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最近重读《道德经》,忽然觉得老子的思想与概论论智慧有某些链接,于是又仔细而又反复仔细地精读了《道德经》,还真有些“豁然开朗”的发现。只是《道德经》恍恍惚惚,尤如天书,千人有千样解读。愚且认为,不应限于寻章摘句去解读《道德经》,那有点像瞎子摸象,而是应将全部的章句统一纳入视野,并将其模糊起来,“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然后考察其核心理念。也许就有了不一样的发现。

《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其次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则是汉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本文我们就以王弼本为主讨论。其实当我们“惚兮恍兮”之后来讨论核心理念,哪个版本都不会有大的差别,谁的解读也不会偏离太多。

首先将本文所理出的《道德经》的核心思想罗列如下:

1、道所创造的世界基本呈现可以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

2、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

3、一般人莫能知,莫能行,唯有圣人行;

4、成为圣人的修行原则:无为而专气致柔;

5、无论为人还是治国,目的是达到顺顺利利,自自然然,长长久久。

一、关于道及道的法则

有人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指规律,有人解读老子说的道是一种物质。个人也认为老子所讲的道是指的一种物质的东西(应该是老子在悟的状态下的一种感知)。但在本文所讨论的议题中,这并不重要。不论是规律也好,还是一种物质的东西也罢,我们只需研究它的法则就好,因为《道德经》中主要也是讲它的法则作用,即道的法则决定了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也决定了人类社会的运行的基本规律,所以才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先将“道到底是什么”搁置起来,直接讨论其法则就行,不会影响我们对道德经核心思想的理解。(想理解老子所说的道的话,可集中读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四章、第六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等。从以上章节中可以看出,老子也搞不清道是什么东东,就是有点恍惚的认知,但对于道的运行法则却很肯定。)

道的法则:

法则1:道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充满宇宙,周行不止,生成万物,使万物运行体现着道的法则。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法则2:万事万物的呈现是可以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对立统一规律基本相同。正因为如此,很多唯物辩证法的名家均认为老子的道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如下《道德经》中的若干章节非常明确地说明了道的这一法则。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⑧,守其辱,为天下谷。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法则3:天地不仁。道没有情感,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就是那样自然而然的运行着。见如下章节。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法则4: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道德经最为核心的思想,按老子的说法,这也是来自道的法则。《道德经》总计81章,其半数以上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阐述无为无不为的道理。留待下节专门探讨。

法则5:反者道之动,是说道的运行是循环往复的;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法则6:损有余而补不足;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二、关于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各种各样的误解或不理解,即使有了一定理解,也不一定认同。就算认同了,也不一定懂得如何去实践。比如,很多人讲无为不是什么都不作为,而是不妄作为。那什么是作为什么又是妄作为呢?依旧是个困惑。

接下来,让我们从《道德经》的本章中去找找线索,看看“无为无不为”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仔细阅读《道德经》你会发现“无为无不为”的概念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来源:来自于对道之法则的直接解说。

第二个来源:来自于老子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观察举例

第三个来源:来自于对事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运动关系的理解及应对策略。

我们分别列出每一个来源的相关章节,方便我们分析。

第一个来源:对道的法则的直接解说的相关章节: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第二个来源:老子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观察举例之相关章节: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三个来源:对事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运动关系的理解及应对策略的相关章节: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心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④,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即使是老子有这么多章节在讲无为无不为,读下来,还是一头雾水,到底怎么做就是无为了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看。

1、根据第二十五章和第二十一章,我们可以将道理解为一种假想的精微物质,具体是原子、电子、量子、或者是什么物理场类的东西,由你去想像,反正是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它们组成了(或生成了)万事万物,并由于它们的运动,塑造了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变化。

2、人类是有思想和智慧的一种生物,有自主意识,可以控制和调整自身的行为。这样的自主意识的功能就像是道或那种精微物质塑造了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变化一样,人的自主意识也塑造我们人及由人组成的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和变化。

3、但是,很大不同的是人有七情六欲,而道没有。按老子的说法正是由于人的七情六欲让人们妄作为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善的东西。于是老子将没有七情六欲的道的运行法则设为人的榜样,抽像为德,命名为“无为”,于是只要是能不为七情六欲所困的作为,就达到了无为的标准,境界则为天人合一,也就是与道相合,这样的人被称之为圣人。

这个“无为”的结论是我们的推理,我们现在就回到《道德经》的本章中,看看是否能寻找到相关佐证。

关于道与精微物质的说法,第二十五章和第二十一章说的比较经典,不再赘述。

关于道的无为品格和作用,我们在上节讨论无为的来源的时候,在“第一个来源:对道的法则的直接解说相关章节”中,其9个章节都集中说明了道本无为的特性。以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最为典型。其中最后一句“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正是道之无为而无不为的最好注解。

关于人的七情六欲与无为有以下十几章的内容支持:无为就是去掉七情六欲后的作为,具体章节罗列如下。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心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概念就比较明确了:作为一个领导者无论是治国还是平天下(道德经通篇为领导者谋划),最为理想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根除所有情绪的参与,不为七情六欲所惑,呈现出来的就是形式上的柔弱与内心的坚韧,其作为必定是沉稳和可持续性强的应对策略,最终将能获得长治久安。

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老子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有第七十八章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说成白话就是:大家都知道柔弱胜刚强,但是没有人能够实行。因此有道的圣人说只有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只有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王。

就我们一般人的生活体验来说,工作也好,事业也罢,或是炒股、或是打个麻将、或是玩玩博彩游戏,最终决定结果好坏的一定是个心态的问题。想想才知老子的伟大。他的无为的思想自然可以应用到我们一般人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帮助我们成为淡然而有力量的人,只是我们心中应该有个数——要从克服贪嗔痴出发。

这大概是我们人的一生最难跨过的坎吧。

对于学习过王阳明心学的人来讲,也可以这样理解:无为=知行合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智慧:谦让
解读《道德经》
《道德经》现代意译(前言)
《道德经》的哲学观点
《道德经》道一精校版校订说明及校订内容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为而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