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名著阅读!超全!!!

红楼梦名著阅读!超全!!! 

红楼梦综合介绍

 

一、作家简介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袴”“饫甘餍美”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见《红楼梦》第一回),“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见《红楼梦》第一回),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二、写作背景

    《红楼梦》出现于清朝“乾隆盛世”年间,这个时期的社会表面好像太平无事,其实各种矛盾正在加剧发展,盛世的背后潜伏着危机,曹雪芹对“四大家族”盛极而衰的精心描述,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玉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为主线。但是,小说的社会意义在于它并没有孤立地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此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族存亡过程,从而折射出社会的变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悲剧写得像《红楼梦》这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三、内容梗概

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便将它携至“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遭。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以下便为石上所刻内容。

姑苏城里有葫芦庙,庙旁住着个乡宦甄士隐,因怜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帮助他科举。不料元宵之夜,爱女英莲被人拐走,随后葫芦庙里着火,祸及甄家。甄士隐贫病交加之际,受跛足道人《好了歌》点悟,遁入空门。贾雨村科举及第,选了一任县令,旋因贪财傲上而革职,遂至扬州盐政林如海家坐馆。一日,偶遇好友冷子兴,听他演说荣、宁二府兴衰,道是“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当时因朝廷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便托荣府女婿林如海帮忙,林如海也因为妻子亡故,有意将女儿林黛玉托附外祖母贾太君,遂让贾雨村送女儿进京,同时修荐书一封与内兄贾政。 

黛玉初入荣府,一切倍加小心。与宝玉相见,二人都觉眼熟,有似曾相识之感。宝玉因见黛玉身上并无通灵宝玉,便摘下自己的砸在地下,惹出一场不快。一日,宁府梅花绽放,贾珍之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宝玉午睡于贾珍儿媳秦可卿卧房,梦游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听《红楼梦》曲,并与仙女可卿合欢。梦醒之后,与大丫环袭人同领幻境合欢之事。 

贾雨村得贾政之助,得任金陵应天府。贾雨村刚刚到任,就受理英莲被拐杀人一案。抢夺英莲,杀死原买主者是金陵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乱断了此案。

薛蟠夺走英莲后,随母亲薛姨妈、妹妹宝钗入京。薛宝钗进京后暂居贾府,因其品貌端庄,谦和随分而得人喜爱。宝钗幼年因病得癞头和尚赠了一个金锁避邪,以后便随身佩戴。一日,见宝玉也有一块宝物,与自己的金锁恰成一对,沉思良久,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黛玉与宝玉青梅竹马,已经互生爱慕之情,所以黛玉常借机奚落所谓“金玉良缘”。 

中秋之夜,秦可卿病亡。贾珍悲痛欲绝,如丧妻室。为使丧礼风光,他给儿子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并请荣府贾琏之妻五熙凤协理。凤姐精明强干,送殡之日风光十足。当晚住在郊外铁槛寺,因为贪图银两,凤姐强行拆散一对相爱青年,使他们含恨自杀。来年,贾政长女元春初册封为妃,皇上恩准她回家“省亲”。贾府遂大兴土木,建成园林一处,由宝玉题写园内各门扁额。元宵之夜,元妃鸾驾入府,题园名为“大观园”,并令宝玉及诸姐妹题诗。黛玉本想大展其才,但只命她做一首,略有遗憾。元妃回宫,因命宝玉及诸姐妹入园居住。进园后,宝玉整日与园中女孩们玩闹,好不快活。书僮茗烟将《西厢记》带入园中,宝玉与黛玉共赏奇文。宝玉因以张生、莺莺自喻喻人,黛玉咸极生嗔,然亦联想翩翩。其时林如海也已病故,黛玉寄人篱下,常忧郁泪零。暮春时节,见落花飘零,感怀身世,携锄葬花,吟《葬花词》,伤情毕现。黛玉因生性敏感,情深而生误会,常与宝玉争争吵吵。丫头袭人善于体贴人,宝玉十分重她,她因此劝宝玉读书于正事。这一日,贾母娘家外孙女史湘云也劝宝玉留意经济仕途,宝玉抢白她说:林妹妹就从不说这混账话。恰好黛玉路过,听了这话,心中甚喜。宝黛二人至此“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一日,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召见宝玉,宝玉趁母亲侧身睡觉与母婢金钏儿调笑。王夫人听见后怒逐金钏儿,金钏儿不堪屈辱投井而亡。贾环谎说金钏儿是因为宝玉强奸未遂而自杀的,同时忠顺王府又派人来贾府找与宝玉相交甚厚的伶人琪官儿。贾政勃然大怒,以为将来要“弑君弑父”,大加笞打,直到贾母闻讯赶来,风波才平。袭人因而进忠言于王夫人,王夫人遂将袭人作姨娘看待。大观园秋风渐起,宝玉之妹探春倡导成立海棠诗社,贾政的儿媳李纨自荐总评。众姐妹作咏菊诗十二首,黛玉技高一筹,压倒众芳。当时邢岫烟、李纹、薛宝琴等堂表姐妹都在贾府居住,大观园内一时热闹非凡。老村妪刘姥姥因与王夫人沾亲带故,年终之时到贾府打秋风,贾母便留她闲话。大观园内大摆筵席,众人戏弄刘姥姥。刘姥姥饱经世故,甘愿充当笑料,后来她便拿着贾府所赠银物回乡下了,临行前给凤姐的女儿取名为“巧姐”。贾母喜欢热闹,出资为凤姐生日摆宴庆贺。凤姐酒醉早早回屋,发觉丈夫贾琏与仆妇偷情,遂大闹荣府,逼死仆妇鲍二媳妇。 

