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 版 ACR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超声是其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但由于缺乏统一评判标准,致使长期以来甲状腺结节超声报告的同质性受到质疑。为了统一和规范甲状腺超声诊断与管理体系,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应运而生。2017年,由美国放射学会历时五年编订出台的 ACR 版 TI-RADS,更是受到了学界的广泛期待与关注。



2012 年,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组建了相关委员会,致力于编写规范化的甲状腺超声报告标准术语词典,以及制定基于该词典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并于 2015 ~ 2017 年陆续发表了《影像偶发甲状腺结节管理:ACR 偶发甲状腺结节委员会白皮书》《甲状腺超声报告词典:ACR TI-RADS 委员会白皮书》和《ACR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 TI-RADS 委员会白皮书》[1-3]。为了提高该系统的临床可操作性、指导性和实用性,ACR TI-RADS 委员会于 2018 年 4 月发表了「ACR TI-RADS 使用指导」[4]。本文将结合该最新文章,对 2017 版的 ACR TI-RADS 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供同行更好地参阅、交流。


总体来说,ACR TI-RADS 分级方法归纳于图 1。


图 1. 2017 版 ACR 甲状腺影像报告

和数据系统(ACR TI-RADS)


ACR TI-RADS 委员会明确定义了甲状腺结节超声报告范畴,包括成分、回声、形态、边缘和强回声灶 5 个征象。每个特征的不同分类均有不同的分值。根据总分值将结节分类为 5 种风险级别:TR1(良性)、TR2(非可疑恶性)、TR3(轻度可疑恶性)、TR4(中度可疑恶性)和 TR5(高度可疑恶性)。结节大小虽然不是鉴别良恶性的指标,但决定着结节的进一步处理方式:FNA 或随访观察。


TI-RADS 如何规范、高效地进行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涉及到多个环节,以下就四个要点进行解读。


要点一

提高结节特征描述的

准确性和一致性


规范描述和精准区分不同超声征象分类,是正确应用 TI-RADS 标准的基本前提。ACR TI-RADS 委员会最初将 9 个超声特征范畴列入研究讨论,包括:结节成分、回声、囊实成分特征、形态、大小、边缘、晕环、强回声和血流。经过合并和筛选,最后纳入以下 5 个方面。


1 成分 指结节的内部结构,即实性及囊性成分的组成比例。分为 4 类:

囊性或几乎完全囊性,0 分。

海绵状:由多发的微小囊性成分组成,占结节体积的 50% 以上,0 分。

囊实混合性:分为以实性为主和以囊性为主,1 分。

实性或几乎完全实性,2 分。


海绵状结节是指存在非常小的囊泡,类似于湿海绵中充满液体的空间,至于结节存在囊泡比例多少则尚无定论。根据 ACR 词典的定义,至少应有超过结节体积 50% 的微小囊性成分。此外,若存在钙化时也不应归类为海绵状,但还需注意微小囊泡后方的囊壁易被误诊为微小钙化灶。


实性结节、囊实混合性结节和囊性结节的区分具有连续性,因此在鉴别上有一定难度。当结节内有出血成分时可能影响囊性或实性的区分,可应用彩色多普勒进行鉴别。


对于实性结节,ACR TI-RADS 没有明确规定实性成分的比例,但「使用指南」中指出总体原则应掌握在囊性成分不超过结节体积的 5% 则可定义为实性结节。囊性结节同理。


对于囊实性混合结节,根据「使用指南」描述可以理解为囊性成分和实性成分均大于 5% 时即可视为囊实混合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估实性部分。实性成分的位置和形状虽然不影响评分,但仍是影响临床决策的参考因素。位置是指实性部分在结节内部的相对位置及对称性,若实性部分呈偏心、贴壁、靠近液性部分,则恶性风险增加;反之,若实性部分的位置相对对称、均匀分布,则恶性风险降低。形状是指实性部分和囊性部分交界的边缘,若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恶性风险增加;反之,若边缘光滑,恶性风险降低。还有学者指出当实性部分与囊壁之间呈锐角的话,恶性风险增加。当存在以上这些可疑征象时,即使没有满足评分体系,仍可视情况行 FNA 评估。此外,实性部分存在强回声灶,恶性风险增加且可能影响评分,当由于钙化导致成分不能确定时,计 2 分。


