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材 苏轼

  文/翟晓洁

  苏轼写文章杜撰典故,而这篇文章还是他参加科举所作的时政论文,结果,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知道后不仅不责怪,反而对他大加盛赞。

  这并非民间传说,而是正规史料中确凿记载的。

  宋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三月,苏轼和苏辙在父亲的带领下,由家乡四川眉山赶往都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

  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五月三苏抵达开封,寄宿于一间佛庙里,全力备考。

  当时进士科分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其中以省试最为关键。

  首先,他们得参加礼部的解试,即当年七月的举人考试。苏轼、苏辙兄弟小试牛刀,轻松闯关通过。

  接下来,就进入了最重要的环节,即次年正月由礼部组织的省试。当年的考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请论述古代君王奖惩赏罚都本着忠厚宽大的原则。这个题目不太好写,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还得具备高超的理论水平与写作技巧。

  宋朝的科举制度严格完备,为了防止考生与考官之间的利益交往、徇私舞弊,在考试结束试卷收齐之后,先要由办事员将所有卷子登记在册,然后由誊抄员全部重抄一边,最后才把抄写的试卷交考官评阅。这样,考官拿到的卷子,不仅看不到考生的名字,也无法辨认笔迹。如此细致繁琐的制度设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也体现了朝廷对人才选拔的高度重视。这对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考试主考官正是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大名鼎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当他评阅试卷时,发现有一篇文章见解深邃、文笔质朴稳健,字里行间隐隐透出一股大家风采,欧阳修对这篇青睐有加,还拿给其他同事细细传阅了几天。

  他本来决定将此文列为第一名,可是转念一想,这篇文章无论文体还是内容都自成一派,定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所作。如果他将曾巩定为第一,自己岂不是有徇私之嫌了?为了维护考试的客观公正,欧阳修最后决定忍痛割爱,将这篇文章列为第二名。

  发榜之后,欧阳修发现,他的学生曾巩不是第二,那篇他极力推崇的文章作者并非曾巩,而是四川眉山的小伙子苏轼。别人考试都力求尽力做到最好,而苏轼恰恰因为文章写得太好,反而得了第二。这实在有些委屈。

  省试通过后,接下来就要参加由皇帝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其实,当时的殿试基本上是等额复试,只是走个过场。苏轼兄弟和其他三百多名举子都顺利通过,成为同科进士及第。那一年,苏轼二十二岁,苏辙只有十九岁。

  考试结束了,可是考官欧阳修对苏轼的文章还有一点疑惑,在那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上古尧帝时代,司法官皋陶三次要判一个罪犯死刑,尧帝三次赦免了他。因此天下人都惧怕皋陶执法的严厉,而喜欢尧帝用刑的宽仁。

  史书记载,皋陶是舜帝任用的司法官,后来还被大禹推荐为继承人。怎么在苏轼的笔下做了尧帝的法官?还有,这个三杀三宥的故事又是哪来的?

  欧阳修逮到机会就问苏轼:“你文中的那个典故出自哪本书?”

  苏轼顺口回答:“在《三国志》孔融的故事里。”

  欧阳修回家将《三国志》中关于孔融的章节全部仔细读了一遍,却没有找到这个典故。第二天,他找到苏轼,又穷根究底地请教这个问题。

  苏轼眼看瞒不过去,这才实话实说:“这个典故是我自己杜撰的,我想当年曹操灭掉袁绍,将袁绍的媳妇赏给自己的儿子。孔融对此非常不满,他说,当年武王伐纣,就将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给了周公。曹操忙问这事出自哪个典故。孔融回答,想当然了,今天能发生这样荒唐的事,古时肯定也有呗。我想尧帝为人宽厚仁爱,司法官又非常严格,所以也想当然地以为,肯定会发生这样的事吧!”

  欧阳修听完苏轼的解释不仅不生气,反而非常欣赏。后来,他时常对别人提及此事,说:“苏轼这个人真是善于运用知识,把书读活了,以后写文章肯定独步天下。”

  他还开怀地说:“读苏轼的文章,我身上不禁直冒汗,真是感觉后生可畏,我很高兴。我要避开一条路,好让他出人头地。”

  他还对自己的儿子说:“再过三十年后,不会再有人提到我的名字。”

  很多年后,苏轼贬官黄州时,曾坦言自己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他早年所写的议论文,有不少是为了应试而进行的模拟训练,如《儒者可与守成论》、《物不可以苟合论》等,这些都是往届科考的试题。尽管成名之后,他做了大量随心恣睢、浩瀚如海的诗文,但年少时的苏轼也跟现在的我们一样,将绝不部分的学习精力都投入到举业中去。他很清楚,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必须全力完成的任务,而他想要步入仕途,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拿到进士及第这个敲门砖。

  苏轼一举成名,顺利地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这自然因为他善于读书、目标清晰、活学活用,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他有幸遇到了一个欣赏并提拔他的老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读到了苏轼的聪颖灵动,更瞻仰了欧阳修的大将之风,当时的朝廷有这样善于发掘后进、奖掖后生的官员,真是朝廷之福。

  关于苏家兄弟参加科举,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也很有意思。

  话说,声名大噪的苏家天才兄弟就要参加科举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苏辙生病了。眼看着考试之期日益临近,苏辙却病得爬不起来。

  有人坐不住了,这人不是老爹苏洵,而是宰相韩琦。

  他跑去跟宋仁宗说:“今年的考生中,苏家兄弟是夺冠热门,现在苏辙生病了,如果这兄弟两有一个不能参加考试,那这次科举就毫无意义了。”

  仁宗也急了:“那,那,那可怎么办呢?”

  韩琦回答:“要不把考试推后一个月,让苏辙有充足的时间养好身体,参加考试。如何?”

  仁宗立马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礼部下通知:由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今年进士考试推迟一个月举行,请知悉。

  一个月后,苏辙痊愈,如约参加了考试。

  谁知,考试那天又有状况发生。

  主考官发现,这一届考生人数比原先计划的少了三分之一,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大家知道苏家兄弟今年要参加考试,大家不愿意做炮灰,很多人临阵脱逃。那些没有逃的人都说:反正有了二苏,今年科举对大家来说,不过是重在参与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眉山苏氏:从苏味道到“三苏”(第3辑)
嘉祐二年: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唐宋八大家 一半是考试困难户
欧阳修选出“千年之最”科举,前三名无人知,第4名以后无人不知
即将完结的《清平乐》,苏轼和载入史册的那一届科考终于亮相 | 此刻夜读
“前浪”“后浪”关系的典范:北宋欧阳修苏轼的师生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