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伯耀:〈从“生命实践”观点解读《论语》〉
摘要
  所谓“生命实践”,是指吾人对于生命应然之理的力行实践以及对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追求与证成。人的可贵就在于对生命应然之理能有自觉的体认,并能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进而努力追求生命之实践。人的这份体认生命真理与要求其实践的自觉心,即儒家所谓的“仁心”、“良知”。儒家的生命关怀与弘道使命,主要就在唤醒人本有的这份仁心、指出人人应行的道路(仁道),让人人能了解生命的价值所在,进而努力完成自我的生命实践,体证生命的价值。儒家的经典当中,《论语》是最生活化的经典,它提供许多为人处世的方针,让我们知道应如何在生活当中,发挥人的德性、实现人的价值。如果阅读《论语》能够从这一部经典的重心所在-“生命学问”,用心探索,相信将使生命受用不尽,获得更大的阅读乐趣与价值。对于如何阅读、理解《论语》,笔者认为可以用学习做人道理和生命学问的态度研读《论语》;可从“生命实践”的观点来理解《论语》;对于《论语》应当活读、活用。另外,也不妨将阅读《论语》,视作与孔子进行生命对话。对于如何诠释《论语》,笔者认为应考虑到读者是否能理解诠释者的“诠释语言”;可从“生命实践”观点来解读《论语》,并以较平浅而生活化的语言来诠释《论语》。此外,可举自己或他人生命实践的经验和事例来作为《论语》义理的说明和印证。阅读《论语》,让我们了解人生最需要学习的学问是“生命的学问”,也让我们了解合宜的人际相处之道以及如何成就理想的人格,并且也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满足与喜悦之道。
  关键词:生命实践、生命价值、生命的学问、《论语》诠释
  壹、前言
  所谓“生命实践”,是指吾人对于生命应然之理的力行实践以及对于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追求与证成。人的可贵就在于对生命应然之理能有自觉的体认,并能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进而努力追求生命之实践。
  人的这份体认生命真理与要求其实践的自觉心,即儒家所谓的“仁心”、“良知”。例如:九二一地震后,全国各地人士的踊跃捐款赈灾以及积极投入救灾行列的义行以及某位隐名人士将自己所对中的特奖两百万元的统一发票捐给专门照顾植物人的慈善机构-创世基金会,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人本有的这份仁心。然而“仁心”、“良知”却也容易受到人心私欲的蒙蔽、陷溺与压抑,使其隐而不彰,甚至亡失不存。“仁心”的亡失不存,不惟是人自身生命的灾难与伤害,它也是造成他人生命灾难与伤害的主因之一。国际间为争夺霸权与经济资源所引发的战争,造成无辜人民的伤亡;社会上层出不穷的绑票、杀人、放火等案件,造成多少家破人亡的悲剧,无论是国际战争或社会暴行,都说明了由于人性的堕落、仁心的亡失,造成了生命的灾难。这一场又一场的“生命”灾难,岂只是现实生命、肉体生命的灾难而已,其中人们内心的贪婪、自私、凶狠、残暴以及恐惧、悲伤、怨恨、麻木等心灵问题,说明了这也是人们精神生命的灾难。相信凡是保有自觉仁心的人,都不忍见此生命灾难的发生,而谋求挽救之道,此曾子所以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所以兴发“天下溺矣,援之以道”之志之所由也。儒家的生命关怀与弘道使命,主要就在唤醒人本有的这份仁心、指出人人应行的道路(仁道),让人人能了解生命的价值所在,进而努力完成自我的生命实践,体证生命的价值。
  儒家的经典当中,《论语》是最生活化的经典,它提供许多为人处世的方针,让我们知道应如何在生活当中,发挥人的德性、实现人的价值。从《论语》的记载,我们看到孔子一再强调生命实践的重要性,例如《论语?学而》首章,孔子就谈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当中所谓的“学”,主要是指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学习如何体现生命尊严与价值的学问。孔子认为人生的快乐,就在于对此一“生命的学问”,能够“时习之”,也就是经常地力行实践,让生命的光辉、生命的价值能够充分地显现,如此生命自身才能得到安心与满足,而这份安心与满足,方是吾人内心能常保快乐的泉源。孔子认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之所以能成其德,并不在高谈阔论为人之道,而是时时能够力行实践。另外,孔子也告诉我们:“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原是相近似的,但由于在“生命实践”上的努力不同,于是自我生命的成就也就有很大的差别了。孔子何以如此肯定透过生命实践,能够体现生命尊严与价值呢?此乃是因为孔子体认到人人皆有“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根源、德性本体”。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又说:“天生德于予”,就在说明:“仁心”、“德性”是人人生命的本体,人由于有此生命本体,故能有仁德的价值自觉;人若能正视此价值自觉的要求,而不受感官欲求的蒙蔽,则生命实践的当下即是德性价值的呈现。
  然而孔子教学的重心,似乎并不在口头上论述“仁心”、“德性”之存在,而是强调经由生命实践,去印证人所本有的这份“仁心”、“德性”,去体现生命的价值,因此《论语》的内容,很少是论及性命原理的问题,而大多是探讨有关德性实践的工夫。事实上,与其一味地探讨性命原理与德性本体的问题,不如在德性实践的工夫上互相切磋勉励,彼此分享生命实践的体验和价值实现的喜悦,孔子师生之间,所教所学即如此的生命实践之学。而这也正是研读《论语》的价值所在,透过《论语》我们可以学习到孔门流传下来的生命实践之学,使我们在做人处事上,有具体可行的依循准则;而孔门圣哲的求道、乐道以及实践的精神,也为后人的生命提供了永恒的典范。
  对于《论语》这部探讨“生命学问”的经典,我们应如何阅读、理解与诠释,才能让它对于吾人生命真正发挥指引、启发的效用?关于这方面,本文拟提出笔者的经验与看法。
  另外,从“生命实践”的观点来看《论语》,我们发现《论语》一书除了点醒我们“生命学问”的重要性之外,也让我们了解了合宜的人际相处之道、理想人格的成就之道以及真正能让生命满足与喜悦的方法。关于《论语》这几方面的论述,笔者拟于本文中,略作分析探讨。
  贰、如何阅读、理解与诠释《论语》
  《论语》是一部孔门师生之间生命对话的记录,这一部对话录主要在探讨:人应有的生命态度是什么?什么是理想的人格?生命实践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因此这一部对话录也可说是一部探讨“生命学问”的经典。如果阅读《论语》能够从这一部经典的重心所在-“生命学问”,用心探索,相信将使生命受用不尽,获得更大的阅读乐趣与价值。基于弘扬这一部“生命经典”的愿望,笔者试著提出关于阅读、理解与诠释《论语》上的一些经验与看法,作为读者在《论语》义理的理解与实践上的参考。
  一、如何阅读与理解《论语》?
