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兰香作品

【作者简介】:丁兰香,系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职工,喜欢写写文字,抒发抒发生活感受,乐享生活每一天。

编者语:文如其人,兰香的作品犹如兰花一般,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而这清香之中孝顺的气息最浓。“呼喊娘亲”,“寻觅”“重阳”,也许最浪漫、最美好的事就是陪父亲吃饭”吧。

一、呼喊娘亲

二、父亲喊我去吃饭

三、写在母亲节

四、寻觅

五、重阳节有感


一、呼喊娘亲

二00七年农历九月十八日下午五点二十五分,饱受病痛折磨的娘走了,走的时候安祥、平静,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悲痛和哀思!

娘走后的那段时间,我总觉得娘只是回老家了,回乡下侍弄她的庄稼了。我老是不由自主地拨打娘在乡下用过的电话号码,希望听到她慈祥温暖的声音,和她说说心里话,但每次都是失望!滚滚的热泪潸然而下。

娘一共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娘一人默默挑起家庭的重担。她每天早出晚归,辛勤耕作。寒冬腊月的夜里,我们躺在暖和的被窝里,娘一边纺线一边给我们讲故事、讲她小时候,讲到伤心处总是泪雨涟涟,她用朴实的语言教我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我们总是在娘的纺线声中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常常听到“嗡、嗡”的纺线声和“咔、咔”的织布声,昏暗的灯影下,映照出娘疲惫的身影。我们小时候穿的布鞋都是娘晚上一针一线缝制的,为了我们能够穿上一双新鞋,常常熬红她的眼睛。我穿上娘做的布鞋,总是有人问我向娘要鞋样儿。

娘的一生饱受苦难和沧桑!她经历战乱和饥荒,七岁就跟姥爷、姥姥到山西逃荒要饭。姥爷途中病死,娘和姥姥只能草草掩埋了姥爷。她们四处乞讨,后随姥姥改嫁他乡,小小年纪饱受了世态炎凉、颠沛流离。      

饥荒年,娘吃树叶、草根、白干土,吃得浑身浮肿,脸皮腊黄,硬是将救济粮省下给子女吃。那时候姐姐出生没多久,娘身体虚弱,从大食堂打回来的粥饭,被不诸世事的两个哥哥哄抢一空,娘用水就着腌制过的椿叶搅和一下就是她的一顿饭。粮荒水也缺,娘常到几十里开外的石岗上或南河去挑水,山沟里山路崎岖不平,从村边的石桥底下到家还要上百余多个台阶,难以想象瘦弱的娘是怎样撑下来的。

大集体挣工分的年代,家里孩子们还小,只有娘一个人挣工分,她像个男人一样拼死拼活的干!可是每到麦收秋收的季节,因为工分少分不到多少粮食,娘总是背着人难过的大哭一场。后来哥哥们逐渐长大,放假时能挣点工分,娘才稍稍有点宽慰。

责任制那几年,哥哥姐姐们都到县城参加了工作,上学的我和弟弟也帮不了家多少忙,娘每天劳作在田间地头,精心打理自家的责任田,回家还得给我们做饭。娘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我们,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她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借口:鸡蛋有鸡腥味、白面没有黑面筋道、吃肉肚子不舒服……我们习惯了娘不吃肉和鸡蛋、习惯了娘只喜欢吃粗粮淡饭……只到有一天娘说漏嘴了,我们才知道娘也是喜欢吃鸡蛋和肉的!原来是娘给大表姐说了一门亲,那天定亲请她过去吃饭,娘回来说:那人家厚道啊!炒了几个菜,有肉有鸡蛋,今天可是饱口腹了!我们才知道娘不是不喜欢吃,而是不舍得吃!

