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6种常见中药材特长介绍!记住了你也算半个中医(建议收藏)

1.麻黄为发汗解表之要药。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

2.羌活以上半身疼痛风寒湿痹更为适宜。

3.白芷为治阳明头痛要药,治眉棱骨痛。

4.柴胡为治少阳证的要药。

5.栀子清泻三焦火邪而除烦。

6.黄芩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


黄芩

7.黄柏清泻下焦湿热。

8.金银花治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有透营转气之功。

9.连翘长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

10.蒲公英为治疗乳痈之要药。

11.鱼腥草为治疗肺痈之要药。

12.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13.牡丹皮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

14.大黄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15.独活为治疗风湿痹痛的主药。腰以下寒湿痹痛为宜。

16.木瓜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之要药。

17.秦艽为治疗虚热的要药。

18.藿香为芳香化湿浊之要药。


藿香

19.厚朴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20.茯苓为利水消肿之要药。

21.茵陈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

22.附子温一身之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23.肉桂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

24.吴茱萸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

25.陈皮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为治痰之要药。

26.木香行气止痛之要药。湿热泻痢里急后重要药。

27.香附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要药。

28.薤白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治胸痹之要药。

29.山楂治各种饮食积滞,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30.地榆泻火解毒敛疮,为治烫伤之要药。


地榆

31.三七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活血化瘀而消肿定痛,为伤科之要药。

32.白及为收敛止血之要药,治体内外诸出血证。

33.艾叶为治疗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

34.川芎为“血中气药”,是治疗血瘀气滞之要药。“头痛不离川芎”。

35.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活血化瘀止痛良药。

36.丹参善活血祛瘀,祛瘀生新不伤正,善调科调经水,治多种瘀血证,对血热瘀滞证更适宜。

37.红花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要药。


红花

38.益母草为妇科经产之要药。

39.牛膝下行为治经产病之要药。

40.马钱子善消肿止痛,为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

41.苦杏仁为治咳喘的要药。

42.半夏止呕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要药。

43.石决明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44.代赭石为重镇降逆之要药。

45.羚羊角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46.天麻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


天麻

47.麝香为醒神回苏之要药。

48.人参为拯危救脱的要药。

49.黄芪为补中益气的要药。

50.白术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51.鹿茸为温肾壮阳,补督脉,益精血的要药。

52.当归为补血之圣药。


当归

53.熟地黄为养血补虚之要药。

54.阿胶为补血的要药。

55.五味子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

56.山茱萸既能补肾益精,又能温肾阳,平补阴阳之要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欬血方 欬血 丹溪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卷四(周仲瑛)
各种病症对应首选药物
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有特殊疗效的一些中药,需要的请收藏
中医经典名言精选50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