、肢体浮肿。(2)淋证:发热或者见有洒淅恶寒,小便不利(尿频、尿急),血尿,小便淋漓涩痛。(以热淋或者血淋多见)

2、主要症状(阳明轻证):小便黄,心中烦躁,口渴(非口干舌燥等白虎加人参汤证),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手足心热。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

3、可伴随症状:便秘或者腹泻。

4、舌苔脉象:舌质红,舌苔滑,脉浮数,或滑。

 

[条文荟萃]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224)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猪苓汤: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99. 防己茯苓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四肢浮肿,甚者四肢聂聂动,或者身体困重,兼有手足麻木不仁或者发凉,汗出。

2、主要症状(水饮证):小便不利,或者胸胁胀满、短气或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或心下痞满,或心悸或者心下悸动,或者头晕。

3、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或者厚腻,脉浮,或沉弦。

 

[条文荟萃]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已茯苓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22)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金匮要略。水气病。1)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金匮要略。水气病。4)

 

 

 

 

100. 真武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心下悸,头眩,身润动,腹痛。四者其中之一。

2、主要症状(少阴病 水饮证):(1)少阴病:素来怕冷,以胸背部尤甚,常常自觉困倦感;(2)水饮证:小便不利,或者胸胁胀满、短气或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或心下痞满,或者头面、肢体浮肿。

3、可伴随症状:(1)桂枝汤轻证: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2)或者咳喘,或者呕吐,或者小便数,大便硬,或者小便不利,而下利,或者腰痛。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沉或者微细无力。

 

[条文荟萃]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真武汤:

茯苓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101. 茯苓四逆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口渴烦躁而纳差,乏力,少气懒言。

2、主要症状(少阴病 水饮证):(1)少阴病:素来怕冷,以胸背部尤甚,常常自觉困倦感;(2)水饮证:小便不利,或者胸胁胀满、短气或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或心下痞满,或心悸或者心下悸动或者脐下悸动。

3、可伴随症状:或者头眩,身润动,或者小便不利,而下利,或者腹痛。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沉或者微细无力。

 

[条文荟萃]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69)

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102. 芪芍桂酒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水气表证):身体肿重,如有物在皮中状。

2、主要症状(里热轻证):汗出,口干口渴,小便黄。

3、可伴随症状:出黄汗,色如黄柏汁(有阳黄之症),或腹满;或者太阳轻证:发热恶风寒,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见一两者即是)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红,舌苔黄,脉沉。

 

[条文荟萃]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药汁,脉自沉,何从得为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黄芪芍桂苦酒汤方

  黄芪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右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额代苦酒)。

 

103.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痰浊寒证):咳喘不能平卧,咳吐涎沫,色白而多,胸膈痞满。

2、主要症状(桂枝汤证):汗出,发热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鼻鸣,鼻塞流清涕。

3、可伴随症状:眩晕、呕吐、心悸。

4、舌苔脉象: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浮滑或缓滑。

 

[条文荟萃]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枚 皂荚二枚(去皮子炙焦)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104.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苓桂味甘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1)咳嗽逆证:咳嗽、气喘,咯痰清稀。(2)冲气证: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因复下流阴股,其面翕热如醉状,时复冒。

2、主要症状(水饮证):腹部满柔软、胸胁胀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或浮肿倾向,或心悸。

3、可伴随症状:(1)桂枝汤证轻症: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2)或者多唾口燥,但不饮水。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脉沉紧或沉滑,或脉弦,或兼浮;或者寸脉沉,尺脉微。

 

[条文荟萃]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32)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

 

105. 苓甘五味姜辛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咳嗽逆证):咳嗽、气喘,胸胁胀满明显,遇冷更甚,咯痰清稀量多色白。

2、主要症状(水饮证):腹部满柔软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或浮肿倾向,或心悸,或眩冒。

3、可伴随症状:或者口燥,但不饮水。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脉沉紧或沉滑,或脉弦。

 

[条文荟萃]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37)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106.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咳嗽 呕逆证):咳嗽、气喘,胸胁胀满明显,遇冷更甚,咯痰清稀量多色白,眩晕呕吐,呕吐白痰。

2、主要症状(水饮证):腹部满柔软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或浮肿倾向,或心悸。

3、可伴随症状:或者口燥,但不饮水。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或者白腻,脉沉紧或沉滑,或脉弦。

 

[条文荟萃]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老,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38)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107.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咳喘逆证 水肿证或肢痹证):咳嗽、气喘,胸胁胀满明显,遇冷更甚,咯痰清稀量多色白,头面、肢体浮肿或者肢体厥冷,疼痛。