荣府淫奢之风日炽,贾政之兄贾赦居然看上了贾母身边的丫环鸳鸯,要娶来做妾。贾赦之妻邢夫人斗胆向贾母说了这事,鸳鸯听了寻死觅活,贾母亦大怒,斥骂了邢夫人,贾赦非分之想落空。薛蟠自进京城,整日声色犬马。一日调戏柳湘莲,被柳湘莲诱至郊外痛打一顿。薛蟠自觉不好见人,于是外出经商。

凤姐小产,家中事情由李纨和探春管理。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探春按惯例给二十两赏银,赵姨娘不满,探春坚持原则,并痛斥赵姨娘说她“没有脸面”和“忘了根本”。探春大胆改革,开源节流,但对庞大的荣国府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黛玉丫环紫鹃谎称黛玉将回姑苏原籍,宝玉听后愕然,呆症大发。紫鹃受命多方解说,宝玉呆病方愈。宝黛二人的心思大家都知道了,大家也都认为二人是很好的一对。宝玉生日,众姐妹欢宴大观园,园中栊翠庵带发修行的道姑妙玉也以“槛外人”的身份写贴致贺。

宁府贾敬吞丹丧命,尤氏自行主持,邀母亲与两个妹妹前来帮忙。贾琏垂涎尤家姐妹已久,尤二姐亦有此心。贾蓉从中撮合,贾琏便偷偷地把尤二姐娶在外边。尤三姐虽素行不端,但却刚烈有加,发誓说非柳湘莲不嫁。后贾琏外出,路遇柳湘莲,言尤三姐之意。柳湘莲欣然允诺。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知尤三姐是贾珍妻妹,就生出毁约的意思来,尤三姐听说这事,自刎而亡。柳湘莲追悔莫及,遁入空门。凤姐知道贾琏偷娶之事、装成贤惠。将二姐接进府。请贾母等应允。贾琏回来,因办事好,贾赦赏一妾。凤姐借妾手逼迫龙二姐吞金自杀。

贾赦之女迎春的丫环司棋与表兄潘又安有私,一日私会被鸳鸯无意撞见,潘又安慌忙之间将绣春囊遗落大观园中。粗使丫头傻大姐拾得香囊,被邢夫人看见,王夫人知道后,大怒,遂生抄检大观园之意。王善保家的同凤姐夜抄大观园,迎春懦弱,司棋被逐;探春气盛,怒打恶仆妇;惜春与世无争,偏居一隅。王夫人见晴雯长得娇艳妩媚,怀疑是她把宝玉带坏了,就下令把她也赶出大观园。晴雯被逐,含恨而死。宝玉写了《芙蓉诔》来祭奠她,表达自已无限怀念与伤感的情绪。 

薛蟠娶妻金桂,香菱倍受折磨,终于不堪践踏,“致使香返故乡”。迎春出嫁后,受尽夫婿“中山狼”欺凌,一年后死去。探春远嫁海外,“清明涕送江边望”,一派凄凉幽怨。大观园内日渐冷清。黛玉身处“风刀霜剑严相逼”之中,“惜其人而不知自惜”,病情加剧。

