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虎爹教育的成功,董卿的悲哀

你好,我是丹妈

资深童书编辑   儿童心理咨询师

- 文= 丹妈 -

这段时间,董卿很火。


第一次火,是因春晚上,她那抹艳压全场的口红;



第二次火,则是源自诗词大会中,她那信手捏来的诗词歌赋。



而最近的第三次火,丹妈却有些看不懂了,火的竟然是董卿父亲的魔鬼式教育。


说到董父的严苛教育,除了虎爸必备的“幼儿园开始抄成语,背古文”“小学开始每天一千米”,董卿的童年故事里还有:


·“你不要老照镜子”:董卿说她爸有些名言——“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已经长成这样了,照还能照得更好看吗?”;


·“做家务,勤工俭学”:寒暑假去饭店做清洁工,10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15岁的董卿为了铺好床单,一个人费劲地抬起一张张厚重的席梦思,委屈地大哭起来。


更让董卿喘不过气的是,父亲对她的要求不仅多,还高,只要没做好,爸爸就会冲她辱骂暴打。



董卿采访说:“从小一直被父亲阻止参加文娱活动,但中学毕业后她却一心想报艺校,为此遭到了父亲的毒打,她一度想要以自杀威胁。那时我们家住在六楼,我经常会在阳台边写一行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然而就是这样近乎残忍的教育方式,却因董卿的成功,被众人推成了学习的榜样。


有育儿号甚至打出《看董卿,学习“虎爸”教育!》的标题,点开内容,看得我有点背脊发凉。


甚至还在朋友圈,看到几个正犹豫要不要在新学年对孩子少一点打骂的家长,因为董卿的故事,开始怀疑自己对孩子是不是还不够狠……


然而我们真的能如此简单粗暴地将董卿的成功,归结于董父的“严苛”吗?


丹妈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了董卿“虎爸教育”背后,有着被我们所忽略的真相。


一、你看到了董父的严苛,却忽略了他的身教


· 董卿的勤奋,源自父亲的身教。


都说董卿很努力,其实她爸比她还努力。


董父出身农村,父亲早逝,从小是一面读书,一面还要到河里抓鱼摸虾,卖钱养家。


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在当时大学生那样稀少珍贵的年代,董父依旧凭靠自己的努力考取复旦,并在工作后勤勤恳恳,当上报社副总编。



与某些虎爸不同,董父对女儿的严苛,绝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是源自自己的亲身成功经验。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身教,才令董卿对父亲的严苛,有了多一层的理解与信服。


· 董卿的爱阅读,源自母亲的兴趣。


董卿的母亲也同为复旦毕业,虽然是一名理科教师,却对文学充满兴趣,她喜欢读的书也都让女儿读。每次读完,还会让女儿讲讲书中人物关系和感想。



董卿说长大后看到网上推荐的那些经典书单,竟然和妈妈当年给她列的一模一样。


腹有诗书气自华,董卿曾说自己“三天不读书,就如不洗澡一样难受”。


董卿那份对知识的热情,绝不仅仅是来自于父亲的严苛,更是来自于家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长大,孩子自然也认为阅读、上进,是和呼吸、吃饭一样平常的事情。



现代家庭里,很多家长只是三流的父母,却一心想要一流的孩子。


他们学到的只是董父的那份严苛,却做不到他那样的身教。


他们也只看得到严苛下成功的董卿,却没看到那千万个被严苛毁掉的“董卿”。


这些被毁掉的“董卿”大多就在我们中间,成长曲折,生活得默默无闻;少数几个,则像丹妈之前分享过的《她是乖乖女,聪明、刻苦、听话,却雇了3个人杀害自己的父母……》中的女孩,父母用严苛毁掉了她,她就用自己去毁掉父母。




二、你看得到是董卿的美,却看不到的她的累与泪


作为观众,我们看到的是她人前的美,而作为她的父母,看到的,也许更多的是自己孩子背后的累。


董卿那么优秀,可你在知道她优秀背后的累与泪,又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她那样活吗?