饱经沧桑的娘亲,为人淳朴厚道,一生没有与人吵过架,说话总是慢声细语的。常常教育我们不要和人争长论短,总说吃亏是福气。娘一天天老了,背一天天弯了,子女们长大后一个个离开她参加了工作,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哥哥要把父母亲接来同住,娘坚持在老家务农,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不想给子女们添麻烦。儿孙们不在跟前,娘的心有点失落,她和离休在家的父亲商量安装了一部电话,这部电话成了娘的感情寄托,成了她和儿女沟通的桥梁。电话里和儿女们说不尽的家长里短,道不完的叮咛和嘱咐,父亲常常对我们说:给你娘说什么她都记不住,就会记住你们的生日和电话号码。

那时候,一有空闲,我便拨通娘的电话,听到娘慈祥的声音,我便感到无比的踏实和欣慰,电话传递了脉脉的母女情和浓浓的慈母爱。

二00一年的冬天,操劳一生的娘积劳成疾,被病魔击倒了。她得了严重的脑萎缩、腰椎严重变形、骨质增生、帕金森综合症,生活再也不能自理,并且严重失忆,对其他的人和事无论别人怎么提都是一脸茫然。然而当子女到跟前时,娘的眼睛会突然一亮,念叨着给我们弄点吃的!我们吃东西时,娘的脸上便会挂着慈祥的笑容。她的记忆有时候停留在我们的小时候,会自言自语地责怪自己没本事,不能让孩子们吃饱饭!有时,因为记不起我们的生日,她像个孩子似的嚎啕大哭。面对失忆的娘,我们总是无可奈何、泪流满面。

如今,娘离我而去,我成了一个没有娘的孩子,在这个世上我再也没有“娘”可叫,再也听不到娘唤儿的声音,但是,娘所给予的一切,我会牢牢记在心里,尤其是那个电话号码。如果有来生,我还是您的女儿,您还是我亲亲的娘亲!娘! 您听到女儿深情的呼唤了吗?

仿佛看见娘亲,

躬耕田间身影。

汗水挂在脸上,

露出慈祥笑容。

说话慢声细语,

待人如沐春风。

一生勤劳善良,

厚德泽被子孙。

             2018.04.25日修改


二、父亲喊我去吃饭

上午上班不久,正忙得不可开交,放在桌子上的手机不合时宜地响起,原来是父亲打来的。父亲说:“中午吃饺子呢!叫上合顺一起来吧!专门给你包了素馅的!”我说中午有点事,说不定呢!父亲听力不好,我多次解释,父亲在电话里反复坚持。我说:“好吧,忙着呢!不多说了,尽量去就是了!”语气已然不耐烦了。

放下手机,等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丝丝缕缕的暖意涌上心头。

父亲今年已经八十六岁了!他身材不高,瘦小的身子好像一阵风就能刮走。微驼的后背瘦骨嶙峋,让人心生怜惜,但精神矍铄,浑身散发着独立和倔强。除夏天外,父亲总喜欢戴一顶呢子面料的鸭舌帽,但那一根根银丝向后梳得十分整齐,没有一丝凌乱。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眼睛,深邃而智慧;清瘦的脸上布满了黄褐斑,好像在诉说着过往的沧桑岁月。

父亲是解放前参加工作的离休干部。对党忠诚,对毛主席有种无以言表的特殊感情。小时候家贫,没读过几年书,但是钢笔字写得很漂亮,记忆力超强,遇事思路清晰,思维特别敏捷!父亲爱看国际新闻、海峡两岸、参考消息和各种杂志。他关心国内外时事,像南海争端、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及中印冲突等问题,父亲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评论,和儿孙辈聊起天来也有许多共同的话题,有时候还会因意见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有一次,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外孙女回来看他,他对外孙女说:“澳洲这家伙最近不太老实啊!老是跟在美国的屁股后面找中国的事儿!你可别忘了你是中国人啊!”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我们常常说父亲是九十岁的心脏四十岁的思维,耄耋老翁也懂得与时俱进!父亲总是不以为然地说:“活到老学到老,一样不会不算巧!八十老汉去开荒,不死就得过时光。”父亲对待生活积极乐观,对遇到困难的亲友热心关照、尽力帮助!

