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脸谱”—剪刻纸赏析
userphoto

2024.02.24 辽宁

关注

专注传统刻纸技艺的普及

带你了解非遗剪刻纸的魅力

脸谱是指中国戏曲(尤其是京剧)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因为这些图案均有特定的规格,所以被称为脸谱。脸谱的作用是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各种特质,例如忠奸善恶等等。
脸谱分为四种:生 旦 净 末 丑
1. 传统戏曲演员面部化装的一种程式。在面部勾画一定的彩色图案,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特征。主要用于净角和丑角。鲁迅 《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 伯鸿先生 在《戏》周刊十一期(《中华日报》副刊)上,说起脸谱,承认了 中国 戏有时用象征的手法。”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地方戏中的脸谱是否起源于代面,姑置不论。”

2. 借指面相、面目。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要除去虚伪的脸谱。” 秦牧 《壁画》:“但这天,画家急急奔来了。他已经找到了模特儿,找到了罪恶的脸谱。”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江涵笑三次录音》:“她很内向,脸谱不反映她的千种情愫,万种心曲。”

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
一、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二、与角色的性格关系的密切;
三、其图案是程式化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脸谱来源于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各种瓷器上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象。这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许多国际友人、国内的有识之士出于对中国戏曲脸谱的好奇与喜爱,都在探索脸谱的奥秘。
脸谱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工艺美术性脸谱。这类脸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维想象,在石膏材质的脸形上,用绘画,编织,刺绣等手法制作出形态各异,色彩图案变化多样的脸谱制品,这类脸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另一类是舞台实用脸谱。这类脸谱是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的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和纹样的脸谱。

关于舞台脸谱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源于我国南北朝北齐,兴盛于唐代的歌舞戏,也叫大面或代面,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说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貌若妇人,每次出战,均戴凶猛假面,屡屡得胜。人们为了歌颂兰陵王创造了男子独舞,也带面具。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勾画脸谱是用来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身份地位,实现丰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

几乎所有的人类族群,在其原始时代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原始先民们把他们崇拜的某种物品或者概念描绘出来,并对其进行一定仪式的祭拜。《后汉书·臧洪传》:“坐列巫史,禜祷群神。”祭祀仪式时,负责祭祀的巫觋们要戴上一定的面具。举世闻名的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就有几十个青铜面具,据考证是古蜀国举行祭祀时的用品。又如“傩礼”,这是自先秦时代就有的一种迎神以驱逐疫鬼的风俗礼仪。傩礼一年数次,大傩在腊日前举行。《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傩礼中的表演者要戴上一定的面具,清代昭梿《啸亭续录·喜起庆隆二舞》中说道:“又于庭外丹陛间,作虎豹异兽形,扮八大人骑禺马作逐射状,颇沿古人傩礼之意,谓之《喜起舞》。”可见古代的傩礼,人们一定要戴上面具。宋代梅尧臣《送正仲都官知睦州》诗“我惭贱丈夫,岂异带面傩”也能反证,人们在进行傩礼是需要戴面具的。这种带着面具的宗教舞蹈对民间舞蹈有很大的影响。


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黑色脸:脸谱 包拯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杨排风”中的焦赞。

白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其他:面色不好,丑陋。张郃(紫三块瓦脸)

金色脸 :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绿色脸 :勇猛,莽撞,冲动。如:《白水滩》里的徐世英。
脸谱作用:中国传统戏曲有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人物脸谱化。通过脸谱的造型和颜色、图案,开宗明义地告诉欣赏者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伦理特征。这样的划分使得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清楚明白,欣赏者不用再费心猜测、推理、判断。历史比较悠久的中国戏曲种类例如汉剧、秦腔、昆曲、京剧等都有脸谱。

脸谱的作用,除表示性格外,还可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况,如项羽的双眼画成'哭相',暗示他的悲剧性结局,包公皱眉暗示他苦思操心,孙悟空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另一作用是'距离化',拉开戏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脸上的图画使观众分辨不清演员的本来面目,并且与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相貌很不一样,像带着假面具。这使得观众不容易'入戏',避免产生幻觉,而是专心于审美和欣赏。

另外,'大花脸'与'俊扮'同时上场,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生、旦的俊美之相和净丑的怪诞之容。同时,脸谱的浓重、鲜明的油彩和多样的图案,再配上净行'吼叫式'的粗犷声腔,形成强烈艺术刺激,对观众起到兴奋、宣泄和震动作用。脸谱不是绝对固定的,由于上演的剧目、角色的年龄、演员的脸形不同而略有差别。除此之外,演员画脸谱演出时,还有一个原则,即同时在场的诸角色,其脸谱特别是基调色彩不能'犯重',如《长坂坡》中曹营八将同时上场,除张辽不勾脸外,其余七人须一人一色,不能相同。这样的目的是用不同的颜色搭配以求美观,同时要让远距离的观众不致混淆角色。

