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国迷踪——虢国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虢国“。

小时候经常去乱翻先王父的藏书,从唐诗里读到这一首,对于虢国这个词映像深刻。开始不认识这个字,请教先王父。先王父教我此字读音,至于当时是怎么解释的我一点也不记得了。因为知道唐代封爵用实名实地,所以一直就明白,虢国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国家。

然而事实是,”虢国“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国家,但却不只有一个虢国。事实就是,历史上有过: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小虢。这是古文献记录中出现过的名称。

《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之下,班固作注:“陕,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这是最早记录四个虢国的文献。

陕:故城在今河南陕县,黄河南岸。大阳:故城在今山西平陆西,黄河北岸。荥阳: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雍州: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南。

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地记录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水经》,北魏郦道元为其作注为《水经注》。在“河水注”中提到, “昔周、邵分伯,以此(陕)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这里又把班固所讲的“陕县之虢”称之为南虢。

《史记*秦公本纪》记载“十一年,初县杜、郑。灭小虢”。此处提到了又一个虢国:“小虢”。

以上所提到的五个虢国都是西周春秋时期的邦国。自东汉以来,关于五个虢国的分封、地望、迁徒及相关问题争论激烈。因为年代久远,几个虢国的本来面目及迁徒状况都已模糊不清。作者君亲见过精美而有铭文的虢国青铜器,这些湮没在历史中的古国深有兴趣。因此试以析之,看文物说历史,聊以为乐。

作者君亲手拍摄家中藏书《中国史稿地图集》

东虢

西虢

一,初封虢国

西周初年有两个虢国。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荀子*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圄,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初分封的目的不必再缀述。重要的是“亲戚”,以血亲为贵,这是周初的政治风俗。这些姬姓封国中有文王之子封国十六个,武王及周公之子封国十个。大(太)王之子大(太)伯、仲庸建立的吴国、虞国。还有文王庶子召公奭建立的燕国。

文王的弟弟虢仲和虢叔的封国也在其中,并且是重要的姬姓封国。《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穆,昭穆序位的意思,以昭穆来指代父子关系。从这段文献看来,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王季是文王和虢仲、虢叔共同的父亲。而且,虢仲、虢叔对于周族王室来说有大功,在周王室立国的国程中一直是文王的卿士。这样的亲密血缘关系和这样的大功,周初的分封必然会许以邦国之重任。

杜预作注:虢仲、虢叔,王季之了,文王之母弟也。东汉经学家马融曰“虢叔,同母弟,虢仲异母弟。”《国语*晋语四》“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动,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虢。”三国史学家韦昭(韦曜)作注“善兄弟为友。二虢,文王弟虢促、虢叔也。”

文献屡屡记录周王朝开国的文王和虢仲、虢叔这两个弟弟的亲密友善关系,也侧面证明了周初分封的东虢国和西虢国的重要地位。

唐代孔颖达《疏》引汉代经学家贾逵曰“虢仲封东虢,制是也。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

以下照片皆是作者君亲手拍摄于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但展品隶属于三门峡虢国博物馆。虢仲,指的是厉王卿士虢仲长父,姬姓,谥号厉公,史称嬖臣,被《吕氏春秋》视为不义之人。国人暴动又称虢公长父之难。此系列皆出土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

虢仲尊

虢仲甫

二,虢叔持势

《国语*郑语》“虢叔持势。”

东虢国的地理位置,在《国语*郑语》里记载得很清楚: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韦昭作注:“虢,东虢也。虢仲之后,姬姓也。此虢叔、虢仲之后,叔、仲皆当时二国君字。”

在济水之西,洛水之东,黄河之南,颍河之北,有十个子男之国,东虢国就在这其中,并且是这其中的大国。具体位置,孔颖达作疏《左传*僖公五年》引贾逵曰“虢仲封东虢,制是也。”这个“制”,是一个重要而引人争夺的地方。《左传*隐公元年》中记载,郑庄公的弟弟段得母亲偏心宠爱,曾经为他请“制”。郑庄公说出了那句非常有名的话,“制,岩邑也,虢叔(以伯、仲、叔、季为字的很多,不一定是同一代的同一个人。)死焉,它邑唯命。”

这是春秋里的有名的故事,“郑伯克段于鄢。”杜预作注:“虢叔,东虢君也,恃制邑而不修德,郑灭之。”东虢国被同姓之国灭了。当初初封东虢的“制”,杜预解释为“虎牢,今河南成皋县。”岩(严)邑即险邑,对于初封邦国的东虢国来说,从地理位置就能看得出来,东虢在东方诸国朝觐成周、宗周的咽喉要道上,是门户锁钥,东虢要以血亲之资为周王室承担屏藩重任。可只惜后来郑国灭了东虢,韩国又灭了郑国,这么重要的严邑也不掌握在周王室自己人手里了。

