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笔记)认识候氏黑散2

金匮中风篇,条文少,寥寥数语,篇中侯氏黑散和风引汤,更是药多而繁杂,很难理解,余读金匮伤寒多年,对中风篇及其方药的理解,甚是迷糊,自汉代以后之医家,有论中风主火、主气、主痰、主虚等,众说纷纭,立出方药数百种,令后学者望而叹止,无从下手去读。

中风到底是什么病?该用何方药治疗?怎样解读金匮中风篇?怎样解读侯氏黑散和风引汤?余苦思多年,临症对照,反复阅读金匮伤寒,总结出对中风的理解、治疗原则、及侯氏黑散、风引汤的方解和临床运用,归纳整理如下:

1中风先从厥阴肝风说起,风为阳邪,善动而数变,易动易化火,发展迅猛,病情最重。

2风气通于肝,在内为肝风,属厥阴,所以论肝风,得先从厥阴说起。

厥阴:包括足厥阴肝和手厥阴心包。厥阴肝脏,属风木,藏血,主疏泄,内藏胆火(胆火属相火),心包亦属相火。

3厥阴病发病特点及规律:

一 来势急,发展迅速,厥阴肝风冲击大脑,发为中风卒然昏倒,半身不遂;肝火盛于内而外风袭之,亦发为中风卒然昏倒,半身不遂。

二 易化热:厥阴风木,内藏胆火,风借火势,火助风威,最易化热。

三 易逆而上亢,出现烦躁易怒,头晕、头痛、脑目涨,治疗宜下降其逆上之气,仲景云:应下之。

四易克脾土,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土受克,津液不化,聚液成痰,痰浊入血,蒙蔽脑窍,则神志不清。或从阳化发为狂证,其候多躁而常醒;或从阴化而为痴癫,其候多静而常昏;或发为癫痫,卒然昏仆,筋脉瘛疭,口角流涎;或发为刚痉,角弓反张。

五 肝风冲击筋脉,易出现肢体的牵掣、麻木、刺痛、震颤。

弄清厥阴病的这几个发病规律,再读金匮中风及分析候氏候散,则一目了然。

中风,属厥阴肝病,金匮中风篇第一条:“夫(厥阴肝)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脉微或脉数,中风使然”。仲景常常以脉象论病因,脉微而数,中风使然,以“脉微”和“脉数”把中风分两种类型:一类为脉微,指未化热的厥阴肝风,用候氏黑散。一类为脉数,指已化热的厥阴肝风,用风引汤。

风引汤,在我的主题《浅谈风引汤》,专门讲过,不再重复。至于厥阴风火并归于心包,其病如狂,妄行独语不休,用防己地黄汤治疗,不难理解。

这里主要谈谈金匮中风篇第一方:候氏黑散,方药组成:菊花,白术,防风,桔梗,黄芩,细辛,干姜,人参,茯苓,川芎,牡蛎,矾石,桂枝,酒。候氏黑散,古人论述不少,高明如喻嘉言等,认为是填窍-熄风,后人多尊此义,然余则半信半疑:如何熄风?如何填窍?即为寒风,为何用大剂量菊花?又用黄芩?

用以上厥阴病的发病特点分析,则恍然大悟,了然于心也!

厥阴肝血虚,外风趁虚入侵人体而发为中风,还未化热,为寒风。

1 针对厥阴肝血不足,用人参 当归 川芎补肝血。

2针对厥阴病风木易化热,易逆而亢上,虽属寒风,亦用大剂量菊花抑肝平肝治其亢上,清肝而防其化热,本草云:菊花治诸风头眩肿痛。

3 厥阴风木,内藏少阳胆火,针对厥阴病最易风火交煽而化热,用黄芩一味防其胆火。

4 厥阴风木,最易克土,用白术、茯苓实脾而治其未病。

5厥阴风木,易克土生痰,蒙蔽脑窍,用牡蛎、桔梗、矾石三味治之。牡蛎镇肝祛痰而安心神,矾石除入血之顽固痰浊,桔梗治惊恐悸气,可治痰气上逆心包。

6防风、桂枝行其痹,细辛、干姜除内伏之肝寒。不用附子,因厥阴风木,内藏胆火,不得用大辛大热之品,以免扰动肝火,不比少阴为寒水之脏,在经亦可麻辛附同用。

7 用酒调服者,酒行药力于全身也。

余个人揣测,以上是仲景制方之义,为寒性中风之准则,也是治疗厥阴肝风之典范。所以,候氏黑散,除治疗厥阴肝血虚中风未化热者外,《外台》治疗风痫,还可治疗癫狂、癫痫、痉病、高血压、颈椎病、脑梗塞、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刺痛,胸胁疼痛等,属于厥阴肝血不足、痰阻心包、血虚生风而未化热者,其脉多见于脉弦、脉弦细、脉弦结。?

 

候氏黑散和风引汤皆是厥阴病方,都是针对厥阴肝风内动问题的。厥阴肝风内动,兼寒的用候氏黑散;兼热的用风引汤;兼寒热错杂的用乌梅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梦幻人生讲《金匮要略》中风篇
δ62少阳初气:初之气,地气迁,风胜乃摇,寒乃去,候乃大温……温病乃起,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胁满,肤腠中疮
按图索骥 | 黄元御的气—— 六气之解(1)
武当道医学:天人合一道解肝经行间穴第八
从厥阴“络”“风”角 度探讨高血压
《本草分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