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外艺术品市场的纵横起伏

近年来,中国藏家频频出手购买西方艺术品。从王健林2041万美元购藏莫奈《睡莲池与玫瑰》,到刘益谦大手笔以1.7亿美元购藏莫迪利安尼的名作《侧卧的裸女》,中国藏家对海外艺术品市场的渗透在不断延伸,国内高净值人群对海外艺术品的兴趣也在日益增长。本报告通过全面分析海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脉络,为国内高净值客户投资海外艺术品市场提供参考。



林采宜、刘郁 /文



一、海外艺术品市场发展简况


1. 海外艺术品市场发展历程


海外艺术品投资萌芽较早。随着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品也逐渐商品化。18世纪中期,苏富比、佳士得拍卖公司相继成立,众多艺术品因此得以顺利流转。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萧条与二战相继爆发,大部分国家经历战争和战后重建,人们对艺术品的关注度随之下降,艺术品投资市场也相应遇冷。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复苏,艺术品投资市场重新进入繁荣时期,同时,金融业的发展使得艺术品投资更多地运用各类金融工具。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基于艺术品开发和推出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了全球艺术品投资的蓬勃发展,也使艺术品市场在发达国家成为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并列的三大投资市场之一。



2. 最近10年的海外艺术品市场动态


从销售总量来看,海外艺术品市场最近10年总体处于冲高回落,探底回升的大趋势中。销售额自2007年到达最巅峰的437亿欧元,其中,拍卖市场成交额为219.88亿欧元。随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9年下滑至谷底的232亿欧元,随后的2010-2015年,总体处于恢复性增长趋势之中,2015年达到405亿欧元,同比增长1.51%,但与2007年的高点依旧存在7.40%的差距。


从市场结构来看,2006-2015年的这10年里,海外艺术品市场销售额的3/4左右由美国和英国贡献,其他国家占1/4。从动态角度看,美国市场份额总体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15年,美国市场销售额占比从49.46%上升至53.09%,增加3.62个百分点,而英国及其他国家分别下降3.11个百分点和0.52个百分点。若以最高点和最低点年份计算,三者分别为增长15.28个百分点、下滑11.44个百分点和下滑13.16个百分点(图2)。




从销售渠道构成来看,海外艺术品市场销售接近一半是通过公开拍卖方式,最近10年,公开拍卖占比呈下降趋势。2006年至2015年,拍卖渠道占总销售的比重从47.74%下降至42.65%,下滑5.09个百分点;而海外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国家构成中,美国、英国和法国贡献了80%以上的交易额和50%以上的成交量。2011-2014年,美、英、法三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占海外艺术品市场的比重从81.03%上升至86.96%,而拍卖成交量占海外艺术品市场的比重从51.85%小幅下降至50.62%。可见精品拍卖多数在上述三个国家的拍卖行举行。




作为艺术品投资的重要主体,海外艺术品投资基金的数量和规模也同样经历了见底回升的过程。2012年至2015年,海外艺术品投资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先从6.51亿美元下滑至4.17亿美元,而后逐渐回升至5.58亿美元,占全球艺术品投资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的比重也从最低点的28.56%上升至46.50%;同期海外艺术品投资基金只数趋势也与之类似,先从25只降至17只,然后又回升至20只,占全球艺术品投资基金数量的比重也从最低点的16.35%上升至37.04%。


从海外艺术品的投资回报看,以梅建平和摩西教授编制的不同类别“梅摩艺术品指数”为例,近20年的数据显示,与同期证券市场指数相比,各类艺术品指数总体呈现出相关性极低、波动性更小的特征,且部分类别跑赢同期证券市场指数。其中战后和现代艺术指数、当代艺术指数20年平均回报率分别为10.71%及9.13%,超过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8.33%,且方差分别为12.87%和18.95%,低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19.25%,而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负0.132和负0.215,呈负相关。




二、海外艺术品市场主要板块


根据艺术家创作时期的不同,目前艺术品大致可分四个类别:当代艺术(1910年之后出生的艺术家的作品)、现代艺术(1875年至1910年出生的艺术家的作品)、印象派和后印象派(1821年至1874年出生的艺术家的作品)和古典美术大师(1821年之前出生的艺术家的作品)。从销售额和成交量的占比结构来看,占比最高的是战后及当代艺术,销售额占比在50%-52%,成交量占比在43%-44%;其次是现代艺术,销售额和成交量占比在28%左右;再次是印象派及后印象派和古典美术大师,通俗地说,越是近代的艺术品交易越是活跃。




