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近,外感病多发,一个中成药扶正驱邪,提高免疫力,让你平安度过这个寒冬


弘扬中医中药是一场善意长存的修行……

现在的人,当真不易,好不容易熬过了新冠,甲流又来了,甲流刚刚好,支原体又接踵而至,支原体的风波刚过去,乙流又不请自来,现在又有什么腺病毒正在蠢蠢欲动,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袭击之后,身体也被拖垮了,经常心慌气短,浑身乏力,动不动就出虚汗,脾胃也不足,这个时候说明身体已经很虚了。


在中医看来,不管是甲流、乙流,还是支原体,都属于外感病的范畴,人在虚弱的时候是很容易被拿下的,所以外邪最喜欢在人虚弱的时候攻击人体。

按理说,病邪来了,只要祛邪就可以了,可是这个时候,强力祛邪肯定不行,因为很容易使正气不支,导致身体更虚,如果要单纯补虚的话也不行,那样又容易壅滞邪气,导致邪气滞留体内,不易排出。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两手都要抓,既要补虚,又要祛邪。

参苏丸是一个中成药,前身是古方参苏饮,出自宋代太医局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的特点是攻补兼施,攻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滞邪,祛邪的同时补益人体正气,从而有效激发人体的免疫力。

下面就跟小郎中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方子。

参苏丸:党参、生姜、大枣、紫苏叶、葛根、前胡、桔梗,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木香、枳壳。

党参、大枣:益气养血,补益正气,提高免疫力。

原方用的是人参,成药里改成了党参,党参虽说补的不如人参全面,但是在补肺、补脾方面不亚于人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足了,则正气就足;肺主表,肺气足了,人的防御力就强大,就像给身体安上了一块“挡风玻璃”一样,既能祛邪外出,又能把外邪挡在体外。

大枣补气还能补血,而且大枣是甜的,甜味的药都能补脾,可以强壮脾胃,中医有句话叫“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反过来也就是说只要脾胃强大了,人就不容易生病。


正气补足了,接下来就要祛邪了。

生姜、苏叶:温中解表,驱散寒邪。

生姜和苏叶都是热的,热就能对抗寒邪,一方面打开被寒气郁闭的毛孔,通过发汗的方式把体表的寒邪从身体里赶出去,同时还能温里,温补脾胃,把身体内部的寒邪消灭得一干二净。

葛根:解表清热

葛根这味药比较神奇,它辛散透表,退热的效果非常好,为什么呢?如果把人蒙在厚厚的被子里,一会就热的要命,葛根就好像来掀开被子,里面的热也就散发出来了,由于葛根它没有什么寒热的偏性,所以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都是可以用的。

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祛湿化痰

这一组是啥呢?相信细心的小伙伴已经看出来了,这不就是千古化痰第一方二陈汤吗?

很多人感冒之后出现胸闷痰多的情况,这时候用二陈汤再合适不过了,二陈汤一进入身体,就像一把小刷子一样,把肺里的粘痰、顽痰清理得一干二净。

前胡、桔梗:调节肺气,止咳化痰

肺主表,人在感冒之后首先受到牵连的就是肺,影响到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导致咳嗽咳痰。前胡降气化痰,桔梗宣肺止咳,二者一个药性往下走,一个药性向上走,一上一下就能恢复肺的宣发肃降,从而使肺气正常运转起来,咳嗽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木香、枳壳:行气消积,畅通脾胃

肺气通了,脾胃的气机也要通畅才行,木香行气,在前面开路,枳壳紧随其后,消除堵在中焦的积滞,脾胃通了,那些胸腹满闷、胀痛,恶心呕吐,身体困倦,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也可以得到改善。

这个方子祛邪的同时又兼顾到扶正,弥补了其他方子单纯攻伐的不足,非常适合那些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且容易反复感冒的人服用,而且这个方子也是比较平和的,大人,小孩,老人都可用。

如果你也身子虚,吹点风,受点凉,就容易感冒、发烧,流清涕,胸闷、咳嗽咳痰,伸出舌头一看,舌头颜色比较淡,舌苔白白的,就可以参考此方。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参苏丸适用于风寒所引起的体虚感冒诸症,如果是风热就不合适了,如何知道是不是风热呢?其实很简单,对着镜子看自己舌头,如果舌质红,舌苔厚腻、发黄,那就是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名方,既治感冒,又消痰湿!特别适合免疫力差的人
一个中成药治反复感冒,驱邪不损正气,适合老年人
参苏饮
刘弼臣:小儿外感疾患用辛温剂的经验
『解表剂』扶正解表>参苏饮
这味中成药,补气虚,除痰湿,治外感,全都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