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画教程:山石画法

国画教程:山石画法

凡学山水画者都知“石分三面’之说。其实石头何止三面,在绘画实践中也不必去套用,只是强调石头是立体的,构成空间立体必须具备三个面或更多的面。画石头至少分三面,画山石也是如此,要表现出山的空间体积和岩石的质感。
表现山石之法,古今画家积累了很多经验,若是按传统方法一般可分勾、皴、擦、染、点等五步,但在实际创作运用中也不一定非按五步骤进行,只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1.“勾”即用线勾出山体外形大体轮廓或山石主要脉络结构。

2“皴”在确定山体岩石轮廓及主要脉络结构的基础上,用干、湿、浓、淡、粗、细、长、短不同笔法皴出凹凸、明暗、质感和立体感。

3“擦”在皴的基础上,为增强山石浑厚、苍润之感,一般采用软、松、破、秃之笔蘸干淡墨擦山石的亮面,或干浓墨擦山石的暗面。“擦”不用线而是用枯、破笔侧锋擦面。若从画面效果出发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如“凹皱浮擦法”,其效果既丰富又有质感。

4.“染”是补充皴擦的不足,用淡基分染山石明暗凹凸,以丰富其质感和立体感。为增强画面的气韵和整体效果,可将画稿喷湿,再用淡墨烘染。尤其烟云和山峦层次更适宜此法。

5.“点”是墨稿将近完成时,为丰富画面或弥补败笔之处,用重点苔点“醒”和调整。点苔是用以表现树林苔草。点苔有重墨点苔和彩色点苔。重墨点苔适宜点在岩面结构的暗凹处或突出山石的要害处,彩点苔多用于秋季。

岩石画法

学画岩石是学好山水画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岩石画法的基本功练习,有益于对山脉整体的理解和运用,是学好山水画的第一步。
古今画石法,总强调“石分三面”,但作画时不一定将石都画成三面,要根据画面构图和艺术理念的需要,可画成四五面(如左图中间那块石)或两面均可,切不可生搬硬套,理解石是立体存在就是了。
画一组岩石不可随意勾点,要讲究画石的章法,即“大小相间”与“疏密聚散”的艺术变化法则。如果画一组岩石:①要有宾主,画面之主为大岩石,宾为小岩石,即“大小相间”。②要形状各异,即岩石的形状有长短.方圆.横竖之区别。3大小相依,即大间小,小间大,圆间方,斜间正(如左下图)。④黑白相间,即用黑白对比关系,将它们之间拉开间距,避免模糊一片。⑤疏密聚散,岩石的疏是指较大岩石之间应有一定间距和各自的领域空间,密是指形状各异的小石头密聚于大石周围。岩石之间既各自独立而彼此之间又有联系,并由大小不同形状的小石头将它们又衔接起来。

竖线纹理

皴法的运用是根据山石有形纹理结构的特点,悟出其规律性的形态特征,然后采取适应表现其特点和质感的方法和手段,即法去描绘。
左上图岩石纹理结构清晰,其岩石特点是竖线(纵线)走势较长,横线较短。而下面那块圆形石头纹理特点是横弧线较多,故此在表现各种类形状岩石时要根据其特征采取相应的手段和皴法。这样所描绘的岩石才会生动感人,不至于成千篇一律的模式。

纵横纹理

岩石纹理结构错综复杂,学画者在表现各种类形的岩石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思考适宜采取何种手法去描绘它。在理念上切勿拿以往曾经学习过某名家或画谱的皴法,去套用所面对的真实的山石纹理结构。这种学法是死学而不是活用。
右上图这幅画岩石纹理特征很有纵横变化的韵律。岩石上半部结构是横向纹理,宜用较长的横线为主,竖短线为辅,构成了纵横结构网块,而岩石下面的纹理结构则是纵向(竖向),形成纵横对比韵律。

上图岩石采取墨线皴.折带皴和刮铁皴等皴法来表现岩石的质感和水的流动感。左上图采取斑点皴和小斧劈皴。

灵活运用皴法

任何一种皴法都是表现物象的手段,因此在描绘各种物象或不同质地的岩石时,为表现其质感,可在同一幅画面上采取不同皴法。如上图主要岩石是采用墨线皴和刮铁皴表现,而其他小岩石的暗面则用小斧劈皴等来描绘。

山无定法、石无定皴亿万年前,造山运动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形成不同的地理概貌和岩浆体质,例如花岗岩质、石灰岩质.页岩质以及丹霞岩质等。因岩质不同,其形态,结构各异。如花岗岩质坚硬,体面棱角明显如刀削。还有丹霞地质,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顶平、身陡、麓缓、岩石裸露为地质特点。
为此,不同山质其岩石纹理结构各有不同,就不能采用固定的皴法、模式去套用。我们要根据实际看到的山姿地貌、岩石结构纹理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皴法去表现,即“山无定法,石无定皴”。

例如,右上图采用折带皴、墨线皴,去表现山石。左下图采用点线皴。右下图采用斧劈皴来表现岩石的质感。

临摹时,要根据每幅画面岩石结构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用笔方法,反复练习,切勿笔法雷同,千篇一律。

