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建

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全新的改革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这是建国五十多年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也是力度最大的一次。迄今为止,无论从课程理念创新、教学上的具体变革,还是从社会关注程度、国家投入方面看,它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牵动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带动着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可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为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提供新动力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重建提供了广阔背景和重要契机。

一、新课程——重建课堂教学的契机

(一)新课程的理想与灵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次课程改革有很多新变化,无论在课程政策、课程思想上,还是具体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新内容。总体而言,其根本变化在于它非常鲜明地提出了一种思想和主张——“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虽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真正把它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甚至作为新课程的理想和灵魂来看待,这是首次,也是最明确的一次。“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种表述是对二十多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方向的一次肯定,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价值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本质所在,也是课程与教学价值的本质回归,因为课程与教学最终要服务于每个学生的发展。

1、发展的本义

从发展内容看,发展的本义应是全面、完整的发展,包括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与创新精神以及个性、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是这次改革强调的重点。对此,人们有不同看法,甚至引起一些误解。有些专家学者在强调个性等的重要性时可能对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和作用过多地给予贬低,在基层引起很大误解,以为现在改革不再关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我们以往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现在要纠正这一倾向,但绝对不能说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可以削弱。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学习是每个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绝对不能削弱。我们只是要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发展,要认真思考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并对过去掌握知识、技能方面所采用的一些方式进行改变。如过去更多是靠灌输、记忆等简单化方式来实现知识、技能的掌握,这些方面需要思考,需要改革创新,但绝对不是要削弱知识、技能的掌握。

从发展过程看,每个个体实现发展的过程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具体的和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发展的基准不同,其发展的状况、特点、水平也就不同,教育中允许这种情况存在,客观上必须承认这种差异性、独特性。

2、教育教学形态

从整体上说,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力所能及的发展,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形态上必须突出体现这样几个特征,即教育教学首先应是公平的,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发展的潜力,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发展空间。同时教育教学还应是民主的,是对学生充分尊重的,是灵活、多样和有选择性的。

过去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承载和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所以中小学课堂教学正面临大的转机,必须实现大的转向和创新。这个转向、创新与变革过程用一个概念来概括就是“课堂教学的重建”。二十多年的反复改革走到今天,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进步,但离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离新课程的需要仍有相当的距离。

(二)重建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实现“三个转变”

课堂教学的重建,简单说就是要对包括教学思想、过程、方法、模式及教学操作、评价规则在内的课堂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变革与发展,要使它从固有模式中实现脱胎换骨式的变化。如何重建,关键是实现三个转变。

1、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变

从教学重心看,重建课堂教学首先意味着要从根本上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所谓由教向学的转变有三个含义:一是由过去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要改变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完全由教师主宰这种方式,逐渐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空间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二是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三是由为教服务转向为学服务。过去的课程教材包括一些教学方法、教学规则的制定都是为教服务的,出发点是如何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教师教的得心应手,而不是如何让学生学的得心应手,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由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导致整个教学体系的构建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因此要实现课堂重建,首先要在教学重心上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

2、教学体系——由刚性体系向弹性体系转变

从教学体系方面看,要实现重建,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由刚性体系向弹性体系转变,这实际上涉及整个教育体系的转变。

现行的刚性教学体系源自欧洲近代工业革命,是在十七至十九世纪欧洲近代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下和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形成了较大的规模,确立了集体教学、班级授课的现代教学方式,扩展了受教育机会,使劳动阶层子女有更多机会接受学校教育,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时对人的要求基本上是掌握读写算的知识就足矣,就能胜任工作,而在进入二十、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高,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的培养规格也有所提高,对人的创造性培养、个性的开发提出了一定要求,而且这种要求越来越强、越来越高。已形成的这套教育教学体系深受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形中借鉴和移植了工业生产的原理—追求高效率,追求标准化、程序化、精确化。这些特点影响了近代教学体系,使之带有很强的追求标准化、程序化、精确化、模式化的特点,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高度标准化、高度一致,培养出的人才也是如此。同时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追求按部就班和环节的精确设计,它效率虽高,但给人本身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变相的现代生产流水线,与工厂的加工类似,生产出的是标准件。这种体系本质上是刚性体系,高度模式化、标准化,缺乏灵活性、变通性、开放性。这样的体制可以给人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使人的素质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与此同时它的特定框架也影响到人丰富多样的个性的发展,影响到多方面可能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物的生产与人的培养的本质不同。我们现行的这套教学体系延续到今天为止,与三百年前欧洲的经典体系相比本质上没有大的改观。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仍沿用古典式的、明显发现了很多问题的体系来培养新世纪人才,一定会与社会需求产生非常尖锐的矛盾,因此整个教育教学体系必须进行新的重建。

弹性教学体系,要求教学从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到评价都要具有更强的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和预留更大的空间。