十月里,海棠开花,大家以为喜事、置酒庆贺。就在夜里,宝玉的通灵玉不知去向,人也痴呆了。祸不单行,元春这时死去。。由贾母做主,决定为宝玉娶宝钗,怕宝玉不同意,告诉他娶的是黛玉,并不让黛玉知道消息。黛玉在傻大姐处知道实情,梦幻破灭,迷失真性,焚烧诗稿;在宝玉成亲时,她孤苦而死。洞房之夜,宝玉见是宝钗也大惊,人也更加糊涂,哭闹着要去找黛玉,对袭人说:“你们把我抬去和林妹妹在一起就行了,反正我是要死的,林妹妹也是要死的……”宝钗见他闹得不像话,便严肃地告诉他林妹妹已经死了,宝玉听了,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

以后不久,贾珍贾赦因为罪孽深重,被削了职,抄了家,充军边疆,凤姐贾琏放高利贷,又有其他罪恶,也被抄家,皇帝后来怜悯贾氏祖先的功劳,让贾政继承了世袭爵位,可是家事败落,已是不可避免的了,不久,贾母死了,接着凤姐也死了,鸳鸯也吊颈死了。宝钗对宝玉苦口婆心,终日以忠孝仁义等大道理劝说他,宝玉暂时收敛了胡思乱想,埋头读书,第二年,带着侄儿贾兰参加科举考试,后来宝玉中了第七名举人,贾兰也中了,但在考试出场那一天,宝玉在街上却和贾兰走失了,再也没回过家。年底,贾政在常州看见宝玉,和尚打扮,向贾政行了个告别之礼,便与一僧一道消失在茫茫大雪中了。

贾雨村犯法被解职,在觉迷渡口碰见已成仙的甄士隐;甄士隐向他剖析、解释了这一切,也就结束了这部小说。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四、主要形象

1、贾宝玉

贾宝玉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家庭。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其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情趣相投而出身、地位寒微的人物。

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族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及家族的利益。他和林黛玉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推动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叛逆的思想性格。但他的思想并未达到否定君权、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2、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执著而强烈地向宝玉要求彼此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3、薛宝钗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三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姻。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五、艺术特色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一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大观园,这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这是统治者的世界。作者还常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的不同态度对比,拿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红楼梦》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它实写而不浅露,虚写而不晦暗,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的艺术境界。作者善于运用春秋笔法,也就是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比如将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憎恶写得十分含蓄。《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全书的结构,新颖而奇巧,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按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生活世界”。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其它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众多的人物如“过江之鲫”,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决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一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由于《红楼梦》内容的浩大,不同的人赋予它不同的主题,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 ......”亦如王蒙所说:“它自成一个宇宙,一个世界,既丰富又复杂,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实生动又意味无穷。”

 

 

专项训练

一、正误判断

1、《红楼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反映政治礼教、社会生活、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等等层面,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2、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其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

3、林黛玉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极为敏感自尊,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她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

4、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的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这个封建家族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暗藏种种危机。

5、高鹗的续书在文学价值上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相去甚远,但是大体上保存了原作的思想主旨和故事结构,对于红楼梦的广泛流传有很大功劳。

6、王熙凤是个精明能干、惯用权术的人。贾母介绍她叫“凤辣子”。这种戏谑的称谓,既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也概括了她的性格特征。

7、探春在贾家虽为庶出,但非常聪明能干,曾以出色的能力管理过偌大的贾府。“海棠诗社”是在她的提议下组织起来的。

8、《红楼梦》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因此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

9、晴雯在《红楼梦》众多丫鬟中显得与众不同,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敢于蔑视“主子们”,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富有反抗精神。

10、《红楼梦》中“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一判词说的是贾府之中看穿人世幻灭而遁入空门的妙玉。

11、、薛宝钗是一个符合封建正统思想要求深得封建家长欢心的女子,但她孜孜以求并最终赢得的“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12、《红楼梦》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写出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

13、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家世的变化对曹雪芹的思想有很大影响。因而《红楼梦》里面包含了曹雪芹自身的家族和个人背景,以及他对人生的认识。

14、《红楼梦》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一判词暗示了薛宝钗虽有才能终被埋没的命运。

