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道”后的董其昌,用“金纸”写了一幅字,全卷不染...

“悟道”后的董其昌,用“金纸”写了一幅字,全卷不染凡尘,迷倒3代帝王

明朝晚期朝廷中出现很多腐败现象,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引发了大西农民起义、张献忠起义、三藩之乱等,朝中局势变的混乱灰暗。

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心中压抑而痛苦,为了逃离世俗纷争,追求心中宁静,明末文人都修习禅学,让身心进入轻安之境。

经典代表就是董其昌,他在禅宗思想中,提高自身悟性,感受人生真谛跟自然之趣,追求“心如明镜,淡泊空灵,神明气朗”的境界。

当然这些理念也影响了他的审美方向,在40岁之后董其昌的书画,就以“清旷淡远,虚和萧散”为宗,在古人婉转灵秀的笔法基础上,进行深挖。

研究魏晋的意境与神韵,就像他说的:“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真正的高手不能紧盯技法不放,要着重从内在灵魂下手,追求“天人合一”之境。

并不断进行“变法”,就像他在禅宗的影响下,研制出了独特的“生秀”“淡墨”之法,一笔一划从容自如、简洁悠远,丝毫没有烟火之气。

甚至董其昌在60多岁,“悟道”后写的一卷书法,格调都能高过魏晋,此作就是《禅悦册》,当时他与好友共同谈禅,产生了不少感悟与体会。

所以将这些人生观点,用行草书写在一张洒真金宣纸上,卷中用笔虚灵飘渺、流畅悠然,墨色淡雅清丽,随着行笔急徐产生虚实、浓重之变。

具有天真烂漫的韵味,行笔来往呼应和谐,宛如游动流走的烟雾,富有动态的趣味性,带有几分杨凝式的闲适清雅之美,但又不失颜真卿的浑厚笔力。

虽然外形看似轻柔古淡,但内在笔势劲健率真,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拉住了点画飘动的血肉,而且董其昌对于笔尖的使用十分精到。

他认为:“作书须提得起笔,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运笔全程稳健得当,多用正锋,气韵凝炼不散,没有偃笔、拙滞之处。

也无一处“死笔”,每一处点画都生动灵秀,因此全卷才能展现出空灵飘逸之美,散发出虚和典雅之气,就像降落人间的“仙子”。

不染世俗凡尘,因此陈继儒曾评价曰:“温厚中有精灵,潇洒中有肃括……渐老渐熟,渐熟渐离,渐离渐近于平淡自然,而浮华刊落矣”。

这种萧散平淡之风,迎合了禅宗万物归一的自然理念,和波澜不惊的处世风格,迷倒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王,大力推行他的书法。

影响一批清代书法家,因此时常临摹,不仅可以学到灵动典雅的用笔,深入钻研魏晋之法,上溯古人范本,丰富自身内涵与艺术格调。

还有助于之后临摹清代书法作品,其中的淡雅之气和内容,还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升人生与艺术感悟力,缓解压力并调节心灵。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董其昌的《书禅悦》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以及笔法转变等细节处理都清晰可见,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行穰帖》初唐时期的双钩填墨摹本
王羲之《行穰帖》两大看点
毫发毕现!王羲之《行穰帖》中的唐人勾摹技术
董其昌楷书《信心铭》
无标题
书法作品是怎样刻到石头上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