2 回声 指结节内实性部分(非钙化)的回声水平,参照物为相邻的甲状腺组织。分为 4 类:

高回声:回声水平高于甲状腺组织,1 分。

等回声:回声水平与甲状腺组织相近,1 分。

低回声:回声水平低于甲状腺组织,2 分。

极低回声:回声水平低于邻近颈前肌肉,3 分。


回声参照物为紧邻结节的周围腺体通常较为直观。但需注意,回声水平高低可能很大程度上受扫描参数的影响,尤其是增益、频率、对数压缩、预处理和后处理的参数设置。当对成像效果存疑时,在多个切面扫描和实时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评估。


由于高回声和等回声在 ACR TI-RADS 中均为 1 分,所以二者的区分并不十分重要。最关键的在于低回声与极低回声的区别,因为二者间具有 1 分的差值。调整增益大小是辅助评估和鉴别的实用技巧,极低回声的结节在任一切面和参数条件下,回声水平均明显低于颈前肌肉。同时这种操作也有助于识别完全无回声的囊肿,若是实性结节可呈现出随增益改变而变化的回声水平。


如果存在致密钙化或其他因素致使回声不能确定时,可将回声评估为等回声或高回声,计 1 分。


3 形态 指结节的纵横比,即横切面上的前后径与横径之比。分为 2 类:

纵横比大于 1,3 分。

纵横比小于 1,0 分。


研究表明横切面和纵切面测量的纵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了测量简便一致,ACR 委员会选择横切面上测量的纵横比大于 1 作为标准。


纵横比大于 1 说明结节由前向后的生长速度大于侧向生长速度,表示其生长已侵犯组织层面,因此是可疑恶性结节的最重要超声特征之一。


有部分结节在各个切面上均呈现正圆形,即纵横比等于 1 的情况,此时可将其描述为纵横比小于 1 或不大于 1。还有少部分的结节在矢状面上呈倾斜成像,它们更可能是圆形的,因此也建议按如上方式进行报告。


4 边缘 指结节与甲状腺腺体组织或邻近腺体外结构的边界或界面。分为 4 类:

光滑:结节边缘呈完整、规则、均匀、逐渐弯曲的界面,0 分。

边界不清:结节边缘难以辨认,无边缘不规则或分叶,0 分。

分叶或不规则:结节边缘有毛刺、锯齿或成锐角,可有局限性圆形软组织突入邻近腺体组织则形成分叶,伴或不伴周围组织浸润,2 分。

腺外侵犯:结节边缘延伸突破甲状腺被膜,3 分。


评估结节边缘时,推荐以结节最前方的边界为准,因为这是与超声波长轴垂直正交的区域,有助于通过调整扫描深度显示最接近传感器的结节部分。


结节边缘光滑或不能确定均计 0 分,因此无需刻意区分。重点在于判断结节的实性成分是否存在分叶、成角或侵及周围腺体组织,任何不规则边缘均计 2 分。结节边缘突破甲状腺被膜被视为可疑恶性的另一重要超声特征,计 3 分,因此不应仅描述为结节「突出」腺体而造成误解。多个切面的连续扫查可显示受侵的腺外软组织的形态变化,而有助于评估结节是否真的存在腺外侵犯。


5 强回声灶 指相对于周围组织回声显著增加的局部病灶,大小、形态不一,单发或簇状分布,后可伴或不伴声影。分为 4 类:

无钙化或有大「彗星尾征」:彗星尾征是一种混响伪像,随深度增加回声衰减,宽度逐渐变窄,彗尾深度大于 1 mm 时称为大彗星尾征,0 分。

粗大钙化:后伴声影,可形态不规则,1 分。

周边(环状)钙化:钙化完全、部分环绕或占据结节的大部分边缘,常遮挡结节内部成分,2 分。

点状强回声:实性结节内部存在直径小于 1 mm 且不伴声影的强回声,包括实性成分内的小彗星尾征,3 分。


粗大钙化和周边钙化通常会伴有后方声影,因此判别并不困难。


微小钙化的辨识则相对复杂,因为点状强回声除了可能是乳头状癌的砂砾体之外,也可能是一些微小囊泡的后壁。此外,正常或非恶性的甲状腺组织中有时也可能存在小亮点,这种情况下应注意避免误判为微小钙化。唯一例外情况的是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但由于它具有显著的特征表现,应不易误诊。


此外,ACR TI-RADS 将彗星尾征分为大小两种,大彗星尾征的伪像深度大于 1 mm,呈「V」形,与胶质凝聚有关,在囊性或囊实性结节中常是一种良性征象,计 0 分。而实性成分中带有小彗星尾征的情况,则应被视为点状强回声,计 3 分。


需要指出的是,前 4 个征象均是取最高分为最终评分,但强回声灶的计分方式有所不同。当存在同一结节内有多种类型的强回声,应分别列举计分,并以所有类型钙化的分数总和表示最终得分。例如,同时包含粗大钙化(1 分)和周围钙化(2 分)的结节将记为 3 分。


要点二

减少结节大小测量的误差


由于结节大小与恶性肿瘤风险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委员会并没有把结节大小纳入 TI-RADS 评分标准内。虽然结节大小不影响评分,但可直接影响下一步诊疗方案。因此,准确测量结节大小仍是 TI-RADS 体系进行临床决策的关键要素。


ACR TI-RADS 委员会建议结节大小的测量应包括 3 个径线:①横切面(横断面)上的最大前后径;②同一图像上垂直于①的最大横径;③纵切面(矢状面)上的最大长径。如果结节周边有晕,测量时注意将晕包括在内。手法上应尽量保持声束与径线平行或垂直,但当结节倾斜生长时也可相应调节探头角度。设备上最好应用高频线阵探头以提高分辨率。


在临床实践中,测量的准确性受结节及其边界的复杂关系和操作医师对结节边界的主观判断所干扰。虽然操作者间的差异性无法避免,但可通过规范手法和加强技巧提高准确性。


为提高随访一致性,操作医师应首先查看复诊病人的既往超声报告,以确定哪些结节需要持续关注,并了解之前结节的测量方式。在随访中应用相同的方式来评估该结节是否发生改变。有一个值得尝试的技巧,即调整结节内部成像效果的参数会联带影响结节边缘的显示。例如,降低动态范围或调整预处理和后处理设置,有助于结节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区分,从而更好地放置测量光标。


评价结节显著增大的客观指标取决于结节大小,ACR 定义为至少两个切面的结节径线增大 20%,其中两径至少均增长 2 mm 或体积增大 50% 。作此判断时必须考虑测量的变异性,注意也要与相对早期的而不仅是与最新的报告进行对比。


要点三

规范超声报告及其注意事项


ACR 委员会建议的甲状腺超声检查报告应包括以下 4 大要素:

甲状腺左右腺叶的三维测量值和峡部的前后径测量值。

对甲状腺整体情况的全面描述。

最多对 4 个最可疑结节的详细描述。

基于检查结果的管理建议。


对于结节的详细描述,除外 5 个主要征象及评分、结节大小,同时应标明结节位置(左叶、右叶、峡部、上部、中部、下部,必要时包括侧方、中间、前方或后方),特别是甲状腺腺体回声不均或有多个结节时,为随访监测提供依据。


对于描述结节的数量,ACR 委员会推荐最多详细描述 4 个可疑结节即可,因为过多的结节报告将不必要的延长和复杂化最终报告,若还有其余可疑结节必要时可通过图像评估或记录。


颈部淋巴结的评估也是甲状腺超声检查报告的重要部分,可对后续的临床处置建议产生影响。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征包括形态变圆,髓质消失,周边有血流,回声不均伴囊性部分及点状强回声。