15、脂砚斋评点“林黛玉进贾府”,有“总借黛玉一双俊眼中传来”之语,言其借黛玉之眼品评各色人物,对王熙凤赞美其干练、讽刺其虚伪,对贾宝玉赞其貌美,贬其无才。

16、《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了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是“兰桂齐芳”,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17、《红楼梦》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18、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孤僻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19、贾府中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政,管理贾府日常事务是王夫人,在管理上最有魄力的是王熙凤,最具改革色彩的女子是探春。

20、《红楼梦》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21、《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目的是告诉读者在阅读该作品时不可当真,只是“红楼”一“梦”罢了。

22、《红楼梦》出现于清朝末年,整个满清王朝此时已经到了盛极而衰的时期,因此,贾府可以看作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23、《红楼梦》早期流传的抄本带有“脂砚斋”等人批语,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种“脂评本”仅80回,现存版本完整的很少。通行刊本是经高鹗续写合成的一百二十回本。

24、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因违背了封建婚姻制度,两人的叛逆思想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因而二人的爱情悲剧无从避免。

25、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高鹗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第五回中的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隐喻揣摸出来的。

26、迎春是贾政之妾所生。在贾家四姊妹中她排行老二,是最聪明、最有才干的一个。她代凤姐管理大观园,把纷繁的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其精明几乎不在凤姐之下。

27、在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打了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却得到了凤姐的微妙的赞许,可见,“反抄”不过是凤姐事先设计好的把戏而已。

28、《红楼梦》是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一部章回体古典长篇小说,曾用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又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29、《红楼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

30、王熙凤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31、探春有眼光,有魄力,但庶出的地位,暂摄家政的身份,决定了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而她赵姨娘开刀,是她不认生身之母为母女关系,投王夫人所好的最好例证。

32、探春理家的这段经历,使她对贾府的家政痼疾了解得更深,她大胆改革,可以为贾府每年省下几百两银子,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这个封建家庭的衰亡。

33、贾元春被选为贵妃回家省亲时,贾府修盖了“大观园”,元春叫家中的姐妹寡嫂以及宝玉一起住进园中,宝玉住的是“怡红院”,黛玉住的是“蘅芜院”,宝钗住的是“潇湘馆”。

34、贾母史太君是荣国府活着的老祖宗,处于最高地位。由于她年事已高,早将家政交由儿媳王夫人掌管,但她的存在本身仍对荣国府内部事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5、王夫人虽然不露锋芒,却是荣国府在位的当家主妇。她在贾府的家务上具有决定权。她选择了王熙凤来帮她操持家务,以便支撑门户,维系这个潜伏着危机的封建大家族。

36、贾家是开国勋臣宁国公、荣国公之后,人口众多,声势显赫,住着宁国府、荣国府两大府第,黛玉的外祖母就是宁国府的老夫人贾母。

37、凤姐知道贾琏偷娶之事、装成贤惠。将尤三姐接进府,请贾母等应允。后又借刀杀人,逼其吞金自杀。由此可见凤姐狠毒的个性特点。

38、王夫人因丫环金钏与宝玉调笑,竟将其赶出,致使其投井而死,贾宝玉无可奈何,写《芙蓉诔》祭她。可见外表和善的王夫人内心也有极其残忍的一面。

39、“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然而贾宝玉并不看重“通灵宝玉”,骂之为“劳什了”,“狠命摔去”,表明他不愿顺从封建家长的意志,抗拒他们强加给自己的枷锁。

40、林黛玉美貌多情,体弱多病。“颦颦”二字,准确地勾画出她的神情,也透露出她与这个等级森严,礼仪繁多的封建贵族家庭很不投合。

41、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

42、大观园中探春倡导成立诗社,并自荐掌坛,自号稻香老农,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富贵闲人。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魁;第二次作菊花诗,林黛玉压倒众人。

43、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在对清人笔记和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从此成为定说。稍后脂本脂批的发现更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

44、由于原著结尾散失,许多续作纷纷出炉,据统计,《红楼梦》续书种类高达五十余种。较为著名的续作者有清代才女顾太清及通行本续作者或整理者高鹗等。

45、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中的“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则是她的写照。

46、《红楼梦》是由贾宝玉的叛逆的一生和金陵十二钗等人的人生悲剧组成的一个大悲剧,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是整个小说悲剧中的主体部分。