小时候,印象中的父亲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家里大小事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母亲只有无条件服从的份儿。他在生活中处处精打细算,经济上对母亲和我们兄妹要求近乎苛刻,时常训斥和唠叨,加上他常年在外,少不更事的我们体会不到父亲为了养育我们所承受的压力和艰辛,对他一点也不亲近。因他时常和温顺的母亲闹矛盾,我们感情的天平一直倾向母亲,对父亲颇有怨言,甚至言语顶撞!直到母亲生病后我们对他的看法才有所改变。

2001年的冬天,母亲突然患病,被诊断为脑萎缩、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生活再也不能自理。那一年,父亲突然苍老了许多,瘦小的身子显得那么孤单和无助,他一改往日的粗心和唠叨,对母亲表现出从未有过的体贴和细心。母亲有时候神志不清而哭闹,他轻声细语地像哄孩子一样安抚母亲,眼睛里满是怜爱和疼惜,再也不大声大气和母亲说话了。

2005年底,74岁的父亲患胃癌做了胃全切手术,病床上他惦念母亲。我们用轮椅将母亲推到父亲的病床前,他们手拉着手,母亲平时面无表情的脸上竟然露出少有的关切和柔情。父亲眼含热泪,对母亲千般嘱咐万般叮咛。术后恢复期,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情绪烦躁,在家里没有一刻安宁,我们就用轮椅推着她到户外晒太阳、散心,瘦骨嶙峋的父亲拖着术后的病体,坚持陪在她身边。也许是因为放心不下母亲,被医生预言只有一年生命的父亲居然从死亡线上挺了过来。

2007年阴历九月十八,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那段时间父亲情绪异常消沉,一个人在二楼一呆就是半天,我们轮流陪着父亲。为了能安心工作,我们和父亲商议请了一个远房亲戚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父亲振作起来了,自己能办到的事情绝不麻烦我们,并且当起了我们的后勤部长。父亲总是隔三差五的喊我们去吃饭,变着花样和各种口味给我们改善生活。无论炎热酷暑还是数九寒冬,为了让我们吃上一口现成饭,八十多岁的父亲早早上街买各种食材,忙得不亦乐乎;为了迎合我们的口味,重口味的父亲总是吩咐将饭菜做得清淡一点,有时还亲自下厨,吃饭的时候自己却就着咸菜或辣椒酱;逢到吃饺子或包子,喜欢吃肉的父亲总是另外准备我爱吃的萝卜丝素馅……有时候父亲事先打电话问我想吃什么,很多时候我也想不出,加上忙工作,就心不在焉地说“随便,什么都行。”但我知道即使是“随便”,父亲也得思忖半天,根据子女们的喜好,然后东奔西跑、费时费力地准备,那当中的心意,远比食物到底好不好吃重要!无论吃什么、合不合胃口,我都相信那已经是人间至珍美味,因为它包裹了父亲对我们的慈爱和关心。

在这个忙碌而浮躁的社会,父亲的小家成了我们心灵憩息的港湾、成了我们兄弟姊妹见面和相互沟通的桥梁:烦恼时在这里宣泄排解,欢乐时一起把快乐分享。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儿时幸福、温馨的感觉。我们爱上了父亲的干南瓜片小米稠饭,爱上了父亲亲自做的干扁豆角、玉黍米、麦糁面条汤;爱上了……家常便饭让我们吃得无比的舒服和温馨,回味的是浓浓的血缘亲情!

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长大后的远离,我越来越感受到父母健在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虽然母亲走了,但是我们要尽可能让晚年的父亲心情舒畅,在这个世上和我们多做几年伴,让我们有一个温暖的家!无论身到哪里都有一种幸福的牵挂,烦闷时可以倾诉,浮躁时可以沉静。

愿所有的子女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有父母在,我们就一直是长不大的孩子!如果能在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吃顿饭,我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愿父亲及天下所有的父母晚年幸福安康!