2017 版 ACR TI-RADS 简化了评估方法,「使用指导」中指出,出具报告时使用标准化模版(图 2),可使每个结节的报告时间不超过 20 秒。这种方法也使医生更容易阅读和理解超声报告,并有利于质量控制和医师间交流。


图 2. ACR TI-RADS 

甲状腺结节分类报告模板


要点四

科学根据 TI-RADS 分级

制定诊疗建议


ACR TI-RADS 将甲状腺结节分类为 5 种风险级别,并给出相应的诊疗建议。

0 分:TR1(良性),无需 FNA。

2 分:TR2(非可疑恶性),无需 FNA。

3 分:TR3(轻度可疑恶性),结节最大径 ≥ 2.5 cm,建议 FNA;结节最大径 ≥ 1.5 cm,建议第 1、3、5 年随访。

4 ~ 6 分:TR4(中度可疑恶性),结节最大径 ≥ 1.5 cm,建议 FNA;结节最大径 ≥ 1.0 cm,建议第 1、2、3、5 年随访。

≥ 7 分:TR5(高度可疑恶性),结节最大径 ≥ 1.0 cm,建议 FNA;结节最大径 ≥ 0.5 cm,建议每年 1 次随访至满 5 年。


可以看出,在 ACR TI-RADS 中,对甲状腺结节进行 FNA 或超声随访的建议是以结节 TR 分级与其最大直径为基础决定的。


ACR TI-RADS 委员会主张 FNA 检查的最小结节直径应 ≥ 1.0 cm,对于可疑微小结节不主张进行常规 FNA。但在某些临床决策的过程中,可视情况对 5 ~ 9 mm 的可疑结节选择性 FNA,例如:靠近甲状腺背侧或气管食管沟的结节宜穿刺明确诊断,以免延误处理造成严重后果;一侧已明确为恶性结节,对侧出现< 1="" cm="">


当有多发可疑甲状腺结节时,穿刺结节的数目建议不超过 2 个,且应选择每侧腺叶内 TI-RADS 评分最高者而不是体积最大者。当有可疑颈部转移淋巴结时,推荐对可疑淋巴结及最多 2 个可疑甲状腺结节同时进行 FNA。


关于甲状腺结节随访的最佳时间间隔和频次至今尚无明确的共识,ACR TI-RADS 委员会的推荐是:TR3 随访 5 年 3 次、TR4 随访 5 年 4 次、TR5 随访 5 年 5 次。随访满 5 年后,如结节大小不变,可停止影像学随访;若在随访过程中结节的 ACR TI-RADS 分级升高,则应在 1 年内重复进行超声检查。


2017 版 ACR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解读(下篇),我们将对新版 TI-RADS 的诊断效能和目前国内的应用现况进行讨论,明日发布,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 Hoang J K, Langer J E, Middleton W D, et al. Managing Incidental Thyroid Nodules Detected on Imaging: White Paper of the ACR Incidental Thyroid Findings Committe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Jacr, 2015, 12(2):143-150.

[2] Grant E G, Tessler F N, Hoang J K, et al. Thyroid Ultrasound Reporting Lexicon: White Paper of the ACR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 Committe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2015, 12(12):1272-1279.

[3] Tessler F N, Middleton W D, Grant E G, et al. ACR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 White Paper of the ACR TI-RADS Committe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Jacr, 2017, 14(5):587.

[4] Tessler FN, Middleton WD, Grant EG.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 A User's Guide[J]. Radiology, 2018, 287(1):29-3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图文详细解读 2017 版 ACR TI-RADS 分类
最全的TI-RADS分类解读
【专家述评】| 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结节影像报告系统和影像偶发甲状腺结节管理系列白皮书解读
甲状腺 TI-RADS 分类
JACR:哪些甲状腺结节应该穿刺?美国放射学会发布白皮书 @MedSci
【自制】简明ACR TI-RADS分级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