47、贾惜春是贾赦与妾所生的,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48、《红楼梦》写出了贾府由盛而衰的全过程,暴露了封建制度下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同时又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凄惨境遇出发,透露出了人生无望和悲凉的感慨。

49、宝玉认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是些渣滓浊物而已。”他爱吃丫环嘴上的红胭脂,这些怪诞的言行,实质上是对“须眉浊物”“国贼禄纛”之流的反叛的结果。

50、在封建观念影响下,探春以自己是“庶出”为耻;加上赵姨娘为人卑琐,她就干脆不认她作娘。她同姐姐迎春懦弱的性格截然相反,人称“玫瑰花”,又鲜艳又有刺。

 

 

 

二、简答题

1、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简述这一传说。

答:

 

 

 

 

 

 

2、简述凤姐善于权术的一个故事情节。 

   答:

 

 

 

 

 

 

3、简述尤三姐的性格和殉情经历。

   答:

 

 

 

 

 

 

4、“严父责打不肖子”,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有哪些,你觉得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5、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各有怎样的反应?你觉得这说明了什么?

答:

 

 

 

 

 

 

 

 

 

6、简述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主要情节。

   答:

 

 

 

 

 

 

7、《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谁?请简述能表现该人物这一特点的一个故事。

答:

 

 

 

 

 

 

8、“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

 

 

 

 

 

 

 

9、简析《红楼梦》中一处精彩的人物出场。

答:

 

 

 

 

 

 

 

10、“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共读西厢花纷纷”,都是有关宝黛的精彩片段,请选择其中一则简述之。  

 

 

 

 

 

 

11、请你简述大观园一次风波事件的主要情节。

答:

 

 

 

 

 

 

12、简述体现王熙凤工于心计为人毒辣的一件事。

答:

 

 

 

 

 

 

13、“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说的是宝玉身边的哪个丫环?举例说明。

答:

 

 

 

 

 

 

14、《红楼梦》是女性的悲剧,也是女性的颂歌,在贾府这个污浊的环境中,从诗社相关情节的描写便可窥见红楼女性高雅的审美追求和美好的心灵世界,简述“海棠社”或“菊花社”的主要情节。

答:

 

 

 

 

 

 

15、:“护官符”这一段情节在《红楼梦》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

 

 

 

 

 

 

 

16、最能揭示宝玉性格的是两首《西江月》判词,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答:

 

 

 

 

 

 

17、《红楼梦》中有一群非常具有文学气质的女子,其中被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其学诗的是谁?简要描述。

答:

 

 

 

 

 

 

18、“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一女子?简要分析。

答:

 

 

 

 

 

 

19、“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中的“停机德”说的是《红楼梦》中哪个女子?其命运如何?简要分析。

答:

 

 

 

 

 

 

 

20、“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此判词说的是谁?从中可见曹雪芹为其安排了怎样的命运?简要分析。

答:

 

 

 

 

 

 

21、“子孙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此判词说的是谁?简要分析。

答:

 

 

 

 

 

 

 

22、“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此判词说的是谁?简要分析。

答:

 

 

 

 

 

 

 

23、“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此判词说的是谁?简要分析。

答:

 

 

 

 

 

 

24、《红楼梦》第一回中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作楔子,有何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答:

 

 

 

 

 

 

25、《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它们在全书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答:

 

 

 

 

 

 

26、举例谈谈你对《红楼梦》第五回中画册、判词、歌曲的理解。

答:

 

 

 

 

 

 

27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

 

 

 

 

 

 

28、简要描述刘姥姥的性格特点。

答:

 

 

 

 

 

 

29、谈谈你对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的理解。

答:

 

 

 

 

 

 

30、简要描述探春理家的改革措施。

答:

 

 

 

 

 

 

 

 

 

 

 

参考答案:

一、正误判断题错误选项及解析

4、错。内室是日常用品,“半旧的”乃是仕宦之家的风范,显出王夫人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与王夫人吃斋念佛,喜欢素净,不喜张扬的性格有关。

5、错。高鹗的续书在立旨上与曹雪芹大相径庭,但是大体上保存了原作的故事结构。

8、错。《红楼梦》按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生活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

10、错。这一判词说的是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

14、错。此判词写了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的悲剧命运。

15、错。对宝玉寓褒于贬,欲扬先抑。

18、错。迎春性格懦弱,惜春性格孤僻。

19、错。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是王熙凤。

21、错。以假寓真,反映的仍是现实人生。

22、错。《红楼梦》出现于清朝“乾隆盛世”年间,这个时期的社会表面好像太平无事,其实各种矛盾正在加剧发展,盛世的背后潜伏着危机。

26、错。应是探春。

27、错。“可见”之后有误,应为探春反“自杀自灭”,可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处在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的漩涡之中呢!

