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排病反应大全


来源:一个种树人

由于邪气进入机体的部位不同,性质不同,导致的疾病不同,况且,不同人体的体质亦不同,因此,排出邪气的途径各种各样。参考王正龙先生的观点,结合临床观察,一般来说,病气大致会从下列几个途径排出。  
1.四肢末端: 
两手和两足是全身肢体的最末端,也是最容易排出邪气的地方。一般来说,邪气的来路亦即邪气的出路。邪气多数是从四肢,从肌表向躯干,向内脏侵入的。而排邪时,又会从来的路径排出去。临床我观察,侵入人体的病气常呈冷风(风)、冷汗(寒)、粘汗(湿)等形式从手足的八邪、十宣、八风、气端和劳宫、涌泉等穴位排出体外。
排病反应时,经络内可能产生移痛反应。移痛时,病气所经过处,常伴有痛、酸、胀、麻、痒等感觉。
2.皮肤: 
阳气激活后,人体自我调节,寒气会由皮肤排出体外。皮肤排寒时,浑身冒冷汗,皮肤排湿时,大汗淋漓,甚至出粘汗。有的人,粘汗如胶水或黄油,色深、异臭、极粘。排汗出,应及时用干毛巾擦干,避免受风,切勿用冷水冲洗。还有的人出疹子,这也是肝内的毒素以及体内的废物排出来了。一般过敏性体质多见此类反应。我的体会是根据疹子排出的部位,可以推算出排邪的经络,比如足底涌泉穴处出疹子,那是少阴经的毒邪出来了,如果是足背部,那是阳明经的毒排出的部位,其他部位皆如此。
有的病人告诉我,早晨起床后自觉屋子里较平时特别臭,岂不知这是机体阳气充足了,借睡觉时把病邪通过皮肤排出的反应,表现为臭气。当然,开开窗户就行了。
再有就是手脚的蜕皮反应。一般如果病邪在身体上部,多通过双手的蜕皮来祛邪,如果在下部,则往往通过双脚的蜕皮来排出邪气。蜕皮时双手双脚如蛇蜕皮一样,完整地蜕出一层旧皮来,模样十分怪异,但蜕出后的新皮肤则光亮如鲜。
3.尿液: 
饮症患者,身有水肿。待任脉畅通后,水饮会从大小便中排出。水饮排出后,水肿即退。暑火也从尿中排出,暑火者,尿色极黄,排尿时会有尿道刺痛感,尿臊味大,排尿后尿道刺痛感消失,此时应多饮温开水,以助排毒。
4.消化道: 
不少病人服药后会出现便秘,或者腹泻,每天去几次厕所,总觉排便不畅。或者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但不会特别难受,继续服药,五六天即通,便秘、腹泻即可自然消失。这都是胃肠道反应,胃肠道的反应在整个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胃肠道是多数病邪向体外排出的通道,体内太多的废物以及毒素多数从大肠排出,因此,它的反应是极为复杂的。腹泻时,一天之中甚至会泄5-10次,大便色黑,或者极臭,或者如水样,但与痢疾不同,不会有疲劳感,大量地腹泻病人反而觉得异常轻松,一点儿也不累。临床常见不少阳虚患者服四逆汤类药后,出现腹泻,这些都是邪气排出的反应。 
有的病人服药后会出现腹中有气体窜动,或觉胀满,或觉疼痛,或者放屁多,或者打嗝多。这是阳气充足后,脏腑功能恢复,促进了中焦宣畅气机的功能,机体开始排出不畅之气,这是好事。一般有过肝病、胃病的人多有这种反应,等气排完了,病也就近愈了。
如果病邪是在上焦部位,往往是以呕吐的方式排邪。比如肺炎(癌)患者,服中药后会出现频繁的呕吐,吐出粘浊性痰液,这是正气恢复后,努力把瘀滞在上焦的邪气以呕吐的方式排出体外。中医本来就有汗吐下三种排邪方式,而吐法正是其中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5.呼吸道: 
客于督脉以及太阳经的寒气,可能通过打喷嚏排出。如果印堂受了风寒邪气,可能通过流涕排出。
临床上经常见到病人出现干咳或痰多,日夜不停;或忽然怕冷、怕风,大量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极像感冒。这是太阳经正气在攻邪的反应。邪气曾经由太阳经进入体内,现在邪气排出时又经过太阳经了,所以,就会出现忽然感冒(非真正感冒)的反应。如伴随有高烧,一般一天至三天就会退烧,而且这种发生症状都在上半身。这些都是机体努力排除风寒邪气的反应。一般各种风寒所致的疾病,只有将风寒排出体外,疾病才能治愈。 
经我大量临床观察,一般风寒邪气的外排,多以感冒、喷嚏、流涕等方式排出,或从经络的一些空位及四肢末梢排出,还有少数患者从呼吸之气及放屁中排出。
比如多见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治疗后,会出现无原因的感冒、喷嚏、流涕以及呼吸之气极为寒冷的现象,这就是呼吸道的排邪反应。