  (一)、用学习做人道理和生命学问的态度研读《论语》
  《论语》是一部探讨做人处世之道的经典,读者若能以学习做人道理和生命学问的态度来研读《论语》,当更能体悟《论语》的义理、契入《论语》的思想意涵。
  (二)、从“生命实践”的观点来理解《论语》
  1.阅读《论语》时,我们可从“生命实践”的观点,用心体会《论语》的义理,思索其能给予我们哪些生命实践的启发或为人处世上的指引。
  2.从实践上的困难与矛盾处,辨明不恰当的《论语》诠释。研读《论语》主要是要学习其义理,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当中,而对于《论语》的义理,我们往往透过前人的诠释来理解。但是前人的诠释并非全然毫无问题,有些义理诠释,在实践时可能发生矛盾或不合情理的情形,例如《论语?学而》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历来学者多诠释为“不要结交品德不如自己的朋友”。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诠释合理吗?可行吗?我们从“生命实践”的观点来思考:自己的品德果真比别人好?若我们不结交品德不如自己的朋友,则品德比自己好的人是否也不应与自己做朋友?如此则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话,在实践上显得既矛盾又不合情理。傅佩荣先生在其《论语解读》一书中,也对这句话的旧有诠释表示质疑。又如:《论语?子张》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这一章一般的诠释是:子夏认为:“只要在大节方面能不逾越规范,对于小节不妨容许有些弹性出入。”如果这一章的意思是如此,岂不是教我们可以放纵自己拥有一些毛病、失掉一些小节?岂不是教人犯错时有“合理”的借口?笔者认为对于有违情理、理路不当,不适宜运用实践到生活上的《论语》诠释观点,我们应暂时存而不论,舍而不用,进而寻求较恰当、合理的《论语》诠释。
  (三)、对于《论语》应当活读、活用
  《传习录?答陆原静书》云:“凡观古人言语,在以意逆志而得其大旨…,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可以言语穷也。若只牵文泥句,比拟仿像,则所谓心从法华转,非是转法华矣。”《论语》提供了孔门师生的生命实践观点,而这些观点应是提供我们作为参考和启发之用,而不是让我们生吞与死守。
  (四)、可将阅读《论语》视作与孔子进行生命对话
  藉由对《论语》篇章的阅读、意义的理解与问题的思索,我们仿佛与孔子进行生命的对话。透过这样的生命对话,我们仿佛和孔子弟子一起得到了孔子的教诲,学习到生命的学问。而读完《论语》之后,我们不妨透过对于《论语》义理体悟而往自己内心作生命实践的反省思考,这时我们则是与自己的真生命(良知、仁心、真我)对话。这样的对话,能让自己明白生命应当如何修正、应往何处行进。
  二、如何诠释《论语》?
  历代学者对于《论语》的文字注释、文义解说以及义理阐释、心得论述,都可说是《论语》的诠释。而学者之所以诠释《论语》,动机不一,本文则站在如何让读者能从《论语》得到生命实践之启发的立场,看待《论语》的诠释。
  远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弟子辑结编纂了《论语》这部孔门语录,从《论语》的内容多为做人处世之道来看,孔子弟子必定感受到孔门生命学问的价值,于是希望藉由《论语》的编纂成书,让后人也能透过《论语》的研读,学习到当中的生命学问。历代研读《论语》而感到生命受用的学者,之所以注解《论语》、教授《论语》也无非是希望《论语》的生命智慧能传递下去。这是一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生命情怀,今天我们即是基于同样的情怀来思考《论语》的诠释问题。究竟应如何诠释《论语》才能让现代人容易了解《论语》?笔者认为有几点是现代学者在诠释《论语》时应该注意到的:
  (一)、《论语》应是大众的人生读本,《论语》的诠释也应有利于大众对《论语》义理的了解,有助于大众对《论语》义理的实用意义与实践方法的了解。因此学者在诠释《论语》时,应考虑到读者是否能够理解诠释者的“诠释语言”。
  (二)、诠释《论语》时,过于艰深的理论或术语化的诠释语言,有时反而会对经典意义的理解造成阻隔,有时也模糊了经典所要启示人们的主旨,使得被诠释后的经典义理,反而不易落实到实践层面。
  (三)、既知《论语》内容主要是探讨生命实践的学问,则吾人是否应回到“生命实践”观点来解读《论语》,以较平浅而生活化的语言来诠释《论语》,让《论语》的学问成为易知易行的学问?
