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襄阳为什么是千古帝乡,这是最全的说法

襄阳为什么是千古帝乡?因为历史上从襄阳这片土地上走出去不下于20余位帝王。其中,既有本土皇帝,也有外籍龙兴于襄阳的皇帝;既有开国皇帝,也有继位皇帝;既有帝后龙种,也有草莽皇帝。


 生于襄阳的本土皇帝——刘玄与刘秀


西汉自武帝实行“推恩令”等削藩措施后,被分封的宗亲封国越分越小,地位越来越低,到西汉后期,很多刘氏宗亲已沦为普通百姓。刘玄、刘秀就是衰落于南阳郡蔡阳县舂陵(今湖北枣阳吴店)的西汉皇族后裔。刘玄是刘秀的族兄,兄弟2人先后崛起并成为皇帝,是长期以来襄阳人津津乐道的“二帝”,也是此次襄阳称“帝乡”的重要支撑。

更始帝刘玄是位昙花一现的皇帝,西汉末年出生于南阳郡舂陵(今湖北枣阳吴店)。王莽篡政后,天下纷纷起兵征讨,新莽地皇3年(公元22年),平林(今湖北枣阳南)人陈牧领导千余人起义,号平林兵。正在这里避难的刘玄参加了平林军,为安集掾。后平林军与绿林军合并,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同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天下之主。两年后的更始3年,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更始政权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不久,被赤眉军所杀。刘玄凭借其刘氏皇室宗亲的身份和号召力,被拥立为帝,在推翻王莽政权,恢复汉室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其资质平庸,生性懦弱,即位后被权臣左右,又贪恋酒色,荒淫无道,最终成为一个昙花一现的短命皇帝。

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也是毛泽东主席极为推崇的封建帝王。刘秀是更始帝刘玄的族弟,出生于南阳郡舂陵(今湖北枣阳吴店)的白水村。新莽末年,在各地纷纷起义的浪潮中,刘秀利用人心“思汉”,连年灾荒,乘势在家乡起兵,称为舂陵军。舂陵军起初力量比较弱小,影响力也有限。在昆阳之战中,刘秀身先士卒,亲帅精干援军捣敌要害,大破王莽40万军,为汉军进军洛阳、长安,推翻新莽政权创造了条件,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刘秀一战成名,后在更始帝刘玄麾下东征西讨,屡建奇功。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12年之久的统一战争,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20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33年,励精图治,大兴儒学,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建武中元2年(公元57年),刘秀病逝,享年62岁,谥号光武皇帝。毛泽东很少称赞古代帝王,而对刘秀评价颇高。称刘秀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还说:“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龙兴于襄阳的外地皇帝——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刘协的族叔,被献帝呼为皇叔,是第一位龙兴于襄阳的外地皇帝。

188年,刘备与关羽、张飞等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史载其“数有战功”、“有武勇”。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分别寄居于大军阀曹操、袁绍、陶谦之下。201年,刘备自汝南到襄阳投靠荆州牧刘表,先后屯兵于新野和樊城。刘表与刘备同为汉室宗亲,起初待刘备甚厚,因见其胸怀大志,担心对自己有威胁,便暗加防范。后来因劝阻刘表废长立幼,刘备又遭到刘表后妻蔡夫人及蔡氏家族的嫉恨,欲借在襄阳城内宴请之机加害之。刘备得讯逃出襄阳,马跃檀溪后直奔南漳,得遇高士司马徽,向其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后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为军师,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占荆州、联孙吴、退曹兵、入四川。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或蜀,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谥号昭烈帝。

刘备虽称帝于成都,其帝业的根基却在襄阳。一是其在襄阳积蓄了力量。纵观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壮志难酬。南下襄阳投刘表前后8年时间,不仅得到喘息之机,在屯新野和樊城期间还扩充军队,操练兵马,为后来争霸天下奠定了基础。二是就地取材,招揽了一大批襄阳本土人才,最著名的当属诸葛亮与庞统,还有徐庶、向郎、杨仪以及马氏兄弟等,为其创立帝业提供了人才保障。三是赢得了更大的名声。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侵,而此时刘表病故,表次子刘琮代立,遣使者投降曹操。刘备屯兵于樊城,料难以抵敌,于是退守江南,在经过襄阳城下时,顾念同宗之情,拒绝了诸葛亮夺取襄阳的建议,携难民败走当阳。虽甚为狼狈,其仁德之名却迅速传颂,为后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气。史籍中记载的马跃檀溪、水镜晤谈、三顾茅庐,不仅说明了刘备与襄阳的联系,更证明了刘备的帝业是在襄阳所奠定。