· 为了这份优秀,她过了一个满是阴影的童年


无论她在采访中如何表示:“没有父亲当年的严苛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但每每谈到童年,谈及父亲,这个拥有丰富舞台经验、永远优雅淡定的女主播,却总是控制不住的饮泣。



董卿谈到父亲在她工作后,后悔当年对她的严苛,对她道歉时,董卿几次哽咽的说不下去



在节目中,她看到一对亲子在表演中的亲密配合,在场下哭得说不了话,最后哽咽着回忆到父亲曾对她的严厉,用了三个“非常”。


虽然她接着也说感谢父亲,理解父亲,但却在最后对台上的父女说了一句:“我特别羡慕你们,长大以后你们会有特别多美好的回忆”。


·  为了那份成功,她“冷落”了家人


董卿是独生女,父母怕打扰她工作,从未到过北京。


八个春晚的背后,是董卿八个只能在晚会结束后,自己吃速冻饺子的春节。


当别人向她父母感叹:“有这样的女儿真是福气~”


只有董卿自己知道,节俭的父母其实并没有享受到自己什么福气,病了都还是自己挤地铁上医院。



·  为了那份完美,她把该恋爱的时间都给了工作


365天,100多场主持,为了驾驭好不同主题的晚会,董卿几乎把自己逼到极致:


朱军评价董卿在工作中对自己非常严格。



虽有过几份恋情,却直到四十多才结婚生子,这绝不是因为她不够优秀,而只是因为她没空经营。



董卿说以前最害怕的就是吃饭,常常是边哭边吃。


小时候,每天数落她,逼她反思的是餐桌前的爸爸,


长大后,每天数落她,逼她反思的是地毯上的自己。


这份好强与执着,是对舞台的热爱,但从心理层面来说,过分好强,其实也是一种安全感的缺乏。


成功能填补她曾经所付出的累,却永远掩盖不了她内心回忆起童年的痛。



谈及童年的自己,她说:“我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成年后,她还是像那只轮上的仓鼠,带着自我实现的使命,更带着童年那种“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父亲满意”的焦虑,那种总在不断给自己纠错,把自己逼到极致的努力,拼尽全力的继续奔跑。


也许,在父亲的严苛教育下,董卿获得了大众眼中的成功,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内心深处的缺失感又让她显得悲哀。



和董卿一样,丹妈也是从小在父母严厉教育下长大,内心感触很深,在“生而为人,必须优秀”口号下长大的孩子,其实很难拥有真正的自信,真正的放松。


有一次小助理看我太辛苦,说哪个哪个公众号的妈妈停更一周,去旅行了,让我也给自己放假一周休息一下。


这听上去很诱人,可我想了又想,却怎么也做不到,比起累,我似乎更害怕那种闲下来的不安。


我深知,这并不仅是因为自己还不够优秀,而是由于我们这样的孩子,在骨子里,就对优秀的衡量标准过于单一。


我们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如何勤奋,如何成功,却没有学会如何放松,如何爱自己。


我们需要通过事业上的不断成功,不断被他人肯定,来重建童年在不断打击中失去的自信与自尊。



董卿会成功,是来源她父母的严苛,和她自己的努力。


但我忍不住会去想,如果她的父母依然以身作则,然后将那种粗暴严苛的教育方式,换成温和而坚定的对待,董卿又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一个人的阅读兴趣绝不一定是在棍棒下才会萌发,


一个人的内心也绝不一定是要在打击下才会强大。


· 给孩子尊重=溺爱孩子=培养熊孩子


· 给孩子打击=教育孩子=孩子长大内心更强大


这样简单粗暴的混账逻辑到底何时才能休止?


丹妈反对“虎爸”教育,但我也深知,在教育中,用简单粗暴的权威去控制,总是比用“温柔而坚定”的规则去引导,来的省事。


培养一个勤奋又快乐的孩子,肯定比打造一台只会冲锋陷阵的机器更难。


但我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多花一点心思,培养孩子的内动力,辛勤耕耘,静待花开。


如果真的只有残酷教育才能造就成功的孩子,那我宁愿像作家斑马那样自私地说一句:“孩子,改造世界就让别人去吧,我只要你一生幸福”


- End -


丹妈为你精选了40份书单

公号后台回复 书单 一次读个痛快

0—2岁孩子必读的10类书

2—3岁孩子必读的20本经典绘本

3—4岁孩子必读的25本经典绘本

4—6岁孩子必读100本经典绘本

6—8岁幼小衔接必读的30本书

小学阶段1—6年级必读39本书

24本父母必读书,将改变孩子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卿:感谢父母的严格教育塑造了我
你看不到的,是千万个被毁灭的董卿
当我们目送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
董卿谈原生家庭,你看不到的,是千万个被毁掉一生的“董卿”…
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
“不教育”是最好的教育——“钱氏家教”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