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抓住典型课例 进行深度反思

教师的反思要有载体,而最好的载体就是自己的课例。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磨课”活动或校内研讨课活动,许多老师把这种活动当成了一种负担,虽然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但课上完就有种“一了百了”的感觉。而我觉得,在上完研讨课后,及时地进行深度反思恰恰是教师获得有效提升的时机。在去年的11月份,在完成学校的 “磨课”任务时,在课后共写了五篇反思,其中有两篇被《新世纪教材》网站所引用,有一篇被《中国教育报》编辑采用发表。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反思心得,与大家交流。

一、反思教材的“处理”

合理解读教材,准确领会编排意图,应该是每位教师备课时首先考虑的事情,也是用好教材的前提。在当前多种版本共存的情况下,给老师们提供了更多的比较筛选的空间。在平时的备课中,我们遵循的是以使用的教材(北师大版)为主,参考其他版本教材(人教版、苏教版)的使用原则。同一个教学内容,我们备课时往往同时阅读三种教材,比较各种教材的情境创设、练习设计等特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风格及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本次研讨课,在制定研讨课的开课内容时,我选择了《生活中的比》一课,因为这与以往的教材有较大的改变,以往的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均没有出现相应的名词,也没有专门的例题,而更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比的意义。于是,我把反思的切入点首先集中在一个问题:我们要有怎样的教材观?并把自己的思考写成了两篇反思。

反思一:《教材的取舍》片断摘录:备课时,面对着连续呈现的四个情境,如果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则前面的课时因为没有具体的知识点会显得比较单薄,这样的课很难了解到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而且一节课设置了太多的情境,必然会使教学环节显得零碎,学生的思维无法深刻。另外,第四个情境“图形放大缩小”其实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虽然教材中并没有揭示这个概念,也没有出现“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的字眼,但我想还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决定把第四个情境中放到下一节课,选择前三个情境然后引入比的概念。

反思二:《教材的重组》片断摘录:选定了三个情境后,我重新进行教材的解读,从教材的编排方案来讲,比赛成绩、比较速度、水果价格贴近了生活实际,充实体现了北师大版教材以生活为背景的编排特点,也使得教学内容变得亲切,因为这是学生身边的数学。但是,还有没有更贴近我的学生的情境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重新阅读教材,试图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教材的改造与整合。

在第一个情境“比赛成绩”中,设计了两个小情境,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当比赛场数不相同时,不能只比较获胜场数,而应同时考虑比赛场数和获胜场数两个因素。这时,我想应该尽可能地把自己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到到教学过程中。于是,我把“比赛成绩”的情境换掉了,用自己买电器的情境引入了新课。

两次的反思都是围绕教材的处理,在《教材的取舍》中,我主要写了自己在解读教材时的一些体会及自己的处理方法;在《教材的重组》中,我主要介绍了自己重组教材的想法。

二、反思教学的“预设”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但是,教学不只是单纯的“预设”操作,原有教案的展开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与生成二者是互补关系。”(余文森语)这节课,我在备课时认真解读不同教材,虚心听取同行意见,对课堂上的各种情况也做了比较充分的估计,并且在课后的反思中,针对自己的预设是否收到预期效果进行反思。

反思之三:《除了知识,我们能给学生什么?》片断摘录: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你很重视数学文化的构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我看来,“数学文化的构建”应该是我的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境界,但我觉得“文化”对于目前我的教学还是有点遥远。但或许我的一些思考有了这样的味道,我不禁有些欣喜,也看到了希望。

在备课时,我会思考着:我的教学,除了给学生知识以外,还能给他们什么?有了这样的思考,备课时我关注着知识点,然后以这些知识点为载体,寻找能赋予它们的更为丰富的形式。因此,这堂课中有了我的几次尝试。

在出示马拉松比赛的情境时,我先出示了一张厦门马拉松比赛的场景图片,并谈了自己对马拉松比赛的看法“重在参与、跑出健康”,从孩子熟悉的情境入手。但最令我难忘的是在联系生活感受比的广泛存在时,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专注与投入。……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并不困难,但这两个比“32 80000001”因赋予了特殊的题材(五星红旗、居里夫人),而显得更加有价值。当三张壮观的带有五星红旗的图片出示出来时,我看到了学生脸上的自豪的表情;当我说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学生不约而同地喊出了“比我的生命更重要”的语言;当介绍居里夫人的事迹时,学生说“我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做实验的艰辛。”“我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伟大。”于是我说“是的,居里夫人提炼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为此影响了自己的健康,但她却无偿地把这项技术奉献给了社会,而没有申请专利保障。因此,居里夫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我分明看到了学生眼中充满了敬佩之情。这些时候,我的心里涌上了一阵阵的感动。

三、反思课改的 “热点”