不多说了,我要去陪父亲吃饭了!


三、写在母亲节

勤勉操劳度一生,

慈眉善目睦亲邻。

父出远门兄在外,

千斤重担一人撑。

秋日田地收果实,

年后解冻忙耕春。

不分白昼和黑夜,

辛勤耕织为家庭。

四季霜雨奔波苦,

安闲之年己残庚。

积劳成疾染沉疴,

病卧床榻六秋春。

忘尽旧年千般事,

儿女生辰记得清。

千言万语难表述,

慈母疼儿一片心。

乌鸦尚有反哺意,

羔羊跪乳谢母恩。

世人孝亲须趁早,

切莫遗悔抱终身。

     2017.05.14


四、寻觅

上个星期天,我们全家和嫂子、弟妹、侄女回了一趟老家。那是我的第一故乡,在那里包裹着爷爷奶奶、父母亲以及叔、伯、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岁月。

故乡呈阶梯状座落在公路西山坡上,有两条贯通村子南北的蜿蜒小路。我家的老屋在村子的中央,西院墙是山岩,可以攀沿而上,上边是上街的路。东屋就坐落在十米高青石砌成的岸上,从我家大门口断断续续下六十多个台阶,便是五爷家门口,奶奶说是底街。我七岁那年,父亲想找块平坦的地方盖房子却找不到,担心哥哥们在这里娶媳妇难,忍痛离别故土和亲人,搬到离这里十几里的赵家东沟。三十多年后,因为眷顾长眠在这里的亲人和故土,父亲和哥哥们卖掉东沟的房子又在这里盖了新房搬了回来。此次回来,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在县城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父亲儿孙绕膝,虽不是衣锦还乡,也算得荣归故里了。

每个从山村走出去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抹不去的“故乡”情结,因为这里是我们的根,有太多美好的记忆。

我想寻觅一下我童年的踪迹。中午吃过饭,我便一个人悄悄溜出去,来到老村子底街的石桥下面,那是我们搬家时车辆停靠的地方,我仿佛看到不忍分离的奶奶抹眼泪的身影,忽然有一种莫名的落寞和悲哀。记忆中的村庄和老屋是那么的古朴、喧嚣和洁净,犄角旮旯的杂草和树叶都被积肥的小伙伴们扫得溜光发亮。现在因为大部分老屋都闲置了,显得颓败和萧条,处处杂草丛生,桥下的青石路也不再洁净、光滑;桥上的和尚叔夫妇已做古,房子无人居住,摇摇欲坠的屋顶上长满了杂草,在初春的寒风中摇曳;五爷家门前有一片空地,是我们当初的乐园,现在落满了枯枝败叶,有一种说不出的凄离和悲凉。小时候夏天的晚上,这里的长石条上坐满了人,旁边的老柿树给人们带来夏日的清爽,小孩在树下嬉戏、玩耍,女人唠着家常,一边飞快的搓麻绳,男人们抽着旱烟,海阔天空的侃,给我们讲故事,神秘的故事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大人们用质朴的语言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我们对故事中的‘老狐精’充满了憎恨和惧怕,对失去母亲的孩子充满了怜爱和同情,看着朦胧美丽的天空和悠悠的白云充满了好奇和幻想。那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柿树南边石岸下是我的玩伴香竹她娘开垦的菜地,地埂栽满了金针菜,从夏到秋,都开满了黄色的花朵,每到清晨,香草娘便采摘一空,第二天照旧黄灿灿的一片;如今菜地被垃圾和柴禾填满,一切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悠悠的白云和满目的苍凉;我从五爷家门口往上走向我家老屋,走到一半便被南院大伯家倒塌的屋子的石头、土胚、瓦块挡住了去路,大伯、大娘故去多年,三个堂哥两个搬到外地,一个在村南的西坡上盖了房子,老屋便荒废、倒塌了,两棵柏树在那里生根发芽,好像大伯和大娘的坚守!记得小时候,大伯一年四季都在田地里忙活,时常带着一顶旧帆布帽子,那顶帽子常常吸引我们的眼球,因为大伯从地里回来总是变戏法似的从帽子里倒出一条条金灿灿、油光光、胖乎乎的黄(音)虫,我们便欢呼雀跃,让奶奶把黄虫焙到煤火边,那虫子挣扎几下,变得长长的、细细的,一会儿烤得焦生生,香喷喷,馋得我们直流口水,记忆里那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

