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央视退休后隐居京郊,把面包做出了初恋的味道,这对夫妻让我们看到了爱情最好的模样

作者:玄圭

出品: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小婚家说

今天,小婚家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对年龄加起来有124岁的50后夫妻——熊叔和熊婶的故事。他们结婚30年,从未吵过一次架;他们用爱做面包,做出了初恋的味道;他们让小婚家看到了爱情最好的模样,更看到了,原来,这世上真的有“世外桃源”。

1

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

你认为的“意义”是什么?

木心说:“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你认为的“意义”是什么?

是韶华正好时,无惧年轻的贫穷与闲散,喜形于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浪费,还是忙碌大半辈子终于退休了,却停不下奔忙的脚步为子女操心费力?

是在最好的年华里努力拼搏奋斗,做最好的自己和孩子的榜样,还是当年华老去,依旧拥有一颗能欣欣然重拾最初的梦想的心?

此刻一定在做面包的熊叔、熊婶,会告诉你答案……

熊叔本名熊英杰,今年63岁;61岁的熊婶原名王桥英,是熊叔的老伴儿。

北京市延庆郊区,长城脚下某乡村别墅里,是熊叔和熊婶的家,也是被称为“北京最地道的法式乡村面包”的家。

设备齐全的纯欧式面包坊,一楼的客厅是工作间,墙角立着一只巨大的烤箱,一面墙上的壁柜里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器具、原料,占了半个坊间的工作台,是专门用来揉面团和做面包的。

面包房就两个人,不对外开放,纯粗粮、种类少却价格低廉,每星期仅一次,面包非常小范围地对外销售,而且永远供不应求。

是什么样的面包,藏在交通不便的郊区,却依然被广为传颂又求之不得?

吃过熊叔、熊婶面包的人知道,最好的面包口味单纯朴实,就是麦子、红薯或黄豆本来的味道,模样一看就产自乡间。

每一个面包,都是听着巴赫、莫扎特的钢琴曲“长大”的。

“贝多芬的太激烈了,古典优柔一点的音乐更适合给面团听。”熊叔说,当面团听着音乐发酵时,它们就会快乐,就会努力散发出粮食最本真的味道。

当大多数人都在追逐裹上华丽包装,味道千奇百怪的美食时,有的人却坚信与泥土最接近、散发着粮食本来味道的食物,才是生活本来的味道。

熊叔认定植物也有生命,有听觉、嗅觉和心思。“不要认为是人来创造了面包,而是人类为天然谷物转换成面包提供了条件,仅此而已。这就是食物的初心,当然也是每一个热爱自然,认真对待食物的人的初心。”

2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你的初心是什么?

我们总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是“初心”到底是什么?

为了能出人头地,那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勇气?因为喜欢某人或某个职业,就一直默默又执拗地喜欢着的执着?

对熊叔、熊婶来说,初心其实是每个人最简单的欲望——吃。

吃什么?和什么人一起吃?怎么吃?问题看似复杂,答案却很简单。

熊叔出生在武汉一个大家族,家境殷实。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专门的厨师,熊叔家吃的菜肴,也都是传了好几代的私房菜。

在他们家,上至爷爷,下到保姆,所有人都觉得,能炒出一道大家都赞不绝口的菜肴,是一件特别有面子的事。

熊叔刚上初中时,就开始和兄弟姐妹轮流做饭了。早上,妈妈给当天做饭的孩子5毛钱,这5毛钱是两顿饭的菜钱,除了青菜,还要保证两顿都有肉。买什么肉?买多少?是切丝还是切片?都得自己琢磨。

时隔多年,回想起一家人围坐一桌,边吃边点评谁做的菜的情形,熊叔都会觉得温暖和骄傲。

熊婶对于吃的“初心”,是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央电视台工作后。当时台里条件艰苦,员工没有固定宿舍,地下室、地震棚和民工房,熊婶都住过。

“那时如果能在宿舍里支一个小煤炉,再用炉子煮一碗清汤挂面,就觉得特别满足。”她说。

后来她住上了有暖气、有厨房的房子,丈夫和儿子也从武汉来到北京与她团聚。

当然,和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夫妻一样,熊叔和熊婶的生活充实也满足,毕竟能在央视工作,被人羡慕与尊敬,工作也是自己喜欢的,已是人生最好的福报。

生活水平大踏步向前,工作也做得越来越顺手顺心。但与此同时,是如陀螺般连轴转的工作节奏。加班、出差、熬夜,脑子时刻都紧绷着。

就这样按部就班,工作到退休,然后像其他同事一样,频繁出国旅游或在某个国家定居下来也不是没有可能。再或者,在郊区买一栋装修得华丽堂皇的别墅,不时邀朋友来把酒言欢,照样也过得热闹舒适。

“但是那样的生活,不接地气。”熊婶说。

50岁那年,熊婶向台里提出退休申请。一是想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二是想早点回到人群中,过接地气的生活。

3

当年华老去

你是心怀忐忑还是满怀期待

台里不让熊婶退休,但同意她不再做制片人,熊婶开始担任《百家讲坛》的终审,工作压力不小,但比之前要稍微自由。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她就忙着规划退休生活。

退休后的生活还用规划吗?熊婶说:“当然要!”