  (四)、《论语》既是生命的学问,则学者在诠释《论语》时,若能举自己或他人﹙古人或今人﹚的生命实践的经验和事例来作为《论语》义理的说明和印证,或许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让读者的生命得到启发。
  参、让《论语》告诉我们:人生最需要学习的学问
  什么是人生最需要学习的学问呢?什么是对生命最有益处的学问呢?《论语》一书可说是孔子及其弟子论学的语录,或许我们可从《论语》找到答案,或得到一些启发。
  孔子相当重视“学”,他曾自述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并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他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可见孔子少年时就立志于“学”,而后一生好学、乐学,并以讲学、教学为志业。究竟孔子所志、所好、所乐、所讲、所教之学是何学呢?我们可从《论语》一探究竟。
  一、《论语》论学的性质和重心
  《论语》里谈到的“学”主要是指何种学问呢?从下列所举的《论语》篇章即可明了:
  (一)、《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语译: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能尊敬贤德的人,进而改变自己的待人态度;服侍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心力;为君主做事,能全力贡献自己所能;与朋友交往,说话能够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了。”
  2.说明:
  能尊敬贤德的人,说明其重视德性修养;能竭尽自己的心力服侍父母,说明其人能孝亲;能全力贡献自己所能为君主做事,说明其人能忠于其上属、忠于事;与朋友交往,能够信守承诺,说明其人能诚信待人。一个人能做到这些,可以说已实践了做人之道。子夏认为这样子的人是一个已经学了的人,正明确表示出,孔门所谓的“学”是学习做人之道、生命的学问。
  (二)、《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语译:
  孔子说:“一个君子,不在饮食上求满足,也不在居住上求安适,却用心于勤敏做事与谨慎言谈,并且能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请求教诲,以端正自己的言行。像这样子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2.说明:
  这一章记载了孔子对“好学”的看法。孔子所提出的“好学”标准:生活的重心不在追求饮食居住的丰盛安逸,而在“做事认真敏捷”、“说话谨慎得宜”、“能向有道德修养的人请教,以求端正自己的言行”,从这些条件看来,孔子所谓的“好学”,似乎也是指好学为人之“道”、生命之学。
  (三)、《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语译: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当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曾经有个学生叫做颜回的最好学,他从来不把心中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也从不再犯同样的过错,可惜他不幸英年早逝,如今再也没有这样好学的学生了,也听不到有这样好学的学生了。”
  2.说明:孔子以“不迁怒,不贰过”称赞颜回的好学,此说明孔门之学乃是德性之学。
  (四)、《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语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于是到了三十岁的时候,能够立身处世;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能够不受迷惑;到了五十岁的时候,能够体悟天命;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能够顺从天命;到了七十岁的时候,已能随心所欲,处处符合于道。”
  2.说明:从孔子对其一生的自述,我们了解到孔子自从十五岁志于学开始,随著年岁的增长,在每个人生阶段,都能开展德性修养的新境界。可见孔子所学必是有助于道德生命开展升进的学问,因此从这一章,也可说明孔子所谓的“学”主要是指生命的学问。
  二、《论语》具体指出的学习事项
  从以上这些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论语》所探讨的学问,其性质主要是生命之学、为人处事之道。但在《论语》当中,也有具体指出学习事项之处,例如:
  (一)、《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1.语译:在位的君子学习道就会爱护人民,人民学习道,自然容易服从政令。
  2.说明:这一段话是子游转述孔子的话 ,指出学“道”的重要性。此处所谓的“道”,当指“仁道”。
  (二)、《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1.语译:
  孔子说:“如果上天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的时候好好研究《易经》,以后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
  2.说明:这一章孔子谈到学《易》的价值,认为学《易》可以辅正吾人的德性修养。
  (三)、《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语译:
  孔子说:“弟子们为什么不学诗经呢?诗经中的诗篇,可以兴发人的志气,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可以体会人群相处之道,可以抒发内心的委屈怨恨。学习了诗经,就近处来说,可以懂得如何事奉父母;就远处来说,可以懂得如何事奉君主,并且可以懂得许多诗篇中鸟兽、草木的譬喻所象征的意义。”
  2.说明:这一章孔子勉励弟子学《诗经》,认为从中可以学到为人处世、事奉父母君长的道理。
  (四)、《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1.语译:
  不学习《诗经》,就无法适当地与人交谈。不学习礼仪,就难以立身处世。
  2.说明:
  这两句话是孔子对其子伯鱼的庭训 。孔子认为需学习《诗经》与礼仪,才能懂得言谈与立身处世之道。
  以上为《论语》当中,具体指出学习事项之处,从中可以看出孔门对于典籍、礼仪的学习,最终的目的仍在明了“做人”之道。孔门所探讨的学问,除了上述这几项之外,《论语》所记载有关孔子弟子以及时人向孔子求教请问的对话,都属于孔门之学的内容。这些问学的对话约有七十二则,所问的问题包含问孝、问君子、问仁、问为政、问为人等问题,其中涉及为人之道的占大部分,而孔子的回答也总是指出了相关的为人处事应有的态度与修养。可见孔门之学,主要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以及如何实现生命价值的学问,而这难道不是身为一个“人”最需要学习的学问以及对生命最有益处的学问吗?
