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游泳健身的体能训练



一、导言


在德国SSG81 Erlangen游泳俱乐部,运动员都把训练计划贴在出发台上,按照上面的各项内容,照方抓药,逐一训练。难道每天的训练计划还记不住吗?

 

其实运动员每天的训练计划都有所不同,每周要轮换一次,比如周一的内容调到周四,周五的又换到周三,此谓[小周期];一年当中要分准备阶段,比赛阶段和调整阶段的训练,并分出冬/夏两季,各段为[中周期],全年则为一个[大周期]。专门由体能教练针对每个人来制定训练计划,既有水里的,也有陆上的。

 

不敢说各国俱乐部的训练都如此繁琐,但所谓的科学训练,就是要针对每一个个人,因此,运动员都习惯将自己的计划打印出来,用水吸附在出发台下边。

 

二、训练计划 核心内涵

 

表面看训练计划是各种泳姿和分解练习、以及不同的长度和时间,但核心内涵却是人体的能量代谢。我们知道,不同距离的能量代谢比例是不同的,长距离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短距离则以无氧为主;无氧主要锻炼肌肉的强度,而有氧则提高心肺的功能。

 

能量代谢与游进速度是三次方的关系(P = F x V = d x V3),也就是说,若速度由1提高到2,那么所调动的能量则是1时的8倍(23);表象是速度的差异,实际的能量付出则有着天壤之别。训练内容里的所谓[包干],就是限定总的时间和游程,其间每程所用的时间与间歇的时间总和是一定的。但速度快了,能量的消耗就大,恢复的时间就要加长;因此游程时间缩短,间歇时间自然就要加长,可见,包干训练的核心就是能量的代谢。


绝大部分运动员的训练计划都是以无氧阈为主,这是目前公认的对提高有氧耐力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所谓无氧阈的训练,就是工作的肌肉在保持乳酸的产生和排除持平的状态下工作,乳酸值一般在3~5mmol/L,采用85%~90%200比赛速度进行训练,而不是100%110%。例如,8504分钟内完成,那么速度和间歇时间则根据每个人的体能来权衡,并逐渐地提高速度,并增加间歇时间。训练计划则根据成绩的提高和血乳酸值的改善,逐渐提升到更高一级的耐乳酸训练、乳酸峰值训练、磷酸原训练等,训练计划完全是根据每个人的基础和目标来制定调整的。

 

那么,为何要制定这么细致又变幻不定的训练计划呢?我们知道,血乳酸是衡量训练量的指标,也是是否具有运动潜能的参考,这有先天的因素,但系统训练也是可以改善的。衡量运动是否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比较客观的标准就是参照血乳酸。但每个人的血乳酸值又有所不同,尤其乳酸代谢能力各有差异,比如孙杨游1500可以泰然自若,但游200接力就躺倒了,100也只能拿全运会第三名;菲尔普斯常围着中短距离报项目,长距离从未涉及,显然二者属于不同的能量代谢类型,如果不了解运动员的血乳酸变化情况,给出的训练计划就是盲目的。所以,德国选手们都长年遵循着各自不同的训练计划,这也就是所谓的科学训练;而千人一面、长年不变、不经过计算的训练计划,显然不在科学的范畴之内。

 

三、健身游泳 体能为先

 

有人觉得游泳健身离竞技体育还很远,无需制定训练计划,更没必要涉及生理生化的层面,其实不然。健身本身就是一种体能训练,很少有人花时间和精力仅仅是为了保持身体现状而不思进取的,这就需要对所谓健身游泳、或叫体能训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般游泳人锻炼指标是每次游进的长度,或限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绝大多数人是以同一速度从头游到尾,全程平平淡淡、无波无澜,仅有极个别年轻人飚一飚速度,但只是玩玩而已,真像运动员那样,以最快的速度冲几十米蝶泳、自由泳就坚持不住了,这是为何呢?

 

在高强度运动项目中,比如蝶泳,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体内储存的磷酸原,而人体磷酸原的储备量,仅能保证10秒左右的高强度运动,之后所需要的磷酸原需经过再度合成,其间会产生大量的血乳酸;而血乳酸会抑制体内能量供应的速度。因此,游到后程肌肉会开始酸痛,动作出现僵硬,乃至肢体无力完成动作,但运动员却可以游得更长而且不慢,这就是他们在高强度运动中,依然能保持较低的血乳酸值、或耐受乳酸能力的具体体现。比如菲尔普斯的血乳酸值总要比队友的低三分之一,孙杨的也不高,这就是普通人与高水平运动员最本质的区别。那么,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以游泳健身为目的的人们如何进行体能训练呢?