31、错。拿赵姨娘开刀,是探春在大胆改革中显现出的她的“公正”。

32、错。封建家庭的衰亡不是靠探春的改革措施可以挽救的。

33、错。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宝钗住的是“蘅芜院”。

36、错。贾母是荣国府的老夫人。

37、错。应是尤二姐。

38、错。贾宝玉写《芙蓉诔》祭的是晴雯。

42、错。由李纨掌坛并自号稻香老农。

47、错。应是迎春。

 

二、简答题

1、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简述这一传说。

答:木石前盟   

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而去,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相报答,故有木石前盟之说。(第一回)

 

2、简述凤姐善于权术的一个故事情节。 

   答:①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三千两银子;凤姐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凤姐说她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她说要行就行。她假借贾琏名义,做成这一笔肮脏交易,贾琏并不知情。(第十五回)

 

3、简述尤三姐的性格和殉情经历。

   答:尤三姐虽素行不端,但却刚烈有加,发誓说非柳湘莲不嫁。后贾琏外出,路遇柳湘莲,言尤三姐之意。柳湘莲欣然允诺。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知尤三姐是贾珍妻妹,就生出毁约的意思来,尤三姐听说这事,自刎而亡。柳湘莲追悔莫及,遁人空门。(第六十五回、第六十六回)

 

4、“严父责打不肖子”,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有哪些,你觉得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根本原因是贾政痛恨宝玉鄙弃功名利禄,不走仕途经济之路,不能成为家族的继承人,他痛恨宝玉的离经叛道,这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与叛逆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第三十三回、第三十四回)

 

5、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各有怎样的反应?你觉得这说明了什么?

答:宝钗探伤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意欲让大家注意到她对宝玉的关切的心思。她的药据说颇有奇效,也反映出其家庭富裕的实情。当袭人怪罪薛蟠时,她言谈堂皇,表现大度,并借机规劝了宝玉,可以见出她化被动为主动、化尴尬为从容的高明手段。黛玉则不同,她极不愿意别人看到她对宝玉的关心,她的深情表现在她的无声之泣及简单的言辞里。写“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可见哭泣时间之长与伤心之重。所以说,黛玉的关切是真情流露,宝钗的关切则多半是表面文章。黛玉感觉宝玉不该挨打,宝钗则以为事出有因,二人的思想也是不同的。

 

6、简述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主要情节。

   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三进荣国府写出了贾府由盛而衰的变化。(第六回、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第一百一十三回)

 

7、《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谁?请简述能表现该人物这一特点的一个故事。

答:贾宝玉。贾宝玉热爱女性、尊重女性、体贴关爱女性到忘我的程度。贾宝玉在园子里看见龄官蹲在地上不断地写着一个“蔷”字,想象她一定有什么心事;又见她“模样儿这样单薄,心里还那里搁得住熬煎”,恨自已不能替她分担。这时忽然落雨了,他自已淋得浑身冰凉,却没有感觉,只看着龄官头上滴下水来,反而提醒龄官身上湿了,不要写了。

 

8、“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红楼梦》的《葬花吟》,吟诗是林黛玉。《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9、简析《红楼梦》中一处精彩的人物出场。

答:在《红楼梦》中, 作者用了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声夺人。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黛玉的“纳罕”反衬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出场如众星捧月一般。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这些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地位和身份,刻划出她性格中泼辣的一面。

 

10、“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共读西厢花纷纷”,都是有关宝黛的精彩片段,请选择其中一则简述之。  

      答:①泣残红黛玉葬花        

      宝钗、黛玉一先一后夜访怡红院,黛玉叩门,晴雯正生气,借故说宝玉吩咐的,不给开门。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她见了宝玉也不理睬,宝玉还蒙在鼓里。她独自一人在幽僻处葬花吟诗时,又被宝玉遇着.宝玉赶上去作了“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的沉痛倾诉,才化解了这一场误会。(第二十七回、第二十八回)