我折回来由南向北走去,上了一个坡看到石头上坐着一个老人,依稀记得是住在我家老屋后边的恩子爷,腋下夹着一根拐杖,佝偻的身体失去了当年的英气和挺拔,我近前打招呼,他抬起头来,却不认得我,自我介绍后,恩子爷颤抖着声音说:“回来好啊!回来好啊!......我这把老骨头不中用了,只会给孩子们添麻烦。......唉!不中用了,这老村子没几个人了,年轻人有的搬出去了,有的在西坡盖了新房子,谁还住这破庄子......孩子们盖了新房搬出去了,唉......只要他们过的好我就放心了,孩子让我和他们住,我和老伴怎么舍得下这老屋?隔三叉五的,闺女们来拾掇拾掇,过一天算一天吧!”恩子爷问起我们家的情况说:“你娘是个好人啊!当年你爹不在家,你娘做活可是顶个男人啊,那年头,遭罪呀!”我想到过世的娘,心里酸酸的,急忙辞别恩子爷往北走,我怕他看到我的眼泪。

村口的土地庙和石狮子还在,只是多了些风霜和萧瑟。岸下的北义(音)巴池也干枯了。记得这里有一个响泉,常年流着清润甘甜的泉水,近前能听到“咕嘟”“咕嘟”声,泉眼吐着水泡,像一颗颗硕大的珍珠,泉水一年四季流淌着,夏天我和伙伴们在河沟里扒开石头捉小鱼、摸螃蟹;冬天,泉水是温的,腾腾冒着雾气,整个河道雾气燎绕,流淌的泉水像一条美丽的丝带,流畅、自由而美丽,飘荡在一个梦幻的世界里,呈现出一个生动而清新的仙境。当时村南边西岸上的山洞里也有一股山泉,流到村子下边的河沟里,两股泉水交汇在一起,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形成一个泉水湖,湖边有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柔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周围开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美丽极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那应该是织女下凡的地方。如今,泉水干枯了,河湾干枯了,那些摸小鱼小虾的伙伴们的身影再也看不到了。

我从村子北头向南朝着蜿蜒的上街走去,映入眼帘的是破败和零落,竟然没遇到一个人,很快我来到我家老屋西边的石岸上,老屋的现状一览无余,只是面目全非,母亲和全家住过的东堂屋还剩一间,孤零零地矗立在寒风中,当年二叔住过的南屋和一些残墙断壁还在,被荆棘和野草长满的院子中间居然有一株桃树,枝头挤满了粉红色的花蕾,我瞬间被感动了!自然界真是神奇的造物主,这么贫瘠的土地竟然滋润着顽强的生命,丝毫没有因为主人的遗弃而放弃生命的灿烂和怒放!