3、价值取向——由制造适合教学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转变

过去的教育教学,教师辛辛苦苦做了许多工作,是想通过这些工作来强制性地使学生适应设计好的框架模式,而新的教育则是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概念颠倒一下以后,反映出来的是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问题。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总是让学生去适应教学,而不是教学去适应学生,从而造成学生发展上的一系列问题,个性和创造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都与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关。有个标题为《教育的作用》的系列漫画对教学的这种强制性和划一性作了深刻揭示。第一幅是学生刚入学时的课堂,课堂里有讲台、教师和几十个学生,教师头上顶着一个长方形脑袋,而每个学生则是不同形状的脑袋,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等。第二幅是学生毕业时,经过多年辛苦的教育,依然是教室、讲台、教师、学生,教师仍然是长方形脑袋,一切都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几十名学生的脑袋,看过去都顶着和教师一模一样的长方形脑袋。在画家眼里,教育就是发挥了这样一种作用。画虽尖刻,但反映出的问题恰恰非常深刻。因为强制性地让学生适应统一的教育要求,用统一的模式去加以培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这样——学生的棱角都被磨平了。

二、走向教学重建——如何使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在当前倡导重建课堂教学的大背景下,如何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需要在教学认识与教学策略上做出新的思考与调整。

(一)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选择

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选择,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教育中有一个基本原理,即无论是在知识学习,还是在学生成长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都是无法估量的。实践反复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时是无形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能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长久影响。教师不正确的言行,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甚至严重的伤害。如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他的《不过如此》一书中,对成长过程中给他很大影响的两位教师的回忆,令人印象深刻。一位是小学语文教师。他上小学时,一次作文被这位老师大大夸奖了一番,他在语文方面的自信心从此被极大地鼓舞起来,而且对语文发生浓厚兴趣。他总结说,孩子的自信心通常是夸出来的。如果当时老师不夸奖他,崔永元可能不会有今天的作为。他自己认为,语文老师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另外一名是初中数学老师,是一个反面例子。他以前对数学很感兴趣,上初中时处于生长发育年龄,成天胡思乱想。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写了一黑板公式,然后用教鞭从左指向右,又从右指向左地带领大家念公式,全班同学的头都在跟着老师的教鞭整齐地左右摆动,只有他岿然不动,坐那儿发呆。老师很快发现了,拿一个粉笔头准确无误地砸在他脸上,当众羞辱了他。这个举动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而且患上了数学恐惧症,一见数学老师就害怕,数学成绩也一落千丈,从此加入了数学后进生的行列。这种伤害长时间困扰着他,一直到现在他还经常被噩梦惊醒,梦见在解很难的数学题。他自己说,数学成了他心灵上的一块疮疤。最后他总结出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的确如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应当是教育工作的一道底线。一旦突破了这道底线,教育就可能从崇高滑向卑劣。远离了对生命的尊重,教育自身也就成了一个不名一文的空壳。

(二)超越书本,大胆发表独立见解,改变“搬运工”式的教学方式

现在教师对书本的迷信、盲从已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教师几乎把印在教材上的东西都奉为金科玉律,奉为圣经。在这种心态下,教师所要做的工作就简单地变成了“搬运工”、“传声筒”,教师变成了教材的奴隶。教材上讲到的,教师去照搬,教材上没讲到的,教师想也不敢去想。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这样一个状态和水平,简单地把教材上的东西搬到教案,再把教案搬到课堂上,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如果教师都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那么学生的思维被禁锢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敢于超越书本,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要具备一点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三)大胆创新,使教学成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过程

目前教学的很大问题是过分教条化、程序化。教师的教学事先都做了非常精心的准备,教案设计精确到要讲的每一句话、要提的每一个问题,甚至这句话、这个问题需要几分几秒都设计出来。前一个问题和后一个问题的程序绝对不能颠倒,整个程序设计跟生产过程一样非常精确,达到精致的程度。并且越是需要展示的课,教师教案设计得越完美,每句话都详细写进教案,把教案几乎变成了剧本。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当剧本被完美地设计好后,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严格按照剧本去做好导演工作,学生就要配合教师演好这场戏,根据在教师心目中的分量不同,扮演不同的角色。好学生往往扮演男女主角,差一点的扮演配角,坐在两边和后排的不受老师重视的所谓比较后进的学生只好做群众演员从旁观看[1]。这种剧本式的教案设计是笔者始终反对的。当教案设计得非常严密和精确时,教学就变成了按部就班、机械推进、毫无激情、没有创意的过程。课堂应该是互动和创生的过程,它是由活生生的生命体构成的,各种新的情况会随时出现。但在剧本式的教学设计下,教师在课堂里对学生表现出的各种新的需求没有机会去理会,也不敢去理会,只能按照设计好的程序严格推行,强行指导,学生必须配合教师演好这出戏。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要提倡大胆创新,教师要抛弃过于机械僵化的按部就班的教学设计方式,要让教学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充满激情与创意的过程。学生能不能创新,关键看教师,如果教师能有一点创意,有一点创新,就会在更大范围影响全体学生。教师创新的星星之火,可以在整个课堂里形成燎原之势,这是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个创新的教师可以带出一批头脑开放、富有创意的学生。

(四)解放学生,减少统一约束和划一要求,为学生创设两个自由空间

减少对学生过多的统一约束和划一要求,就是要把约束学生的条条框框尽可能减少,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自由思想、自由选择的空间。

