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志愿填报:搜集信息宜早不宜晚
高考志愿填报:搜集信息宜早不宜晚

  人家都说,“高考考学生,填志愿考家长”,这话还真有道理。
  
  上世纪90年代时,吉林省内的大学和中专,加起来也就三十几所。而今呢,全国仅本科大学就有近千所,而且几乎都号称面向全国招生,许多校名闻所未闻。至于里面的专业术语更是让人一头雾水,什么985工程、211工程、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真是“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啊!
  
  很多家长表示,如果孩子再有机会参加高考,肯定会在他刚上高中时,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所以,给考生填报志愿,要提早做准备。
  
  一、理解招生政策
  
  高校招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你既要研究教育部面向全国颁布的宏观招生政策,更要研究省(市)招生部门面向本地考生公布的具体政策和规定。如招生条例、录取体制、投档原则、体检标准、照顾政策及填报志愿细则等,特别要注意当年招生政策和上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比如加(降)分录取照顾政策,这几年教育部和各地的招生政策几乎年年有变,你必须逐字逐句研读,才能对号入座。
  
  二、了解招生形势
  
  因为招生计划是分省制定的,所以你要了解本省招生计划和录取比例,如今年考生总数是多少,其中文科生、理科生、艺术生、体育生、职高对口生分别是多少?较往年有什么变化?省内和省外院校在本省共招多少人?其中,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对口类分别招多少人,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高职各招多少人?报考数与招生数的比例是多少?这个数字与往年相比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搜集这些信息,会让你大致明白自己今年能上哪一批次的学校,有助于整体把握填报高考志愿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草率决策。
  
  三、明确个人志趣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高考填志愿对专业的选择其实就是入行的又一个起点。如果说,职业理想和就业目标是目的地,那么专业选择就是路线的主要内容。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注意专业的冷热而忽视自身的性格特点,即自己最适合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选择了一个不适合的专业,即使能顺利地升上大学,却可能为将来从事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而懊悔终身。
  
  四、信息搜集渠道
  
  主要是吉林省普通高校招商指南、教育部阳光高考招生平台、吉林省教育信息网、各高校官方网站和招生简章等,这些里面都有最权威、最及时的信息发布和指导。
  
  优先选择学校还是优先选择专业
  
  一、专业竞争更激烈
  
  在平行志愿下,如果首选学校,就要适当降低专业的要求;如果首选专业,就要考虑降低对学校的选择。这是因为实行平行志愿,必然会使高校的投档分“扁平化”,即以往投到同一所高校的考生相差几十分的现象减少了,考生的分数比较接近,“大小年”现象也随之消失。在此情况下,专业的竞争就更加激烈,考生要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在专业选择上要留有余地。
  
  二、报考遵循以下3个原则
  
  填报志愿的过程实际上是考生依据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在高考成绩、学校以及专业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究竟是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可以遵循以下3个原则。
  
  1、高分考生选学校,低分考生选专业
  
  即:分数上了一本控制线的考生优先选择学校,因为在名牌大学就读,发展空间会更大,而且名牌大学换专业相对容易。而对于各批次中分数较低的考生而言,最好先考虑挑一个好专业,因为现有的分数不支持挑好学校,此时如果能找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专业,对以后的学习和就业都有好处。
  
  2、文科考生选学校,理科考生选专业
  
  因为理工科很多专业隔行如隔山,要改行很困难。而文科类专业因互相包容性强,考生可以更加侧重选择学校。
  
  3、没有明确方向的考生选学校,有明确方向的考生选专业
  
  考生如果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倾向非常明确,可以重点放在与该职业有关的专业方面;如果觉得自己将来干什么都可以,可以重点放在学校的名气上。
  
  招生章程要七看
  
  1、看高校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师资状况、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费标准、奖学助学措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及去向等内容。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还要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
  
  2、看加分政策。高考照顾加分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条款。
  
  3、看投档比例。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调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120%。各高校为了既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又保证招生质量,调档比例一般都在100%-120%之间。
  
  4、看非一志愿录取方法。很多学校的招生章程中都会写有这样一句话,“当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一些考生家长读不懂,其实这句话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达到或超过招生计划数,院校完全可以在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计划,不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如果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院校则通过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实际上,很多热门高校的第一志愿生源充足,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可能性很小。
  
  5、看专业录取原则。从分配专业的规则方面看,专业录取主要有专业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三种方式。高校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
  
  6、看单科成绩要求。高考录取时,有些高校对已投档的考生在安排专业时有单科成绩的要求。
  
  7、看身体条件及其他要求。招生专业对外语语种的要求、招收男女生的比例、对于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等信息,考生也要了解。
  
  你不知道的高校“改名游戏”
  
  2000年以后,全国高校开始批量更名。有资料显示,十余年间,全国80%的高校改了名。
  
  校名不够高大上,似乎是我国大学改名的借口。大学改名基本沿着两条路发展。一是学校性质和类别上的不断加码:比如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到大学;二是地域的泛化和求大求洋。比如学校冠名从县市地名到省市区名,再到华北、中国之类响亮的大名字。
  
  通常大学的校名是这样组合的,地域+学科(或性质)+学校,很多高校给自己升级时,都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上做足文章。
  
  1、地域。
  
  称“中国”“中央”,如北京广播学院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改名为中国海洋大学等。
  
  2、区域。
  
  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上做文章。如大庆石油学院改名为东北石油大学,湖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后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财经学院改名为西南财经大学等。
  
  3、省名。
  
  这是应用最广的冠名法。四川文理学院,你会想得到它坐落于达县吗?湖南科技学院,你知道它位于零陵吗?
  
  4、城市名
  
  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哈尔滨、西安、青岛、厦门、大连这些城市的名字备受欢迎。如北方交通大学改名为北京交通大学,山东冶金学院改名为青岛理工大学,黑龙江商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改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等。
  
  5、学科。
  
  原来的纺织、矿业、船舶、钢铁、化工、农林、铁道等纷纷“摘帽”,科技、理工、工程、信息、交通等字眼大受追捧。
  
  6、校名。
  
  中专技工改成职业学院;职业学院则千方百计去掉“职业”,只剩学院;学院则一律改成大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选择合适的大学
选大学“六陷阱”,你可能已经陷进去了!
高考志愿填报谨记“十要十不要”
高考报志愿:一个被轻视的重要选择
处理高考志愿填报三大关系
高考报志愿选院校挑专业 宜将眼光放长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