 

体能训练首先从热身开始,这包括陆上和水中两个部分。陆上的训练主要是各部韧带的拉伸和整体的预热,标准是要达到水中无支撑状态下所有动作的最大幅度,也就是要保证水中仅与水的阻力去抗衡,而不再把能量消耗于自身韧带的拉扯上。水中的热身应该从较低的动作频率开始,逐渐加大动作的幅度,以使划幅达到理想划步,即身高的5/6或展开双臂时腕与腕之间的距离。通过拉划步和蹬壁滑行,尽快使自身的被动阻力降到最低,并使肺活量恢复到最大,而不是简单地限定热身的时间和距离,这对于业余游泳者是比较经济和节约时间的做法。因为人体状态和水环境每天都会有所不同,进入状态也会有快有慢,机械地限定热身的时间或距离,往往是不客观的。

热身之后就进入体能和技术训练了。虽然我们没有教练专门制定训练计划,但体能训练起码应包括有氧和无氧的训练。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二者的比例也应不同,关键是要有所划定,确定一个标准;如果有氧不能持续一定时间,无氧达不到某一心率,这个训练时段的效率也许要打折不说,即使有进步也被埋没了,有退步也全然不知。

 

毋容置疑,游泳爱好者应以有氧训练为主,尤其青少年和中老年游泳者,因为前面提到,有氧训练主要是强化心肺功能,这与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少年,和开始走下坡路的中老年是相适宜的。业余爱好者大多属于半路出家,并肩负着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游泳锻炼仅仅是生活的辅助,但无氧训练也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即使基础再差,年龄再大,一定比例的无氧训练也是必要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快肌纤维日常不被调动,游泳刚好是熟练的重复性动作,且有一定的强度,这对延缓肌肉的衰老,保持动作的敏捷是很有帮助的。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游的是有氧或无氧?又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掌握二者的比例呢?

 

四、有氧无氧 见湿见干

 

所谓[见湿见干],是我们在没有教练,又不可能检测血乳酸的情况下,自我把握有氧和无氧运动的方法。简单说,有氧要[见湿],就是身体要运动到出汗;而无氧要[见干],也就是到边后要大口喘气、口干难言。[见干]都有体会,[见湿]则有些困难,因为是在水中,如何感觉自己已经出汗了呢?

 

游泳人大多戴着硅胶泳帽,如果感到帽子里开始发热,有摘掉帽子凉快一下的欲望时,这时就是出汗了。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粗略的评判,严格的标准还是应进行一项200最佳成绩的测试。那么为什么要参考200的游泳成绩来划定有氧和无氧的速度呢?看完表1我们就知道了,200这个项目是运动强度最高的。


1中国游泳运动员比赛后的血乳酸值

距离(米)泳式

血乳酸mmol/L

距离(米)泳式

血乳酸mmol/L

100

14.8

200

15.03

200

15.5

200

15,24

400

13.2

200

11.80

1500

9.4

200

15.00

注:选自翁庆章《血乳酸与运动训练》一书。

 

可见,蝶仰蛙自混,200的血乳酸值都占据了高位,无疑它们的运动强度是高于其他项目的。由此,诸如有氧或无氧的速度,就有了客观且个性化的标准了。一般任意游的速度<>、低强度有氧在75~85%、无氧阈在85%~90%、最大摄氧在90~95%200速度范围即为有氧,它要比最高心率低10次以上。而耐乳酸训练在92~110%、乳酸峰值训练在95~110%、磷酸原训练在110~120%200速度范围即为无氧,它几乎就是最高或极限心率了,所有速度的百分比都是按200的最佳成绩划定的

对于业余游泳,如果没有200的计时成绩,低强度任意游持续30~45分钟,就可以达到有氧训练的强度了,而一般业余爱好者的游泳速度,都属于有氧训练。关键是要有所计划和有所限定,如果没有训练计划,那么[变速游][大包干]都属类似有氧+无氧的训练;因为速度快了强度就加大、间歇时间就会加长,反之速度慢了,间歇时间缩短到10秒以内了,也就接近连续游了,则可视为有氧。间歇时间是按心律计算的,原则是让心律恢复到能保障下一次的强度,有的无氧间歇直至恢复到正常心律。

 

实际上,心率的变化是比较客观的运动指标。虽然即时心率差异很大,比如无氧阈时的心率一般比最高心率低30~70/分钟,但如果课后5~10分钟内恢复到或低于课前心率,则属于小运动量;如果当晚睡前恢复到或低于课前心率,则属于中等运动量;如果次日凌晨恢复到基本心率,即为合理的大运动量。这里所说的基本心率是指[晨脉],即清晨躺在床上时测得的心率。

在没有血乳酸检测的条件下,心率也是检测体能变化的方法。比如,若心率下降,运动成绩提高,证明体能水平在上升;若成绩下降,心率反而增加,说明体能状况不良,运动量不适合;若成绩下降,心率减慢,就有可能是训练过度了。即时心率可以自己测量,一般仅测6秒的脉次,后面加个0就约等于即时心率了。统计显示,男子游泳运动员的基本心率在50/分钟左右,女运动员在55/分钟左右,更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基本心率可到40/分钟,这是因为他们的心脏收缩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较多,而平时的心率则非常缓慢,这与病理上的心动过缓是不一样的。

