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店模型”是不是真的稳定?用数据说话


每周上万字精华,全年50+焦点公司,掌握150种分析方法

▲ 全年订阅  加入专属交流群,与作者直接对话(进群方式见文末)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这一期的《每周公司分析》。

在上一期我讲了趣店这家公司的模型,简单概括一下的话,就是大数据放贷。我们这一期就看一看它自己的财务报表披露。

收入来源与经营成本分析

我这边找了两张图,一张是趣店年度财务数据增长情况,以及过去9个季度的财务数据变化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收入,还是净利润增长速度都非常快,快到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给人的感觉就是too good to be true,好得不太真实。从自己的业务划分上讲,大家知道,趣店以前是做校园分期贷款的,也就是校园分期购物,比如你想在它平台上买一个苹果手机的话,那么你就跟他做借条,然后再分期还款,然后他收取一定的利息。

所以根据这个业务它研究出来有4个收入结构。

第一个就是利息收入,包括购物借条,以及现在的现金贷业务。

第二就是供应链收入,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就是它卖的东西可能比别家的贵一点,就是赚差价;另一个就是,如果它上供应链厂商物品的话,厂商要给他返点。

第三就是罚息收入,也就是你的贷款违约之后,它收入的点。

第四就是作为科技平台,它促进那些出资机构,比如信托、P2P公司,还有银行,直接对接到这些借款人。他们签订一个协约,但是这个协约如果发生违约的话,趣店平台承担百分之百的违约赔偿责任。

大概就是以上这四个收入状况。

整体而言我们可以看到,趣店大概是从2016年开始接入蚂蚁金服的,从那个时候开始,也就是2016年3月份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到它的收入情况就进入飞速增长的阶段,而这之前,2015年就上了现金贷的业务。

与此相比的是它的营销成本,反而远远不如收入速度增长快,也就是说它流量获取的成本很低,大部分的业务直接来自于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的窗口流量。它作为一个第三方服务,被介入到支付宝的窗口里面,类似于OFO单车这样的外部机构作为支付宝平台的第三方应用。

据悉其90%的用户量都来自于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他把这些用户作为MAU的数据,我个人感觉是美化了自己的平台。可以看到它在IPO帐户数里面关键业务指标最新披露了MAU数据,大概是2600万。其实如果论用户的话,我觉得这还不算是用户,只是流量而已,就像我之前在百度公司分析里面说过,百度用户有时候不叫用户叫流量,而社区里面的用户才叫用户,或者像社交网络的用户是典型的用户数据,一方面是它本身对用户的粘性可能没那么高,用户增值服务也不多,另外一方面,这些用户基本上都来自于支付宝渠道,这些人对品牌的忠诚度到底是属于支付宝还是属于趣店呢,这也得打一个问号吧。

资金来源与用户特征分析

第三个就是资金来源,他的资金来源结构主要来自机构部分,而且把大部分P2P的结构都去掉了,主要来自于信托、银行,还有一部分是自有资金,以及通过科技公司的形式直接达成线下借款协约,也就是不在资产负债表范围内的交易额,这一块是趣店大概从2016年开始的业务。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是想探索一些低监管环境的业务,以及不依赖于第三方资金来源做平台的想法。

从趣店的资金本身业务披露上看,他们的小额借款平均用户是每半年借款6次,基本每个月都会借一次钱,这倒是很符合那些“发薪日贷款”的用户典型特征。比如我一个月领一万块工资的话,27、28号的时候就把钱花完了,还有几天的时间,突然想花钱怎么办,就去借一些短期贷款。但我觉得能够拿一万块钱工资的用户,基本不会在趣店上面借钱,可能还是属于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为主。

总之小额、多频,以及期限短,是趣店上比较典型的用户特征。

还有就是趣店自己的风控分类,趣店征信体系是建立在芝麻信用分上面的,他自己的交易数据,以及用户特征数据,都会单独反馈给芝麻信用。在趣店的招股书里面,它把用户的评分模型分为A类和B类,A类就是一些信用比较好的,尤其是在芝麻信用上面得分比较高的,过去没有信用不良的用户,他们的借款金额基本到2000到10000块人民币左右。但在他平台上大量充斥着的其实是B类用户,就是那些在芝麻信用上评分不太高的,趣店再根据其具体的用户特征做分类,他们享受的贷款额度基本在500到2000人民币左右,这里面的分类比较典型的就是,比如两个用户有同样的芝麻信用分,一个在趣店上面有稳定的消费记录和信息地址,一个没有稳定的消费记录和信息地址,那么可能前者能享受的信贷额度在2000到3000元,后者可能就是在1000到2000元,这一部分是他们作为改进自己模型的数据依据。

根据趣店在招股书上披露的数据,他们现在的用户基本上芝麻信用分都在620以上。下一步想刺激的是600-620分的用户群体,他们认为在600分以下的都有值得挖掘的征信额度,这一块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或者风控模型的形式,实现小额低频短期贷款的商业模式。

简单说,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以趣店和蚂蚁金服的关系,有可能趣店会作为蚂蚁金服,一个个人征信体系上做一些工作的先锋部队。

因为蚂蚁占有趣店百分之十几的股份,另外一方面,他们在趣校园这一块业务上有合作,所以趣店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蚂蚁金服的半个干儿子。趣店的这个动作,其实就像在芝麻信用这块金山上向下挖掘,从620分以上的富矿,挖到下面620分贫矿上面看,能不能挖掘出更多的价值资源。这也是大数据放贷必须要前进的方向,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价格,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征信的额度,每个人都会享受不同的投资利率,存储利率的回报,以及贷款利率的对等的回报。

-end-

 加群方式 

 感谢您订阅本特辑,全年订阅用户加见闻小秘书微信(wscnPREMIUM)后发送用户名与订单截图,即可加入专属微信讨论群深入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店坎坷的转型之路 下一站到底在哪?
蚂蚁借呗授信超过3000万人,你连入口都没有?
芝麻信用引发的数据之辩
“多事之秋”的趣店,如今还好吗?
支付宝怒了!大量封!你这样做,花呗、借呗会被关闭!
上市即破百亿,靠支付宝翻盘的趣店将要跟借呗一争高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