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出身名门,被爱情冲昏头抛夫弃子,最后连儿子也不认她

夕阳西下,陈芝秀仍呆呆地望着那轮坠落的红日出神。一只手覆上她的肩头,她回过头,心头微微一颤。那只手并没有离开她的肩头,沉默良久,陈芝秀回过身,握住了那只手。

这一握,她的人生从此改变,多年后想起那个彩霞满天的傍晚,她是否会后悔一时间的心旌摇曳呢。

陈芝秀,出身江南名门,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艺术天赋。家境富裕,父母又舍得花心思培养,才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雕塑家。也就在杭州,陈芝秀认识了画家常书鸿,两人郎才女貌,家境又般配,很快便喜结连理。

新婚后不久,陈芝秀便与丈夫一起赴法国留学,巴黎的塞纳河畔,凯旋门旁留下他俩采风的身影;巴黎美术学院,凡尔赛宫,两人徜徉在艺术的世界里,流连忘返。陈芝秀不仅人长得漂亮,还是社交活跃分子,她和常书鸿把留法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她任主要负责人。

就是在巴黎,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吕斯百先生给她起名为常沙娜。

如果不是看到伯希和编撰的《敦煌图录》,常书鸿也许不会对敦煌燃起如此强烈的情感,那些红妆烂漫的壁画唤起了他深藏已久的艺术灵感。陈芝秀也被丈夫的热情所打动,两人决定学成后回国。

回国后在常书鸿地游说下,当时的国民政府成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便是常书鸿。

那段时间应该是陈芝秀最风光的岁月了,儿女成双(1941年她在重庆诞下儿子,取名嘉陵),有名誉,有地位,还妻随夫荣地成为了官太太。

1943年,他们一家四口乘坐马车赶往甘肃,这一路的艰辛奔波,从繁华的都市走向人烟稀少的戈壁,看着黄沙蔽日,苍凉无比的大漠,陈芝秀心中最初的喜悦在慢慢被磨灭。经过四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到达敦煌,看着满目苍夷的洞窟,陈芝秀再也笑不出来了。

她不是一个愿意为艺术献身的女子。石窟里有一幅壁画,萨陲那太子舍身喂老虎,陈芝秀自认没那么伟大,她需要的是鲜花、美酒和舒适的生活,而她想要的生活,常书鸿给不了她。那时国民政府国库空虚,拨出了第一期经费后,此后的经费就遥遥无期了。

莫高窟,四面沙土,无水无电,最奢侈的饭食,便是酱油拌饭。这里不需要穿着华丽,也不需要精美的妆容,因为一阵风吹过,整个人便是灰头土脸了。这里不仅物质匮乏,精神生活也匮乏,看一场戏要坐火车去兰州。陈芝秀曾提出,带两个孩子回杭州读书,也被注重家庭团聚的常书鸿给拒绝了。

陈芝秀很绝望,觉得自己就象一朵失去雨露的鲜花,在漫漫黄沙里枯萎。

也不是没有开心的事,不久以后,一营军队来敦煌驻扎,为首的青年军官赵忠清伶牙俐齿,又是陈芝秀的老乡,两人的关系越走越近,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陈芝秀不是不知道这一决定意味着什么,但她仍是义无反顾,也许是早就想脱离苦海,也许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艺术常常会戏剧化的夸大,多年以后,人们提及陈芝秀的私奔,总会用上这一幕,常书鸿骑马飞奔,去车站追陈芝秀,半途体力不支倒在地上,最后他还是决定回归敦煌。但其实真实的情况是,陈芝秀先借口去兰州看病,然后和陈忠清会合,两人在一起回到杭州。

陈芝秀向常书鸿提交了离婚申请书。离婚,并非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但陈芝秀把两个年幼的孩子,留在荒凉偏僻的戈壁,自己却在杭州城和新婚夫婿逍遥快活,着实令人不齿。所以后来嘉陵怨恨母亲,始终不肯愿原谅她,这也是她的咎由自取。

如果没有解放战争,没有民国的灭亡,陈芝秀也许仍是幸福的。她出身望族,貌美有才华,陈忠清也是国民党的青年军官,前途看好,他俩很快就在杭州立足,继续过着风花雪月的日子。只是因为离婚的事,陈芝秀在艺术圈名声扫地,她干脆绝足艺术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陈忠清过着二人世界。

