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领导掏心窝子的话:要允许副职有自己的主张,并允许他走弯路

正副职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如何,可以说直接影响着一个部门整个工作和精神面貌的好坏。我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工作,乡长说了,书记不高兴;书记安排了,乡长拖着不办。

局长和几位副局长貌合神离,甚至坐不到一起。听了局长的,副局长就讽刺说:“跟得紧了小心栽跟头。”听了副局长的,局长质问:“谁叫你这么干的?”甚至有的领导之间拍着桌子互相指责。

领导成员之间不团结的原因我说不清楚,我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不过问题不像上述现象那么严重,可也值得研究和探讨。我任副职时,觉得正职是值得尊敬和可以信赖的好人,但在心里为工作暗暗不痛快。认为正职把什么都定了之后再告诉我如何去执行,把我不当回事。我说话算不了数,夹在中间受气,有力使不上。因此对正职在人格上尊重,但感情上一般化。搞工作喜欢时就出力,不痛快时就消极应付。

我任正职后,正副职间有过两次危机:一次是在清真食品厂当厂长时,一位副厂长老是否定我的意见,对我的一些言论和举措或直接或含蓄地进行顶撞甚至嘲笑。我总感到有一种不顺心、合不来的感觉。因此心里很不高兴。

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后期把许多权力都交给他,生活、财务都由他主管,甚至连我出差的条据和药费都让他签字。但我发不起火来,一是觉得这个人正直并且具有生活管理经验;二是他否定我时总有合适的理由。

第二次是在县广播电视局任局长时,其间有近一年的时间和副局长闹别扭。我认为他工作不配合,方法不恰当。他认为我作风不民主,对他不尊重。我们俩人互不理睬,他应付我,我让他坐冷板凳。好在他是个老实本分人,政治素养好,从不在背后说什么闲话,不高兴就压在心里。因此我们虽然不和,外人一般看不出什么,对工作也无大的影响。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反复思考正副职之间这种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使自己的班子比较协调一致呢?个人之间如何相处呢?尤其如何避免因成员之间闹纠纷而伤及部下、损害事业呢?我后来的体会和做法是这样:

第一,如有不团结,主要责任在一把手。

我回想自己为什么与副厂长之间不协调呢?主要原因是自己不懂得如何管理企业,对技术、生活、组织各方面不精通,只是凭满腔热情工作,拿不出符合实际的措施来说服动员一班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埋怨、指责、监视。

在这种情况下,副厂长看不起我是有理由的。由此可见,一个班子的一把手,首先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主要是组织指挥别人去干。自己不懂,心里没谱,又要去指挥别人,这个集体就很难团结了。

在广播局与副局长争了一年多,我看问题的根子也在自己身上。一段时间,我心里总认为副局长是我力排众议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密切配合我是应该的。由于有这种思想,在使用上很随便,想起什么事就推开窗户大喊:“你上来,有事情”。对他很不尊重。更不应该的是经常催他抓工作抓纪律。可一旦他碰了钉子,又埋怨他不讲方法,领导艺术不高。副局长一生气就消极怠工。这时我不是弄清思想,解决问题,而是更生气,经常挑他的毛病。正职不尊重人,作风又不民主,就很难暖住人心,一个班子就很难团结起来。

第二,无论正副职,都要以事业为主,顾全大局。

我很庆幸的一点是自己遇到的副职都是些正派人。我们不论个人之间如何有意见,但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我反过来想;如果当初副厂长不接受生活和财务等全盘工作,做壁上观,工厂成个什么样子就很难说。

换过来再说,如果我不从大局出发,忌恨副职,自己一意孤行,甚至明里暗里给副职找点麻烦,工厂肯定要受损失。广播局的副局长在生气时也说:“你不要认为光你自己在搞工作,我受国家教育多年,也想把工作搞好。”总之,我们之间最终都言归于好,关键是在如何把工作搞好这一点上找到了共同点。

第三,正副职之间要互相关心,坦诚相待,有意见讲在当面。

我先后和七八个副职共过事,深深感到正职领导要首先关心自己的助手。这是使他们全心全意工作的先决条件。再就是有了意见要讲在当面,以免造成误会甚至结怨。

县广播站站长是局班子成员,有较好的无线电技术,也是一个踏实肯干的同志。我任局长后,在他的职称、提拔、任用各方面都很关心,许多事都是我帮他办理的。但我们双方若有了意见都讲在当面。他说我有时批评人不注意场合方法,有些过失,有些工作计划脱离实际。我说他工作不大胆,缺乏计划性。

