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中草药:白扁豆

白扁豆,为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0.8~1.3cm,宽0.6~0.9cm,厚0.7cm。表面淡苋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白扁豆图片

白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1、《别录》:“主和中下气。”

2、《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

3、孟诜:“疗霍乱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4、《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5、《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6、《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

7、《品汇精要》:“消暑和中。”

8、《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9、《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白扁豆的药用价值

关于白扁豆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齐梁间陶弘景着的《名医别录》。明李时珍着的《本草纲目》说:“取硬壳白扁豆,连皮炒熟,入药”,“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人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的《中国药典》也说:白扁豆“健脾胃,清暑湿。用于脾胃虚弱、暑湿泄泻、白带”。总之,白扁豆一身是宝,它的果实(白扁豆)、果皮(扁豆衣)、花、叶均可人药。其性味甘微湿,入脾胃二经,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内蕴、脘腹胀痛、赤白带下等病,又能解酒毒。

白扁豆的药用附方

1、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者:白扁豆一斤半(姜汁浸,去皮,微妙),人参(去芦)、白茯苓、白术、甘草(炒)、山药各二斤,莲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黄色)、薏苡仁、缩砂仁各一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局方》参苓白术散)

2、治恶疮连痂痒痛:捣扁豆封,痂落即差。(《补缺肘后方》)

3、治霍乱扁豆一升,香薷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单用亦得。(《千金方》)

4、治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绞汁饮。(《永类钤方》)

5、治消渴饮水:白扁豆浸去皮,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忌炙煿酒色。次服滋肾药。(《仁存堂经验方》)

6、治赤白带下:白扁豆炒为末,用米饮每服二钱。(《永类钤方》)

7、治水肿:扁豆三升,炒黄,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三钱,小儿用一钱,灯心汤调服。

白扁豆的食用方法

1、白扁豆煮熟捣成泥可做馅心,与熟米粉掺和后,可制作各种糕点和小吃。

2、白扁豆与红枣、桂圆肉、莲心等煮成羹食用,也是民间传统的滋补佳品。

3、白扁豆含有凝集素,有一定的毒性,加热处理可以使其失去毒性,所以食用时一定煮熟蒸透。

4、白扁豆宜与粳米煮粥,健脾之力更强,对脾胃素虚,食少便溏,夏季泻利或烦渴颇有效果,更为中老年人的长寿粥膳佳品。

白扁豆的副作用

白扁豆虽好,但不宜生食,否则易发生中毒。因为白扁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多含在豆粒中);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另外,豆类和豆粒中的含的皂素,能引起胃肠粘膜充血肿胀,使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所以,吃白扁豆一定要煮熟炒透,以整个白扁豆的色全部改变,吃着没有豆腥味为安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扁豆
生活食疗:健脾化湿,解毒消肿的扁豆食疗偏方
20151112聚健康《亦药亦食享天年》:脾胃虚弱怎么调理,需要健脾的人群,白扁豆的食用禁忌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内蕴、脘腹胀痛、赤白带下等病,参苓白术散 八珍膏
脾虚吃什么
白扁豆的功效作用
【中药学堂】白扁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