2、主要症状(水饮证):腹部满柔软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或眩晕呕吐,呕吐白痰,或心悸。

3、可伴随症状:或者口燥,但不饮水。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脉沉紧或沉滑,或脉弦。

 

[条文荟萃]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39)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开,日三。

 

108.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咳喘逆证 胃热证):咳嗽、气喘,胸胁胀满明显,遇冷更甚,咯痰清稀量多色白,或者黄白相间,面色红,大便难(干结)。

2、主要症状(水饮证):腹部满柔软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或眩晕呕吐,呕吐白痰,或心悸,或者头面、肢体浮肿。

3、可伴随症状:口燥,但不饮水,或者肢体厥冷,疼痛。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或者有微黄色,或白腻而兼有黄色,脉略数,沉紧或沉滑,或脉弦。

 

[条文荟萃]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40)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右八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109. 外台》茯苓饮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胃虚证):心下痞满,纳差,乏力,少气懒言。

2、主要症状(水饮证):胸胁胀满,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或眩晕呕吐,可见有呕吐白痰,或心悸,或者头面、肢体浮肿。

3、可伴随症状:口燥,但不饮水,或饮水不多。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沉虚弱。

 

[条文荟萃]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附方)

《外台》茯苓饮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110. 茯苓杏仁甘草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胸痹证):胸中气塞(胸闷),短气(或者喘气),可有咳嗽,咯吐涎沫。

2、主要症状(水饮证):胸胁胀满,胃脘部胀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

3、可伴随症状:口燥,但不饮水,或饮水不多。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沉弦,或滑。

 

[条文荟萃]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6)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111. 枳术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水痞重证):(1)自觉症状:心下痞胀或疼痛,身重纳差;(2)腹诊:视见腹大满,其形状可见,按之心下痞坚,大如盘状,边界清楚。

2、主要症状(水饮证):胃肠间水声辘辘,或呃逆噫气,小便不利。

3、可伴随症状:口燥,但不饮水,或饮水不多。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沉弦,或滑。

 

[条文荟萃]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30)

枳术汤方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112. 泽泻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冒眩证):头晕目眩,甚至视物旋转,如坐舟车之中,甚者可有呕吐,见有呕吐白痰。

2、主要症状(水饮证):胸胁胀满,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

3、可伴随症状:口燥,但不饮水,或饮水不多。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沉弦,或滑。

 

[条文荟萃]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25)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113. 葵子茯苓散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淋证):洒淅恶寒,小便不利(尿频、尿急),起即头眩。

2、主要症状(水饮证):心下胀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身重。

3、可伴随症状:口燥,但不饮水,或饮水不多。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脉沉弦,或滑。

 

[条文荟萃]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8)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114.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晕动证):起则眩晕,平卧则已;头晕眼花,不耐久视,久视则昏暗不清晰,或生云翳或赤痛多泪;气上冲胸,短气胸闷;身为振振摇,平素无畏寒者。

2、主要症状(水饮证):腹部柔软而胸胁胀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或浮肿倾向,痰多色白清稀,或心悸。

3、可伴随症状(桂枝汤证轻症):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以上症状,但见一两个即可。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半大,舌苔白滑,脉沉紧或沉滑,或脉弦,或兼浮。

 

[条文荟萃]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16)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1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115. 桂枝去芍药汤证方证标准

 

特征症状:脉促,胸满

主要症状(太阳证):发热,恶寒,或者恶风,自汗,小便清

舌苔脉象:苔白薄

 

[条文荟萃]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116.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方证标准

 

特征症状:恶寒,脉微

主要症状(太阳证):胸满,自汗,小便清

舌苔脉象:苔白薄

 

[条文荟萃]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117. 桂枝加葛根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项背拘急不利

2、主要症状:汗出,口淡不渴,小便清。

3、可伴随症状:(1)津液不足证:以“血”代汗(血证),大便干结等;(2)太阳证:恶寒或者恶风、头痛或者头晕,身体疼痛,鼻鸣,鼻塞流清涕。

4、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脉浮(浮缓,或者浮弱)

 

[条文荟萃]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118.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咳嗽,喘息

2、主要症状:汗出,口淡不渴,小便清。

3、可伴随症状(太阳证):恶寒或者恶风、头痛或者头晕,身体疼痛,鼻鸣,鼻塞流清涕。

4、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脉浮(浮缓,或者浮弱)

 

[条文荟萃]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3)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厚朴(炙,去皮,二两)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119. 桂枝加附子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1)冷汗,汗出不止;(2)身体疼痛或者四肢拘挛,小便难。