南京郑毓信教授在谈及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提到:“这次的课程改革到现在,经历了激情---困惑---务实这样三个阶段。”而实现这个转变,正是专家学者与广大的一线教师能以一种冷静的眼光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而使得课堂教学逐渐从丰富多彩的热闹形式回归到以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一终极目标上来。当前的数学课改热点问题主要有“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评价如何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数学化与生活化”等等。因此,我们的反思也可以围绕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在这一次的反思中,我把“数学化与生活化”的问题作为一个反思的切入点,写了教学反思后被《中国教育报》采用。

反思之四:《数学仅仅有“生活味”够吗》片断摘录: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生活化”与“数学化”的问题是当前数学教学中探讨的热门话题。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一个内容,教材没有直接给出“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这些概念,而用三个课时安排了《生活中的比》的内容,是想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翻开“生活中的比”的教材图,四个情境充分体验了教材“以生活为背景”的特点。比赛成绩、谁的速度快、水果价格、图形变大变小,四个情境无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这样的教学内容要上出“生活味”是很容易的事,但仅仅有“生活味”够吗?这样生活化的素材,怎样才能上出数学味来?这是我备课时及课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我试图通过情境引导学生退回“生活”,再通过自学课本知识理解数学概念及尝试应用引导学生进到“数学”。而最后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比,则是引导学生把生活和数学有效结合起来。

应该说,在“退回生活”与“进到数学”这对矛盾中寻找平衡,是在考验一位老师解读教材与驾驭课堂的智慧。这节课我做了些思考、也进行了尝试,但觉得还很肤浅,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也许只有在“退”与“进”之间,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才能真正把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真谛。

四、反思要及时“发表”

许多老师撰写反思,只是附在教案后面,以备学校领导检查,未加整理、未加提升,这不能有效地提高反思的效果。我认为,撰写的教学反思要及时“发表”,当然这并不仅仅指在刊物上的发表,现在的发表渠道有很多方式,比如可以拿到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进行口头发表,听取同事的意见,有时也能在他人的启示下重新开始不同的思考。而我现在已养成在教育博客上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每当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悟、困惑,我总是及时地在博客上写出来。尽管文字比较粗糙、思考比较肤浅,但却成了自己日后深入思考加工提升的原始素材。更为重要的是,发表在博客上,使得自己足不出户就能与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得到专家的引领,使自己的反思更有深度,有效地拓宽了教学反思的内涵。

例如,在我的反思《除了知识,我们能给学生什么?》发表于博客后,同行陈老师写了以下的留言:“在读完你的“生活中的比”系列教学反思,深受感动!你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对课堂人生的真诚与追求再次打动着我!现提出几个问题与你探讨:1、为什么孩子会提出“为什么要学习比呢?”如何让孩子感受学习比的必要性呢?在学习比的意义之前,是否应该调查一下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呢?2、比的意义的本源性问题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现实的背景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悟数学“再创造”的快乐与魅力呢?”  而我做了如下的回复“谢谢陈老师提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确实在让学生感受学习比的必要性时,我觉得有点困惑,似乎比是教师或教材强加给学生的。但思考了很久,这些比较是学生不需要运用比的知识就可以解决的呀! 思考没有结束。”陈老师的留言促使我再次思考。

在反思《教材的取舍》《教材的重组》中,我主要撰写了自己改变教材的前因后果。应该说,作为一种尝试,我大胆地改组了教材。这次对于教材重组的尝试,尽管在课堂上收到自己期望的效果,但还是心怀忐忑,于是把这些反思发表在博客上,以求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很多老师积极参与了交流,北师大版教材编写组的任老师把这两篇教学反思推荐到新世纪小学数学网,并在我的反思后面作了如下评论:李老师的文章《重组教材》我已看了三遍,我很赞赏她对教材的处理。我一般不赞成老师改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也好,用教材教也好,并不是不要教材,要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上做出取舍,可以取其意图,舍其形式,但有时没有十分充足的把握,形式也最好不要舍其,有的老师换的形式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有的老师把精力放在创设与别人不一样的情境上,而对教材的编排不去推敲,不去揣摸,这当然是舍本逐末。看李玲玲老师教学处理,你会发现她对教材是反复研读的,是在理解了教材的意图后再做出设计的。这才是创造性的工作,这样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才有价值。

在反思的过程中,陈老师的留言,既有鼓励,又有启发;而任老师的留言,则让我忐忑的心踏实下来,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进行教学思考与实践的信心。

当然,比如学生的错题、课堂的提问、教学的语言,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深度反思的切入点。只有做到反思常态化,并真正做实做深,才能让老师在反思中得到有效提升,体验到反思的价值与快乐。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反思,共同成长!

(来源:枫叶教育网 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如何写(例)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数学反思>>教学中心>>教师俱乐部
《重叠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