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千年前的宋朝,流行穿什么服饰?
   在中国的北宋年间,在京城东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一带,出现了一些穿着北方契丹服饰的人。奇怪的是,这些人并不是契丹人,而是居住在东京城的普通百姓,甚至还有不少宋朝的官员。当时的契丹,究竟是什么情况?汉地的百姓,又为什么喜欢穿他们的服饰呢?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以草原为家,逐水草而居。有一首诗写到:“马牛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说的就是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契丹族曾经非常活跃,他们建立的大辽国,曾经统治着长城以北的大片疆域长达两百余年,并且在这期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契丹文化。

那么,契丹建立的大辽国,都留下了哪些历史的痕迹?当时的人们,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

日前,首都博物馆举行的“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展览中,展出了两百余件辽代文物,也为我们揭开了一个真实的契丹族的神秘面纱。

契丹属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服饰与中原汉族大有不同。但和大部分少数民族一样,他们的衣服都是窄袖长袍,衣长过膝,腰系带子。这种服饰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宽袍大袖,行动起来十分方便。

系在腰间的腰带,是契丹人身份的标志。上图这些腰带,出土于辽代的贵族墓葬,它们保存完好,且形式多样,是目前所见到的最为完整的辽代腰带。从腰带的形制分析,辽代的腰带可以分为有垂蹀躞带的契丹式腰带和无蹀躞的汉式腰带。

根据《辽史·仪卫志》记载,“辽国自太宗入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 当时辽太宗继位之后,辽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也就是中原的汉人,可以穿汉族服饰,而契丹族的官员,被称为北面官,他们就要穿这种有蹀躞带的契丹服饰。

其实,蹀躞带并非契丹人的发明,在北周到初唐时期,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习惯在腰上系这种蹀躞带了。蹀躞带具有很强的收纳功能。

游牧民族常年在马背上,随着水草迁徙,而系上蹀躞带,可以在上面佩挂弓、箭、刀等狩猎用具,以及日常生活中随时备用的刀子、解锥、针筒、磨石等生活用具,非常方便。唐初曾借鉴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将蹀躞带定为文武百官必佩之物。而到了辽代时期,受唐代影响,蹀躞带也成了他们的重要服饰之一。

上图中这些上面缀满长短不一的小带子的腰带,就是垂蹀躞带的契丹式腰带。可以看到有些蹀躞带上还有小口袋,如果把腰带系在身上,这些小口袋里就能装一些小的随身用品,比如小毛巾、小刀之类的。

契丹人的特殊服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辽国做官的汉族官员,到了辽代中后期,在辽朝为官的汉人,也开始摹仿契丹官员的服饰,在腰间系上蹀躞带。

在河北宣化发掘的辽代汉族官员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墓室壁画中的人物,既有汉人装束,又有契丹人装束。

慢慢地,生活在辽国边境的一些汉族人,也开始受到影响,以至于到了后来,草原上的这股时尚之风吹到了北宋都城东京,穿着契丹服饰的汉人越来越多。所以到了北宋庆历年间,宋仁宗才会下令禁止汉人穿契丹服饰。皇帝诏令虽下,但却禁不能止,仍有不少汉民照穿不误。

宋徽宗年间时,皇帝不得不再次下诏:“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由此可见契丹服饰文化对中原汉族的影响之深。

契丹族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最早使用牙刷的民族,甚至,还有人断言,我们现在使用的牙刷,有可能就是契丹人发明的。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大辽五京”展中,展出了两件骨刷。这两件骨刷出土于辽上京临潢府附近的墓葬。骨刷柄为圆柱形,头部为长方形。刷头部有孔,分两排。专家推测这些孔眼之前曾有毛束,只是时代久远早已风化。

目前,一些观点认为牙刷是由英国人威廉·阿迪斯在1770年左右发明并广为流传的。如果辽代墓葬中发现的这些骨刷真的是牙刷,将比英国人发明牙刷的时间提前六百多年。

其实,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口腔的清洁十分重视。传说唐代时,人们清洁牙齿,一般都把柳枝砸烂,用柳树枝中间的木质纤维来搽牙,以达到清洁牙齿的效果。

到了宋朝,就有了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谭晓玲

首都博物馆 研究院 谭晓玲

从同时期宋代相关的记载来看,当时人所用的清洁牙齿的工具,称为牙刷子。这些牙刷子和辽代出土的牙刷,形制上还稍有区别。另外,当时人保护牙齿一般都用皂角的汁擦在牙齿上,起到保护牙齿、固定牙齿的作用。当然了,古代的器物它的功用也不能绝对化,它有可能是用来刷牙的,也有可能是用来美发的。它的功用应该是多种用途的,不能一概而论。

1990年的春天,在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向南约20公里的山谷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辽代墓葬,墓葬中的东西并不多,但壁画却保存完好。在其中的一幅壁画中,有一名女性俯身整理着矮桌上的梳妆盘,盘内有一支长柄刷、两件扣盖的瓷盒和一把梳子。

正是这把出现在壁画里的刷子,让人们对骨刷有了新的定义。根据这幅壁画,一部分专家认为,这把刷子与梳妆用品放在一起,应该是当时人们梳头发时,用来蘸清水和头油的,是梳妆用具,而不是什么牙刷。

因为古代人们对头发十分看重,梳妆时,都需要将碎头发一点点藏起来,这就需要这种刷子一类的工具,蘸上头油,让头发更加乌黑油亮的同时,也能让这些碎头发都服服帖帖。史料记载,唐代时候,杨贵妃就曾经在安禄山过生日的时候赏赐给他“犀角梳篦刷子一”,也就是说,在唐代时候,这种刷子和梳子、篦子等梳妆用品是放在一起的。

史料的记载和壁画上的刷子形象,让人疑惑,这些骨刷究竟是用来刷牙还是梳头,至今仍然没有定论。虽然考古学家们各执一词,但可以看出的是,在辽代时候,这种刷子已经成了契丹族十分常见的生活用具,而关于它们的具体用途,或许我们还要等待新的考古证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辽代服饰的民族特色1
《东丹王出行图》中的传统服饰
一场宋辽外交纠纷,却见证了辽国强大的科技实力
辽代衣冠制---步步演变与汉化
关于辽代南班服饰
狩猎文化:从辽代绘画入手,谈古代契丹民族的狩猎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