2、主要症状(桂枝汤证):汗出恶风、头痛或者头晕,鼻鸣,鼻塞流清涕。

3、可伴随症状(少阴证):神疲乏力、嗜睡、平素畏寒肢冷者。

4、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脉弱浮大,或沉迟。

若是桂枝汤证见有少阴证者,此为太阳少阴病(少阴外证),此时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其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区别在于有无汗出。

 

[条文荟萃]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120. 桂枝新加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身体疼痛。

(2)、主要症状:痞满、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小便清。

(3)、可伴有症状(桂枝汤证):汗出恶风、头痛或者头晕,鼻鸣,鼻塞流清涕。

(4)、舌苔脉象:舌苔薄白,沉迟。

 

[条文荟萃]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62)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四两) 甘草(炙,二两) 人参(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121. 桂枝加桂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气冲证):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呈发作性,腹中无形质可查,痛苦不堪。

2、主要症状(桂枝汤证):汗出恶风、头痛或者头晕,鼻鸣,鼻塞流清涕,小便清

3、舌苔脉象:舌质淡,舌苔薄白滑。

 

[条文荟萃]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117)

桂枝加桂汤

桂枝(去皮,五两) 芍药(三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122. 奔豚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气冲证):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呈发作性,腹中无形质可查,痛苦不堪。

2、主要症状(少阳证):胸痛烦闷,胸胁胀闷,噫逆呕呃,急躁易怒,寒热往来,口苦咽干。

3、舌苔脉象:舌质淡或红,舌苔白黄或微黄,脉弦或弦数

 

[条文荟萃]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汤方

甘草 芎穷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

夜一服。

 

123.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水饮停胃证):心下满微痛,或者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但色不黄,无汗。

2、主要症状(太阳证):发热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

3、舌苔脉象:舌质淡,舌苔薄白滑,脉浮缓。

 

[条文荟萃]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28)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12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1)神志病证:失眠多梦,心悸或怔忡或烦惊,易惊恐,心神不宁(或心神不定),谵语,或者表情漠然 ;(2)汗出异常证:盗汗、自汗、半身出汗;(3)水气证: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注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汗出异常的时候往往已经出现了神志病证;神志病证或可或无兼有汗出异常证;有时神志病可与水气病同见)

2、主要症状(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满闷,默默不欲饮食,喜呕,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眩,或者耳聋、耳鸣;

3、可伴随症状:(1)阳明俯实轻证:便秘而无承气汤证,小便时黄;(2)失精家证: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也包括了精微物质长丢失耗尽者;

4、舌苔脉象:舌质红,或湿润,舌苔薄黄少津或苔厚黄腻,脉弦数,或沉紧。

 

[条文荟萃]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0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洗,二合半)大黄(二两) 牡蛎(熬,一两半)大枣(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125. 桂枝加芍药汤证方证标准

 

特征症状:腹满时痛,下利,喜按

主要症状(太阳证):发热,恶寒,或者恶风,自汗,口不渴,小便清

舌苔脉象: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或弦而无力

 

[条文荟萃]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79)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切,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126. 桂枝加黄芪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水气表证):两胫自冷,身体肿重或疼重烦躁,身润动,如有物在皮中状,小便不利;

2、主要症状(桂枝汤证):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或者头晕)项强,鼻鸣,鼻塞流清涕,无口干口渴。

3、可伴随症状: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出黄汗;黄疸而色晦暗;或腹满。或者食已汗出,身常暮盗汗。

4、舌苔脉象: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缓或弱。

 

[条文荟萃]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膶,膶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方见水气病中。)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 芍药(各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127. 苓桂枣甘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冲逆证): 感觉气从少腹上冲,呈发作性,腹中无形质可查,一般无“发作欲死”濒临死亡的恐怖感。

2、主要症状:脐下悸动,腹中痛或者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病机在于脐下水饮欲上冲,大量茯苓利水,因为在条文中提到,发汗后,就是说明可能兼太阳表证。在临床中也可能不见太阳表证。脐下水饮欲上冲,有小腹部悸动不安。)

3、可伴随症状:眩晕、呕吐、心悸,或者太阳轻证,如汗出恶风,鼻鸣,鼻塞流清涕,脉浮其中一二个症状。

4、舌苔脉象:舌质淡,舌苔白滑。

[条文荟萃]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感谢:朱永库医师  独家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方证标准索引》----转自“汉传中医网”---作者: 雁潇湘
经方方证标准(七)
经方方证标准(下)
经方方证标准索引2
经方方证【十三】
[上热下寒证]------十大常见症状的经方脉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