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纬语】闲谈“成绩”与“素质”的对话

—“没有成绩,别跟我谈素质。只有成绩,别跟我谈教育。”

—“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

 

    最近,突然想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思考一下。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前一句是一个班主任对学生讲的,后一句是一个老师在讲座上谈到的,两句话都很经典。但围绕的核心就四个字:“成绩”和“素质”。

    相比而言,我更欣赏第一句话,形象、直接、朴实、深远、积极......但第二句也显得有些无奈,不得不去应对“成绩”,陷入一种消极情绪之中。

   “没有成绩,别跟我谈素质。”在轰轰烈烈、乐此不疲的应试教育中,我们的老师必须去应对这个“成绩”问题,这也是他们的生存状态。“分分分,老师是命根。”难倒错了吗?到目前为止,很多人高歌素质、打着幌子去批判教师对分数的要求,直面“减负”疑难。虽然,课堂是展示和开启智慧的场所,但目前的考核评价体系决定我们必须面对当下。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前半句道出了好多老师的无奈心声。即便他们愿意促进学生素质培养,但前提是没有一点成绩是不行的。相反,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问题,即知识的累积会促进能力的形成。这是完全合符逻辑的。

    同时,我想到了一句话“没有面包,别和我谈爱情。”哈哈,想来很有意思的。似乎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爱情、素质都是上层的,成绩、面包都是下层的,没有下层哪里有上层呢?于是,我们开始关心成绩,关心面包,没有错,我们的确是活在当下的人。理所当然的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功,不管是成绩还是素质。这个成绩,是减负的前提下,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这个素质的前提,也只能是成绩。成绩并非是负担沉重、身心疲惫、思维枯萎、能力缺失下的分数——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是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有了全面发展的成绩,才能形成促进未来成功的素质。 

“素质,注意素质.......”藏着成绩单的呐喊

   “只有成绩,别跟我谈教育。”语言的精妙在于,得到了理性的升华。是的,这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升华。如果前面会有歧义或误解的话,后面这句话大家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这句话很自然会让我们想到两个词:“道德”和“能力”。按我们惯性思维,会想到这些的。一个人成绩再好,品性不好,就是无知;一个人成绩再好,能力差劲,就是无能。一个人可以无能,但不能无知。成绩都不能体现有知有能的。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知识、能力、成绩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有知识无文化”——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比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这不是教育的本质。

    只要成绩好了,一切都可以不管了?这句话可以直接、贴切地回答了如此一个问题。现在的教育谈成绩的多,如学校要升学率,教师要高分数,家长要好大学......但这也许都不是教育本身所要的,并不是社会或民族所需要的。品学兼优、素质全面,这是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好好学习”的知识文化,还要有“天天向上”的精神气质,还有更多,譬如艺术修养、心理素质、思维活跃。成绩的叠加不等于素质,更不能等于教育。

    “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是的,成绩就如鸿沟必须跨越,是应对今天的法宝,是敲门砖,是免死金牌,是圣旨。“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挑战明天,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话说一博士后毕业了还不愿意离开学校,原因不是依恋学校,而是依赖学校。在校园里,教师从学前到博士后期间,都会给他布置一些任务,甚至某些时候还强迫他去完成。于是,在一种强制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也知道了去学些什么。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没有人关乎你学什么、怎么学了,反而不习惯、不自在了。

     这让我想起“跳蚤”变“爬蚤”的科学实验: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立即跳起,跳起的高度超过其身高的一百倍以上。接着,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跳蚤碰到玻璃罩弹了回来。如此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每次跳跃都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然后再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总是在碰壁后跳的低一点。最后,当玻璃接近桌面时,跳蚤已无法再跳。科学家移开玻璃罩,再拍桌子,跳蚤还是不跳。这时的跳蚤已从当初的“跳高冠军”变成了一只跳不起来的“爬蚤”。

     我们知道,跳是跳蚤的天生能力,而跳蚤变成“爬蚤”是它丧失了跳跃的能力吗?当然不是。之所以这样,是跳蚤在一次次碰壁后,产生了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势:我再跳高了还会碰壁,为了适应环境而主动地降低跳跃的高度,一次次受挫慢慢地吞噬了它的信心,在失败面前变得习惯、麻木了。更为可悲的是,头上的玻璃罩早已不存在,它却丧失了再跳一次的勇气。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的消极思维定势扼杀,其实,这好比我们课堂上的教师,通过威胁、挤压、灌输以及强化,使课堂成为了“知识中转站”(单向传授)、“思维屠宰场”(机械训练)。仅强调成绩的教育,只会训练出机器,只会打压成“爬蚤”,只会应付一时,不能应对一世。所以,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

 

本文刊发于《时代教育》“思想”栏目2012年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谈“成绩”与“素质”的对话
心理学家发现,强者皆有一个特征:懂得打破跳蚤定律
告诉你今天的学生怎么想
一个人注定越混越好的三种标志
限制自我的,是自我否定
科学实验=跳蚤跳的高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