以雍州刺史起家的皇帝——南朝四帝


东晋时,北方被外族占领,该地区流民、汉族世家和地方官吏大量涌入襄阳一带,为便于管理,朝廷将雍州侨置于襄阳。南朝犹沿袭,宋元嘉26年(449年),改雍州为实土州,划出襄阳、南阳、顺阳、新野、随等五郡为侨置雍州的实土。南朝时期前后有四位皇帝曾经担任过雍州刺史,他们是宋孝武帝刘骏、梁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纲、西梁宣帝萧詧。这4位皇帝均在襄阳建立根基,从襄阳起家,当时襄阳地位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宋孝武帝刘骏(430年-464年),是从襄阳起家的“南朝四帝”中最早的一个。他是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宋的第五任皇帝,是一位长于骑射,精于诗文,以好色著称的风流皇帝。435年,刘骏年仅6岁便受封武陵王,16岁时任雍州刺史,是东晋偏安江东后南朝第一位出镇襄阳的皇室子弟,4年后调任他职。453年,太子刘劭弑帝,刘骏率军讨伐,很快便击溃刘劭的势力,夺取了皇位。年号“孝建”、“大明”。刘骏在位11年,于公元464年病逝,享年35岁,谥号孝武帝。刘骏在位早期针对前朝弊政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后期昏聩,以残暴、好赌、好酒和淫乱著称,是历史上有名的好色皇帝。史载其天性好色,临幸不避戚谊,并有与母后路惠男乱伦之恶名。

“南朝四帝”中名声最著、成就最高的是梁武帝萧衍,为南兰陵郡武进(今江苏常州西北)人,464年出生,是南朝时期梁朝的开国皇帝。萧衍在位达48年,列南朝皇帝之首,在古代皇帝中也名列前茅。萧衍为汉朝相国萧何的后裔,原是南齐之臣。487年,北魏军进犯雍州,萧衍奉命驰援。于次年3月在邓城激战失利,率军退守樊城。489年,被朝廷任命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萧衍素有夺取天下的雄心,在襄阳期间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后以襄阳童谣《白铜鞮》“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为天命,制造代齐的舆论,从襄阳起兵反齐,一举攻占齐都建康。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不仅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堪称翘楚,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也十分突出。史书称其“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他在位前期颇有政绩,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勤于政务,广泛纳谏,重视人才的选拔,并且十分节俭。史载其“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但其猜忌功臣,重用宗亲,后来又笃信佛教,几次入寺为僧,并精心研究佛学,以致少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老年的萧衍刚愎自用,乱建佛寺,不听劝谏,导致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饿死于台城,享年86岁。萧衍是历史上仅次于清乾隆名列第二的长寿皇帝,谥为武帝。

梁简文帝萧纲(503―551年),是一位从襄阳走出,且具有襄阳血脉,文学成就大于政治成就的皇帝。他是昭明太子萧统一母同胞之弟,他们的母亲丁令光是萧衍在雍州刺史任上娶的襄阳女子。丁令光因在妻妾中第一个为萧衍生子,很受宠爱,后被册封为贵嫔。从这个意义上讲,萧纲起码可算半个襄阳人。昭明太子萧统出生于襄阳,因早亡未及登基,萧纲在中大通3年(531年)被立为太子。

萧纲与其兄萧统一样,都有极高的文学天赋和文学成就,他所创造的以宫体诗为核心的宫体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萧纲自幼爱好文学,因为特殊的身份,以他的幕僚为主,围绕他形成了一个主张鲜明的文学集团。此外,他还精通玄学、医道,对杂艺、阴阳五行两方面也有较多兴趣。自普通2年至中大通2年共10年的时间内,萧纲先后出任南徐州刺史、雍州刺史、扬州刺史。其中,任雍州刺史7年,为时最久,此阶段是萧纲文学集团最活跃的时期。相比文学成就,萧纲的治绩平平,乏善可陈。太清3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2年(551年)为侯景所害,谥号简文帝。

