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指导┃教师如何做研究:课题研究设计的八个策略

教师如何做研究:课题研究设计的八个策略

严星林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课题研究是教学科研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它在探索教育重大改革问题、解决教育实践难题、提炼教育实践经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等方面, 发挥着独特作用。而课题研究设计作为申报立项和开题论证中的重要环节, 对研究成果的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把握研究框架

从现有的教育课题研究设计来看, 课题研究设计一般应包括5个基本的要素, 即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预期成果。
问题提出是整个研究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研究目的意义的论述, 全面统摄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对成果的预期。文献综述是研究设计的基石。可以说, 研究设计的其他要素的论述, 都与文献综述的质量密切相关, 文献综述为整个研究设计提供全面的支撑。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过程, 是研究设计的核心和主体部分, 尤其需要语言简洁、思路清晰的陈述。研究预期成果是研究结果的物化和外显, 与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直接对应, 与其他因素间接相关。

二、做好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般要包含四部分内容:现有研究的现状、已有研究成果 (经验、观点和结论等) 、已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的创新点 (切入点) 。因此, 文献综述不仅是要收集分析已有成果, 提炼主要观点, 发现研究不足, 更要阐述对课题的启发和借鉴, 寻找本研究切入点。据此对自己的研究问题做出调整和完善。
在课题的开题论证报告中, 文献综述的重点要围绕研究的核心问题去论述, 而不必将文献查阅到的所有内容一一呈现。在实际的报告撰写中, 容易出现文献查阅与研究问题不匹配的问题, 这种不匹配要么是文献过于宽泛, 聚焦不到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上去, 要么是过于狭窄, 漏掉许多相关研究成果。比如, 查阅“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文献时, 一般的思路都会对“阅读教学”和“传统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搜索, 这是必要的。但往往忽略一个内容, 就是到底有没有研究已经在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尝试呢?事实上, 这个课题的研究问题的类型是属于“怎么样”的类型, 即实施操作型的研究问题, 如果在文献综述中忽略了对核心问题研究现状的查阅, 不利于研究的推进, 也会导致走弯路或者重复研究。

【案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摘录。课题组的老师们概括出以下几种适合在小学使用的渗透方法。

1. 在学习字词中渗透

汉字是表意文字, 字词中文化色彩很浓, 可以借此使学生在活跃有趣的气氛中领略中国文化, 掌握字词。汉字是象形文字, 但不是只有象形这一种方法, 指事、会意, 特别是会意这一方法使汉字走向丰富。世界上有许多种古老的象形文字, 只有汉字发展得这么丰富, 使用得这么久, 这是我们先人的智慧。

2. 在课文分析中渗透

具体方法有: (1) 形象渗透法, 就是立足课本中的人物形象, 深挖并提取其身上的文化特质, 作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2) 刨根究底法, 就是从文化角度厘清词语、意象等的源流关系, 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入木三分的理解。

3.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较为综合的体现。这种“智力的深度参与”非常适合传统文化在作文中的渗透。学生可在推敲咀嚼材料, 辨别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可在模仿研习古人的篇章结构中领会传统思维的辩证与灵动, 可在领会与把握古人深远立意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4. 在语文活动中渗透

具体方法有: (1) 课前演讲; (2) 综合表演; (3) 古诗词吟诵赛。

5. 在古体学写中渗透

古代的一些文体像碑文、祭文、楹联、戏剧剧本等, 至今仍葆有旺盛的生命力, 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着——这些文体实际是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载体。它们表现出了中华民族重人伦、尚简约、求善美的根性。所以学生对这些文体的学写, 有着一定的文化传承意味。

三、紧扣研究问题

问题提出的撰写思路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通过研究背景的分析, 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目的、意义的分析, 突出研究的必要性。
在问题提出部分, 如果围绕研究问题在前期做了相关调查, 将调查的结果做陈述。这在研究设计里是非常好的一种思路, 不仅有利于对研究针对性的说明, 也显示研究者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研究的必要性主要通过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分析来体现, 换个说法就是如何体现研究的价值。比如《英国学校发展计划的本土化实施研究》研究目标之一是“通过对英国学校发展计划思想的引进, 帮助学校形成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具有操作性的学校发展三年规划”。从研究目的的表述来看, 就要追问学校研制, 最后形成规划到底有什么用。因此, 研究目的就可以这样定位为:“提升学校校长、干部教师的领导力, 促进学校管理创新和内涵发展, 切实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四、界定核心概念

要说清楚研究问题, 最重要的表述方式是概念界定, 借助概念来明晰问题的内涵外延和研究边界。因此, 在开题报告中, 概念界定一般是一个独立的部分。要思考清楚一个概念, 一般要从三个层次去阐述, 即上位概念、同位概念和下位概念, 通过归纳、比较和演绎三种思维去思考。
【案例】《中国名著阅读指导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中的概念界定。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内涵)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功能) 教师通过阅读教学,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 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目的)

很明显, 这样的概念界定对于本课题研究的指导作用是很弱的。如何才能清晰进行概念界定呢?我们以上面的案例为例。
先思考阅读教学的上位概念是什么, 对阅读教学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什么用。在这个课题中, 阅读教学的上位概念应该是语文教学。我们就要思考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要遵循什么?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 语文教学是要遵循知识技能学习与人文精神习得双重约束。知识的学习需要的是记忆、理解、分析和应用, 而技能的学习需要在基本的认知之后, 保持一定量的训练、重复、操作才能固化, 人文精神的成长需要体验、感悟和实践。深入思考之后就会发现, 语文教学有自身的规律, 这也是有时候我们强调“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的原因。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下位概念, 它必须遵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才不至于发生偏移和误差。