净行的脸谱最为丰富复杂。楚霸王的京剧脸谱被称为'无双脸',为楚霸王专用。相传楚霸王是个美男子,但因他杀人无数、性情凶暴,画成花脸;又因他是个悲剧人物,双眼处画两大块向下斜掉的黑影,明显的是副哭丧脸。项羽的脸谱底色是大白,这种色调表示奸诈、残忍。在人们的印象里,项羽是血性男儿,尤其是霸王别姬,充分显示出深厚的感情,令人难忘,但其面部只有黑白二色,并无红色。这种情况表明脸谱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制作方法
首先需要寻找成色质地较好的胶泥,然后过淋浸泡,再反复揉摔,做好脸谱的模具,把醒好的泥用模具刻坯,坯子要放在阴凉处阴干,不要暴晒,防止坯子干裂。坯子凉干后打磨抛光上白然后再在坯子上彩绘、上漆、扎髯口、上盔饰这样一件作品就完成了。泥塑脸谱最吃功夫的是彩绘,北京的泥塑脸谱讲究规整,构图严谨,线条流畅,位置准确,色彩明丽,善于刻画和突出人物的性格,注重画工,素有“三型七彩”之称。在彩绘上,红、黑二色画完后还得上清漆,白、绿、黄、蓝以及粉红等都用颜料勾绘。由于黑、红色用过漆,增强了亮度,能使基色突出,并能使之与一般色彩产生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明快的视觉感。

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京剧舞台上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的豆腐块。
这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以三块瓦的基本画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演变而来。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与两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个黑十字;

所谓花三块瓦,即在夸张的眉眼中加一些颜色和装饰图案,如喜剧人物张飞、焦赞,画垂眉或蝶翘眉,笑眼窝,翘嘴以示笑口常开;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如汉朝铫期的老脸则眼窝尾部画出下垂的鬓角,其子铫刚的眼角却呈上翘之势,加上夸大的光嘴巴,一看便是血气方刚;再如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幅奸白脸。

可见花脸脸谱是以色定调,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傲不训、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

专注传统刻纸技艺的普及

带你了解非遗剪刻纸的魅力

------分割线------


     
剪纸是传统文化,非遗项目需要传承的文化,不是说自己摸索就能做出精致作品的,有心的朋友可以多翻看下诸如抖音、小红书等视频平台,特别是部分年龄稍长的老师,压根都没接触过正统的传承,前期没能掌握正确的控刀方式,很多手法都会有些问题,做出来的作品很多细节惨不忍睹(线条凹凸不平、毛刺、线条衔接不齐等)…有的用打孔器在那梆梆的敲,做出来的孔洞与其他位置生硬不协调,甚至细小孔由于控刀水平所限,干脆留置不处理,失去了原本素材部分所要表达的内容。

强烈不建议打孔器,效率和效果远不如掌握基础控刀的朋友做出来的效果

    学习剪刻纸,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控刀,这是做好每一幅作品的前提,也是保证坚持剪刻的过程中不会太累的关键。就像普通的写字握笔姿势,刚开始就错了,后面能写出一手好字的概率会很低,同时相较于正确的方式写出来的会很累...

    拿到我们工具的朋友恳请认真揣摩下基础的握刀、走刀的正确方式,有问题可以私信留言或者通过微信的方式拍一个您个人的实操视频给我看下,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优化建议争取快速的掌握刻纸技艺,更加娴熟的做好每一副剪纸作品,享受剪纸文化带给我们的快乐。

剪纸文化是什么?包括哪些?

社会团体举办非遗文化剪纸班的途径和意义

开设剪纸文化传承班,如何介绍和总结剪纸特色班优势和意义

学校课后服务开设剪纸文化传承班的实际意义

剪纸文化与学校课后服务的活动设计

学校开设非遗传承剪纸班?这些问题可以了解下!

浅析剪纸历史、现状、文化价值及未来发展趋势—木子剪纸

学校开设剪纸文化传承班,需要教授哪些内容?

学习传统剪纸文化分几层?你属于哪一层?

学习剪纸文化的误区有哪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戏曲中的白脸,红脸,黑脸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脸谱
这张脸半个世纪,足可代表一生所爱
戏曲大舞台
千勾万描 京剧脸谱
揭秘川剧变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