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储,大储,翻倍发展

万亿市场,刚刚起步。

以前对储能没有过多关心,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电价较低,储能经济性较差。然而,近年来高电价的欧美市场突然把化学储能带飞,国内配储政策进一步催熟了储能产业的发展。

储能按照应用领域不同可以分为表前储能、表后储能,其中表前储能可以分为电源侧储能与电网侧储能,属于电力工程投资项目表后储能则包括工商业储能与户用储能,其中户用储能主要用于家庭场景。

一、市场规模:剑指万亿市场

伴随全球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表前储能建设将进入建设高潮。同时海外能源危机的催化使家庭户储成为刚需,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装机规模将达661.3GWh(其中中国表前262.3GWh,欧洲表后64.3GWh,美国表前190.3GWh),新增装机市场规模将达10062.3亿元,剑指万亿市场。以2022年2157亿市场规模为起点,至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67%。

中、美、欧是全球储能装机主力。其中中国和美国装机将以表前储能为主,欧洲则以户用储能为主。

中国:当前国内储能装机需求主要源于政策需求,一方面是各地方政府强制新能源配储,配储比例从光伏装机容量的10%-20%不等;同时国资委对“五大四小”等发电央企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出了50%的刚性要求,新能源装机量的增长引发了储能市场的爆发。

预计2021-2025年储能系统新增装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174.3%,其中表前大储将是装机国内装机主力,预计到2025年中国表前储能新增装机将达262.3GWh,年化复合增速高达190.2%。

不可否认目前国内储能市场发展有些畸形,当前只能作为成本项,收益很难预测。但即将推出的电力储能相关的现货交易市场规则或将进一步提升储能的投资收益率。另外,光伏产业和化学电池技术进步、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行带来不断下降的成本进一步促进了储能产业的发展。

中长期而言,国内市场,十四“五”主要是电化学储能,十五“五”2027-2030年会有大量抽蓄并网成为电源侧储能主力。但从2030之后,如果大量火电退出,市场对灵活性较强的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会有更大的需求。

美国:IRA法案强调鼓励发展独立储能,户储抵免额度可达30%~40%,小型的工商业储能项目及满足条件的表前储能项目抵免额度则在30%~80%不等,较之前显著提升,将刺激需求高速增长。另外在东南亚光伏关税取消两年、加州SGIP自发电激励计划的政策背景下,美国储能市场有望持续突破装机记录。预计到2025年美国表前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将达190.3GWh,年化复合增速高达125%。

欧洲:电价高涨带来的投资高回报及政策补贴是驱动欧洲户用储能发展最重要的原因。现阶段,欧洲户用储能装机持续高增长,渗透率提升空间仍然广阔。2021年,欧洲户用储能装机同比增长一倍多,达到2.3GWh,其中,德国为欧洲户储增长的最大动力,新增装机1.3GWh,占比达59%。预计到2025年欧洲表后储能装机将达64.3GWh,年化复合增速将达142.8%。

二、产业机会:重点是电芯和逆变器。

电芯:储能电芯是当前电化学储能系统中价值量最大的零部件,考虑到储能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大容量电芯在短期内依旧会存在供不应求的状态。由于储能终端更加看重电芯的性能,预计头部化发展的现象则更为明显。

另外,除了中国以外的重要市场是美国,储能系统进入美国需要UL认证。该认证主要评估电池储能系统大规模热失控火蔓延情况,是美国储能项目开发商或业主提交相关项目审批流程时所需的一份关键第三方报告,当地相关监管执法部门(AHJ)会对UL报告进行审核,评估项目火灾风险是否可控,并制定相关消防应急预案,截至目前,少数几家国内厂商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等的储能产品通过了UL9540A相关测试审核。

变流器:储能变流器成本约为储能系统的15%-20%之间。储能变流器是储能系统当中的承担DC/AC转换的核心设备,目前国内市场当中储能变流器呈现出明显的头部化趋势。

微型逆变器一般指的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小于等于1000W、具组件级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的逆变器,该技术为每个光伏组件单独配备一个具备交直流转换功能和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逆变器模块,将组件发出的电能直接转换成交流电能,优势是更安全、发电效率更高。根据MaximizeMarketResearch预测,2019年微型逆变器全球市场约30亿美元,至2027年将增长至约130亿美元;根据HISMarkit预测,模块级电力电子(MLPE,微型逆变器和功率优化器)在2021—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3%。全球最大微型逆变器制造商Enphase的市场占有率约20%-25%。目前,国内微逆企业禾迈股份、昱能科技的产品性能已与Enphase不相上下,甚至覆盖频率更广,在成本控制上有明显优势,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

户储系统:2021年全球户储系统当中中国企业派能科技、比亚迪、华为和沃太能源分别位行业第2、3、4、6位。

投资机会:

板块增速排序:美国大储、欧洲户储和中国大储。

美国大储相关公司:阳光电源、科士达、宁德、亿纬锂能、比亚迪、盛弘股份、科陆电子等。

欧洲户储相关公司:锦浪、固德威、德业、禾迈、昱能、派能等。

国内大储相关公司:南网科技、科华数据、南都电源、上能电气等。

三、国内大储市场进度更新

1.国内2022年装机约12GWh,23年装机预测25-30GWh(包括电网侧、用户侧),延续每年翻倍的发展态势。

2.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储能电池价格已经有所松动。从原材料下跌到用户端价格传导周期约3个月。宁德时代比亿纬锂能等其他厂家一般高0.1-0.15元。比亚迪报价不稳定。

3.经营大储有优势的公司类型:售电公司、传统综合能源公司、模块化储能柜直销厂家(工商业)。

4.储能收益:a.调峰 容量租赁,b.现货自调。2024年以前有调峰收入,以后主要靠现货。目前一般作为成本项,不预测收益,也算不清楚。

5.抽蓄和化学储能的发展趋势:十四“五”主要是电化学储能,十五“五”2027-2030年会有大量抽蓄并网成为电源侧储能主力。但从2030之后,如果大量火电退出,市场对灵活性较强的新型储能会有更大的需求。

6.储能生命周期:3000次循环,6—7年预期寿命,实际更换周期为5年。

7.目前市场以电源侧独立储能为主,工商业只占10%左右。电网侧储能利用率较高,可以做到200天满充满放。新能源自配储能利用率较低,但随着现货市场的推进,这部分的利用率会提高。

8.23年现货市场会有14个城市推进长周期试运营,明年全面铺开。

9.现货运营有优势的公司:预测能力对现货盈利非常关键。电网公司下面的三产历史数据多,而且比较全面,优势比较大。

10.2023年光储市场继续维持爆发式增长,而且还要补上大基地等历史欠账。下半年的量会比较大。

四、市场展望

2023年储能装机预测:国内大储30GWh是22年的两倍,美国大储36-37GWh,同比增长一倍,欧洲户储翻倍。

总的判断:储能产业,万亿市场,刚刚开始。产业链核心价值供应商,尤其是电芯和逆变器领域的头部公司迎来第二强势成长曲线。

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价值投资##股市分析##巴菲持#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巴菲特读书会

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学习与交流平台,投资风险教育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原创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行稳致远”,秉持“专业、谨慎、诚信”的精神,努力与会员和客户共同实现长期价值稳步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储能零部件凭什么跑赢新能源六大赛道?
逆变器
储能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大储户储两翼齐飞,全球储能齐放量
储能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储能电站 户用储能 便携式 全球共振
动力电池新一轮招标启动,锂电设备开启2000亿新市场,13股最受益
同力日升 | 并购将公司吹上储能风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