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岁奥数班,19岁顶级大学,23岁公务员:孩子的一生却被毁了

转载自有范爸妈读书会微信号(ID:qingxiandushu01)

作者 清欢

网上曾流传一个段子:

孩子,7岁,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9岁,我给你报了某某大学;23岁,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虽说是调侃的段子,却像极了部分父母给孩子安排的人生。

父母以爱的名义,安排孩子的人生,有人悲剧,有人痛苦。

01

小敏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妥妥帖帖。

打从娘胎里便开始上早教课。

幼儿园开始上各种兴趣班。

幼升小,用尽一切办法送小敏上精英小学。

高中分文理科时,小敏想选文科,父母却执意让小敏选理科。

父母给出的理由很简单:理科好找工作。

考大学填志愿时,父母不考虑小敏的想法,填写他们理想中的金融专业。

毕业找工作,小敏被勒令回家,到父母安排好的银行报道。

到了嫁人的年纪,父母为她安排相亲对象。

父母对小敏说,对方家境优越,有房有车,嫁给他,后半生就有着落了,不用为生计发愁。

结婚后,父母叮嘱小敏,要照顾好丈夫的起居生活,小敏便辞去工作,成为一位全职太太,操劳家庭事务。

丈夫早出晚归,小敏一日三餐做好,等着丈夫回家,婚后生活还算和谐。

只是,好景不长,小敏的丈夫在外面养了小三,小敏当面对质,却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家暴。

她脸青一块紫一块,狼狈不堪回到娘家,哭喊着要离婚。

父母说这婚离不得,离婚的女人没人要。

哭红双眼的小敏听这话,擦了擦眼泪,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有人在江边发现了小敏的尸体......

活了几十年的小敏,明明是一个大活人,却像被父母拉扯的木偶,一生都被父母操控着,按着父母的方向和步伐前进。

不知为何出发,也不知到哪里去。

当遇到问题,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只会走向极端,最后,酿成悲剧。

父母总喜欢以自己经验来避免孩子踩坑、走弯路。

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孩子选择一切、安排一切。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选择怎么样的学校,读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哪怕是结婚选择的伴侣,都要一一安排好。

无视孩子的内心需求,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失去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权利。

试问一下父母这样做对吗?

显然不妥。

对孩子而言,处处被安排的人生未必是件好事。

父母以爱的名义,绑架了孩子的一生,孩子却为此付出惨遭的代价。

而这种爱,不仅伤害了孩子,还容易破坏家庭和谐,让亲子关系破裂,简直是一场灾难。

02

大家还记得北大才子王猛吗?

王猛从小凡事被父母安排,丝毫没有选择的余地。

为了逃离父母,他拉黑了所有亲人,发表了一篇万字决裂长文控诉父母。

文中他写道:

想按老师要求穿短裤,妈妈不同意;

对奥数有兴趣,爸妈反对他上课、比赛;

就连交朋友,也需要让爸妈一一过目;

想要去外地读书上学,却直接被爸妈拒绝......

王猛控诉道:“我父母一直倾向把我关在家里,按照他们的喜好包办事情。

当王猛父母看到这份决裂书,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只是孩子在闹脾气。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他们对孩子的所作所为,都是出自于对孩子的关爱。

可对王猛而言,这密不透风的爱,让他窒息,为此还患上了社交障碍症。

王猛的父母自以为是为孩子决定一切,安排孩子的人生。

实质对王猛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他一心只想逃离父母。

最后,只能毫不留情的和父母决裂,12年春节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既痛心又害怕,害怕自己和孩子会变成这样。

对于这种亲子关系,用毕淑敏的原话就是:

我觉得一些家长为孩子设计人生之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孩子有权利选择其他路。

当孩子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让家庭环境恶化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是以“为你好”三个字,剥削孩子的自由和选择。

“为孩子好”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该明白一点,孩子需要被尊重,孩子是单独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蔡康永在《奇葩说》上说过一段特别扎心的话,令我感触极深。

“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什么?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父母要他变成的人。”

为人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却不知道,对孩子来说,最珍贵的是拥有选择的自由。

拥有自由选择的孩子,他的人生又是另一番景象。

04

金牌作词人方文山曾说:拥有选择的人生才是幸福的。

而90后男孩林卓宇,便是拥有幸福的孩子。

5岁开始文学创作,12岁出版著作,15岁成为湖南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先后更是获得200多个文学奖项,被称为“90后作家掌门人”。

当林妈妈谈及对儿子的教育时,表示自己从不强迫孩子学什么,太多的条条框框容易抹杀孩子的天性。

孩子喜欢阅读,就给他买很多书;

孩子喜欢写作,就支持他写作,不会刻意培养;

孩子喜欢旅行,喜欢花草,就带他出去玩,在家腾地方给他种花草......

“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自由成长,我们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就好。”这是林妈妈的教育理念。

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一书中,格兰特·霍尔沃森表示:孩子渴望在归属感中获得幸福,在新事物中获得成长,在自由选择中获得内在动力。

让孩子自主选择,才能做到选择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

孩子在内力驱动下的学习,感到愉悦而充满动力,这才有可能成就自己。

教育界的模范陈美玲,在谈及对儿子的养育时,曾说,千万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是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选择的自由。

犹如冰心说的: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选择。

05

前段时间,都市育儿剧《第二次也很美》热播,剧中的教育理念引起大家的热议。

男主许朗对女儿的教育,秉持着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规划、管理和引导。

许朗的教育方式是许多家长们的做法,家长们认真用心为孩子规划一生,想让孩子少走弯路,却忘了没有谁的一生是完美、平顺的。

生活中的一些坎坷、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有意义的。

毕淑敏曾说:

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该有完整的体验。

当许朗问女主安安对孩子有什么规划时,安安一脸懵问:“那是人家的人生,我瞎规划什么?”

安安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与许朗有所不同。

安安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下给孩子创造学习环境。

给予孩子自由,让孩子决定自己的喜好。

让孩子去冒险,去经历,去体验生活,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与许朗的教育方式相比,安安尊重孩子、对孩子放手、让孩子独立的教育方式,具有参考价值。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法设计和干预他的人生,孩子有自己选择的自由。

尽管,父母对孩子的规划是一种关爱,但也是一种越界的行为。

侵犯孩子的生活和人生,会酿成悲剧。

如同小敏,在父母规划下活着,完全不懂得自己人生的意义在哪。

等到出现问题后,措手不及,不知如何解决。

最后,只能结束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从而得到解脱。

再者,就像北大才子王猛,在父母事事干预、安排下成长。

等到长大成人后,只想一味逃脱父母,与父母反目成仇。

父母口中的爱,却成了刺向孩子心脏的利剑,让人难以释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不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并积极引导孩子,并非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正如斯宾塞所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孩子自己做选择,为未来的独立生活作准备。

作者:清欢,有范爸妈读书会主创团主编,清欢读书会联合创始人,家庭教育、情感专栏作家。百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这里每天都会分享教育心得/各类学习干货/儿童故事/情感美文,在教育的道路上,你从不是一个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有个“舍得”的父母,你做到了吗?
台湾亲子教育专家吴娟瑜传授孩子教育秘决
农村人这三句话:句句养人;城里人这三句话:句句坑儿
北大毕业生12年不回家,写万字长文痛斥父母:我们是怎么变成仇人的?
爸妈一句口头禅,孩子内伤30年!
被父母强制考公5年后患上精神病:这就是所谓的“为了孩子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