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文官,战功赫赫,八十岁宝刀未老,佐助明英宗复辟

盘点明代高级官员,活过八十岁的不多,王骥就是其中一个。

王骥一生,历事六朝五帝,目睹了永乐之治、仁宣之治、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其经历可谓复杂。其实,最让人称奇的是,王骥进士出身,却两次担任兵部尚书,三次率兵征讨麓川,成为明代文官中比较罕见的军事统帅。

明朝开国以来,除了明初刘伯温、李善长、汪广洋三个文官封爵,之后近百年没有其他文官获此殊荣,打破这个瓶颈的就是王骥。《国朝献徵录》记载,“本朝之制,文臣不许封爵邑,惟有武功者不在令,自洪武以来盖百年于兹矣。文臣有武功而封爵邑者,始一人焉,靖远伯王公是已”。靖远伯王公,即王骥。

王骥生于洪武年间,永乐四年(1406年)进士。文采上乘,但王骥“长身伟干,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明史·王骥传》),加之初入仕为兵科给事中,这让王骥与兵部、军事、战争、征讨结下了不解之缘。

宣德九年(1434年),王骥官至兵部尚书。从此,王骥正式崭露头角,他不仅统管全国军事,还亲自处理边务,“大阅将士,分兵画地,使各自防御,边境肃然”(《明史·王骥传》)。应该说,王骥是非常有谋略的。

在军事上,王骥跟诸葛亮颇有相似之处。诸葛亮善用火攻,王骥也是一把好手。麓川之役中,王骥总督军务,两次用火攻,一是“以二万人趋上江,围其寨,五日不下。会大风,纵火焚栅,拔之,斩首五万余级”,一是“督诸将环攻其七门,积薪纵火。风大作,贼焚死无算,溺江死者数万人”(《明史·王骥传》)。三征麓川,虽然造成劳民伤财的一些负面影响,但王骥名震天下。

明英宗对王骥非常赏识,征讨麓川期间,鉴于其立下赫赫战功,封其为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靖远伯,岁禄千二百石,世袭指挥同知,赐貂蝉冠玉带。靖远伯虽比不上公侯,但也是近百年来文臣爵位的巅峰。王骥获此殊荣,除了自身战功,还在于英宗亲信大太监王振的大力举荐,“中官王振方用事,喜功名,以骥可属,思大举。骥亦欲自效”(《明史·王骥传》)。

因为跟王振走得很近,王骥差点受牵连。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明廷开始了对王振同党的清算,当时王骥正领兵在外,躲过一劫,“会英宗北狩,群臣劾王振并及骥。以骥方在军,且倚之平苗,置弗问”(《明史·王骥传》)。尽管如此,王骥还是遭到了打压,于景泰元年(1450年)被打发到了南京。

景泰三年(1452年),王骥回到北京,没什么事可做。这一年,王骥已经七十五岁,但宝刀未老,“跃马食肉,盛声伎如故”(《明史·王骥传》),身体硬朗,胃口极好,声色犬马样样都行。当时,内忧外患皆平,英宗被幽禁于南宫,代宗决定废掉英宗之子朱见深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英宗不得自由,无力阻止易储,但其旧部石亨、徐有贞等人咽不下这口气,受到英宗恩惠的王骥也心中不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骥决定发挥余热,对英宗有个交代。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重病,英宗乘机夺门,王骥佐助有功,“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骥与谋”(《明史·王骥传》)。

英宗复辟后,对拥立之人大加赏赐,王骥虽已八十,仍被任命为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务。第二次担任兵部尚书,王骥只干了几个月就辞职,因为他确实已经老了,再者英宗复位后,他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也该休息了。三年后,王骥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英宗念其忠诚坚定,给了他一个“忠毅”的美谥。宪宗时代,王骥的孙子王增娶了英宗的女儿嘉善公主,这对君臣死后成为亲家。(刘秉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文官靠战功封爵,威震西南,为何名声却很差?
钩沉永昌:王骥与“麓川之役”
明抗御蒙古与皇位更迭(一)
王骥传
明英不英(六章)王骥是明朝第一个封爵的文官,却被文官集团排挤
他是政坛常青树,开启了文官统兵的新时代,大明兵部尚书——王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