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舌苔黄腻在中医诊断中称为黄腻苔,舌象为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黄色粉末调涂舌面。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舌苔黄腻在中医诊断中称为黄腻苔,舌象为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黄色粉末调涂舌面。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

中医 认为,脾开窍于口,心脾积热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因素,其他还有心火旺盛、阴虚内热夹湿等原因。治疗上主要是清心脾积热,常用药物有栀子、黄芩、连翘、大黄、木通、甘草等。

一般的脾热可以用绿豆百合粥。绿豆百合粥清热,生津,可以去脾热,严重的脾热可以在前面的粥里加金银花。

适度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体质。另外,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瓜果,忌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尤其是不能饮酒,少吃牛肉、羊肉等“上火”的食物。还要注意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千张纸 10克 ,射干12克,虫蜕8克,马勃12克;

青果15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生地15;

玄参12克,甘草5克。

2剂服三天,连服10剂(15天)。

喜欢养生加微信XTW1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 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 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 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
舌诊图解
中医教您如何去湿
诊疗方法|中医辨证口诀
车前草对痛风有什么用?
咳血,中医怎么治? 一位患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