  肆、让《论语》告诉我们:合宜的人际相处之道
  人的存在生命是否能够安稳祥和,事实上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处方式有著密切的关联。孔子是一位重视生命尊严以及人与人之间生命和谐的仁者,从《论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孔子所提出的人际相处之道,这些人伦之道既能维护个体生命的尊严,也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和谐。在自我中心意识高涨,伦理意识消亡的今日,人与人之间原本应有的尊重、信赖与敬爱愈来愈缺乏,代之而起的是层出不穷的人际冲突。人际关系的冷漠、紧张与对立,使得人心普遍疑惧不安,如此生命岂能感到喜悦与安适?面对此日益严重的人际社会问题,孔子所提出的伦理精神与原则,值得现代人重新去认识、了解,并以之作为改善人际关系、增进人际和谐,从而建立祥和社会的实践依据。由《论语》的记述,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人际相处之道呢?兹举例说明如下:
  一、《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语译:
  曾子说:“我每天经常这样省察自己:为别人做事时,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能信守承诺?所学习的道理,是否能够实践?”
  (二)、说明:
  曾子谈到他每天自我省察事项当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两者是属于为人处事态度的自省。曾子自省的自述,告诉我们:为人谋事而尽忠、与朋友交往而守信是人际相处应有的做人原则。试想“为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则将有何后果?如果我们失去了个人信用,以后还有人愿意任用我们做事吗?还有人愿意与我们交朋友吗?为人若不忠、不信,难道不怕身败名裂、遭人唾弃?难道不怕日后无法立身于世?
  二、《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一)、语译:
  孔子说:“青年子弟,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长上,和人说话要谨慎并信守承诺。要能普遍地关怀大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
  (二)、说明:
  本章孔子指出年轻人从家庭到社会,应有的待人处世之道。
  三、《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一)、语译:
  子夏说:“要重视人的品德,而非其容貌;照顾父母,要尽心尽力;为上司做事,要全力以赴;跟朋友交往,要守信用。”
  (二) 、说明:
  “贤贤易色”有人认为是和妻子相处之道。则本章子夏提到了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中的四伦(夫妇、父子、君臣、朋友)相处之道。
  四、《论语?里仁》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一) 、语译:
  子游说:“进谏君上过于繁琐,就会遭受到侮辱;规劝朋友过于繁琐,也容易造成朋友的疏远。”
  (二) 、说明:
  江希张先生解说本章的旨意云:“君臣朋友,皆是以义相合,对于君友有过,于义不能不劝谏,至劝谏不入,于义已尽。如实无可如何,就当见几而作,以全交谊。”
  五、《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一) 、语译: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和别人交朋友,尽管彼此认识已久但他仍恭敬待人。”
  (二) 、说明:
  孔子所举晏平仲“久而敬之”的交友之道,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很熟的朋友,就对他轻忽怠慢,失去尊敬之心。
  六、《论语?公冶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一) 、语译:
  孔子说:“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态度表现得过度恭顺。这样的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分明怨恨一个人却隐藏不露,表面上仍与这个人继续交往,这样的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二) 、说明:
  这一章孔子告诉我们与人相处应当真诚无欺,不应虚伪。
  七、《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一) 、语译: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的道理,孔子回答说:“当国君的尽到做国君应有的本分;当臣民的尽到做臣民应有的本分;当父亲的尽到做父亲应有的本分;当子女的尽到做子女应有的本分。”齐景公听了说:“这番话说得太好了!如果这个社会真的演变到当国君的不像国君;当臣民的不像臣民;当父亲的不像父亲;当子女的不像子女的地步,国家必定动乱不安。如此,虽有饭,我还能安稳地吃吗?”
  (二) 、说明:
  今日民众的痛苦指数何以不断地增加?这番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和省思。
  八、《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语译:子贡问孔子:“有没有哪一个字可以拿来一辈子奉行实践?”孔子说:“应该是‘恕’吧!自己不愿接受的一切,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二) 、说明:
  人与人相处若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可以知道应该如何待人。
  九、《论语?颜渊》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一)、语译:
  子夏说:“如果能当一个君子,认真做事而没有过失,待人谦恭而有礼貌,那么大家都乐于和你做朋友,四海之内的人都像是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因此君子何必担心没有兄弟呢?”