 

五、结束语

 

游泳人可能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训练计划,如果能将训练内容分科归类,并学会望闻问切,把握体能的状况,循序渐进,就可收获一份健康的身心。需要提醒的是,可以参考现成的训练计划,但不要照搬,因为体能教练给出的训练计划是经过周密计算的,类似[上医治未病]的运动处方,它是根据具体人的背景和承受能力、以及未来目标开出的,不是包治百病的偏方;药方不对症就治不了病,训练计划更是如此。




关于[游泳健身 体能训练]的后续讨论

 

大家在热议体能训练的同时,如果撇开了具体的技能会比较空泛,因为任何一项技能都或多或少地要由体能来支撑,而体能的强弱则要由具体的技能来展现。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有人说我可以游几下蝶泳,这只能叫初步掌握了技能,如果游50,乃至200蝶泳,这就要有一定的体能来支撑了。而从50200蝶泳,其间既需要体能的提高,也需要技能的改进,单一地强调其中一项,是难以奏效的。

 

所以,在正规的游泳俱乐部里,既有技术教练,也有体能教练。技术教练一般是带队执行训练计划,而体能教练则负责制定训练计划。甚至采血样、测脉搏这些体能方面的工作,都是由技术教练来代管,体能教练主要是搜集整理训练数据,为每一位运动员制定下一步的训练计划。

 

其实我们的训练内容里,既有技能、也有体能,问题是教练有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技能与体能不分,学员就更不可能分清了,甚至有的连训练计划书(表)都没有,随意性比较强。

 

运动训练无疑包括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两个部分。但无论技术教练还是体能教练,都不是在人们进行某项体育运动之初就介入的,因为运动实践表明,人们通过信息和认知,可以自行掌握一般运动技能的80%,剩下的20%才需要[技术教练]的辅导来加以完善。

 

但这依然是初步掌握了某项运动技能,如果想有所提高、出成绩,就不得不借助生理生化的知识了,这时[体能教练]就出场了。这就像医生可以治病,但为何得病,又如何治好了病?是要由医生的医生——病理学家从分子细胞的层面来加以解释的。

 

后续讨论:关于游泳健身的划定

 

许多中老年人习惯以任意游的方式完成每天的训练量,自认为自己老了,或以保守的心态呵护着自己;但实际是在向日渐增多的、本不该存在于身体里的疾病、顽疾、代谢垃圾,或懈怠的心理屈服。

大家常说游泳健身,但究竟游泳能带给我们怎样健康的身体或体能,似乎并不清楚,往往会被一时的吃得香、睡得着而满足;年轻一点的,更容易为超越周围的阿猫阿狗而沾沾自喜。

每个人似乎都有一个体能极限,但这个极限往往是自己以为的,说不定某次偶然的机会,就被自己打破了。要提升这个极限并不难,只是需要花些时间系统地训练,并量化健康的标准。

 

关于体能分配,假如四种泳姿都可以游,而且每种都不打算丢掉的话,我想提个初步的建议。

首先从蛙泳开始,尽量地拉长滑步,争取用最少的划次完成最后一个50。这期间要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使身体从陆上的热身,尽快适应水里的游进,进入较理想的流线型状态,把阻力减到最小;第二,把肺部充分扩张,达到自己最大的肺活量。如果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蛙泳阶段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因为蛙泳不适合长距离游进,但穿插着游是不错的放松手法。

接下来进入自由泳,应该分成三个阶段,即前交叉/3 + 中交叉/3 + 后交叉/3,即各占三分之一,但一定要越游越快,直至达到冲刺速度。然后转入打腿或仰泳或自由泳放松,300即可完全放松。然后进入一个1000的有氧游,可采用自由泳,也可以采用仰泳,一个为了平衡前面的自由泳,一个仰姿的有氧更为充分。

最后就进入无氧或自己的主项及专项的技术游了。从体能分配来讲,蛙泳占10%足够了,自由泳+打腿+有氧占到60%,剩下30%用于主项+无氧。

如果主项就是长距离,那么最后阶段主要就是进行无氧的冲刺;如果主项是无氧,那么长距离要采用无氧阈的方式来替换。这样的体能分配会比较均衡,其间由慢到快,且穿插着有氧和无氧,使体能有一个过渡和恢复,也是制定训练计划大体的思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氧基础训练问答
你的痛苦忍受力决定了你体能的强度
如何规划你的狗年跑步大计
新年给不同人群制订健身计划
健身越早开始,越早受益!怎么定制一份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
【运动养生】控制好呼吸 运动事半功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