与阅读教学同位的概念, 有写作教学、语文知识教学 (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等) 和语文活动教学等。通过对这一组概念的比较, 找到阅读教学自己独有的定位, 从工具性的要求来看,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发展思维、掌握基本的信息输入能力, 即形成阅读技能;从人文性的要求来看, 阅读教学要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提升人文精神素养。
阅读教学的下位概念包含阅读和教学两个, 核心概念是教学, 阅读是内容的限定。从教学来看, 仅从教学组织形式上, 空间上看有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时间上有课前、课上和课后等;此外, 还有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评价等系列要素在内。从阅读这个概念看, 就包含诸多要素。比如, 从阅读的内容看, 有不同文体的阅读;从阅读的技能看, 有速度、泛读、精读之分;从阅读的方式看, 有默读、朗读、诵读等。
经过这样的思考, 结合课题背景和实际情况, 再来界定本课题的阅读教学究竟是什么?包含什么要素?想研究什么。这样的概念才能切实帮助研究者厘清研究边界、明晰研究内容, 对研究目标的设定、研究方法和过程的设计都起到统领作用。


五、提出研究理论依据和假设

研究理论依据是支撑研究问题背后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和规律。研究理论的选择一定要直接与研究问题相关, 比如, 学校教师爱引用的“建构主义”理论, 这是一种学习理论, 适用于教学领域的研究, 支撑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但有的教师在德育研究方面也引用, 就不太合理, 要通过研究领域去寻找相关理论依据。研究理论依据的撰写, 要避免写成文献综述, 需要将相关理论的主要观点准确、精炼的概括出来。

【案例】《表现性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习性评价理论认为, 教学目标的达成, 可以通过学生外显的学习表现行为来检验。只有通过师生共同制定的、认可的, 而且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教学目标, 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为什么要研究表现性教学目标的制定?课题选择的学习性评价理论的观点, 精准地提供了理论的支撑。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 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一个难点, 有时候也可以把相关的教育政策文件, 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论述, 作为理论依据, 作为一种变通的做法。
所谓研究假设, 简言之,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 对研究问题作出的一种推测性和假定性说明。研究假设有什么作用?假设能集中反映前期探索的成果, 能指明后续研究的方向, 可以保证研究活动直指成果。研究假设在表述上有三个要点:首先是明确。要清晰呈现待验证观点、结论。一般是陈述句或者复合句, 包含至少两个变量间关系的推测;其次是合理, 符合教育常识与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最后是可测。能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具体的操作要求和科学的检测标准来验证。
一般来说, 涉及研究策略方法和效果评价类型的研究课题, 均需要提出研究假设。运用实验法的研究课题, 研究假设则需要更为清晰、明确。


六、明晰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是研究预期成效的清晰表述。通过研究目标的陈述, 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价值清晰化, 变得具体可测。研究目标中, 核心目标或者说不可或缺的目标, 是要取得对研究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最终结论, 这种分析和结论的呈现形式, 因研究问题类型不同而不同。比如, 研究方法策略性的问题时, 研究目标里必然要形成或提炼出若干策略来。如果是课程的开发研究, 研究目标里一定不可缺少形成完成的课程体系 (含纲要、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 。

【案例】《初中政史地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研究》的研究目标表述。

1. 内化于心

(1) 学生通过学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长征”“抗日战争”等知识, 渗透“爱国”教育。
(2) 学生通过学习“诚信”“与他人交往”等知识, 逐步理解“诚信”“友善”。
(3) 学生通过学习“人口”等知识, 逐步理解“和谐”。

2. 外化于行

学生通过参加升旗仪式、歌唱红五月、关注国家的重大新闻、考试不作弊、尊重老师、关心同学等行为践行价值观。

上面案例的研究目标的核心应该是通过研究, 探索在政史地学科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方法策略。而原来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条:“通过本研究, 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阐述研究过程与方法

要写清楚的设计课题实施, 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研究路径设计的撰写。通过研究路径设计, 整体上呈现课题研究推进的框架。研究路径的设计, 需要依据课题研究的性质、研究问题的类型和研究方法综合考虑。其次, 要写清楚研究方法。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如果是课题的开题论证报告, 在研究方法的在表述上不能仅仅是研究方法的定义和概念, 而要结合研究具体环节阐述如何运用何种方法。再次, 研究阶段划分。研究阶段的写法, 有两种思路:一是根据研究内容, 以逻辑推进为序去划分;二是根据研究时间的自然推进为序划分, 主要分为开题、实施、中期、结题等阶段, 注意明确阶段具体内容;最后, 要写清楚组织与经费保障等, 交代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研究制度和机制, 研究条件等。

八、预设研究成果

思考研究结果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依据研究结果, 选择恰当的成果形式。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著作、论文、案例、工具量表、教材教具、光盘视频、经验总结等。研究成果中必不可少的成果是课题的结题报告。在预设研究成果时, 一定要明确成果的具体内容和名称, 切忌罗列成果的形式。

完成课题研究设计之后, 一定将研究设计的5个基本要素整体审视和诊断。好的研究设计总是能清晰呈现要素之间相互的内在联系。如果发现联系不紧密的内容, 要坚决舍弃。重点关注核心概念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之间的关联度。总之, 课题研究设计就是课题研究的蓝图, 值得每一位研究者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中国教师 2017,(17),78-8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第33篇:教研有感∣构建以“研究内容”为核心的课题框架
“初中语文阅读指导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研究方案_微型课题_教学科研_苏州市彩香中学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及效果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