“虎牢之险,天下之枢也,在虢曰制,在郑曰虎牢,在韩曰成皋。”——《通鉴地理通释》

《史记*郑世家*集解》“虢在成皋”《括志志》曰,“洛州汜水县,古东虢叔之国。”《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汜水县,古虢国,郑之制邑,汉之成皋县,一名虎牢。”以上种种记载,说明东虢都邑在现在河南荥阳县汜水镇附近应无疑。

至今河南荥阳广武乡南村村东南仍有东虢故城,名曰“平眺城”。西晋司马彪《郡国志》“县有虢亭,俗谓之平眺城。”

虢姜鼎,虢姜盘,作者君亲手拍摄于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这些彝器出土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的一座女性墓中,其墓主为虢仲的夫人虢姜,又一个嫁给姬姓的姜姓女子。

虢姜鼎

虢姜盘

三,雍州西虢

《国语*郑语》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

韦昭在此作注:“虢,虢叔之后,西虢也。”

孔颖达作疏《左传*僖公五年》引贾逵曰:“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

《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班固自注:“西虢在雍州。”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虢县,古虢国,周文王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后秦武公灭为县。”《括地志》云“虢故城在岐州陈仓县东四十里。”

清道光年间,虢季子白盘在陕西宝鸡县虢司川出土。

虢仲鬲在岐山京当乡出土。

1974年,午师鼎、师承钟等在扶风县张家村出土。

1975年公臣簋等在岐山县董家村出土。

以上出土实物证明,西虢故地在今陕西宝鸡、岐山、扶风、凤翔(雍州)诸县一代。

西虢,在西周金文中称为“奠虢”、“城虢”,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铭文即用此称呼。周厉王时执政大臣虢仲,也被称为奠虢仲或城虢仲。此时西虢国力空前强盛,地域接近甚至占有郑地的郑宫(周穆王营建,在陕西凤翔北古城山南麓)。都曰城。城,盛也,盛受国都也。西虢被称为“城虢”显示其地近郑宫,地位崇高。

兽叔盨出土于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的一座女性贵族墓中。铭文记录姞姓贵族单叔奂父的长女孟姞嫁给虢国姬姓贵族,单叔奂父为长女作此媵器。媵器是彝器中的一个种类,专为嫁女而作,“君公以嫁子,以镇抚百姓。”,属于送嫁的礼器。

兽叔盨

四,虢国东迁

提到虢国东迁,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虢石父。

西周亡国之君姬宫涅即位后,虢石父为王室卿士。同时虢石父还是西虢的国君。从王室卿士的身份来说,虢石父早已不是他先祖宣公虢季子白那样忠心耿耿的有功之臣。甚至可以说,虢石父是个佞臣。就在他执政期间,帮着幽王废元后立内妾,逐太子立庶子。不能说西周最后是灭于虢石父之手,但至少虢石父没有起好作用,起了推波助澜的坏作用,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正是因为虢石父废申后而立褒姒,导致申国、缯国联合犬戎反叛才使西周灭国,而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几乎分裂。《国语*郑语》评价虢石父“谗谄巧从人之也。”《史记*周本纪》评价“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

作为西虢的国君,在周幽王执政期间,虢石父灭了自己的心腹大患焦国。焦国也是周初时分封的邦国,姜姓的焦国是神农氏后裔,也是三门峡地区历史上最古老的邦国。虢石父灭焦国之后掌握了关中至中原的东西交通要道,不但国力强盛而且西虢的重心也逐渐东移,最后迁都于上阳。西虢国迁移于此,历史上称为南虢国。

二王并立,指的是申、鲁、郑、晋、秦等诸侯国拥立的申后之子、原来的太子宜臼即史书所称周平王,还有虢石父之子继任的虢国国君虢公翰拥立的幽王子余臣史称携王。直到携王为晋文侯所杀,这局面才结束。但对于虢国来说,这也未必是坏事,因为东迁之后的虢国,从一个小诸侯国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大诸侯国。

不知是因为犬戎的侵扰,还是因为强大起来的西秦的压力,或是因为丰镐旧京无立足之地,周平王在拥立者的护卫下迁都于洛邑。“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西虢国的东迁立都是于上阳,而位于黄河北岸的下阳也是重要城邑。《左传》将其分别称为南虢和北虢。如此说来,其实南虢和北虢还是一虢。

因为东迁的功劳,郑武公、郑庄公父子两代的英明,郑国已成小霸,使周平王感觉到威胁。周郑交质,王子狐入郑、公子忽入周,可见此时的周王室和郑国已经关系不和谐了。当郑国抢了温地的麦子和成周禾谷之后,几乎翻脸。为了扼制郑国,周平王又不得不重用原本不拥立自己的虢国来制衡郑国,即“贰王虢”。虢公翰的继任者,虢公忌父正式成了平王卿士,虢国取得了和郑国一样的地位。

