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腰痛圣药生白术
『最受欢迎的中医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567 期
作者:高亮
中国中医药报社文化传播中心
编辑 / 许红 ⊙ 校对 / 刘刚
长篇中医小说《中医冰无双》上篇之《太白古墓》(点击自动跳转阅读)可在历史文章中浏览查看。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qhmjcc),享受健康快乐阅读。
众所周知,白术具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然此药生用善利腰脐之气且善散腰脐间血而治腰痛之效却少为人知。
《名医别录》云:“白术利腰脐间血”;《本草逢原》:“白术散腰脐间血及冲脉为病”;《本草从新》:“白术利腰脐血结,去周身湿痹”;《汤液本草》:“白术利腰脐间血,通水道,上而皮毛,中而心胃,下而腰脐,在气主气,在血主血”;《医学实在易》:“白术能利腰脐之死血,凡腰痛诸药罔效者,用白术两许,少佐它药,一服如神”;《石室秘录》:“治腰痛不能俯仰,用白术四两,酒二碗,水二碗,煎汤饮之,即止疼痛,不必更加它药也。”古代医家于此一节所论甚多,恕不一一列举。
然白术用治腰痛之理何在?前辈医家所论则少。笔者今不揣谫陋,请浅论之。
《内经》云:“腰为肾府”,其腰痛之由肾虚而来者,属不荣则痛,补肾即愈,此寻常之理也。然临证所见,腰痛之因气滞血瘀者亦不在少数,观《素问·刺腰痛论》中诸刺腰痛法皆令出血而其病乃愈者则知,此不通则痛之例也。
然何故而致气滞血瘀耶?细数之,则有因跌仆闪挫损伤腰部脉络而致者,有因风寒湿邪外客腰部经络而致者,有因寒湿阻滞者,有因湿热壅滞者,有因痰湿内阻者,有因水湿停滞者,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然其不通则痛之理则一也。又一病之成,每原因冗繁,错综复杂,故如上所列诸项,亦多间杂而见,不可不知也。
机转既明,次论治法:脾家正药白术何以能治肾家之病腰痛耶?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故腰痛当责之于肾,此其一也。《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故脾者能主肾病,此其二也。《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腰居人体中央之地,故脾能主之,此其三也。由是可知,腰痛亦可从脾治也。
若细考之,生白术具补土治水之效,能运脾湿而行水气,水湿之气行则腰脐之滞气与死血散,腰脐之滞气与死血散则通而不痛也。
是以腰痛因中央湿、水、寒、痰、热等邪气阻滞为患而令血气瘀滞,不通则痛者,生白术皆可主之。临证但据所夹邪气不同,或加温化,或佐清热,并皆可合行气活血之品治之。
又,临证诸邪停聚腰部脉络而致腰痛者,常兼肾虚,是补肾之法亦不可偏废也,而皆以生白术为主药加减治之则已。
由是观之,称生白术为“腰痛圣药”似不为过矣。
笔者体会,生白术用治腰痛确有奇效,然临证用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生用,唯有生用,白术才具运湿行水,利气散血之功,炒用则滞矣。
二是用量宜重,每剂用量以一至二两为佳,量少则效差。
三是阴虚内热者忌。
《中药大辞典》:白术
【性味】苦甘,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别录》:'甘,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辛,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经。'
②《本草蒙筌》:'入心、脾、胃、三焦四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②《别录》:'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③《药性论》:'主大风顽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诞,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皯,治水肿胀满,止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④《唐本草》:'利小便。'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
⑥《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
⑦李杲:'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
⑧王好古:'理中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
⑨《本草衍义补遗》:'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熬膏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防风、地榆为之使。'
