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菜根谭》专栏 |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这两件事!

菜根谭  专栏二

做到这两件事,才是真正的成熟


涉世浅,点染亦浅;

历事深,机械亦深。

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

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菜根谭》

 

机械:本意,泛指各种机器、器械。庄子言:“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你会用各种助力器械帮你干活儿,说明你有取巧之心,因此引申义就可理解为取巧之心。)

朴鲁:质朴、憨厚。

曲谨:在细节处谨慎。

 

这句话,单个字面意思都容易理解,但是很多人却没读懂这句话。之所以读不懂是因为他们总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把它解读为:劝人不要去追求圆滑世故、权谋心计,君子应该反璞归真。

 

但说是这么说,真要落到实处时,却都感觉这个道理实在不好使。比如,遇到狡猾的人故意要欺负你,你还要老老实实做人吗?明明有简便取巧的方法更高效,也能达到目标,也利人利己,但为了表示自己清高,不助长自己的投机之心,你会真的放弃捷径吗?这个时候,你心中是不是有一万个不情愿?


 

一、“机械”还是深些好

 

实际上,稍微多想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解释漏洞百出。如果一个人不要有“心计”,只要“老实”就好,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鬼谷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等,这些专门讲如何运用取巧之法,以一胜百的权谋道术的千古经典应该算废典才对?如果做人最理想的标准就是没有“机械”,那干脆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不就最理想了嘛,因为“涉世浅,点染亦浅”啊。

 

显然,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

 

其实,你的心中有“机械”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它是一个人在复杂的环境中正常生存下去的基本素质。追求“机械”只不过是心智正常的人的本能反应罢了。


不信,你去看看现在的电视剧,特别是像《琅琊榜》、《延禧攻略》一类把权谋之术写到极致的热播剧,为什么可以那么火?因为,每个人的骨子里其实都是渴望自己就是《琅琊榜》中的梅长苏,都是《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觉着“机械”还是深些好。

 

只是,不同的人,运用“机械”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样是鬼谷子之术,你可以用它布局设陷,空手套别人的钱,也可以用他来说服别人跟你合作打拼创造财富。我们会说前者无耻,可恶,阴险狡诈,对后者却会感激涕零,说他智慧英明,有福同享。都是鬼谷子之术发挥了作用,为何世人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因为动机不同。

 

使用“机械”的动机的不同,会产生道德上的好坏评价——阴险/大爱/责任/自私。它涉及的是价值选择层面的问题。

 

但是这段话并非是在谈动机问题,而是讲“机械”的深浅的问题。使用“机械”的深浅的不同,产生的是智力上的高下评价——英明/愚蠢/灵活/死板。它涉及的是方法论层面的问题。

 

很多人之所以读不懂《菜根谭》的这段话,就是因为他们把价值选择和方法论混为一谈了。在谈价值选择的时候要扯进方法论,在谈方法论的时候,又扯价值选择。结果就是一头都顾不上。



二、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

 

这段话的主题是“机械深”是怎么来的方法论。那么就得放下道德上那些先入为主的评判,你才会看得懂。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这是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大白话。它的意思是:一个人经历浅薄的话,所受的各种(好的、不好的)熏染也就少,历事深,城府、心机就深。它讲述了一个客观规律:你了解、经历的事情深了,自然就会多些心眼儿,多些套路,多些手段。

 

举个例子。当年作为学霸的你是怎样拿高分进入理想大学的?不就是拿到一个题目,你已经练到了扫一遍题目就能读懂出题老师的出题动机,考点是什么,他通常会在哪里设置陷阱,该用哪个公式定理,哪种套路,哪种模型来解答……你说你的“机械”深不深?这其实就是一个“历事深,机械亦深”的典型。

 

把这个例子延展开来,放到社会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商场中,谁的“机械”最深?一定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家。能成为龙头的人,一定是把市场的脾气,消费者的心理摸得最透彻,把商业套路用得炉火纯青的那个人。他在现实市场中的历练有多深,他的“机械”就有多深。

 

这些“机械”的深,是他们寒窗二十年的学生时代照着书练出来的吗?可能一小部分是,但最根本的还是一次次的商业实战经历让他变得成熟和深沉。这就是说,“历事深”是“机械深”的因,“机械深”是“历事深”的果。这包含了两层含义:

 

第一,你要是“涉世浅”,你想要“机械深”也要不成。

 

第二,你要是“历事深”了,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的“机械深”就是一个自然结果。



三、与其把自己表现得练达,不如真诚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这句话实际上是在骂人。

 