  (二) 、说明:
  这一章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做事能认真而避免过失,待人能真诚、谦恭,不论走到哪里,都不怕没有朋友。
  十、《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一)、语译: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差遣臣子,臣子服事君主,应当怎么做?”孔子回答说:“君主应当以礼来差遣臣子,臣子应当尽忠职守来服事君主。”
  (二) 、说明:
  任何人都应尽其本分,才是人际相处之根本。本章说明为君和为臣应有的态度与应尽的本分,即《论语?颜渊》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之道。
  从《论语》所论述的这些人伦相处之道当中,我们体悟到人与人相处的根本要道是:表现做人应有的态度、做好自己应尽的本分。
  伍、让《论语》告诉我们:如何成就理想的人格
  人的庄严价值,就在能超越有限的形躯生命,追求无限的德性生命境界,而这份价值感的获得是人人平等的,只要是愿意在生命实践上努力的人,都能得到。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师生所追求的学问,即是此一价值实现、生命实践的学问,而在论学的时候,总是经常探讨到如何成就理想人格的问题,理想人格的追求对孔门师生而言,即是生命价值的追求。人的价值实现,主要反映在其人格修养上,一个充分实现生命价值的人,必然是一个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的人。孔子从十五岁便立志于生命之道的学习,毕生的生命实践,使得孔子对于如何成就理想的人格,有许多深入的体悟。为了让人们在追求理想人格时有依循取法的标准,孔子提出“士”、“君子”以及“仁者”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并藉由对“士”、“君子”以及“仁者”的论述,提出其对于人格修养的见解,而这方面的论述也成为《论语》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阅读《论语》,能让我们了解如何成就理想的人格。兹就《论语》所论及“士”、“君子”以及“仁者”的人格修养风范,略举数例说明如下:
  一、士的人格风范
  “士”,相当于今日所谓的读书人。在孔门当中,一个为学之士,主要学习为人之道,故孔子经常以“士”应具有人格修养期勉弟子,孔子弟子也对身为“士”,有一番自我期许。例如:
  (一)、《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语译: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宽阔的胸襟和坚定的意志,因为他承担的责任重大,而要行走路途却很遥远。以行仁当作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一直要到死去之后,责任才会停止,这样的人生路程不是很遥远吗?”
  2.说明:
  曾子认为一个士人应当具有恢弘的胸襟气度和坚定的意志,终身以实践仁道为生命职志。
  (二)、《论语?宪问》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1.语译:
  孔子说:“读书人若是贪恋安逸的生活,就没有资格称为读书人了。”
  2.说明:
  孔子认为一个士人当追求更有价值的生命成就,而不沉溺于安逸的生活。
  (三)、《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1.语译:
  子张说:“一个士人,看见危险的时候,能够奋不顾身地挺身拯救;看见可得利益的时候,能思考是否合乎道义;祭祀的时候,能想到是否尽到虔诚的敬意;居丧的时候,能想到是否尽到哀痛的心情。能做到这样,就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士了。”
  2.说明:
  这一章记载孔子的门人子张对士的看法,说明士应具有忠勇、正义的精神以及诚敬的态度。
  (四)、《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语译:
  子贡问孔子:“要怎么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标准的士人?”孔子回答说:“本身要有廉耻之心;出使到外国的时候,能不负君主交付的使命。这样就可以称为标准的士人了。”
  2.说明:
  孔子告诉子贡标准的士人应具有廉耻之心,同时能全力以赴,完成使命。
  二、君子的人格风范
  “君子”本是指士大夫以上的贵族,孔子则借用“君子”一词作为具有理想人格者的代称。兹就《论语》论君子,略举数例如下:
  (一)、《论语?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1.语译:
  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于天下,秉持中庸之道和权宜的处世态度,凡事不会任凭私意而坚持一定如何做或一定不如何做,一切皆依循合理恰当的原则做事。”
  2.说明:
  孔子认为一个君子抱持灵活权宜的处事态度,凡事只求合乎道义。孔子本身即具备此一修养,《论语?子罕》记载孔子具有四种处事态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作没有根据的臆测、不武断期必、不固执己见、不抱持自我中心的态度。这四种处事态度相当于本章所说的“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二)、《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语译:
  孔子说:“君子凡事总是要求自己尽力做好,小人则只会要求别人。”
  2.说明:这一章说明了君子与小人在待人处事态度上的不同,君子能反求诸己,而不苛求于人,此实即“忠恕”的修养表现。
  (三)、《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语译:
  孔子说:“一个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违背仁道,在仓促急迫的时候坚持如此,在危险艰困的时候也坚持如此。”
  2.说明:
  本章说明君子对仁道的坚持,不因任何环境的考验而放弃。
  (四)、《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语译:
  孔子说:“君子与人相处总是和谐,但不随便茍同;小人则往往曲从人意,却又难以与人平和相处。”
  2.说明:
  君子能“和”,是因为君子的仁爱胸怀;君子有所坚持,不随便茍同,是因为君子凡事皆以道、义为依循的准绳。小人凡事只考虑到个人的利害,因此会不顾道义与人同流合污,然却又难以与人平和相处。
  三、仁者的人格风范
  仁者也是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典范,指具有仁心、能行仁道的人。兹就《论语》论仁者,略举数例如下:
  (一)、《论语?雍也》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语译:
  子贡说:“一个有仁心的人,自己想要安稳地立身处世时,也帮助别人能安稳地立身处世;自己想要通达而有所成就时,也帮助别人能通达而有所成就。”
  2.说明:
