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夫子到底高在哪里?

文:依然

“东面有个外乡人,其额像尧帝,其肩像子产,神气像大人物,却狼狈的像只丧家之犬!”这便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的真实写照。堂堂一国宰相,却狼狈到如此地步,情何以堪……

看了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才知道,至圣先师孔夫子在其人生最辉煌的时刻被迫出国,苦逼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国君,虽然多数时候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由于其坚持的政治理想与当时急功近利的“乱世”现实不相符合,道不同不相为谋,历经14载未能施展才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的孔子返回鲁国。他的游历可谓九九八十一难,有时竟7天不进油盐。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图: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

今天的大致路线为: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

那么,孔子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游历是不是一无是处,没了意义?其答案就在藏在这样一句名言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有人说这是他游历之前的政绩,怎么能与游历之后相提并论?这个还需要各位看官接着往下看。

古圣先贤 流芳万世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时代。外有戎狄入侵,内有诸侯割据。东周天子失去权威,社会动乱,礼崩乐坏。诸国之间竞相争霸,战火连连,纷争不断。我们的孔大夫子就是生活在春秋后期的鲁国。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人两千年来行为道德规范的制定者。

在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孔子被誉为“千古圣人”。我们现在提倡的国学,儒便是根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孔子的仁政思想虽然没有很好的得以实现,但是,通过教学,他的弟子却一个个的做了列国的大官,相传有3000名以上的学生,其中出了七十二贤人,桃李满天下。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被世人传扬。

《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也就是皇室血统。周灭商后,周成王为安抚商朝旧部,分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建国为宋。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

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鲁国是当时公认的文化中心,跟宋国一样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其中的礼节繁杂,婚丧嫁娶、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琐的仪式。穷人当然说不上这些,但是,从国君、诸侯、大夫,到一般富贵人家,对此均特有讲究,每逢婚丧大事,他们便会雇用一班子人来举行相应的仪式。那时管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儒”。

孔子从小聪惠好学,受到这种古老文化的熏陶,学会了许多古代的礼术,常用小木块当祭器,小泥团当供品,演习着古代的礼仪,乐此不疲。后来,孔子把其融入诗、书、礼、乐、易中,发展为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从而形成“儒家”学说。

孔子,二十岁时候,学识已经非常渊博,被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所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他最赞赏的还是自己的仁德。

孔子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不断得到提拔。

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孔子执政仅三个月,政绩非常显著,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

提到孔子,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礼。周润发饰演的孔子,动不动行下跪大礼。是的,孔子的礼数繁多。礼多人不怪嘛,这也是我们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由来。

但是,孔子并不是顽固的守旧派,对于旧的制度,好的汲取,坏的就大胆抛弃。如当时极其残忍的活人殉葬制度,孔子因弟子收留了一个殉葬的男童,遇事解事,而反思殉葬恶习的残忍之处。并以“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事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切身体会、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服众朝臣,废除了活人殉葬的不良习俗。他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堪称世人的楷模。同时结合道家之“天道自然”总结出了遵循天道规律的方法——道德。把仁德、礼数解读到了极致。这也许是孔子在游历后得出的最有价值的、复杂现实社会所可借鉴的、切实可行的东西。

孔子被迫背井离乡远走他国的真正原因

在孔子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不仅文德出众,而且武谋过人,也许血液里流淌着其父亲的英勇,竟以己之力抗衡齐国不费一兵一卒收复失地,平步清云,连升数级,做到了代相国之职。孔子的才能被齐国嫉妒,认为此人将是齐鲁之争的最大障碍,必须除去。便有了,夹谷关会盟失策,反而被孔子收复汶上三城。因而又有了后来的美人计策,当然美人是送给鲁国国君的。如此锋芒毕露,为其流落他乡周游列国种下了祸根。

三桓:是鲁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的合称,分别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庆父、叔牙、季友的后裔。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纵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贵族手中。由于君权削弱,鲁国国内贵族纷争激烈。

此时代相国的孔子提出尊王室、复礼制、抑三桓的理念,试图削弱贵族势力。“堕三都”的提案顺利通过,刚开始季孙氏助推此举,任由孔丘拆其的城墙。其中的原由耐人寻味,堕三都拆城墙此等大事,若没有国君的同意是不可能被提出的,并且,季孙氏即便是反对,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更没有彻底解决的好办法。因此,他运用了“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膨胀”“给人甜头在先,后抓要害一击即中”的计谋,等待时机,给孔子和鲁国下了一个大大的套。当然,他年老时悔恨万分,誓死接孔子回国。

因为季孙氏知道,堕三都如此大事,肯定会被外界所知晓。齐国更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事情拿捏的这么准确,是不是有内外勾结就不得而知了。