西梁(后梁)宣帝萧詧(519―562年),与萧统一样也是半个襄阳人,他是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之第三子。萧詧既是南朝梁的末代皇帝,也是西梁(后梁)的开国皇帝。其生于519年,于531年被封为岳阳郡王并被任命为东扬州刺史,镇守会稽。546年改任雍州刺史,一直镇守襄阳。“侯景之乱”中,侯景立萧纲为帝后废帝自立。时梁武帝七子萧绎镇守江陵,派军击败侯景,攻破建康。萧绎在江陵自立为帝,是为梁元帝。554年,西魏攻下江陵,杀梁元帝,立萧詧为帝。555年,西魏改梁为西魏控制的藩属国,年号大定,史称西梁、后梁,以萧詧为西梁开国皇帝,除江陵附近八百里之地外,将襄阳等地皆并入西魏,并将江陵一带的人民财产掳掠一空。萧詧借西魏之力登上梁朝帝位,本想重振祖业,无奈成为西魏的傀儡。562年,于即位8年后在抑郁中病故,谥号宣帝。


自襄阳打出去的草莽皇帝——李自成、张献忠


古代与襄阳有直接关系的还有两位草莽皇帝,他们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与张献忠。

襄阳历史上曾有一次称“京”的经历,就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杰作。李自成(1606年—1645年),陕西米脂人,自幼家贫为僧,后充当陕北驿卒。崇祯元年(1628年)全国三分之一的驿站被裁撤,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不久参与发动兵变和农民起义,辗转投奔到其舅父“闯王”高迎祥麾下,称“闯将”。高迎祥兵败被杀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成为明末起义领袖之一。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1643年李自成攻取襄阳,建立新顺政权,定都襄阳,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后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同年4月,吴三桂引清兵入山海关,夹击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回北京,匆匆称帝,于次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敌军。1645年5月,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地主武装袭击而死。

李自成与刘备、萧衍等一样,也不是襄阳人。其两度在襄阳活动,加起来时间不过一年左右。但襄阳对他,他对襄阳,都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建立新顺政权之前,李自成虽称为“闯王”,却不过是一支义军的头领。而在襄阳所称的新顺王,则是一个新兴政权的首领。新顺王与历代王朝所封的藩王有本质区别,藩王的封地不能称“京”,李自成将襄阳改为“襄京”,整修宫殿,设置内阁六府,任命官员,还举行了一次科举考试,等于公开向世人宣示,新顺王是与明朝分庭抗礼的帝王。更重要的是,李自成在占领襄阳后迅速扫平了周边府县,站稳了脚跟,制定了先取关中,次取山西,再向京师的正确战略,并依据这一战略定鼎西安,攻占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在毛泽东主席的眼中,李自成既是一位英雄人物,也是一个负面典型。当年毛泽东率中共领导机关进北京时,就强调共产党人不走李自成的老路,告诫全党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奢淫逸,狂妄自大。尽管襄阳城在古代的地位一直很高,可称“京”则只有一次。李自成后来在北京称帝虽十分短暂,但其帝业的根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在襄阳。

与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西皇帝张献忠(1606年—1647年),是陕西省定边县人,初从军籍,担任过捕快、下级军吏,后因犯法被免。1630年,在米脂追随王嘉胤起事,自号八大王。后改投高迎祥,为结盟的13路义军之一。张献忠作战勇敢,足智多谋,“临战辄先登,于是众服其勇”。但史籍中对其贬损甚多,言其杀人成性,并有屠蜀之说。《明史》为清廷所编,难免言过其实,可过多杀戮事出有因。例如,张献忠攻陷凤阳后,不仅捣毁了明皇陵和朱元璋曾出家的皇觉寺,还挖掘了其祖坟。所攻陷的襄阳、武昌、重庆、成都等处的明朝藩王,基本上都被满门抄斩。《襄阳府志》也记载了张献忠破襄阳后,不仅诛杀了襄王朱翊铭,焚毁了襄阳王府,还毁掉了古城头所有的城楼和垛口,是襄阳城墙自修复以来毁坏最严重的一次。