自此虢国效忠于周王室。到了末代的君主虢公林父、虢公丑时已不适应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内政不修,农耕政济不事,只知一味愚忠于周王室,不惜穷兵黩武、四面树敌。最终被世仇晋国以借道伐虞的借口灭了国,只留下留传千古的成语“假途灭虢”。

昶伯匜,作者君拍摄于中国文字博物馆,也属于虢国博物馆出借的。此器出土于三门峡虢国贵族墓地,直口、直腹、窄流槽,线条流畅庄重。

昹伯匜

虢季子白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象征着赫赫战功的大型青铜器。此盘出土于陕西宝鸡,上有一百一十一字的铭文,记录了虢国国君、虢季子白代周王室出征讨伐猃狁的大功劳。

沃,浇水;盥,盥洗。奉匜沃盥是古代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仪礼。沃盥,浇水洗手的意思。《周礼*春官*郁人》:“凡祼事沃盥。” 孙诒让正义:“沃盥者,谓行礼时必澡手,使人奉匜盛水以浇沃之,而下以槃承其弃水也。”古人几乎无事不沃盥,宴宾客、大小祭祀、婚礼新人沃盥、丧仪事尸以沃……

虢季子白盘

五,千古之谜

关于南虢和北虢,历来疑点重重。

作为后人来看,基本可以确定以下事实:文王的弟弟虢叔初封扶风郡雍县,后来迁至黄河之南的上阳,也就是说西虢东迁而成为后来的南虢。周厉王时的卿士虢公长父是南虢的始封君。《水经注》记载,虢仲之所都为南虢。这个虢公长父就是此处提到的这个“虢仲”。三门峡虢国墓地也已经发现了虢仲大墓作为实证。

北虢是一个很大的谜团,众说纷纭。什么时候受封的,始封君是谁,都没有确定的答案。《汉书*地理志*弘农郡》说到陕县,说“北虢在大阳”。大阳,大河之阳,即黄河之北,故城在山西平陆县东北。《左传*僖公二年》记载:“虞师、晋师灭下阳。”杜预作注:“下阳,虢邑也。”孔颖达作疏引马融曰“虢仲封下阳,虢叔封上阳。”

另一种说法:东虢故城荥阳,西虢在雍地。而北虢故城下阳即山西平陆东南在三门峡附近,或可是荥阳东虢分支,乃文王弟虢仲之后。

另有说,北虢是文王之孙虢城公之子班“迁遣”去的分支。

臆测种种并无实据。

《左传*僖公二年》当年秋天,“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卜偃曰: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杜预注:下阳,虢邑。原文及作注表明,“下阳”似乎只是西虢的一个城邑,一城之亡并不能引起国之危急。但是在《水经注》、《路史》等引《竹书纪年》中又说,“晋献公十又九年,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吕甥邑于虢都。”此处又把“下阳”称为“虢都”。

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下阳被称为“虢都”,有可能是北虢之都,但也有可能会是另一种情况:即下阳和上阳都是“虢都”,只不过一个是旧都,一个是新都。设想,西虢初东迁,以下阳为都。但是靠近旧敌晋国,后来不得不被迫渡河迁都于上阳,于是北虢变南虢,其实南、北二虢是一虢。

丰伯叔父所作之器,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墓地,作者君拍摄于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此器与兽公盨同墓出土,有可能是同为姞的丰国为单叔奂父嫁女到虢国而做的媵器。

丰白簠

六,小虢之论

西虢在西周末年东迁,后来春秋初年,西虢的故地仍然还有一个“虢国”,史称“小虢”。

《史记*秦本纪》记载“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灭小虢。”明确记录春秋初年,秦武公施行郡县制时灭掉了“小虢”这个邦国。也就是说,小虢被灭,其土地分于杜与郑。杜,杜阳县。《后汉书*郡国志*右扶风》有杜阳县。南北朝时刘昭补注:《诗谱》曰“周原者,岐山阳,地属杜阳,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此地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郑”即“郑宫”,在今陕西凤翔县北。据上推测,小虢属地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及凤翔县北部,仍在西虢故土之内。此小虢是文王弟虢叔所封的西虢在西周晚年东迁后,留下的一支仍居于原地,到春秋中叶被秦武公灭掉,故土成为秦国郡县。

也有可能是西虢东迁,故地被羌戎所占,而陕州之虢尚存,故名曰“小虢”。

柞伯鼎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铭文中提到,虢仲命周公之后柞伯征伐昏国。

柞伯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虢国史迹考略
虢国后人虢序是谁?序封阳曲是怎么来的?
西虢东虢,占据两周锁钥之地,股肱周室,居功至伟
这个公爵爵位的一等诸侯国被司马迁忽视:其国号之意是和老虎搏斗
周朝最重要诸侯国,比晋鲁齐卫显贵,拱卫周天子四百年!
毛父叔鄭世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