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刘正华 长沙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周南中学心理教研组长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目的的教育活动。学科渗透是学校开展心育的主渠道之一。通过开展学科渗透心育的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控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一、学科渗透心育的基本条件
学科渗透心育是学校教学活动中一项过程复杂的教育活动,对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只有具备了一定条件才能开展好这项工作。
(一)树立现代教学思想
实现学科渗透心育,首先要在学校教育目标导向方面作出符合现实需要的调整。将过去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书为首位”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以育人为首位”。新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培养创新精神的情感和态度;2、训练实践能力;3、传授知识。
现代心育观点是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赋予了知识、能力以全新的概念,广义的知识观已将知识、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使知识概念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它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重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具备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在理性和情绪上的动态人际关系过程。在学校环境中,影响学习适应与进步的因素中,没有比师生关系更重要的了。
1、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意味着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它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使用训斥、羞辱等强制手段来推行自己的意愿,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爱是核心。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取得心灵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3、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用一定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支配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理解和接受教师的影响。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机制。正效应的互动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要求,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心态;反之,就会产生负效应。
(三)掌握心育的基本技能
1、挖掘教材中的心育因素
各科教材都具有较丰富的内涵和寓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心育内容,从课堂实际出发,积极渗透。例如:数学课可以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训练;体育课可进行勇敢、顽强意志的训练;音乐课可进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训练。可见,只要具有心育意识,就能抓住机遇,发挥教材心育功能,达到心育目的。
2、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课堂气氛和谐、活跃、平等、愉快,学生则思维活跃,态度积极,主动活泼,学习效率高;反之,气氛沉闷、压抑、紧张,学生则心情郁闷,教学效果差。课堂气氛主要受教师情绪的感染。如果教师走进教室面带微笑、精神饱满、态度温和,学生就会感到教师可敬可亲,就会活跃起来,课堂气氛就会变得轻松和谐,充满欢乐。
3、发挥教师的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心灵感知活动过程,它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1)对教学突发情境作出积极反应;(2)对教学突发情境作出果断决策;(3)对教学突发情境作出灵活处置。应变能力既反映教师在紧急状态下的应对水平,也反映教师的教育机智,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当人性化,以情意教育和人格培养为主,以知识教育为辅,强调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教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师能否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学科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懂得自己不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更是心理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提高心理素质、挖掘心理潜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是自己的重要任务。
(二)以问题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提倡案例教学法,认为知识不是一个直线的由浅入深的过程,知识是一个网状结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互相启发和学习,迁移、创造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排解困惑,发展个性。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他们最关注、最渴望解决、最想了解的问题,或提出与学生心理问题相关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或以某个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一般情况下,讨论无需得出明确结论,因为讨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和心理发展与成熟的过程。
(三)以活动为载体,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既是被施教者,又是教育者,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接受教育,也可以自我教育。
学科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心理训练过程,可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进行充分心理体验,积累正反经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四)以鼓励为原则,实施建设性的心理暗示
根据内容型激励理论,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实现机会。如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准确而精彩时,教师可以让大家给他鼓掌或提出表扬;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甚至错误时,教师应给予“高一格”的评价,指出错误原因,说明再努力一下就可以答好。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发自内心地期待他们都能成为胜者。赏识、支持、鼓励是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秘诀。教师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正强化,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以榜样为动力,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模仿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而教师则是学生认同与模仿的主要对象。任课教师作为学生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其榜样作用、示范作用、楷模作用集中体现在学科教学之中。身教胜于言教,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以自身为榜样,在学生面前,尤其在课堂上一定要表现出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民主平等、宽容大度等良好心理品质,用自己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而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个性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接下来可以以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等学科教学为例,阐述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尤其在提高学习动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提高学习目标, 降低表现目标 (1) 强调学习的知识价值,消弱学习的表现价值 (2) 关注自我提高, 不与别人比较(3) 关于对学习成绩的信息反馈 2 学习动机社会化(1) 学习动机应用化和生活化(2) 学习动机情感化(3) 学习动机个人化3  激发内部动机(1) 内部动机是学生基于对学习的好奇,探索和自发的兴趣,认为通过学习可以达到自我实现,提高能力或有意义值得参与的活动。(2) 内部动机的体验和诱导,欣赏学习, 增加对学习的控制感。
总之,教师要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较好地完成各种学习和发展任务,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案例评析
1、看一名物理老师如何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
物理学本身是生动的、有趣的,它来源于实践,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讲“凸透镜成像”时,本人拿一个大的玻璃透镜,靠近嘴巴讲话,学生看到了我的“血盆大口”接着拿远了,让学生透过透镜观察,看到是的“倒立缩小的像”,进一步提出,为什么同一个透镜能成这样不同的像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呢?再如在讲“电功率的计算”时,选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额定功率均为1w,甲的额定电压为3.8v,乙的额定电压为2.5v。问:“这样的两个灯泡接在电路中,哪个较亮”?有些同学说“甲亮”,有些同学则说“乙亮”。然后我把两只灯泡先并联在电路中,发现乙亮;后来又串联起来,发现甲亮。这时我说:“你们都说对了,有时甲灯亮,有时乙灯亮,这是为什么呢”?又如,讲“家庭电路”时。问学生:“为什么人触电会有生命危险,而鸟落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创设问题情境,深深吸引学生探索,有效地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精神动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强烈追求,学生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