原来的老屋主要由堂屋、南屋、东屋构成,从东屋窗户可以看到五爷家的屋顶,南屋西边是门楼,爷爷奶奶住堂屋西两间、我们全家住东头两间、二叔住南屋东头两间,东屋养着一头大灰驴,院子用不规则的青石铺就,西边有一片高出院子一米多的山地,是当年盖房子时拓海展出来的,厕所是利用西岸南边的一个天然石洞而建,厕所外边是猪圈,猪圈和南屋之间有一片土地,那里种了一棵杏树,一到春天,树枝爆出点点幼蕾,继而花吐芬芳,那一抹抹粉红和一树的香气招蜂引蝶,当花蕊落尽,一颗颗豆大的绿果果喜气洋洋的挤满枝头,果实成熟后,那黄澄澄的酸甜沁人心脾,带给我们许多欢乐和甜蜜,在我幼小的的记忆里,那棵杏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期盼和希望;堂屋的西北角和石岸之间有一个夹道可以放杂物,旁边是鸡窝,如果堂屋阁楼上的窗户开着,从石岸就可以进去。石岸上的石缝里顽强的长着一棵黄楝树和一棵枣树、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植物。当年房子拮据,两个哥哥就经常铺个草帘子住在奶奶的阁楼上,后来父母亲在我家住的房子和东屋之间又搭了一个晒棚,上边可以晾晒东西,下边可以做饭,靠边上搭一个木床,可以让哥哥们住,夜晚门口挂一个草帘子遮挡风雨,地方是利用起来了,可是我们住的房子终年是阴暗、潮湿的。木格子窗户是纸糊的,一入秋冬,窗户纸被吹破,娘撕掉原来的再糊上新纸,屋里的光线虽然暗,但是娘的慈爱和仁厚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温暖着这个贫困之家,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幕幕是那么的美好和温馨。

如今,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的我己过知天命之年,我手上没有一张老屋原来的照片,但是我的记忆里关于在老屋生活的点点滴滴却越来越清晰,我仿佛看到爷爷光着膀子担粪挑水的身影、奶奶踮着小脚忙进忙出、娘挑着水吃力的上那六十多个台阶、铡完草后的满脸汗水、哥哥们瘦小的身体几乎被大捆的草埋没......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屋的一切会像落叶一样随风飘逝,虽然物非人去,但是我寻觅到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寻觅到世上最珍贵的亲情,我会珍藏在我心灵的最深处。

相信随着国家打造美丽乡村和环境治理政策的贯彻落实,干枯了的泉水会焕发生机、重新流淌!走出去的乡亲们也会回来的!我的故乡会更加美丽!


 五、重阳节有感

重阳节有感

秋隐冬来天渐凉,

柳衰蝉噤冷凝霜。

今朝同饮菊花酒,

它日再看梅雪香。

故乡登高

山寂鸟稀林染霜,

赤红金翠又重阳。

邀兄唤姊登高处,

金菊芬芳是故乡。

《九九敬老》

郭家有女居京城,

重阳佳节倍思亲。

满腔情思托鸿雁,

快递送暖敬爷翁。

2017.10.26

 寻觅留言欣赏:   

阅读 1084                                              47

精选留言


粗读一遍已被感染些许乡愁,作者过半百天命之年回到原点寻觅追忆,回想点点历程……付出、辛苦和收获,应感到欣慰,下个驿站是享天伦添书香。

 3

作者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请关注太行文学,更多原创,更多精彩!

·                                 2

🎀丹丹

真的很不错!用心写的一眼就能吸引到我。

 2

作者

替作者谢谢你,请关注太行文学,更多原创,更多精彩!

·                                 2

众木成林

读完这篇文章,就回到童年,文章写得很好。

 1

作者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请关注太行文学,更多原创,更多精彩!

·                                 2

李安

写的很能感触在外的游子们,写的那么细腻,那么生动!

 1

作者

替作者谢谢你,请关注太行文学,更多原创,更多精彩!

·                                 2

拾柒

姥姥家家门口

 1

作者

那你姥姥家就是五龙的,请关注太行文学,更多原创,更多精彩!

·                                 2

dwb

珍贵的情感

 1

作者

请关注太行文学,更多原创,更多精彩!

·                                 2

他们不顾一切回到家乡,不光因为这个地方有童年记忆,更是因为姥姥长眠于此地,他们回去能常常陪陪老娘!

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首届“亲情杯”诗歌大奖赛入围作品展:吴鹏飞
母亲节特刊-第2辑
难忘老屋 转载
娘亲恩! 母亲难!!
《十抹眼泪想娘亲》
【引用】缅怀娘亲 泪洒衣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