②《药品化义》:'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
【附方】
①治虚弱枯瘦,食而不化:于术(酒浸,九蒸九晒)一斤,菟丝子(酒煮吐丝,晒干)一斤,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纲目拾遗》)
②治脾虚胀满:白术二两,橘皮四两。为末,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汤送下三十丸。(《全生指迷方》宽中丸)
③治痞,消食强胃:枳实(麸炒黄色)一两,白术二两。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不拘时候,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兰室秘藏》积术丸)
④服食滋补,止久泄痢:上好白术十两,切片,入瓦锅内,水淹过二寸,文武火煎至一半,倾汁入器内,以渣再煎,如此三次,乃取前后汁同熬成膏,入器中一夜,倾去上面清水,收之。每服二、三匙,蜜汤调下。(《千金良方》白术膏)
⑤治脾虚泄泻:白术一两,芍药半两(冬月不用芍药,加肉豆蔻,泄者炒)。上为末,粥丸。(《丹溪心法》白术丸)
⑥治小儿久患泄泻,脾虚不进饮食,或食讫仍前泻下,米谷不化:白术一分(米泔浸一时,切,焙干),半夏一钱半(浸洗七次),丁香半钱(炒)。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糊丸,黍米大。每半岁儿三丸,三五岁儿五、七丸,淡生姜汤下,早晚各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温白丸)
⑦治湿泻暑泻:白术、车前子等分,炒为末,白汤下二、三钱。(《简便单方》)
⑧治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久不瘥:白术一斤(糯米泔浸三日,细研锉,炒焦为末),干地黄半斤(净洗,用碗盛于甑上蒸烂细研)。上相和,如硬,滴酒少许,众手丸梧桐子大,焙干。每服十五丸,空心粥饮下,加至二十丸。(《普济方》香术丸)
⑨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耍即当散也。(《金匮要赂)枳术汤)
⑩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⑾治中湿,口噤,不知人:白术半两,酒三盏。煎一盏,顿服;不能饮酒,以水代之。日三,夜一。(《三因方》白术酒)
⑿治忽头眩运,经久不差,四体渐羸,食无味,好食黄土:白术三斤,曲三斤。上二味搀筛酒和,并手捻丸如梧子,暴干。饮服二十枚,日三。忌桃、李、雀肉等。(《外台》)
⒀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上三味,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近效方》术附汤)
⒁治自汗不止:白术末,饮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方》)
⒂治盗汗:白术四两,分作四份,一份用黄芪同炒,一份用石斛同炒,一份用牡蛎同炒,一份用麸皮同炒。上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研细。每服二钱,粟米汤调下,尽四两。(《丹溪心法》)
⒃治老小虚汗:白术五钱,小麦一撮,水煮干,去麦为末,用黄芪汤下一钱。(《全幼心鉴》)
⒄治产后呕逆不食:白术五钱,姜六钱。水煎,徐徐温服。(《妇人良方》)
⒅治妇人血虚肌热,或脾虚蒸热,或内热寒热:白术、白茯苓、白芍药(炒)各一钱,甘草(炒)五分,姜、枣,水煎。(《妇人良方》乞力伽散)
⒆治三日疟:九制於术一斤,广皮八两。熬膏,用饴糖四两收。(《古今良方》)
⒇治四日两头疟,一、二年至三、四年不愈者,或愈而复发,连绵不巳者:於术一两,老姜一两。水煎,发日五更温服,重者二服。(《纲目拾遗》)
(21)治牙齿逐日长,渐渐胀,开口难为饮食,盖髓溢所致:只服白术愈。(《夏子益治奇疾方》)
(22)治儿童流涎:生白术捣碎,加水和食糖,放锅上蒸汁,分次口服,每天用三钱。(《江苏中医》(12):1,1965)
I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第3996期。I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 投稿信箱:445288908@qq.comI 咨询合作:微信号:lianshangpuying。
I 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巧用白术治疗便秘,腰痛
重用白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谷芽(历代本草汇言)
菟丝子:男女两科之圣药
只用一味中药治腰痛,一剂见效,气煞名医
单方一味、气煞名医,只需一味中药治腰痛,一剂腰痛减半,二剂痊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