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典]从《赠白马王彪》中看曹植风骨
退两难之际:作者还得骑着病马前进:说明当时诗人已经失去自由:只能返回封地:没有其它选择:因此发出了“我思郁以纡”。反应了当时统治者对骨肉同胞尚且能如此压迫:对广大人民的压榨和奴役就可想而知了。曹植用“鸱枭”、“豺狼”“苍蝇”来比喻像灌均这类小人:它们窃据要津:混淆黑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进谗言:说坏话:使得亲人间都疏远了:那老百姓想抒发自己的志向就便更难了。曹植一方面对这些小人进行斥骂:一方面也对曹丕相信谗言而倍感痛心~一方面描写自己无奈的穹境:一方面也为政治的黑暗感到沮丧。

  曹植诗彰显其人格魅力。

  《赠白马王彪》第六段曹植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曹植清醒地知道“心悲动我神”:因而毅然“弃置莫复陈”:不能陷入忧伤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诗人抖擞精神振作起来: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和曹彪共勉。面对“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洪涛”:“霖雨泥我途”:“我马玄以黄”的艰难前程:面对“鸱枭”:“豺狼”:“苍蝇”的诬陷:曹植仍然能以积极地心态面对这“去若朝露晞”的人生:其人格魅力真让我钦佩。

  二、曹植风骨词采显其风韵

  王钟陵在其《中国中古诗歌史》的著作中指出;“从诗歌史的角度看:曹植诗的高度成就:正是他融汇了建安诗歌的两个源头;乐府民歌和汉末古诗:而又加以提高和升华的结果。子建依凭于此:攀上了‘建安之杰’;《诗品》,那高高的艺术峰峦。”

  《赠白马王彪》一诗:是继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首长篇抒情诗。篇幅之长:结构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罕见的。

  曹植一生热衷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壮志不衰:转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

  《赠白马王彪》全诗气魄宏伟:结构严谨。在序文和第一、五、六、七段里都反复渲染:由此构成全诗的悲剧气氛。曹植巧用意境:诗中“欲济川无梁”:“中途绝无轨”:“欲还绝无溪”的“三无”:把作者走投无路:进退失据:悲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联结起来:并使文气贯通:前后勾连:全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赠白马王彪》结构的浑然一体:和各段的“顶真”有关系。《赠白马王彪》中:除了第一段和第二段没有用“顶真”外:其余都用了:这样使结构紧凑:段落分明而又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

  《赠白马王彪》抒情的方式也时有变化:有时直抒胸襟:有时却把抒情和叙事、写景结合起来。“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看起来是叙事:实际上是抒情。第四段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作者噤若寒蝉:大胆写了这首诗:不也正像“寒蝉哀鸣”吗。

  《赠白马王彪》恰当的比喻不仅可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而且免于授人以柄。把监国使者比之为“鸱枭”“豺狼”和“苍蝇”: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冷落空旷的秋季原野:也是当时诗人所处的政治环境的形象再现。

  三、谈曹植风骨之遗风

  钱志熙在另一部专著《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的著作中:在论及曹植时指出;“曹植是继屈原之后的有一位在文学中表现出宏伟个体生命的诗人:他将汉魏士人弘道济世的群体理想成功地转变为文学精神。这种精神无疑是派生于儒家的士君子人格理想:是儒家生命价值观的体现:曹植在创作上的每每以雅颂为旨归:正是继承了儒家传统文学理念。他的创作心态又是汉魏之际的慷慨抒怀:突破了温柔敦厚的师教。”

  钱志熙引录了曹植的《前录序》中的一段话又进而认为;“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曹植明确以君子身份从事文学创作: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在文学中重视君子的人格形象。

  顾实在《中国文学史大纲》认为;“曹植乃魏文学之巨臂:上接汉代:下通晋、宋、齐、梁、陈、隋而独步之高才也。唐代李白、杜甫诸贤:莫不师其风骨。”
曹植创作总体特点在唐宋以后所论居多。李华说;“曹植丰赡”~秦观说:曹、刘诗长于“豪逸”~张戒说曹植以“韵胜”~陈绎曾说:陈思王诗“石-斤--削精洁:自然沉健”。在阐释者印象中:曹植创作风格具有华赡、豪逸、风流等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独具面目。
曹植四言诗与五言诗二者兼善:即兼有四言的“雅润”与五言之“清丽”。曹植精通音乐:喜欢乐府歌曲:因而能自由地利用乐府诗的形式:并作多种尝试。曹植的乐府诗大都是五言:五言乐府诗到了曹植笔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乐府诗本出于里巷谣言--区:质朴:纯乎天籁:似乎没有经过人为加工。曹植诗富艳精工:字斟句酌。无论从艺术构思:布局结构:遣词造句:甚至声韵选择上:都在艺术上把乐府诗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曹植是建安诗艺术成就的光辉旗帜:“建安风骨”的充分体现。曹植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艺术上给文人五言诗奠定基础的诗人:此后再经阮籍、陶渊明等人的努力:方使五言诗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赠白马王彪》中的诗句对后世创造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江总的《赋得谒帝承明庐》就是来于《赠白马王彪》第一段的“谒帝承明庐”~还有宋南平刘铄的《代收泪就长路》~唐代许敬宗《送刘散员同赋得陈思王诗树郁苍苍》等。
参考文献;
1.王玫著《建安文学接受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李景华著《建安文学述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吴云著《20世纪中古文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 《诗品》
5. 《文心雕龙*风骨》
6. 钱志熙著《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7. 王钟陵著《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8. 钱志熙著《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安文学?“三曹”?你知道吗?文学史上一个比一个牛
曹植
【经典论述】——论述三曹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及其诗风差异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诗歌的历程(五---八)
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天下三分月色,两分尽在曹家
诗性、美男、隐逸文化:六朝文学为何“风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