1、当代艺术:增长速度最快


当代艺术是海外艺术品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品类。上世纪80年代,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在艺术品销售额中还占主导地位,当代艺术普遍被当时主流人群认为是历史积淀偏短、价格波动不稳定、高风险的品种,只获得极少数艺术品经销商和收藏人士的关注。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当代艺术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尤其是到了21世纪,当代艺术的受欢迎程度急剧上升,从2007年开始,当代艺术品的销售额和交易量全面超越现代艺术品,成为艺术品市场中份额最大的板块。


2003-2014年,当代艺术板块的全球拍卖销售额从5.93亿欧元上升至58.79亿欧元,增长891.40%,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同期当代艺术板块的全球拍卖成交量从2万余件上升至12万余件,增长超过500%,量价之差说明了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一部分来自于艺术品价格的上扬。


2014年,当代艺术品的销售额为45.27亿欧元,同比增长25.30%,增幅表现高于同期全球市场的18.94%;而同期交易量却从10.8万件降至10.1万件 ,由此可以推算,2014年海外当代艺术品拍卖均价上升幅度达到27%左右,超过销售额的增幅。




从市场结构看,美国、英国和法国位居,其中美国市场销售额占比在60%左右,成交量占比超过25%。实际上,美国自2009年到2014年,当代艺术的年销售额增长超过425%;此外,排名第二的英国市场销售额占比超过20%,成交量占比超过8%,然而与其全盛时期(2008年销售额占比曾经超过35%)相比,已经大幅下滑;目前美、英、法三个国家当代艺术拍卖销售额占比合计高达88.31%,成交量占比合计高达45.00%,居绝对统治地位。


从价格结构来看,2014年,92%的当代艺术板块拍卖市场中的作品成交价格低于5万欧元,其中48%的作品成交价低于3千欧元,44%的作品成交价在3千欧元到5万欧元之间,二者合计贡献14%的销售额。而成交单价100万欧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凭借0.9%的成交量贡献了54%的销售额,且这些高价作品67%成交于美国市场,而超过1000万欧元以上的超高端作品中,80%在美国市场成交。美国艺术品交易市场无疑居于当今艺术品交易的巅峰之位。




马太效应同时也出现在艺术家中。2014年,当代艺术拍卖市场有作品成交记录的艺术家超过4.5万名,但90%的艺术家作品成交单价在5万欧元以下,56%的艺术家作品成交单价甚至低于3千欧元;只有不到1%的艺术家作品单价超过100万欧元,只有28位艺术家的作品单价超过1千万欧元;前20位艺术家以4%的成交量贡献42%的销售额,其中总销售额最高的艺术家是安迪·沃霍尔,他的作品,以1%的成交量,贡献8.5%的销售额,其作品《猫王三重影》也以6570万欧元的成交价成为2014年该板块单品销售中的峰值。


2、现代艺术:拍卖市场的重要板块


在2007年之前,现代艺术一直都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主力板块,随着当代艺术的迅猛发展,2007年开始,现代的第一把交椅地位被当代艺术所取代,市场份额也从36%下滑至29%。


2003-2014年,全球拍卖市场中的现代艺术板块销售额从7.51亿欧元增长至33.45亿欧元,增长345.40%,年复合增长率为11.93%;同期现代艺术板块的成交量从不到4万件上升至9万余件,增长超过一倍,这表明现代艺术品的均价也有不小的升幅。


2014年,海外现代艺术品拍卖市场销售额为23.08亿欧元,同比增长13.64%,增幅胜过同期全球市场的5.92%;同时交易量一直保持在7.3万件,基本不变。由此可以推算,2014年海外现代艺术品拍卖均价上升幅度在13%左右。




从市场结构来看,现代艺术销售份额也是美国、英国和法国占据前三,其中美国销售额占45%,成交量超过25%;英国销售额占比在30%左右,成交量占比在10%左右。2014年,美英法三国现代艺术拍卖销售额占比合计分别高达85.51%,成交量占比合计高达51.85%。


从价格结构看, 91%的现代艺术作品成交价格低于5万欧元,其中作品成交价低于3千欧元有48%,3千欧元到5万欧元之间的有43%,合计只占17%的销售额。而成交单价100万欧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以0.7%的成交量实现了44%的销售额。与当代艺术板块类似,这些高价作品大部分也在美国市场成交,2014年,美国实现了45%的成交单价100万欧元以上的作品销售额、以及60%的成交价超过1000万欧元以上的超高端作品销售额。