  孔子勉励子贡实践“恕道”,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处学习当一个更积极爱人的仁者,能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论语?宪问》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语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说出有价值的好话,但是能说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道德;有仁心的人一定有勇气,但是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心。”
  2.说明:
  孔子认为一个有仁德的人,必能提出智慧的见解,而且具有道德勇气。拥有好口才和血气之勇的人,就不一定有仁德。
  (三)、《论语?里仁》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语译:
  孔子说:“没有仁心的人,无法长久处在艰困的环境中,也无法长期处在安乐的环境中。有仁心的人自然地实践仁道,有智慧的人知道秉持仁心才是有益生命的。”
  2.说明:
  一个仁者所乐在行道,所安在行仁,所求在己身,所以无论处在安乐或艰困的环境,都能够以平常心来面对,不会患得患失。
  (四)、《论语?里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语译:
  孔子说:“只有秉持仁心的人,才能公正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
  2.说明:
  如果一个人所秉持的不是无私的仁心,则所喜爱的就不一定是品德良好的人,所厌恶的也不一定是品德不好的人。唯有秉持无私的仁心,才能理性地看清楚人的善恶好坏,作正确的评判。
  不论是对于“仁者”德行的描述或是对“君子”或“士”之人格风范的论述,孔子主要的用意是希望藉此勉励人们走向生命实践、人格完善的道路。“仁者”、“君子”或“士”未必是不同修养层次的划分标志,例如孔子曾谈到君子的生命境界其内涵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样的君子修养也是仁者的修养。又孔子也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持守仁德的决心也与仁人无异。
  事实上,一个探求生命学问、追求生命实践的人,可以说就是一个“士”人;一个具有美善人格的“士”人,可以说就是一个“君子”;而一个充分发挥德性自觉、实现生命价值的“君子”,不也是一位“仁者”吗?因此《论语》当中提到的“仁者”、“君子”或是“士”,虽名称有别,然其意义主要是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让后人有可以依循的生命实践进路,藉由对“仁者”、“君子”或是“士”人品格的效法,让生命价值能不断地呈现、生命境界能不断地提升而趋于圆满。
  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对于这句话的意义,杨国荣先生指出:“对这一命题,人们往往仅从人性理论的角度加以理解,其实它的真正含义只有与成人之道相联系才能得到阐明。从理想人格的培养(成人)的角度看,所谓‘性相近’,即是指每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性),因而都具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所谓‘习相远’,则旨在指示:人究竟能不能达到理想人格,最终取决于人们的不同习行。”笔者则以为:人究竟能不能达到理想人格,最终取决于人们愿不愿意实践此仁人君子之道,它并不难,“我欲仁,斯仁至矣!”
  陆、让《论语》告诉我们:生命的满足与喜悦之道
  从《论语》的记载,我们发现孔子和颜回师生两人,似乎已找到生命的喜乐之道,因此颜回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也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对于生命的喜乐之道,孔子和颜回当不只是知道与喜好而已,必然是以其生命实践此道,故能乐在其中。究竟什么是真正能让生命满足与喜悦之道呢?我们可从《论语》当中,寻得答案。本节笔者除举例说明《论语》所揭示的生命喜乐之道,并对相关篇章加以解读外,也试著针对所举篇章之义理,提供吾人在生命实践上可进行的若干反思。
  一、《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语译:
  孔子说:“学道之后能不断地实践力行,不也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地来一起学道,不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吗?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德行、学问或能力,自己也不介意、生气,如此不也是一位有德性修养的君子吗?”
  (二)、意义探析:
  当我们通读《论语》之后,就会了解到孔门所谓的“学”,主要是指学习做人处世的学问,不论是学道、学仁、学礼、学诗…等等,其最终目的都是通向德性人格的成就与人伦关系的完善。这些生命的学问即孔子所谓的“道”。学道让我们了解为人的根本、生命的价值所在,藉由对“生命之道”的实践,我们实现了身为“人”的价值,人生变得更具有意义,这样难道不是一件相当令人喜悦的事吗?在学道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遇到来自各地志同道合的同学,感受到他们好学的精神与求道的决心,让自己也受到鼓舞和激励,同时大家也能在进德修业上相互切磋、彼此勉励,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学道的目的在探究生命的意义、了解德性的价值,当知人生的价值是透过自己的生命实践而呈现的,并不是靠外在的名位称誉来肯定的。因此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德行、学问或能力时,并不影响自己的德性成就与生命价值,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介意、生气的,能有这样的生命态度与修养,不也是一位有德的君子吗?从这一章的研读,我们了解到让生命能真正感到满足与喜悦的方法是:追求人人所必需的生命学问,并透过生命实践,体现生命价值。如果我们能“己立立人”,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学习生命的学问,分享学道、行道、乐道的喜悦时,那将是更大的生命满足与喜悦。而当我们已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所在时,则“人不知有何可愠?”
  (三)、生命实践的反思:
  研读了这一章之后,我们反思自己:是否有努力于生命学问的追求?对于做人的道理,是否能经常力行实践?是否能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一起学习“生命之道”?自己是否真正了解生命价值的所在?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德行、学问或能力时,自己是否在意?是否会生气?