张献忠几度转战襄阳,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637年秋,张献忠从河南向襄阳进攻之时,遭明军左良玉等疯狂剿杀,遭受重大损失。为保存实力,次年4月伪受朝廷招安,授副将,获拨半年军饷,驻扎谷城王家河,易名太平镇,以示休兵。其间,延请谷城举人王秉贞为谋主,诸生徐以显、潘独螯等为重要谋士,集草屯粮,打造军器,训练士卒,扩军十万,并与李自成在谷城“双雄”密会,约定东山再起。1639年6月,张献忠在谷城重举反明大旗,罗汝才、李自成相继联动,农民起义重新进入高潮。1641年,张献忠再次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襄阳守兵数千,军资山积,尽为贼有”,“发银五十万以脤饥民”。1643年占武昌,称大西王。1644年攻克成都,登基称大西皇帝,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明朝灭亡后,清军南下围剿,张献忠引兵拒战,于1647年1月在西充县凤凰山中箭而死。张献忠称帝虽时间短暂,但其帝业也有襄阳的孕育之功。


与周天子相颉颃[xié háng]的“楚天 


襄阳是楚国的发祥地,楚国历时800多年,在襄阳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西周初成王封熊绎子爵,“辟在荆山”(今保康、南漳一带),熊绎带领楚国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疆拓土,发愤图强。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第二个重要阶段是定都鄢郢时期。楚国都城不断转徙,有的甚至来回多次重复居住,其地主要在以宜城平原为中心的地域范围内。据出土的战国竹简《楚居》记载,楚国都襄阳有两处,一是鄢郢(今宜城郑集),一是鄀郢(今宜城东南),此记载也被楚皇城的考古发现所印证。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熊赀迁都鄢郢,公元前504年楚昭王迁离鄢郢,历时186年。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从楚文王到楚昭王共计12代楚王。而定都鄀郢时期具体时间多久,经历了几代楚王,目前尚未找到具体的记载。楚立国800多年,君主46代,其中26代称王,在襄阳所产生的楚王至少有12位以上

周朝以前尚无皇帝称谓,最高统治者称为王。诸侯国君起初以封爵相称,如郑伯、楚子。后统称为公,如齐桓公、晋文公。周朝管辖的诸侯国一律向周天子称臣,唯楚国有所不同。熊绎虽受封于周天子,但当时的楚国属于蛮夷之地,不在中原之列,故楚名为诸侯国,实为“化外之邦”的藩属国。西周初年,周昭王就曾经三次兴兵伐楚,但两次残败。其中昭王16年(公元前997年)第三次伐楚,更是中了楚人的胶舟之计,周昭王也溺毙于汉水之中。南征的失败,不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楚国强大到足以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后来楚庄王曾勒兵洛阳城郊,公然向周王问鼎。这些,对于其他诸侯国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充分说明了楚国不同于其他诸侯国。西周夷王之时(公元前913年前后),楚国就曾经一度称王。公元前704年,熊通再次自立为王,即楚武王,完全脱离了周朝的管辖,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熊通、熊渠等楚王都曾公开宣称“我蛮夷也”。武王之子楚文王“始都郢”(今宜城郑集)后,在此历12代楚王。直到公元前369年,众诸侯中始有魏惠王称王,此时距楚国熊通称王晚了335年。与周天子并立的楚王实际上就是楚国的天子,等同于后世的皇帝。楚国本来就发祥于我市的荆山山脉,后世楚王均属荆山先民的子孙,尤其是居鄢的楚文王及之后的12代楚王,都是实实在在的本土帝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八、梁武帝萧衍)
襄阳外籍历史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取得成功的人,都是会用小人的高手。
河南信阳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南北朝皇家园林——“湘东苑”(湖北旅游札记之四十六)
恋母霸妹:皇帝刘骏的不伦恋引发叔侄大战(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