2、阅读教学中如何巧妙渗透美育并提高教学效率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以心理情感操练进行审美观的渗透,从审美艺术上提高效率。他认为:“美育是开发人的潜能,完善人格品质最有效的手段。”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未来的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和越来越大的比重。
首先,把音乐引入课堂。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如在讲解怎样导入《月光曲》的第九自然段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请班上一组最具表演天赋的三位同学上台表演,然后教师播放《致爱丽丝》,那位扮演盲姑娘的同学听得入了神,当我继续播放《月光曲》时,表演兄妹俩的那两位同学就更加投入其中了。全班鸦雀无声,都专心地看着三位同学动情的表演,听着这么美妙、优美的音乐,所有人都陶醉其中,个个都闭上眼睛,用心灵去倾听贝多芬的心声,去感受那月光如水的夜晚……
老师接着提问,听着这么美妙的音乐时,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而盲姑娘和她的哥哥听着这首音乐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呢?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当时的情境中。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一手包办、从头讲到尾的念经式教学。学生既枯燥无味,老师又很无奈。然而换一种情境,学生的心态、感受就不同。这时的他们既在享受音乐,又在学知识,多么赏心悦目的一件事啊!总之,把音乐引入语文课堂,会使语文课堂变得奇妙而富有魅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其次,应该充分发掘语文本身美的因素。如它的起伏感、节奏感、音乐感,以及端正的书写都会给人们以强烈的美感,令人愉悦。尤其是诗歌、童谣故事等文学作品能很好地开启学生的智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思维的审美力,使他们体验到意境之美,想象之美,文学之美。长期熏陶既增强了他们欣赏文学作品审美能力,又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3、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素材内容:细胞衰老与癌变;中暑、呕吐与水盐平衡;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低血糖、脂肪肝、肥胖症、营养不良; SAR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的预防与治疗。
意义:生命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和它类生命的尊重和关爱。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只有认识和掌握生命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尊重、关爱生命。
4、如何挖掘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我们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高一《经济常识》中的市场经济道德观念、法制意识教育、竞争意识教育、合作意识、开放意识的教育;高二《哲学常识》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科学的思维方式教育;高三《政治常识》中的理想、责任感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都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特别是高二的《哲学常识》中的许多知识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相关,这些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例如:在讲授“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时,我们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估量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挫折,正确对待父母的下岗等问题;讲解到“联系的观点”时,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并学会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乐于交往,尊重友谊。事实也证明,深刻、健康的友谊是我们化解心中苦闷和分享生活快乐的良方,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妙药。同时,了解事物的历史联系能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整体和部分的联系能让学生重视集体,关心集体,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建立友谊;讲到"量变和质变"时,我们举例了一位高考生因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过于高兴而导致突然窒息死亡的事例,教育学生要明白“过尤而不及”“乐极生悲”的道理,教育学生要持之以恒,要有坚强的毅力,要善于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要对小毛病"防微杜渐";讲授到“前进性和曲折性”时,教育学生要正确等待人生的挫折、坎坷,要有心理准备走曲折路,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不同年级的政治课教学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各有侧重,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合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统一,为培养健全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
拓展链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02年颁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刊  开明出版社主办
湖北特殊教育网http://hbtsjy.e21.cn
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http://www.njxljy.com/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http://www.gdpsy.com/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叶一舵 《中国教育学刊》 2004 第3期
《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科教学渗透》陈盼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5年第9期
《浅谈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何传清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第2期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晋玉葛明贵《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 第4期
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兰自力《体育与科学》 2003 第1期
浅析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李遂宠 《甘肃科技》 2010 第1期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与融合》唐小梅《学园》2011年1月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心理素质教育》陈 旭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思考训练
1、试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
参考答案: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能力;理解与把握学生心理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能力;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能力;心理状况的测评能力;心理健康的指导能力;教师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2、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理解及意义。
参考答案: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科教学是中学教育的主渠道。在学习活动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任课教师,教师的教学观念、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生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引导教师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学科教学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学科教学本身也具备或包含了心理教育内容,像新课改中的物理教学目标中就包含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重视学生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本文以物理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3、结合自己所教学科,收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并组织一次“爱上学习,学会学习”主题讨论课。
刘正华,长沙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周南中学心理教研组长,湖南省青联委员,中共长沙市委讲师团特聘教授,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毕业。出版专著有:《中学生困惑处方》、《朱剑凡及其教育思想》、《教子有方 快乐成长》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简答题(二)
学生厌学情绪转移的最有效策略
《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研究》课题阶段计划
优化学生心理 打造高效课堂
中学生厌学的表现、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