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杰伦学钢琴累哭,长大却最感激妈妈,被“爱与自由”耽误的孩子还有多少?

但凡读过几本育儿书的,就都知道“爱和自由”这种说法吧?

其实很多人曲解了它的内涵,还把曲解后的“爱和自由”作为育儿的理论依据,任凭孩子随意放弃。

一年前,有次毛豆的游泳课赶上天下大雨。我叫了车,提着游泳包牵着毛豆坐车去上课。

上车后,快车司机问:“这么大雨还带孩子出去啊?”

我说:“孩子游泳,一周才一节,尽量不耽误,怕他隔时间太长前面学的都忘了。”

司机师傅又说:“你这样好,不像有的家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孩子最后也学不到啥本事。”

还不等我说话,司机师傅就说起他儿子来。

“我儿子小时候就是,学什么不想去了,他妈就随他。。我一说她们娘俩这样不行,他妈就说是要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能随着天性发展。”

“到现在我儿子他上高中了,看到周围同学都多少有点常年坚持的特长,他自己啥都不会,也开始觉得不行,着急了。”

我说:“孩子自己意识到紧迫感,就能踏实下来学了,这样学的效果更好,因为内驱力强了呀。”

司机师傅抬高了声调长叹一口气说:“如果真是那样也就好了,要是肯努力他现在也来得及。可惜的是他已经习惯放弃了,紧迫感是有,也像模像样地报了很多课想补,可一有点困难,他就缩回去,不坚持了。”

“具体到一门技术上,如果真能扑下心去,都不难学会。但这个从小形成的习惯,他一时半会改不了啊。干什么都坚持不下去的这个习惯就把他给毁了。”

这事都过去将近一年了,我还记得那位司机师傅在我下车时说的那番话:

“你一定坚持让他学(游泳),别孩子一哭一闹说不去了就随着他。因为你不光是为了让他学游泳,最重要是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坚持。你不知道,到了我这年纪,什么都能看开,唯独想到不争气的孩子,会整夜整夜发愁睡不着。”

我偷着噗哧一笑,心想,那还是没看开呗。

司机最后说:

“我是真后悔没让他坚持点什么,哪怕没学会东西,也不至于让他习惯性放弃。”

曾在一个育儿群里听一位做高中老师的妈妈(后面叫她“菁老师”吧)分享过这样的案例。

菁老师带过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厌学,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不想去上学了。

孩子对自己的这种状态也很迷茫、痛苦,但没办法控制,不知道怎么调节。

作为班主任,她分别与孩子和孩子的家长做过多次沟通。她发现这两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经历:

小时候,男生学过三种乐器、围棋、乒乓球和游泳等,女生学过钢琴、素描、沙画和陶艺等,都是他们自己提出来想学,父母给报的兴趣班或单独请的辅导老师。后来也都是他们自己不想学了,父母听之任之,不学就不学了。

两个孩子在谈到这些经历时,都对自己没有坚持学下来感到很惋惜,但对当时为什么喜欢,后来又为什么不喜欢,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乐趣,等等,都记不起来了。

当菁老师跟孩子的父母聊起孩子的这段经历时,俩孩子的父母态度也出奇一致:

“什么课外班都不主动给他报,让他快乐一些。我们是散养,给足他自由。

不立那么多规矩,让孩子自由发展。

不过多管束,不能压抑孩子的天性。

只要他快乐就好,我们不要求他一定如何如何……”

这些应该是散养的理想状态吧?让孩子发挥天性,随心所欲。

可是,菁老师说,要尊重孩子不假,但孩子小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容易转移注意力,容易放弃。这个时候,正是需要父母来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做事成事的习惯、品质的时候,这些习惯先是由父母引导监督,在10岁左右才会内化成孩子的品质。

可有的家长用“散养”“天性”“自由”的名义,听凭孩子浅尝辄止,轻言放弃,不仅浪费了孩子的大好精力,更重要的是错过了孩子养成做事品质的关键期,孩子以后做事很容易任性而为、“想一出是一出”、轻易放弃。

孩子小时候放弃才艺的学习,可以。可这种浅尝辄止,轻言放弃的习惯跟着孩子,真到孩子不去上学、不愿意高考的时候,父母才慌神儿——可这个时候再回头补课就难了。

到这个时候,孩子也做不到自我控制了,这会让孩子很痛苦,有很严重的挫败感。

菁老师说,孩子从对某个事物感兴趣、好奇,到真的潜下心来去学习、钻研,直到有心得,是挑战,同时也是训练一个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耐心,学会勤奋,学会在有瓶颈的时候怎么去调整、去鞭策、鼓励自己,学会正确面对成绩,学会协调、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这一点一滴的磨练中,孩子才慢慢学会怎么把一件事坚持下去。

一位搞心理学的朋友,他闺女小时候自己选了书法班,当时他并没有第一时间为孩子报名。

他是这样做的:先和闺女谈了谈,沟通了闺女练习书法的目的、过程和时间,还跟闺女立个“约定”,出现困难时,怎么处理解决。

中间遇到很多次朋友的闺女要放弃了,但因为有约定在先,他们父女经历很多矛盾和波折,最终坚持了下来。

朋友说,如果家长对孩子没有要求,孩子开始什么放弃什么,都很随意,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觉得爸爸妈妈好,“不逼我”,“不管我”。

慢慢长大了,孩子就会觉得——“你并不真的在意我”,因为你不操心,无所谓,“随我便”,“你应该尽的责任例如指导、培养等没有尽到”。

多么令人震惊的现实啊!

有的孩子也会觉得你不信任他,“是不是不相信我有这样的天赋或能力?”否则怎么不让我坚持?

相比父母当年的放任,更多人更感恩父母的严厉。就像周杰伦,曾在谢霆锋的一档美食节目里说自己早年练琴的经历:

“我4岁就开始学琴了,每天练2个小时,可小时候又非常好动,根本坐不住,妈妈就拿着藤条,坐在旁边监督。”

“每当听到外面的孩子在打闹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难过,为什么别人都在玩,而我要学钢琴,但没办法,面对藤条我只能继续练习。”

作为当时的小孩,妈妈严苛的教育让他无法理解。如果他有那个自由,也一定会选择不练琴,跑出去玩。但是随着年纪越大,他越来越感激母亲当年的严厉。

为此,他写了《听妈妈的话》,歌词里说:

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

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

别人在玩游戏

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

……

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

长大后你就会开始懂了这段话

长大后我开始明白

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

飞得比别人高

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

大家唱的都是我写的歌

……

育儿是门很精密的科学,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一个新理念,前几年总提“挫折教育”,这几年都念叨给孩子自由的“快乐教育”。

没人能说哪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就是对的,因为教育孩子这件事,没有什么所谓的“一招鲜”。

但有一点我们不能回避:一味的“快乐教育”“自由发展”,可能只是满足孩子当时的需要。

他看起来是在笑,是开心,毫无压力,但却在与你的这种博弈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可怕的惯性:放弃。

这是父母们都不愿得到的结果。

其实,爸爸妈妈能够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就是让孩子懂得接受自己的恐惧和愤怒,懂得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感激,懂得为自己和他人设定良好的界限。

但是这种自由,其实不包括“随意放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高情商,是培养来的吗?
陪孩子读书
这位妈妈,这简直是教科书式的教育啊!
孩子被打不还手,只会哭,家长别骂孩子怂,这样教育才正确
“妈妈,小孩子真的好可怜啊!”5岁女儿一句话,让所有父母羞愧
姨妹出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