公山不狃,鲁国三桓之一季孙氏的部下。其早已不满三桓的残暴统制,便想诱使孔子和他一起谋反,季孙氏也那他没有办法,早欲除之而后快。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使他恼羞成怒,扬言要杀孔子,擒鲁君,驱三桓。

堕三都政令下达后,季孙氏家臣公山狃的费邑也在拆除之列,公山狃于是带兵反叛,试图攻占曲阜,自立为王。孔子保护国君登上武子台。武子台下,公山狃部队进攻,孔子点燃先前准备好的十二大缸燃油,从上而下向公山狃部队倾泻,公山狃军大乱,仓皇撤退,季孙氏坐收渔翁之利乘机消灭了公山狃军。

此时,二都尽毁,叛军大乱,堕三都即将大功告成之际,齐国国君看到机会来了,于是假借馈赠美女良马的噱头,调遣3万大军,兵临鲁国城下。其实,此时的齐国是不敢攻打鲁国的,因为有孔子在,根本没有胜算。但是,公山狃的叛乱,鲁国国君大受刺激,他经不起一点的失误,孔子的大道理,他再也听不进去了,德行致高的理念,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与不堪一击。此时的季孙氏也把握住了时机,估计这就是他一步步策划的。以此作为要挟,迫使鲁国国君放弃孔子,接受齐国的美女良马,这也正是齐国用兵的本意。

当孔子接到破碎的玉环时,知道自己已经不会再被重用,于是只能选择远走他国。这就有了孔子著名的周游列国之佳话。

此时的孔子为什么非要选择远走他乡,周游列国呢?由于鲁国国君的选择,此时的他应当知道自己推行的仁政,这一套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不会再有多大的用武之地。可是,他仍然选择了远走。原因有三,也就是上面所讲的,一是,他得罪了实际操作国家的权贵,三恒,不走全家也许只有死路一条;二是,他也不想国君为难,因为鲁哀公曾经如此的器重他,他已名声在外,齐国不会善罢甘休;三是,推行他试验成功的仁德之治,能救一个人算一个人,这种精神,非一般人之理想。就在他被迫流浪在外的时刻,仍然不忘国家安危,在鲁国即将被齐国战败时,摒弃前嫌,派弟子冉求力挽狂澜,救鲁国于危难。

孔子被迫远走他国,为何众弟子抛妻弃子舍家脱口的跟他前行

孔子远走他乡也是不想波及自己的家人和家族,当然只是一人出走。此时的众弟子能随其踏上茫茫未知的成功率几乎等于零的前程,可以说,一不为荣华富贵,而不为满腹经纶,完全是孔子个人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超过了世俗的界限,是一种精神的引领。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后最大的收获,虽然,游离中历尽千辛万苦,遭遇千难万险,最终得到“教学”真理,与其远走他乡游说君王,不如教学、著书来的实惠。

艳遇卫国夫人南子

因为卫国曾修书,聘请孔子,也是盟国,孔子携众弟子一行先至卫国。在卫国他们受到了卫国国君的热情款待,但毕竟是出自幕后实权者南子之手。孔子看到了卫国的内乱已无法控制,不久便离开了。

在此期间,“子见南子”也让人印象深刻,南子与孔子促膝长谈人生哲理。因南子早已仰慕孔子的才华,且喜欢上了孔子,南子做事坦荡、激情。对孔子了解至深,也可谓是孔子的红颜知己。南子问孔子:“夫子常说,仁者爱人。不知夫子的这个人,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可见南子的倾慕之心。

孔子对南子的评价是:自己从来没见过如此好德又好色的女子。

南子对孔子的评价是:世人也许很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孔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可见,南子的领悟之深,交谈中,曾经几番触碰孔子的灵魂,孔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矛盾与不舍,因为他遇见了南子的未来终将为政斗所害,不会有好的下场。

在绝美佳色、心灵相吸与权势诱惑的面前,孔夫子守住了仁义道德,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智,圣人也!试问,当今之人,几人能及。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那是正当的男女关系;又有多少人,违背伦常,沉迷于财色名利,败倒在美艳的石榴裙下,或成为枪下亡魂,或锒铛入狱。不得不为世人深思。明知色字头上一把刀,当娇艳欲滴的诱惑摆在面前时,却守不住内心那点脆弱的底线,宁愿满足片刻的欲望,让灵魂踏上堕落的深渊,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却不能忍受一时的刺激及时回头!