人都有一个通病:总喜欢表现自己的“练达”。我们常见很多人,事儿没做过,却总想在人前表现得比谁都老练,见谁都想指点江山。这句话告诉你,与其这样,不如保持“朴鲁”。为什么?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英国女王就质问一群经济学家:既然你们是经济学专家,为什么没有人能够预测到危机的发生?结果众经济学家一脸懵。


这一懵,就懵了一年。一年之后,大名鼎鼎的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卢卡斯,以为找到了一个可以交差的答案,挺身而出回答女王的问题。他说女王陛下:经济学已证明,此类事件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假如此类事件可以预测的话,那么人们就会据此作出反应,从而避免它的发生——于是,这个预测就成为错误的了。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约翰·凯,对这个答案估计实在忍不住想骂娘,作了这样的评价:'这听起来像是个白痴学者会给出的回复'。这是不是正好也是你想说的?

 

他们为什么不能预测经融危机的到来?因为在资本经济的实战方面,他们叫“涉世浅”。他们是关起门来练套路,练老成的人。他们可以提出各种理论模型、工具模型、思考模型,也可以把这些模型说得天花乱坠,看起来很“练达”,但是,缺了实实在在经商经历,就是“涉世浅,点染浅”,在商业实战方面,心中是没有“机械”的。如果让他们真正去实际运作资本,可能就是最先倒下的烈士。这里他们虽然没有去当烈士,但是却闹了一个世界笑话,让自己多尴尬!

 

所以,这里说“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你与其努力把自己表现得多么练达,不如真诚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前面说得很清楚,练达不是你表现就能出来的,是你“历事深,机械亦深”。历事不深,又非要装老练,只会给自己闹尴尬,闹笑话,甚至带来灾祸。倒不如保持自己的朴鲁,让别人看到你这人的实在,反而能呈现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的个性形象。

 


看懂了前面几句,“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就好理解了,跟前一句都有类似的意思。也是在指出世人的通病:面对一个新任务,新项目,都还没有开始,他就能从头算计到尾巴上,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种细节步骤都能点兵点将地规划到位。貌似老练得无懈可击,但这句话告诉你这是“曲谨”,还不如疏狂有用。

 

前段时间,连续好几起武林事件:中国内家拳VS搏击拳,结果都是内家拳大师被揍得很尴尬。他们有练太极的,有练咏春的,但基本都是三下五除二被搏击拳手KO。真是中国内家拳不行吗?

 

当然不是。中国武术可是过去老祖宗们拿着真枪在战场上跟人肉搏拼命之后总结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没用?



那现在这些内家拳师为何会败给搏击手?一个关键原因,现在好多人练内家拳都是关在在屋子里臆想着练:他这样出招,我怎么攻防,他那样出招我怎么拆招。然后就相互喂招。两个人喂来喂去不亦乐乎。

 

“与其曲谨”,你这样练来练去是没有用的,每种招式的攻防拆解都熟悉,看似很周密,但是你没有真正打过架(历事浅),你模拟练习再熟悉,在实战上你仍然还是“点染浅”的状态。

 

“不若疏狂”。要想打赢对手,先别去追求那些花里花哨,看起来完美的招式,不如疏狂一点:我开始就不去追求所谓的严密攻防,先跟你用实战的方式打打再说。在“历事”中去体悟武学精髓。

 

当真正打架时,发现,啊呀,怎么一出手就全乱了阵脚,什么招式都忘光了。第一回合,挨了人家一记重拳,直接找不到北。第二个回合还没开战,心理直打哆嗦,基本心理素质都不过关了。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原来真正的实战哪里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此时,你再去回嚼老祖中讲的拳理、招式,你的领悟就会接地气多了。

 

搏击拳手为何比这些内家拳大师更有杀伤力?因为他们在练习时,基本都是以实战的形式进行的。几年下来,人家都实战过不知多少次了,而内家拳师的实战课估计才刚刚开始。两相比较,内家拳手“涉世浅,点染亦浅”,搏击拳手是“历事深,机械深”。真打起来的时候,这些内家拳师打不过搏击手就太正常了。



总结:假如你发现自己做一件事情不够成熟,给你的建议就是:

 

第一,就承认和接受自己在这件事上的“朴鲁”“疏狂”;


第二,马上去做这件事,并且一定要往深里做。真正的成熟不是去追求练达,也不是追求曲谨,而是从发现并接受自己的朴鲁、疏狂开始,然后通过“历事深”来弥补。这才是走向真正成熟的正确姿势。


作者:乌蒙布衣,自媒体人,自由撰稿人,国学爱好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抱朴守拙
UC头条:《菜根谭》教给人的智慧: 聪明人只需厚道
菜根谭里的教育(二)
《菜根谭》与其练达 不若老实
不若疏狂
二、抱朴守拙,涉世之道(与其练达 不若朴鲁)zjkzxd_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