五音通五脏。五脏中的病气可以通过自发性呻喊,由喉、鼻排出体外。
6.经络肌表: 
有时病人会出现周身肌肉、骨节剧烈疼痛,或者腹痛,甚至疼痛难忍。极个别的患者会出现昏迷一两小时的情况,这是阳气在经络中运行,把潜伏的阴邪驱逐出来的反应。此时阳气正在修复病灶,以全面恢复机体的正常机能。如果身体有湿热感,那也是经络气血运行畅通而旺盛的自然反应。
有些肌肉痿缩的重病人,会反复出现浑身各处肌肉的疼痛,有时会剧痛难忍。而且可能会伴有呕吐,口苦、发热等情况,这些都是身体阳气旺盛,修复病体,祛邪通过经络肌表向外排出的表现。临床常见病人先是肌肉剧烈疼痛数天,甚至于一两个月,然后发现疼痛的肌肉已经不痿缩了,不凹陷了。可以说,每一寸肌肉痿缩的修复都可能伴随着疼痛,但那是快乐的疼痛。这种修复经络的反应最是惊心动魄,需要医生极大的定见与病人极强的信心。
再者,客于机体不同部位的邪气,其排出时的穴位亦有所不同。
如深伏于少阴经以及心肾等处的病气经心包经,由劳宫穴排出。如劳宫穴关闭,病气排泄受阻,留住心包经,则会致胃、心脏、头部等部位不适。常见有恶心、呕吐、心区疼痛、头痛、头晕,严重者还会引起暂时性休克。
7.孔窍: 
孔窍是邪气容易侵入的途径,亦是邪气排出的途径之一。我们周身有不少孔窍,如眼耳鼻口下阴肛门尿道等
如忽然出现火牙痛,或耳内疼痛,或流鼻血,或舌尖、嘴唇上火起泡,或喉咙又干又痛,或早晨醒来时发现眼屎很多,或腹泻等等。腹泻是一般是六腑的邪气排出的必经过程。
再如妇女因寒邪过重而月经不调,或崩漏、或淋漓不止,服药后可能停经一个月,次月即通,或月经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次月就会正常;排血量可能会多于往常,但不会像往常那样疲倦;后几个月会排出大血块,经血呈酱油色。虚寒型不孕症患者可以因此而怀孕。卵巢囊肿会发生轻微破裂出血,而后痊愈并恢复正常。有时还会出现尿血、尿道炎和阴道炎等症状。
8.六经顺序排邪反应: 
邪深伏厥阴时,如果突然出现心慌,或口渴,或不爱吃饭,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这表示邪气自厥阴转出少阴、太阴,病根已经开始松动了。此时当加重药量,或者加服理中丸以扶太阴,或者适当多喝点水
一般来说,邪气的排出顺序是自阴而阳。具体来说,自厥阴、少阴,至至太阴。自阳明、少阴而至太阳。太阴的排出途径往往是阳明胃肠道,而太阳的排出途径则是肌表。
但也有从少阴直接至太阳排出体外的。因为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二者互根互转。如果少阴阳气不足之体质,一感邪气则会经常自太阳直入少阴。用扶阳祛邪药打通闭塞的经络,会出现头面唇舌麻木、肢体酸麻胀痛的感觉,反应时有不可抗拒的推动感,严重时如排山倒海铺天盖地,过后即恢复正常,并非中毒,只要静卧即可,不必慌张。
服扶阳祛邪药后身体表面发痒,出现斑疹、水泡、痤疮之类症状,为病气退出皮表所致,继续用药就会消失。
用扶阳祛邪药拨乱反正,有时会出现晕头转向、摇摇欲坠、视物不清等现象,此为瞑眩反应,为药物助身体正气纠正气机之偏所致,过后往往耳目一新,沉疴顿愈,不应惊慌,反当庆贺。
用扶阳祛邪药后出现腹泻清水、呕吐痰涎、身出凉汗、衄血等症状,为排病反应,过后必然身体轻快,如释重负,不可与普通吐泻汗出病症相提并论。
用扶阳祛邪药物后出现血压一时升高或降低,心跳过速或过缓,神智清醒,身体无力之类现象,为药物调解反应,最多数小时即可恢复正常,并非中毒,不要去医院抢救,反致逆乱。
用扶阳祛邪药后出现发高烧,伴随身体疼痛、头痛之类重感冒症状出现,为病气外散体表所致,继续用药或静待其衰即可,过后往往其病若失,此为最应庆祝之事,千万不可释邪攻正,反去医院挂水,再次引邪深入,与痊愈失之交臂。只要掌握邪之入路即邪之出路的道理,按六经辨证治疗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疗效,其疗效之快,非西医所能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叫瞑眩反应?人体是怎么排病的?为什么出现排病反应?
中医治疗中的排邪反应
刮痧后的瞑眩反应,大病将愈的征兆
什么是疾病好转反应?
人体在布气气功养生中的排邪反应
中药治疗后出现的排病反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