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改升级300问】导学案设计和使用升级路线图

【课改升级300问】共10章。分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共同体与合作学习、导学案设计与使用、展示教学、新课堂教学流程、高效课堂评价、课程评价与区域课改评估、课改管理升级、课程改革、高效学习方法、课改学校和区域课改案例解读、家庭教育、课改时评等十三个模块,供老师、校长和教育部门管理者以及关注课改的朋友们参考使用。

Q

导学案如何升级?

答:导学案需要随课堂教学流程和评价的转段升级一同升级。首先是理念升级,由课改初期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向思维课堂、思辩课堂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新理念升级。其次是形式创新,给导学案“瘦身”,尊重“学情”,使导学案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信息化、便捷化。教学流程、教学模式随导学案相应升级。再次,逐步取消导学案,教学流程创新、创模,实现个性化、特色化。

导学案设计和使用升级路线图

导学案升级首先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创新进取,超越自我,实现思想解放,观念转变,不墨守成规。教师要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课堂展示的规划图;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和良好习惯。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

导学案的特点:导学案的使用,设计重点在于调动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它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给学习方法、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导学案设计还有一些原则:

第一,方法化原则:

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自学习惯,导学案中的学法指导必须具体、明确。学习方法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学科学习和研究方法。如各科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技巧和做题应试技巧等。第三种学法是人生心理、心态的调整方法和个人意志、品质等的锻炼方法等。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问,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学生自己或教师将果职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分课型研制。根据课型研究设计不同的导学案,如预习案(自学案、自主案),探究案、训练案(反馈案),展示案等。

1.一课一案,一节一案,关注整体、环环相扣、分步实施、层层落实。备课组和年级组要组织、交流研讨三案,分析三案的不同功能,准确定位各案功能,适当整合,统筹考虑。

2.在三案的编制过程中杜绝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要精心选择,要突出重点。要有学法指导、巩固练习等;要突出学法选用、学法指导适合学生,精讲点拨的内容,对预设和生成的处理预案等。三案要体现对课堂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预见,对课堂学生展示有一定的预设。

3.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以往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学情,通过反思,集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生成适用的导学案。

据本人研究,许多课改学校导导学案中还有“展示案”,这样,自主高效课堂导导学案现在已经形成“四案”:

预习案;重在学法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具备自学能力。

探究案: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科学精神)的能力。

训练案: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上主动探索、交流互动、知识建构,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课外自习进一步分层训练,巩固学习效果。

展示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与表达能力(含写作能力),弥补单纯应试教育只培养做题能力的短板。

以上“四案”自成体系,各有功用,既可分开使用,又彼此联系,合为一体,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流程链条,不断循环往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

第二,层次性原则。

导学案分层设计(阶梯化)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导学案的环节层次应与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完全相同,与教学流程大致对应:

第一层次是基础知识类, 即“ 识记类”, 文科一般为基本字词、语言材料、文本知识、基本概念、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点;理科类包括概念、公式、基本原理、例题等知识点。

第二层次为理解类。是对第一层次知识和原理的浅层分析,简单应用。文科类为基本的归纳、概括、文意分析、简单概括、基本训练、基本能力培养。

第三层次为应用类。文科类多是比较、总结方法规律、合作研究、仿写、互动展示、思维训练。理科类多为实践应用、一题多解、变式训练、能力提升类典型问题。

第四层次为能力拓展迁移类。是由知识向能力迁移的实质性阶段,多为情景对话、课本剧创作表演、创作文章、论文作品、实践活动报告、产品成果、实践创新、思辩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思维)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训练的专项训练。

第五层次为育人目标,即人格品质提升类。这类目标一般不明示。按照自主高效课堂人本、生本教育理念,这个层次的教学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品德、意志、品质、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目标,这种课堂培养的产品——人才,是兼具核心素养、应试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思辩课堂”(高效课堂升级版)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以课堂内涵性、实效性为重点,淡化形式,育人和育智高度融合,实现升学与成人成才的“双赢”。将课堂教学升级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升级为生命课堂, 创新课堂,成为真正的“中国好课堂”!

第三,开放性原则。

导学案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自主高效课堂的本质要求教学体现开放性,为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突出教材自学重点,导学案知识学习要以问题为主轴线进行递进式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层深入。问题设计不能封闭化,而要开放化。教师对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步步深入,追问语言的预设要层层拔高,拓展延伸要逐步递进。

给学生独学、合作探究要留有思考、拓展、生成空间,不能只停留在教材内容的浅表层次;还应设计一定的一题多解,变式训练、发散思维、递向思维、批判思维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创新导学案设计方式,联系实际,联系时事,联系科技研究发展前沿, 联系知识的实践应用、实验创新,多设计一些无统一答案的思维能力训练题目,多设计一些多项选择题和有探究价值的讨论题,无标准答案的开放型问题。启发学生提出更多的新问题,激活学生思考,保护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型、创造型优秀人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
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导学案备课方案
高效课堂如何抓学生的参与度
学困生帮扶计划
关于学案的知识简介
案例:分层走班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