时间来到了1949年,民国政府即将灭亡,是和丈夫留在国内,还是去台湾或香港呢,这一次陈芝秀选择留在国内。

对于陈芝秀留下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她不想舍弃内陆的事业,去香港、台湾重新开始,又有人说是因为当时很多艺术圈的人去了港台,陈芝秀不想和他们一起共事,不管是哪种原因,陈芝秀的这一次的选择是致命的,如果说第一次选择只是让她身败名裂,那么第二次选择则让她万劫不复,一生凄苦,最后还赔上了丈夫的性命。

空有美貌和才华,并非安家立命之本,能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决择才是人生不败的准则,可惜陈芝秀格局太小,一步走错,步步错。

解放后,赵忠清因为曾是国民党的旧军官,被判入狱,陈芝秀去狱中看望丈夫,赵忠清哭着哀求陈芝秀救他出去,但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一个弱女子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没过多久,赵忠清就死在狱中。

失去了经济来源,陈芝秀只好放低身份去求人,但因为是反革命军官的家属,所有人都对她退避三舍,无奈,陈芝秀只好再次嫁人,但改嫁也没有使她的生活好起来,产下一子后,生活更是窘迫,陈芝秀只好去给人当帮工来换取生活费。

曾经的艺术家最后沦为洗衣妇,不禁让人唏嘘。

虽然陈芝秀和常书鸿再无来往,但她和常书鸿的大哥还一直联系。60年代,常沙娜从苏联学成归国,大伯父便安排沙娜与母亲见了一面,事后常沙娜回忆道:“那一个妇人坐在我面前,她一直低着头,佝偻着背,手背上的青筋一根根突起,我无法把她与时髦洋气的艺术家联系在一起。”

那天陈芝秀一直喃喃诉说着对常沙娜的思念,请她原谅自己的不辞而别,最后分别时刻,她轻轻地对常沙娜说,自己很缺钱,希望女儿能寄点钱来。

从那以后,常沙娜每个月都会给母亲寄钱,直到有一天寄出的信一直没有回首,收到干妈马光璇的来信,沙娜才知道,母亲已经病逝了。

相比常沙娜,嘉陵就显得异常地固执,他痛恨母亲,至始至终都不肯原谅她,甚至不许别人在他面前提她的名字。

70年代初,嘉陵来杭州玩,那天的杭州风雨特别大,大伯母突然指着前面一个人说,嘉陵,快看,那就是你妈。常嘉陵闻言,突然转身,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在他的身后不远处,一个年迈的妇人吃力地撑着一把伞,步履蹒跚,风把她的鬓发吹得散乱,她永远也不曾想到,只要她回身,便能看到日夜思念,觉得愧疚了一生的儿子,而那一刹那,便是永恒,这也是他们母子唯一的一次交集。

1979年底,陈芝秀在杭州病逝。

回想这一生,陈芝秀是否后悔过。

世人喜欢看因果,都认为她后半生过得悲苦,觉得她一定悔过。但陈芝秀凭着才华和在文艺圈结识下的人缘,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也不困难。但自从和常书鸿离婚后,她就绝足文艺圈了,拿着雕刻刀的手,再也没有刻过新作品。

她只是凡世红尘里的一名普通女子,被爱情冲昏了头,任性地想要过想要的生活,但个人终究敌不过世事。作为一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小姐,她同时也是清高的,从此再也没有踏足那个成就过她的圈子,在这一点上,我佩服她的个性,同时又在想,这么刻意地回避文艺圈,是不是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呢?

陈芝秀的后半生选择隐性埋名,归于市井,这一选择也就是她这一生的诠释了。

这一生,看过人生的繁华,也尝尽人间的悲苦,大起大落,如戏剧一般,既然谱不成华丽的乐章,那就静下心来,谱一曲悲凉、委婉的燕赵悲歌吧,人生本来就如戏,当曲终人散时,冷暖、悲苦自知。

(更多文章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可可小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书鸿-敦煌的守护者
陈芝秀:抛下一双儿女跟同乡私奔,晚年贫困交加,儿子却拒绝相认
妻子与学生私奔,高调登报离婚,晚年他功成名就,妻子后悔已晚
民国名媛与军官私奔,晚年沦为佣人想见儿子,儿子怒斥:你不配
命运的死结:改变两人命运的敦煌
陈芝秀:不愿吃苦与情人私奔,晚年落魄做女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