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铭砚教子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长子苏迈被朝廷任命为饶州德兴县尉。分别之际,苏轼将一方石砚赠予苏迈,并于砚底铭诗一首:“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迈砚铭》)期望他不忘初心,善始善终,做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官。此诗共四句,句句有真义。

苏轼希望儿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圣贤之道为方向和标杆尤为重要。苏迈只要动笔,必先问砚,就会记起父亲的勉励与期望。苏迈没有让他的父亲失望,他公而为民,政绩卓著,两袖清风,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戴,时人自发地建造苏堂纪念他。苏轼也不无欣慰地对友人说:“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

后来,苏迈辞去官职,担负起照顾一家老小生活的重担。在离开惠州前往海南之际,苏轼再次以文训子,殷切希望苏迈由年轻时的头角峥嵘慢慢归于云淡风轻、宁静平和,做到“慎言语,节饮食,晏寝早起”。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皆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他们会有如此高的成就,与优良家训家风是密不可分的。

“苏门家风”的第一要旨是“读书正业”。苏轼、苏辙幼时顽劣,后来,苏洵想出一条妙计:当儿子在玩闹时,他就躲在一个他们看得见的角落里看书,并装出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两兄弟好奇,便跑过去看,苏洵故意慌慌张张地把书藏起来。于是,兄弟俩想方设法地偷父亲的书看,并在书里找“好玩”的东西,久而久之迷上了读书。

有一次,苏轼的母亲程氏读东汉反贪名臣范滂传记,很有感慨。时年十岁的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当年,苏家故宅中曾挖出一个瓮,众人纷纷猜测里面可能装有金银珠宝。而程夫人却命人用土将坑填好,告诉大家那东西是前人埋下的,不属于苏家,谁也不准去挖取。这件事给了苏轼重要的启示,后来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不仅是苏氏家族廉洁的传统,亦是苏轼为国为民敢于担当的底气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家庭越来越兴旺的征兆:父亲看远,母亲看开,子女看书
“全才”苏轼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故事 |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
苏轼,赢在了起跑线上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苏轼家族的10个教育锦囊!(中)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三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