  二、《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一)、语译:
  孔子说:“对人有益的快乐有三种,对人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自己的身心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称道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结交许多品德良好的朋友为快乐,这些快乐是对人有益的;以骄傲放肆为快乐,以纵情游荡为快乐,以酒食欢宴为快乐,这些快乐就对人有害了。”
  (二)、意义探析:
  在这一章孔子提供了三种有益身心的追求心灵喜乐的方法,这些让心灵能够感到满足与快乐的方法,即所谓“益者三乐”;也提醒我们有三种人们所追求的快乐实际上是有害身心的,即所谓“损者三乐”。什么是孔子所谓的有益身心的三种追求快乐的方法呢?一是“以礼乐调节为乐”:藉由礼仪文化和音乐艺术来陶冶身心、调节情感,达到身心的和谐,如此自然能够经常保有平和快乐的心情。一是“以道人之善为乐”:经常赞美、称道别人的优点。如此,除了能使别人得到鼓舞之外,也表示自己能够用欣赏别人长处的态度来与别人相处,如此无形中有助于消解人际间的不圆满,同时也促进了人际相处的和谐。因此“道人之善”是一个能让自己快乐的好方法。另一个追求快乐的方法是“以多贤友为乐”:如果我们能结交到许多品德良好的朋友,彼此以道义往来,以善相劝、以仁德相勉,将有助于彼此德性修养的增进。如此,在生命实践的道路上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友伴,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如果我们想要追求的是恒久的生命喜乐,孔子所提出的这三种方法,的确值得我们参考依循。什么是孔子认为有害身心的三种追求快乐的方法呢?一是“以骄傲放肆为乐”:也就是逞己之意,为所欲为,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不考虑后果,犹如今日所谓的“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如此以骄傲放肆当作快乐,往往引起别人的反感,而狂妄随便之后,自己又得到什么?失去了平和理性的自我,能够真正感到快乐吗?一是“以纵情游荡为乐”:放纵自己沉溺于游荡玩乐。如此,久而久之,不仅将耗丧精神体力、损害身心健康,也可能因此浪费许多金钱,甚至造成倾家荡产。今日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路、电玩,牺牲了睡眠、荒废了学业,即是“以纵情游荡为乐”,殊不知自己正在浪费宝贵的青春,断送自己美好的前程,将来后悔已迟,还快乐得起来吗?另一个有害身心的追求快乐的方法是“以酒食欢宴为乐”:沉溺于酒食欢宴,一方面耗费金钱,一方面也容易让自己因饮酒过度、纵情欢宴而伤身乱性。而这种快乐也只是一时的感官之乐,终非恒久的心灵喜乐之道。对于上述这三种寻求快乐的作法,我们应认清其弊病,避免陷入错误的追求当中,使自己的身心受到损害。
  (三)、生命实践的反思:
  研读本章之后,我们反思自己:自己平日所追求的快乐是什么?平常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情绪?是否能够经常“道人之善”?是否能够多结交一些品德良好的朋友?自己是否有骄傲放肆的毛病?是否有纵情游荡的毛病?是否有沉溺酒食欢宴的毛病?
  三、《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语译:
  孔子说:“吃的是粗饭,喝的是清水,休息时弯起手臂来当枕头躺著,这样的生活也是充满著快乐的。用不正当的方式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是浮云一样。”
  (二)、意义探析:
  这章孔子谈到了他的生活态度:即使生活贫寒,吃的是粗饭,喝的是清水,休息时只能弯起手臂来当枕头躺著,但这样的生活也是充满著快乐的。如果富贵是用不正当的方式得来的,这样的富贵,对孔子而言,就像是浮云般,没有价值。这里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究竟这样的生活有何快乐之处?这个问题当与“不义而富且贵”一事作生命价值意义上的比对探讨,才可以明了。所谓“不义而富且贵”是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财富与尊贵的地位,譬如用欺骗或抢夺的方式,将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这样自己或许在一夕之间,就能变得富有。但是若自己取得这些钱财却造成别人的损失与痛苦,甚至使别人的生活因此陷入困境或生命受到伤害,试问自己在享受这些财富时,内心难道不会感到心虚与不安?相对于此,如果一个人总是秉持著良知做人处事,从不做违背仁义道德的事,那么虽然他的生活贫困,但是由于他在道德自觉上的生命实践,使得他的内心充满著价值感,因为理得而心安,因心安而自在、快乐。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个人面对贫困的生活,何以还能乐在其中呢?原因就在于其外在的物质环境固然艰困匮乏,但是内在的心灵世界却是充实、富足、无稍欠缺的,所以他能“粗茶淡饭”、“枕臂无忧”。反倒是违背仁义而得到的富贵,只会让一个有良知自觉的人食不下咽、睡不安稳,受著良心的谴责,而不能安心。此所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不义的富贵,孔子根本是不屑一顾的。这一章告诉我们:生命的满足与喜悦之道是凡事秉持道德良知,不做不义的事,则不论生活境遇如何,内心总能长保心安理得、自在快乐。
  (三)、生命实践的反思:
  学习了这一章之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省思:我是否能时时秉持道德自觉,并致力于生命实践?对于富贵的追求,我抱持什么态度?我对于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否皆能感到心安理得?当个人利益与道德良知相冲突时,我选择什么?为什么?