2014年,现代艺术拍卖市场有作品成交记录的艺术家超过2.6万名,然而作品成交单价不到5万欧元的艺术家超过91%,作品单价超过100万欧元的艺术家不到1%,作品单价超过1千万欧元的只有15位艺术家。作品单价排名前20位艺术家以10%的成交量贡献50.1%的销售额,其中毕加索是总销售额最高的艺术家,以3.1%的成交量,贡献10%的销售额,而该板块单品成交价最高的是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二轮战车》,高达8090万欧元。


3、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市场地位逐步下降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是众多顶级收藏家争相追逐的对象,然而一方面受制于顶级作品的供给稀缺,另一方面随着当代艺术的崛起,印象派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中的占比逐年下降。2000年以前,该板块市场份额超过30%,而到2014年,这一数据进一步降低至12%左右,位居第三。


2003-2014年,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板块在全球拍卖市场中的销售额从4.27亿欧元增长至10.30亿欧元,增长141.22%,年复合增长率为8.3%;同期该板块的成交量从2万余件上升至4万余件,增长接近一倍。


2014年,海外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艺术品拍卖市场销售额为10.89亿欧元,同比增长12.85%,增幅表现胜过同期全球市场的9.46%;而交易量维持在3.5万件左右,基本不变。




从结构来看,依旧是美国、英国和法国占据前三,其中美国销售额同比增长28%,销售份额在40%以上,成交份额超过25%;英国销售额同比增长23%,份额占比超过30%,成交量占比超过10%; 2014年,美英法三国现代艺术拍卖销售额占比合计分别高达86.30%,成交量占比合计高达54.02%,处于主导地位。


2014年,拍卖市场中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板块作品成交价格低于5万欧元的达到93%,其中55%的作品成交价低于3千欧元,38%的作品成交价在3千欧元到5万欧元之间,二者合计只实现了15%的销售额。而成交单价100万欧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以0.6%的成交量贡献了45%的销售额。




2014年,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拍卖市场有作品成交记录的艺术家超过2万名,然而94%的艺术家作品成交单价不到5万欧元,作品单价超过100万欧元的艺术家仅占0.5%,只有6位艺术家作品单价超过1千万欧元,前20位艺术家以6.2%的成交量贡献63.5%的销售额,其中莫奈是总销售额最高的艺术家,以0.1%的成交量,贡献12.7%的销售额,而爱德华·马奈的作品《春天》以5220万欧元成为该板块单品最高价 。


4、古典美术大师:市场流通量较少


古典美术大师艺术作品兼具艺术和历史等多重价值,大部分精品被长期珍藏在各大博物馆等机构之中,少量作品一旦流入市场即被投资者买入并长期持有,因此,市场流通的古典美术大师作品增长较少;与此同时,与近年来更热门的艺术作品板块相比,古典美术大师作品并不在潮流之中,这一板块的爱好者对流行趋势及价格的变化也不太敏感,因此,和其他类别的艺术作品相比,该类作品的投机性较小,交易相对不活跃,销售占比份额不到10%。


从2003年至2014年,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的销售额从6.14亿欧元增长到14.92亿欧元,增幅143%,年复合增长率为8.4%;同期成交量从接近2万件上升至2.5万件左右,增幅不大,显示出这一类作品供给的稀缺性。


2014年,海外古典美术大师作品拍卖市场销售额6.93亿欧元,同比增长12.68%(同期全球市场的增幅为-0.4%);作品交易量2.08万件,同比下降8%左右。




从市场结构看,英国位居第一,这与艺术大师在古典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欧洲艺术家在古典美术作品中贡献的销售额达56%,交易量达69%),英国古典美术大师销售份额在40%以上,成交量占比超过20%;其次是美国,销售额占比在30%左右,成交量占比接近20%; 2014年,英、美、法三国古典美术大师拍卖销售额占比合计高达83.8%,成交量占比合计达57.49%。


古典美术大师作品的拍卖价格结构与其他三类作品相似,2014年,成交价格低于5万欧元的达到90%,其中成交价低于3千欧元占41%,成交价在3千欧元到5万欧元之间的达49%,二者合计实现了16%的销售额。而成交单价100万欧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以0.8%的成交量贡献了43%的销售额(图13)。




2014年,古典美术大师拍卖市场有作品成交记录的艺术家超过1.5万名,然而90%的艺术家作品成交单价不到5万欧元,作品单价超过100万欧元的艺术家不大1%,只有3位艺术家作品单价超过1千万欧元,前20位艺术家以3.4%的成交量贡献31.3%的销售额,集中度不如其他三个板块;其中特纳是总销售额最高的艺术家,以0.1%的成交量,贡献4.2%的销售额,其作品《在阿文丁山上看罗马》也以3840万欧元的成交价成为2014年该板块最高水平。


