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旗山医话】李灿东老师临证案例精选【第91期】呕吐痰涎案
  “国医博士团队”公众号:专注传播中医文化,推广自然会健康养生理念,为您提供国内最先进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并及时发布专家门诊信息。

  “旗山医话”由国医博士团队根据李灿东老师临床案例整理,附言主要为团队成员的心得、体会,各抒己见。
旗山
医话
91
呕吐痰涎案
钟某某,女,36岁
初诊:2016.08.30
主诉:反复呕吐痰涎8年。
现病史:
  8年之前,因盛夏炎热,病家不思五谷,瓜果为餐,连续周余,遂见便溏,久治罔效,渐成呕吐痰涎等症,2008-2009年就诊当地中医,服用含有干姜、附子一类方药治疗(具体不详),便溏症状缓解,然症状反复,2009.6于当地医院行“胃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010-2016年间断服用“整肠生”、“益生菌”、“奥氮平片”等西药,干呕、嗳气两症明显缓解,然现嗜睡、口干、胸闷等症状,反复不愈。2016年因西药副作用明显,遂停用西药,转服中药治疗,间断于XX医院服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吴茱萸汤”等方药40余帖,药后症状反复,迁延至今。遂求诊李师处,刻诊可见:频频呕吐痰涎,质稀量多,餐后尤甚,胃脘稍胀,咳嗽无痰,遇冷咳作,夜间口干,不觉口苦,纳可寐欠,入睡困难,寐浅梦多,时时惊醒,胸闷心悸,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下肢乏力,烘热阵发,面部痤疮且少华,便日一解,排尿乏力,月经16(7/28~30),lmp2016.8.4,色暗量少,经行腰酸,目眶色暗,舌淡红苔白,边有齿印,脉细
处方一:
  吴茱萸3克,潞党参12克,红大枣3枚,鲜生姜3片,炙甘草6克, 六帖,水煎温服,日二服。
处方二:
  生地黄15克,白百合15克,红大枣6枚,浮小麦30克,粉甘草6克,六帖,水煎温服,日二服。
复诊
2016.09.11
  药后呕吐痰涎、腰酸缓解,刻诊可见:偶见呕吐痰涎,晨起及午餐后明显,质稀量少,偶见胃胀、干咳,遇冷时作,甚则汗出,胸闷气短,纳可寐欠,入睡困难,时时惊醒,夜间口干,不觉口苦,渴喜温饮,畏寒肢冷,下肢尤甚,肩背及腰时酸楚,便日二解,晨起便质可,午餐后便溏,小便无力,面部痤疮,lmp9.23,月经量少,夹有血块,舌色淡红,边有齿印,苔为薄白,脉细,右尺弱。
处方
  吴茱萸3克,潞党参12克,鲜生姜3片,红大枣5枚,云茯苓15克,炙甘草5克,六帖,水煎温服,日二服。
按  语
  此案,患者病缘于嗜食生冷瓜果,寒邪直中肝阳,肝阳虚馁,失其舒启之职,升降出入乖戾,则变证肆起。肝寒横逆中土,寒邪客胃,泛溢于口,则见频频呕吐痰涎;脾寒则失健运,阴寒既生,则见便质溏薄,面色少华;阳明为卫,阳明为水谷之海,其气独擅御邪,胃寒则胃气失调,谷气不充,卫气不振,故内见胃脘胀,外呈形体寒,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下肢乏力;经言“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阳亏损,肝气亦耗散,故见入睡困难,时时惊醒。审其病情,确与吴茱萸之所主相符,即迳投此方消息之。
  钟某病症繁多,然其所苦之最在于反复呕吐痰涎一症,求愈之迫者在此。他症如:遇寒咳嗽、畏寒肢冷、寐欠多梦、胸闷心悸、面生痤疮、情绪抑郁、小便清长、排尿无力等影响虽未甚巨,究其所由,可因肝阳虚衰,阴寒内生,长久失治,邪干他脏,致他脏病变而成;其二,病家就诊之际,只见其将“既往所从何医,所服何方,药后瘥否”等等详细记录在案,前后竞达四页之多。由此知其性心细如发,心细则多思伤脾,耗血伤肝,易成郁证。此证时人多类比西学“神经官能症”,凡人之见神经官能症者,中医又半属百合病使然。百合病轻者,李师习伍用百合、地黄于辨证方中,重者则以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同施,此中以方测机,可知李师以“百合病”论之,治之先予吴茱萸汤,后遣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盖为此意也。
  首诊药后,患者诉症缓明显,前方既效,勿事更张,少为变通即可,遂于首诊吴茱萸汤方中佐入茯苓15克,祛百合地黄汤和甘麦大枣汤。药后未见复诊,遂电话随访,患者笑诉频频呕吐痰涎一症不再,偶见抑郁、腰酸、胸闷等,较之既往,已甚为欣然,称谢不已,并已恢复工作一周余,得空再度乞方巩固云。
启  发
  1.临证当详细区分肝寒犯胃与脾胃虚寒、脾肾阳虚三证,此极易混淆。典型肝寒犯胃者,可独见弦脉,沉取较弱;舌色淡暗,苔多白滑,舌形可胖大;另可兼见头痛头晕,呕吐痰涎等症。脾胃虚寒多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等中焦寒症。脾肾阳虚则是脾胃虚寒基础上再上肾阳虚症状,如腰膝冷痛,五更泄泻,小便清长,精液清冷等。脾胃虚寒与脾肾阳虚皆可出现舌淡苔白,双脉沉细或沉迟无力之象,然后者较前者程度较重。肝寒犯胃与脾胃虚寒症状相类者众,容易混淆,区别点详见上述。三者均可见畏寒肢体冷等寒症,然程度有别,可鉴之。为医者当小大方圆,于毫微中识舌、脉、症之别,切莫孟浪。
  2.为何前医投予吴茱萸汤无功而返,且变生他症,而李师用之则六剂收功?观其处方,前医吴茱萸方中,多以吴茱萸、炮附子等大辛大热药伍用,然又畏其辛温太过,则配以熟地、麦冬、枸杞、黄连、黄芩、芦根等大队滋阴清热药,一方竟达到20余药味,药后呕吐痰涎虽减,然现纳呆、烦躁、痤疮等变症,病家惧之。李师观点,古方创方严谨,今人用之务庸再事增减过度,徒增蛇足矣。李师精于辨证,简于用药,详思此方,药味少,药量轻,药味轻灵,力道专一,直达病灶,长逾九年之疾竟告霍然,快哉!(陈聪明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标题
金匮要略70:吴茱萸汤、桔皮生姜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芩加半夏泻心汤、小半夏汤。
温氏奔豚汤治验录
吴茱萸汤病案
吴茱萸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29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