  四、《论语?学而》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一)、语译:
  子贡问孔子:“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虽贫穷而不谄媚,虽富有而不骄傲,这样的为人态度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还可以,但是还不如贫穷却仍乐于学道、乐于行道;富有而仍爱好遵行礼仪。”
  (二)、意义探析:
  人往往会因为受不了贫穷的生活而失去原有的做人原则,为求摆脱贫穷,不惜谄媚权贵、做出不当的迎合,藉以谋得富贵,此即孔子所谓的“不义而富且贵”。如果一个人在面临贫困的遭遇时,仍能固守做人原则,不谄媚权贵或迎合私党以求富贵,那么这个人可说是拥有良好的德性操守了。人也往往会因为拥有财富以及尊贵的地位而骄傲自大,看轻贫贱的人,因此一个人在富有时,能够不骄傲,那么这个人也算是有修养的人了。子贡必然是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就应算是人格修养不错的人了,所以询问孔子的看法。孔子当然肯定这样的人格操守,但是对于人生当中处贫或居富的不同境遇,孔子指出了一条更为积极的生命实践之道,即“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贫穷的境遇不是一时可以改变的,甚或是无法改变的,但是生命的尊严是平等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人人皆可追求与实现的,因此一个人即使处境贫困,但只要能致力于生命之道的追求与实践,他的生命价值将不断地呈现与提升,此一生命价值乃是金钱无法买到的。“贫而乐道”的乐道是乐于学道、行道,一个处境贫困的人能够乐于学道、行道,说明了他了解学习如何让生命具有意义与价值以及实现“生命之道”,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一个处境贫困却能“乐道”的人,才是更值得人们钦佩的。至于“富而无骄”的修养应当是较易做到的,唯有能够进一步地做到“富而好礼”,才是难能可贵,值得人们尊敬的。所谓“富而好礼”的“礼”是指理性合宜的人际相处之道与相关的礼仪,简单地说即是诚敬待人的表现。一个真正“好礼”的人,事实上也必是一位“好道”、“好仁”的人,人能“富而好礼”,说明其人能保有价值的自觉,不因富贵安乐而陷溺本有的仁心德性、失去应有的待人之道,而能透过礼的表现,展现其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这样的人格修养才是更值得尊敬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除了是一种生命修养的表现外,它也提供我们有关生命的满足与喜悦之道,即:“乐道”,乐于学习与实践“生命之道”;“好礼”,诚敬待人,真诚地去尊重别人、关心别人。
  (三)、生命实践的反思:
  学习了这一章之后,我们反思自己:我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工作待遇不佳、家庭经济情况不好,而谄媚权贵、迎合行为不正的人,藉以谋得待遇较佳的工作或取得非分、非法的利益?我是否因为自己的富有而骄傲?我会不会因为自己生命境遇,而放弃做人应有的原则?为什么?我是否在任何的人生境遇中,都知道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我是否能够“乐道”与“好礼”?
  五、《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语译:
  孔子说:“如果早晨能体悟到生命的真理,就算当天晚上就不幸死去,仍是心满意足,无所遗憾。”
  (二)、意义探析:
  生命最大的不安在于不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以及生命价值的根源,即不知“生命之道”,因此生命变得漂泊无依,人面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只能感到无助和无奈。若是一朝能明白“生命之道”,则此生命将如黑夜里的船只发现灯塔般,顿时有了奋进的目标和方向,并且也因此了解生命的动力、以及价值实践的根源就在生命本身,如此内心难道不会感到更加地安心、满足与喜悦?这一章孔子的这番话,主要在强调“生命之道”的重要性是虽“朝闻之而夕死”亦无所憾的!同时亦勉励人们应努力追求此“生命之道”,让生命能够及早得到真正的安心、满足与喜悦。
  (三)、生命实践的反思:
  学习了这一章之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省思:我是否已真正体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所在?我是否认真于生命实践,让生命的价值得以实现?我是否能“己欲立而立人”,弘扬此“生命之道”,成全更多人的生命?
  六、《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一)、语译: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困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虑,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
  (二)、意义探析:
  这一章孔子讲论的用意,并非在区别智者、仁者与勇者三种人格的不同,而是说明一个君子当兼备智慧、仁心与勇气。《论语?宪问》有类似的记载,提到君子应具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三种条件。人能不惑、不忧、不惧,生命自能安宁喜乐。如何才能不困惑呢?需要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凡事能以理性思考,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定,自然不会被事物所困惑。如何才能不忧愁呢?需要有仁德。有仁德的人能乐道爱人,公心一片而不为己私,故胸襟坦荡,自然不会有个人方面的忧虑。如何才能不畏惧呢?需要有勇气。此处所谓的勇气是指“大勇”,是基于追求仁德道义的实现,而产生的精神力量。有“大勇”的人,自然不畏威势的压迫、不惧艰困的考验。从这一章孔子的指引,也让我们明白如何让生命能够安宁与喜乐,不惑、不忧、不惧,其方法是:学习做一个有智慧、有仁德、有勇气的人。
  (三)、生命实践的反思:
  学习了这一章之后,我们反思自己:是否有什么让自己困惑的事?是否有什么让自己忧虑的事?是否有什么让自己惧怕的事?为什么困惑?为什么忧虑?为什么惧怕?如何让自己不困惑、不忧虑、不惧怕?自己是否能以理智来处理事情?自己是否能发挥本有的仁心?自己是否具有道德的勇气?
  从上述这些《论语》篇章当中,我们得到许多关于追求生命喜悦的方法与启示,也让我们体认到学习“生命之道”的重要性。唯有了解“生命之道”,并致力于生命实践,才能让生命的价值得以实现;而生命价值的实现,才能让生命所需求的价值感得到满足,并使生命因安心与满足,得到无上的喜悦。
  柒、结语
  从“生命实践”观点来看待《论语》,更能发现《论语》具有丰富的生命学问内涵。从“生命实践”观点来阅读《论语》,更能获得《论语》对“生命实践”的启发与指引。从“生命实践”观点来诠释《论语》,更能彰显《论语》的意义与价值。希望藉由本文能揭示《论语》在生命实践上的启导价值,让更多人能悦读《论语》,乐在生命实践当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生命实践”观点解读<论语>
论语斯言
孔子10句格言,感悟圣人之道!
安德义论语解读
重新发现论语之美(29)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罕篇第九(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