三、海外艺术品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和其他商品的供求特性不同,由于艺术品的整体供给相对稳定,作品之间的异质性较强,市场需求在定价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探讨海外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核心同样在于看市场需求背后的推动力量,即重点分析影响艺术品买家的因素。从2013-2014年的交易数据来看,艺术品市场中销售额的买家结构中,私人收藏者和博物馆是主要需求者,其合计占比80%-90%之间。




1、高净值人群财富增长,形成对艺术品的配置需求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艺术品是高净值人群的重要配置资产之一。居民财富增长构成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需求推力。根据Wealth-X和瑞银集团的数据,2014年个人净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人士达到21万位,同比增长6%,其中包含2325位超高10亿美元的超级富豪,同比增长7%。与此同时,全球超高净值人士的总财富为29.7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10亿美元以上超级富豪拥有的财富为7.29万亿,同比增长12%。


具备收藏艺术品实力的还有一部分中产阶级群体,从财富量级来看,他们的个人可投资资产在一百万美元以上。 2014年,这一群体的人数规模高达1370万人,同比增长14%,从区域来看,其中北美和亚太地区数量基本相同,在430万人左右,欧洲数量为380万人,其他地区130万人;从国家来看,美国、日本、德国分别拥有400万人、230万人、110万人,位居前三,合计占全球份额的54.01%。从财富额来看,2014年这一人群拥有的财富高达52.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预计到2016年这一数值将进一步增长至64.3万亿美元。从财富的区域发布来看,北美、亚太和欧洲地区位居前三,分别占比28%、27%、24%。




数据显示,艺术品和收藏品一直是高净值人群投资组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净值人群通常将净资产的10%左右用于艺术品、首饰珠宝等方面的购买和投资。 2014年,全球高净值人群的相关投资组合中,有38.3%的比重投向艺术品、收藏品。而从区域来看,北美、亚太、日本、欧洲、拉美、中东和非洲地区配置艺术品、收藏品的富人占比分别为40.1%、36.2%、33.1%、41.4%、34.5%、35.8%,欧洲比重最高,北美次之,其他地区也都在35%以上 。根据Wealth-X和瑞银集团的调查数据,个人净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人士人均年花费110万美元购买艺术品及其他奢侈品与服务,总开销为2320亿美元,其中约11%花费在艺术品上,达到260亿美元的规模。




2、全球博物馆稳步扩张,对艺术品配置需求旺盛


随着经济增长和国家财富的提升,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加,公立及私立博物馆也随之纷纷设立。目前全球每年新增超过700家博物馆,2000年至2014年间,全球新建的博物馆数量超过整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建馆数总和。


据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统计,到2014年,美国境内博物馆的数量达到35144座,比上世纪90年代的17500座增长超过一倍。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目前分别拥有超过2500家、3000家、6000家、6000家博物馆,可见,发达国家平均数万人即拥有一家博物馆。而2012-2015年,中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分别为3866家、4165家、4510家、4692家,单年分别增加299家、345家、182家,增长迅猛,但30多万人才拥有一家博物馆,与发达国家相比,未来尚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


除了政府对新建博物馆的大力投入,私人收藏家在不断丰富自己藏品的同时,也积极设立私人美术馆,向公众分享他们的藏品。目前全球共有317个私人创建的当代艺术博物馆,韩国、德国、美国、中国、意大利分居前五位。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共有26座。如果从更宽泛意义上的博物馆数据来看,中国目前已经拥有接近600座民间博物馆 。


而一家初具规模的博物馆至少需要3000-4000件优秀藏品。各国政府和私人对新建博物馆的积极投入,必然带来对藏品的持续需求,因为博物馆天然的需要购买作品来建立馆藏,并且不会轻易出售购入的作品,这也是促使艺术品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数年,中国富豪刘益谦夫妇持续大手笔斥巨资购买东西方大师作品,用以进一步充实其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私人艺术馆龙美术馆,就是较好的例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年上半年作品拍卖销售额最高的前10位艺术家中,齐白石排行第五,张大千第十。
艺术品保值增值魅惑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疯狂的艺术收藏
3000万富豪涌入,中国艺术品市场前景可期!
资本逐利的盛宴与深渊
经典回顾 | 90年代的世界艺术市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