因为身边有老同事或朋友,退休后像被丢在人群中的孩子一样惊慌失措,不懂也不敢坐公交、地铁,天天宅在家里,郁郁寡欢也迷茫抑郁。

还有的人,在职时精神抖擞,但退休后不到半年却突然离世。其实他们离世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大病来袭,而是因为一时半会儿没适应退休生活,离开单位就彻底失去了自我,从而没有了心理支撑。

熊婶可不想那样,所以她要提前规划退休生活。熊叔积极响应妻子。他原来出门,不是开车就是打的,但是现在他也像妻子一样办了公交卡。

“和妻子一起坐公交挤地铁特别美好,感觉回到了当年我们刚恋爱那会儿。”熊英杰不顾别人异样眼光,笑眯眯地炫耀。

退休提上日程,熊婶小女孩一般,雀跃着计划自己小女人的梦想:做面包。

置办了全套工具,从乡下买来手工磨的面粉,做了这么多年的电视人,熊婶比其他人更懂养生,既然要自己做面包,那就要和外面卖的不一样,用老百姓种的麦子,少用油和糖,也许模样味道一般,但吃到嘴里一定是健康安全的。

对于妻子做面包这个爱好,熊叔照样支持。不仅支持,而且还陪她做。常常是,他接到妻子的电话,让他帮她和好面,他马上“得令!保证完成任务!”

两人吃完晚饭,看一会儿书,再一起散散步。回到家,面醒好了就做面包,没醒好就定好闹钟,先睡一会儿。熊婶做面包时,熊叔帮忙打下手。有时,两人会忙到凌晨两三点。

但是没关系,因为很喜欢,因为有人陪着一起熬夜,第二天上班,两人照样精力满满。

4

城里车水马龙雾霾沉沉

可是你能找到“世外桃源”吗

儿子熊晓思受家庭影响,从小就喜欢做饭。他大学时学的是法语,交了很多法国朋友,节假日就邀一帮朋友回家,给他们做地道的中国菜。

2009年,熊晓思大学毕业,考上了位于巴黎的蓝带厨艺学院,开始潜心学习西点蛋糕制作。为什么不呢?因为父母一直在用他们的态度告诉他:做饭、烤面包这些最接近生活的生活方式,最是充实和快乐。

儿子每次假期回国,天天试吃父母做的面包,不时给予建议,老两口的面包技术当然又蹭蹭地更上一层。开始有朋友跑到家里来,要向他们学做面包。

而一开始只是妻子帮手的熊叔,也越来越沉迷于做面包。从面包原材料、配方的选择到和面的程序,从选择烤箱到去国外淘专业书籍、工具,他越来越乐在其中。

熊婶呢,则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果子熬制果酱。用丈夫的话说,就是“果酱是面包最好的伴侣,就像王老师是熊叔叔最爱的人儿一样。”

2013年,熊叔熊婶在位于延庆的别墅里,打造了一间欧式面包坊。最初的想法是送给儿子的毕业礼物,但是后来儿子从法国蓝带厨师学校毕业后,去了位于上海的一家法式面包坊。这大大的面包坊,变成了老两口退休后的乐园。

城里车水马龙,天空隔三差五就雾霾遮住。老两口退休后搬到了延庆,那里天天天蓝,微风轻拂,时针走得缓慢又真切。不做面包的时候,老两口请教当地农民,耕地、种黄豆、红薯和养鱼、种花。

因为他们早就明白:若真正爱自己和对方,那就在每个当下,努力去做自己和对方喜欢做的事情,让彼此的内心都充盈着舒适和喜悦,让现在的每一天,都以欢畅又踏实的方式度过。

5

老年生活要怎样度过

你是不是从现在起就该着手准备答案了

做面包的面粉是大兴安林黑土地里的杂交黑麦,当地老农用石磨磨了,再用粗布袋子封好运到北京。做面包的酵母,熊叔也坚持用天然黑麦,采取自然发酵的方式来做。

周一、周二和面,周四早上到周五凌晨烤面包,周五一大早,快递上门,把熊叔熊婶早已打包好的面包取走。

想吃他们面包的人多了去了,有明星也有普通人,但是供不应求,因为面包房就两个人,因为他们坚持用手工做面包。

从和面到烤面包至少5天,老两口常常加班到深夜,一星期也只能做出两百多个面包。

每年也会有那么几天,熊叔和熊婶去国外旅行,但别人去景点去免税店,吃大餐、品红酒,他们却寻找藏在各个角落的老面包店,排队、等位,愉快地品尝;

别人买名表、名包,熊叔、熊婶不舍得,但他们会不惜血本买很多制作纯法式面包的顶级配料,近2000块一把的锯齿面包刀,他们也二话不说就买下。

熊叔、熊婶做面包不是为了钱,能让更多人吃到健康安全的面包,才是他们如此沉醉其中的最大动力。

当儿子说:“我爸做的面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时,当熊婶的朋友对在厨房里熬果酱的她说:“你比任何时候都好看”时,他们都会相视一笑,他们也都会明白:

当我们如此认真又欢喜地度过每一天时,那么岁月流逝于我们而言,就不是催促与警告,而是抚慰与祝福。

再过20年,中国就将迈入老年社会。从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工作岗位退下来,回归到老两口甚至一个人的家,你要怎么过?怎样的老年生活才能让自己舒心,子女又不担心?

看完面包大叔和果酱大婶的故事,你的心中,是否早有了答案?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对125岁夫妻从央视退休后,在长城脚下买了个小院,把面包做出了初恋的味道
私享生活 · 高配版的“白云”“黑土”,老两口的幸福也时髦,守着京郊烤面包
他们结婚30年从未吵架 离开央视后 靠一个面包交到了全世界的朋友!
从央视退休,这对126岁的夫妇,将平淡的生活过得如诗一般美丽,引得年轻人都羡慕不已
面包我会做,你给爱情就好。这对夫妻结婚30年都不吵架,靠一个面包交到了全世界的朋友
择一人白首,有一小院到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