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像一块焊铁—外冷内热,干起工作不知疲倦,把广播站办成了在全市表彰的先进集体,他自己也成为1992年度全国广播系统的先进工作者。

我又想我和副局长的对立情绪为什么没有转化成对抗,从而没有对工作产生更坏的作用?主要是我首先关心了他:在职务、家属工作安排及住房方面,我都尽力而为。

虽然他对我很不满,很有意见,但都压在心里,是人的感情控制了对抗。如果没有实际行动上的关心,凭他耿直的军人性格,对抗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最终又走到一起,关键还是把意见讲在了当面。

大约我们冷战了一年多以后,我首先感到这不是滋味,便主动找他谈心。刚开始的几次谈不到一起。

最后我就说:“我也是当领导时间不长,肯定有失误,有对不起你的地方,请你原谅。”过了几天他主动找我来说,他也有不足的地方,但对我平时不尊重人,有时脱离实际,朝令夕改,实在不好适应。并表示以后尽力配合搞好工作。他是个正直人,不说假话。我立即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提出他的不足。以后我们联手合作得很好。

第四,要允许副职有自己的主张,并允许他走弯路。

县上派了一个老同志任我局副局长。他来局里不久,由于不了解情况,提出的一些意见不甚贴切。但我总是持理解的态度,尽量肯定其中合理的成分。

有次他提出把基层乡镇收取的广播事业管理费标准提高一些,以促进发展。我知道基层不会同意,但理解他要搞好工作的愿望。某乡要实行标准化广播站,他提出把乡上集资的标准提高些,并主动要求下乡去催款。其他同志不赞成,我就给其他同志解释,行不行让他下去试一下。

我的期望就是让他下去亲身实践一番,产生一些正确的认识。

果然,他多次下乡后,改变了原来的意见,我们之间更加精诚团结了。我很理解那种副职不论有什么意见,一张口就被正职拒绝或搪塞的窝火心理,因为他不让你实践和摸索,他自以为自己很正确。

副职只不过是配角,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工作中,只要副职有工作积极性,想实践一件事,我总是全力支持。正副职之间如果互挑毛病,那么互相都可以挑出不少问题;如果互相理解和支持,就会发现每人都有不少优点和成绩。

第五,副职要理解正职的难处,要虚心学习,诚心配合。

县委为了培养我,曾让我到一个镇任职锻炼。我一时没有理解当时镇上党政一把手工作的艰难,更缺乏虚心学习和诚心配合的态度。记得我任副镇长不久,就产生这样一个想法:认为自己是县委派来的,群众选举的,在班子里应该有一个位置,应该说话算数。

我总觉得镇党政两个一把手把什么事都定了再交给我办,我的一些意见受不到重视,基层干部有事尽找一把手,使我处于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但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自己初到乡镇任副职,缺乏经验,又不了解农村实际,两个一把手实际上是爱护、关心我,要我逐步进入角色。你看,我性急了,盲目了,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我的急性子使我在工作中多少次地高效率完成了任务,又多少次给我带来了失误。其他领导一方面承认我工作有魄力,同时又心底里不大赞成我。后来我当了一把手,每当副职埋怨我个人说了算,对处理一些问题不理解时,我心里有时很难受,同时也明白了当初我任副职时对正职的意见是怎么回事。我就告诉大家,当个一把手确实难得很,你们几个只和我一个人打交道,可我要对上下左右的人负责,担子在我肩膀上,板子要打在我的屁股上,什么时候你们当了一把手,你们就会理解我了。所幸的是我的副手基本都理解了我。

第六,成员之间有意见,一把手要和解,千万不能偏袒

我发现个别的一把手倒是喜欢副职之间有分歧。因为一旦其他领导成员之间有裂痕,就都要从一把手那里寻求支持。这样,正职就可以保持动态平衡,始终维护一把手的威信。

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副职们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会发现这一点的,到这时就麻烦了。我虽没有经过这种危机,但见过别人不少例子,算是提个忠告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大发:正副局互殴实是“权力”互殴
试金之下 尤见其纯
做好副职
如何准确判断一个单位的行政级别?绝对不能看一把手的级别
面对“正”转“副”,一位老区县局长的心路历程
当好副职的十条诤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