      ②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说要是黛玉“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恰黛玉听见,很是宽慰。后因黛玉讽刺宝玉,宝玉气急,经黛玉道歉,宝玉说“你放心!”黛玉故作不懂,宝玉刚要解释,黛玉说“你的话我都知道了”。之后,宝玉把赶来送扇子的袭人误作黛玉,并说睡里梦里都忘不了你之类的话。 (第三十二回)

      ③共读西厢花纷纷        

      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黛玉说她早已准备了一个花冢,正来葬花。黛玉发现《西厢记》,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觉得冒犯了自己尊严,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于是两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第二十三回)

 

11、请你简述大观园一次风波事件的主要情节。

答:抄检大观园  园子里发现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和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12、简述体现王熙凤工于心计为人毒辣的一件事。

答:计害尤二姐  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13、“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说的是宝玉身边的哪个丫环?举例说明。

    答:晴雯。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逐出大观园,回到家中,卧床不起。宝玉前去探望,她向宝玉诉说自己早知今日,也不如此痴心傻意。她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将贴身穿着的旧绫袄脱下,与指甲一起交与宝玉,并要宝玉把袄儿脱下给她穿。当夜晴雯死去。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第七十七回)

 

14、《红楼梦》是女性的悲剧,也是女性的颂歌,在贾府这个污浊的环境中,从诗社相关情节的描写便可窥见红楼女性高雅的审美追求和美好的心灵世界,简述“海棠社”或“菊花社”的主要情节。

答:①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第一次,海棠社,探春发起诗社,李纨自荐掌坛,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秋爽居士,探春叫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富贵闲人、绛洞花主……李纨出题,题目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韵。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居次。

②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第二次,菊花社:湘云主邀,宝钗出题(湘云补充),题目是《忆菊》《访菊》《种菊》《访菊》《供菊》《咏菊》等十二个,七律,不限韵,黛玉以“诗也新,立意更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夺魁,探春、湘云居次。(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

 

15、:“护官符”这一段情节在《红楼梦》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揭示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之口说出的“护官符”,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煊赫的财富和炙手的权势。他们在生活上穷奢极侈、挥金如土,在政治上“最有权势”、横行无忌。而且“四家皆联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上通皇帝,下连官府,形成一个庞大的封建统治网络,沉重地压在劳动人民头上。这个腐朽、寄生的封建官僚地主集团的活动,就是一幅封建统治阶级罪恶生活的缩影。贾雨村为了向上爬,必须同他们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护官符”这段文字是理解社会背景的一把钥匙,在《红楼梦》全书中,它也起着提纲掣领的作用。

 

16、最能揭示宝玉性格的是两首《西江月》判词,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答: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17、《红楼梦》中有一群非常具有文学气质的女子,其中被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其学诗的是谁?简要描述。

答:香菱学诗。黛玉让其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香菱于是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后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第四十八回)

 

18、“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一女子?简要分析。

答:这一首说的是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19、“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中的“停机德”说的是《红楼梦》中哪个女子?其命运如何?简要分析。

答:薛宝钗。“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20、“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此判词说的是谁?从中可见曹雪芹为其安排了怎样的命运?简要分析。

答:王熙凤。“凡鸟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自然是种讥讽。“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

 

21、“子孙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此判词说的是谁?简要分析。

答:这一首说的是贾迎春。

迎春是荣府大老爷贾赦的妾所生的女儿。她心地纯洁善良但性格懦弱。后来她被其父许配给孙绍祖,出嫁后受尽种种虐待,一年之内就被折磨死了。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任意践踏迎春。

 

22、“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此判词说的是谁?简要分析。

答:这一首说的是贾惜春。 判词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所以说景不长。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所以说“景不长”。 第二句“缁衣顿改昔年妆”,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 第三、四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

 

23、“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此判词说的是谁?简要分析。

答:此为妙玉的判词。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人空门,这是一层含义;她又有“洁癖”,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不会给她准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按规矩,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这是她尘心末断的一个根据。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妙玉虽入空门,然却恋着宝玉,最终被劫,也许就是佛家对她的惩罚吧。

 

24、《红楼梦》第一回中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作楔子,有何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答: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25、《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它们在全书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答: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大名著欣赏《红楼梦》
名著阅读:《红楼梦》导读(精品转载)
刘心武解读《红楼梦》(1)
《红楼梦》简答题汇编
《红楼梦》知识
〖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赏析(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