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时代——地质人绽放的新舞台
userphoto

2017.12.14

关注

地勘单位在转型升级中要有新眼光、新活力,对新事物、新趋势、新变化,具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敏锐度。这种开放与活力及敏锐度,恰恰也是地勘单位在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最需要的,也是地勘单位在激发市场活力过程中最欢迎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


十九大报告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国土资源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列出了新课题,是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新时代的落脚点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美丽”。今后,包括地勘单位在内的矿业行业,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其它地质服务工作。


由传统勘查转向绿色勘查


地质勘查要与绿色发展相融合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还将不断加大,但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不能动摇,地质找矿工作必须主动适应生态文明的约束和要求。地质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绿色支撑作用不断体现并越来越有力。地勘工作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


在地勘工作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始终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自身社会责任,采取有力措施主动应对环境约束新挑战,在发展理念上由传统地质向生态地质转变、由粗放勘查向绿色勘查转变等,在工作措施上强化思想认识上的高位要求,成立内部环境保护工作机构,积极开展自查自纠自改和经常性的督察活动,出台《绿色勘查实施办法》,为做好生态保护条件下的地质勘查工作做出硬性规定。


如何切实做到绿色勘查?对地勘单位而言,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勘查工作中,要先制定好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勘查方法和手段。如尽量用取样浅钻代替槽探、剥土等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钻探工程则选择较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环保泥浆等措施,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


将生态环保优先作为实施地质勘查的首位原则,要求在地勘项目安排时坚守绿色勘查理念,严格有关环境保护、绿色勘查的要求和准入条件,在地勘工作的规划部署、项目立项、设计编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既要增加环保工作设计,做好环保工作预案;又要加强过程监管,严格工作成果验收,通过科学规划、严格实施、强化监督,建立起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环境友好型地质勘查工作体系。同时,依托技术创新和调整应用先进工作手段方法等,最大限度降低或减轻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质工作对生态环境扰动的可控制、可恢复、可接受。


同时,明确建立地质勘查环保工作责任体系,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生态环保工作责任制。地勘单位按职责分工联动管理,研究制定和配套完善绿色勘查制度,加强对口业务技术指导,强化对项目监督检查;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地勘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项目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既是项目的管理者、实施者,又要承担相应的绿色勘查管理、实施职责,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破坏、谁修复”;将绿色勘查监督检查工作纳入地勘项目实施全过程,与项目同部署、同检查、同验收、同考核,绿色勘查检查、验收结果将纳入地勘单位业绩信誉考核范围。


地勘单位要升级勘查手段,创新资源勘查开发模式,用最先进的工作手段、装备仪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单位与施工单位要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及措施,并收取一定数额生态保护保证金;钻探、坑探、井探、槽探、修路占用草地的,在施工前应将占地范围内的表层土壤铲起堆放在指定位置进行养护,作业结束后平整场地,恢复表层土壤的植被;钻探工程需设泥浆沉淀池,工程完成后要及时封堵钻孔,废泥浆与泥浆沉淀池一同填埋平整;坑探、井探工程需设临时排石场,排石场要采取截水沟、拦石坝等水土保持措施;工程结束后,用集中堆放的浅表有机质和草皮对揭露面进行回填,恢复表层土壤植被;车辆、机械设备通行时,要预先勘查设计路线,严禁随意碾压草场;项目驻地选择地势平坦、植被稀疏或无植被地段搭建帐篷,在远离水源地点修建旱厕,建设集中垃圾堆放点,定期清理、掩埋;驻地撤离时,进行出场清理工作,恢复原状;勘查期间产生的生活废水和机械冲洗废水严禁直接排入地表水体,须处理达标后方可外排;河流水系两岸不得堆放易被雨水冲刷淋溶的物体,不得将垃圾、果皮、纸屑等杂物及有毒有害物质倒入河水;对含油废物和受油污染土壤,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置。


此外,各地勘单位要进一步强化主业意识,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立足平衡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正确把握好地质勘查与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地勘行业特色优势,转型升级融入“大地质”,为社会提供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包括强化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工作,积极参与水土环境修复、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加大力度做好基础地质矿产调查、土地质量调查评价、海岸带地质调查、地质灾害治理等等,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国生态安全提供地质技术支撑。


由单一的地质找矿转向“大地质、大国土、大环境”


积极投身地质服务领域十九大报告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单独成篇,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多个方面,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深入系统阐述。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这些都与地质资源保障、地质环境安全息息相关,为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地勘单位要响应新时代的召唤,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观念,从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地灾治理等方面入手,拓宽地质服务领域,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地勘单位从原来“地质”单一属性到“地质矿产”混合属性,再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多项属性,说明其逐渐走向市场、走向社会;由事业型体制向企业型经济发展;由特殊单一性向“大地质”、服务性转型。


现如今的地勘单位“一头挑着技术,一头挑着市场”。技术是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的重要力量,是经济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关键一环。如何将技术应用到市场,去开拓市场呢?


那就要充分利用地勘单位的优势,切实增强追赶超越的竞争力,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的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让更多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


也就是说,地勘单位能否实现转型发展,既取决于地勘单位核心优势,更取决于具有转型升级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让更多创新型项目茁壮成长,才能不断推动技术升级、技术进步,才能不断促使新技术走向新市场,才能获得更高质量、更好效率的增长。


新常态下,地质勘查资金投入发生变化,地质工作面临新要求,于是结构性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这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地质勘查工作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社会需求进行结构性调整;矿产勘查投入将逐年减少并向新能源、新矿种、新材料方向转化;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等正成为地勘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地勘单位必须深刻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面临的严峻形势。


另外,国务院正式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从2018年开始,除页岩气、油气、稀土外,其它矿种的勘查均不再有资质要求,有关地质勘查的行业法规、矿管政策正在进行调整修改,这说明传统的地勘行业已进入了新时代。地质工作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亦将发生深刻变化,战略性、新兴矿产正在成为支撑,数字化、智能化勘查步伐将加快,“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将不断拓展地质勘查空间。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大地质、大服务”,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广义地质服务领域,积极发现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目前,地勘单位在市场中直接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因此在转型升级中要有新眼光、新活力,对新事物、新趋势、新变化,具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敏锐度。这种开放与活力及敏锐度,恰恰也是地勘单位在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最需要的,也是地勘单位在激发市场活力过程中最欢迎的。


当前,我国走进新时代。面对新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向现代化进军,地勘单位不仅要做强做优传统勘查业务,还要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开展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生态地质、民生地质等“大地质”服务工作,在国土资源“三深一土”战略中做出新贡献,展现新气象。因此,地勘单位在转型升级中突出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积极打造适宜地勘单位生长的良好环境,使其敢想敢试、敢拼敢闯,为地勘单位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凝聚更多力量!

来源:中国矿业报,作者:刘福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勘单位必须由单一地勘服务向“大地质”转型?!
大讨论!实现新一轮找矿突破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绿色勘查——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勘查亟须技术支持
政府要为改革支付必要的成本
岗位素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