中国山水画皴法二十余种,这些皴法往往都是用于表现那些有较明显纹理特征的岩石,并根据其各自的特征、采取适宜的不同名目的皴法去描绘不同形态的岩石。然而,不是所有的岩石都有纹理可鉴,例如山润河畔、溪水沙滩上的岩石,它们经受了亿万年的洪水冲撞、磨擦、洗涮,棱角变圆纹理不清,巨石变成了光滑圆润的大型鹅卵石栖身于山涧溪水(如上图),小石变成各种圆形鹅卵石沉浸于水中或溪水畔。这些圆润洁白可爱的鹅卵石也是画家该描绘的重要内容之一。
遗憾的是表现这些内容和题材的作品似乎都出自于油画家之手。为什么山水国家自古至今与这些美好的题材和内容无缘呢?因为昔日中外国家曾质疑中国山水叵种表现力的局限性,尤其是对各种水和鹅卵石质感的表现认为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古今山水画家在创作形式上尽最回避具体表现这些方面的内容。事实并非如此,西画能表现的中国山水画也能,而且有过之,表现既快又潇洒自如,而且不失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我们用事实说话,用作品证实中国山水画不是颓废没落的绘画艺术形式,并且在新时代.新思维、新的艺术理念感召下,在前人的足迹上,再踏出一条通往世界的艺术殿堂的新路——中和画派之路。如上面这些不同形状的岩石虽然没有明显的皴和纹理,但采用了中和画风之法表现出了岩石的质感和泉水的流动感。

鹅卵石:表现白色光滑圆润的鹅卵石的质感,若采用传统之法去表现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将白卵石画成黑石头,如不失去鹅卵石的自然美,只能采取“中和画风”的新技法黑白对比法,即写实法,将河水画成重色,以浓托淡来表现卵石的真实感。
光滑石:对光滑无皴或者光润无纹理的岩石(如上图)适宜采用中和画风的光影法去表现,中和画风的方法是古今结合、中西结合、南北结合,不排斥任何画种,只要有益于山水画发展或创新,均可吸纳综合各画种之长,补其之短融会贯通故称“中和画风”

各种皴法是表现不同山石质感的主要手段。传统皴法有十八种之说,但有其实用价值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如大小斧劈皴,披麻皴,刮铁皴,折带皴,大小混点皴等。为了表现不同质感的山石结构和纹理,作者在几十年的创作与写生实践中又探索出几种有实用价值的皴法,如墨线皴.龟纹皴、墨痕皴、积墨皴、斑点皴等。下面将传统皴法和新皴法的特点、表现形式、方法及应用分别介绍如下。

这是常用的传统山水画表现山石结构皴法之一,其特点是用浓淡线条勾勒出来的山石纹理形状如带,故称为折带皴。

这种皴法一般适用于表现山石主体结构的轮廓线或细致纹理的刻画(如左上图山石纹理结构),尤其对表现页岩质的横纹错落、转折清晰的纹理特征是最适宜的皴法(如左下图)。

运笔特点:中国山水画的造型手段是以线条为主,皴.擦、点、染为辅的艺术形式。中国山水画用线的理念和要求与西画用线方法截然不同。西画造型理念是方中求圆、圆中有方、曲线概廓成直线、宁方勿圆的造型手法,与中国山水画用线方法恰好相反。山水画用线理念是直中有曲,曲线似直,直而不直,线条行笔一波三折,急、缓、顿、挫,是中国画用线的特点,也是中国人含蒂的内在性格展现于艺术作品之中的一种形式。

山崖结构错综复杂,既有起伏错落,又有方圆转折。所以在表现这些不同形态岩石时,要采取不同表现手法才能将岩石变化韵律美刻画出来。例如上图前后并列两座山崖,后面那座山崖的岩石结构基本形状是方形,其纹理结构线适宜采用直线,而前面那座主要山崖的形状特点恰好是圆的,为了表现其圆形岩石体积和质感,则需采用弧线折带皴形式去描绘。虽然水成岩、山石多为片状,但因描绘的角度不同,在视觉上会产生方圆不同的感觉。即使同一块岩石其结构也会有方圆之别(如左图)。因此在写生和创作时要根据所描绘的物象和构图实际需要灵活运用。
临摹时注意:①表现岩石局部形状的体积,要特别注意结构的透视线变化。②落墨时需从上至下,从左至右。③兼毫渴笔蘸浓淡墨勾勒岩石结构。④枯笔皴擦后渲染。

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由于视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三种常用的透视构图法,即平远法.高远法、深远法,而其中的平远法就是俯视透视,可是在山水画中要采取何种手段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视觉效果呢?折带皴的纵横线是完成透视现象的重要手段。具体实施方法是用折带皴不规则的横线画出山崖的顶面,(例如左图中间山顶和右图中上面那块岩石的顶面)然后用竖线勾勒左右两面岩石结构,形成横面与竖面的转折,自然产生立体效果。

020/57/3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山水画五大技法
如何画好山水画(下)
国画山水教程:山石皴法的种类
山水画写生五大技法
国画山水技法
国画山水教程:山顶的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