子路遇难

子路深知孔子的理想,一心想给师父创造理想的环境,帮助师实现仁义治理天下,实现大一统的远大抱负。在游历途中,卫国新君十分赏识子路的才能,邀请他做蒲邑的大夫。孔子极力劝阻,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但子路去意已决。想治理好蒲邑,再接孔子前去。于是孔子告诫子路,为官之道,在仁和,和而不同。但是,事与愿违,一别数十年,最后,以失败告终。在最后被杀头的时候,子路仍然不忘孔子教诲:君子,就算是死,冠帽也要堂堂正正。这是一种信仰,内心的信仰,在生死面前亦能大义凛然。

颜回敬师食污饭

孔夫子与众弟子们在陈、蔡的地方被围困,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

弟子们被饿了七天,个个面黄肌瘦。

子贡见不顾危险,突破重围,用自己身上的财物,在外面换回少许的米,给大家充饥。

人多米少,颜回与子路便找了一口大锅,在一间破屋子里,开始为大家煮稀粥。

子路有事离开了一会儿,恰好此时,子贡从井边经过,一扭头,正好看到颜回拿了一小勺的粥往嘴里送。

子贡看了有些不高兴,但他没有上前质问颜回,而是走到了夫子身边。

子贡见了夫子,行礼后,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道: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如果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那怎么还能算是仁人廉士呢?

子贡就接着问夫子: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夫子很明确的回答子贡:当然不会。子贡便将看到颜回偷吃粥的事,告诉了夫子。

夫子听后,并没有很惊讶,说道:我相信颜回的人品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他,可能其中有什么缘故吧,你不要讲了,我先问问他。

于是,夫子便召了颜回来,对他说:我前几天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护佑我们吧?你粥做好了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

颜回听了,马上恭敬地对夫子说:夫子,这粥已经不可以用来祭祀先祖了。

孔子问:为什么呢?

颜回答道:学生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粥的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被熏后,掉了一小块黑色的尘土到粥里。它在粥里,就不干净了,学生就用勺子舀起来,要把它倒掉,又觉得可惜,于是便吃了它。吃过的粥再来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啊!

孔子听后说:原来如此,如果是我,那我也一样会吃了它的。

颜回退出了之后,孔子回头对着几位在场的弟子们说:我对颜回的信任,是不用等到今天才来证实的。几位弟子由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非常信服。

由此看见,眼见有时也并非如实。

孔子借伞

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没有雨伞,有人建议说: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一听就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

由此可见,和人交往,要知道别人的短处和长处,不要用别人的短处来相处和考验,否则就会友谊不长久。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用势力来征服他人,能征服得了面却征服不了心,并有可能会为今后埋下“揭竿而起”的隐患,但是如果能够以理服人,那被征服者就无话可说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这句话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那么,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掌握不了这些内容,那么就要用教学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只有明白了这些,社会才有秩序。

孔子的教育主张是:“君子不会苛求他人毫无过错,但是却会用各种办法努力去帮人改过!”刚开始,孔子在鲁国推行,非常理想,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完美状态。但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各国之间互相争霸。自己被迫周游列国,逐渐表现出了现实纷乱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从而深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讲述的是相处之道,大概意思是: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说,与女子的关系很难处理好;站在官员的角度来说,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因为过分接近就不知道谦逊,过分疏远了就会有怨恨。

因而孔子的晚年与其周游列国一样,一直以教学(与释迦穆尼一样,一个是世间法,一个是出世法,所以,有人说,儒是佛的根。)的方式感化世人,只不过是前期的课堂在官场,后来的课堂在民间,私人办学也由此生生。另外又增加了保护措施,那就是修书立传,流芳百世。如果孔子那时候有网络的话,估计他会把课堂也搬到网络上来。

孔子施行仁德、礼记的社会体系得到后世帝王将相的尊敬与效仿。孔庙门前的下马碑,更是对孔子教学的肯定与尊敬。

文庙门口设“下马碑”始于元代,普及于明朝初期,最开始是一种社会倡导,后来成为朝廷的一种要求。是古代圣人和文化尊贵的象征,也是朝廷对人文教育的一种尊重。孔庙门前的下马碑是皇家设立的谕令碑,一般刻立在文庙前的东西两侧。最初于金明昌二年(1911年),金章宗诏令孔子庙前置下马碑,刻文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驻骄下马”。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年)命过孔门者皆下马,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国家再次重申:“文庙前左右竖下马碑,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马”。

这便是孔老夫子的高明之处!您可曾想过?

版权声明:本文系微信公号读史旗下作家 依然作品,不得匿名及隐匿来源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触中国传统文化之十四
孔子单独会见南子,引起弟子不满,孔子指天为誓说了十个字
商贾传奇(四)子贡救鲁
中华文化—传记篇 . 孔子传《第二十二章 孔子离邦 子贡答贤》
《史记》故事: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夫子周游列国
十一、孔子开始周游列国,第一站到卫国,在卫待了5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