首先要改变课堂管理。现行的课堂管理规则是围绕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核心是教师,是为教服务的,因而建立的一整套规则都是为了更好地约束和控制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保持绝对安静,保持纪律状态,认真听老师讲课。在小学,教师发出的指令总是要求学生腰挺直,脚并齐,手背好,目不斜视,课堂中参与和互动的渠道被阻断了。有些外国专家到中国学校考察,从课堂出来后经常不是对教学本身提问,而是迷惑不解地提出“为什么中国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像士兵在军营中那样一动不动”。这不是正常的教学状态,过多的约束对学生的发展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笔者在加拿大一小学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情景。这个小学的教室就像是我们幼儿园的活动室。课桌椅摆在教室四周,室内有花草、鸟笼子、玻璃瓶,里面养着各种各样的爬虫、昆虫,墙壁、天花板上挂着很多五颜六色的学生手工作品,教室后面有一个很大的沙箱,几个箱子里装着很多泥巴。上课时老师把小黑板一挂,和学生席地而坐(地上铺着地毯),老师带了很多学具,一边给学生讲,一边讨论,一边动手操作。课上到一半时,两个小朋友躺下了,老师丝毫不管。下课后我问老师为什么小朋友睡觉你们不管?老师说不对,他们没睡觉,他们仍在参与,只是疲劳了,不舒服,换了一种姿势而已。我问这种状况允许吗?老师给我看教室纪律守则,其中一条是当你在课堂里感到疲劳时,可以采取任何一种你认为适当的方式来听课,包括可以躺下,但后面注明不能睡觉。小班二十几个人,如果睡觉,老师是能够看到的。另外还有一条规则,上课时如果饿了或渴了,可以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适当地吃点东西,喝点东西,但后面也注明不许嚼口香糖。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讲得非常具体。这些我们不一定要照搬,因为我国的中小学班额普遍偏大,这样的规则不符合实际。但他们制定规则的出发点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就是一切都考虑到学生的需要,怎样能让学生舒适地投入学习,而不是教师怎样舒服地教。

此外,更重要的是在思维活动层面上,教师必须要认真考虑如何把学生解放出来,减少对学生思维活动过多的、人为的控制和约束。虽然现在的课堂有了很大进展和变化,不再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能设计许多问题来提问,课堂里也非常活跃,气氛表现得很轻松。但有一个我们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加以有效改进的根本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过度控制。当教师设计好需要讨论的问题时,也会相应地设计好解决这个问题的标准思路或方法,同时也准备好一个标准答案,甚至是唯一答案。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很快三言两语用诱导性、启发性的语言把学生思维引导到设定好的标准框架上来,学生很快得出答案,问题迎刃而解。课堂教学效率似乎很高,但实际上没给学生留下充分想象、思考的空间,学生思维是被窄化、被控制的。学生甚至没有机会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去犯错误,被剥夺了尝试错误的机会。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在简单的被告诉和引导的过程中形成的,更多的是在自主探究、发现、体验甚至于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实现的。课堂中不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不是一个好现象,大家很快取得一致意见,达到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会枯竭,人的智慧水平、智力状况会下降,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下降。而且这种方式会把学生思维禁锢起来,人为地给学生的大脑套上很多条条框框。一个孩子刚进入小学时,天真烂漫,思想无拘无束,想象力丰富多彩,敢想敢问。随着年龄的递增,年级越高,学到的知识越多,孩子却变得越来越沉默,人原有的那种灵性越来越少,越来越缺少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重要基础,没有想象力的人不可能有创造力。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还习以为常地把学生的头脑包括学生的行为、肢体都牢牢控制住,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的竞争中不会处于优势,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整体素质的发展。

(五)鼓励质疑,鼓励想象

鼓励质疑,鼓励想象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反映了当前教学中最为欠缺方面。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紧密相关。一个人的创新始于问题,特别是对很小的孩子来说,他的世界就是由问号构成的,他的眼睛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问题正是孩子去同化外部世界,实现成长的一个基础。而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不是在鼓励质疑、鼓励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在扼杀孩子的质疑精神和想象力。有人做过调查,几乎百分之百的家长和教师都有这样的举动,就是当孩子问得过多过繁,甚至提出的问题使成年人难以回答时,经常采取的简单的直接方法就是命令孩子闭上嘴,或者是采取敷衍了事的应付态度。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专门做了大量研究,发现成年人对待孩子提问时很多情况下采取不负责任的甚至是打击的态度[2]。由于教师不愿听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也不愿学生提出超出他教学范围之外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问题越来越少,年龄越大会变得越沉默。这对人的发展具有致命的影响。我认为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可以先不提很高的要求,仅从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想象开始做起,不要轻易去打击、约束他们。

(六)容忍不同意见,容忍学生犯错误,甚至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错误

教师要营造一个心理安全的学习气氛、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会感到很大压力,同时他知道他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不会受到剥夺和打击,随时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这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培育这样的环境,需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尤其是教师,要有宽容的态度。现在教师喜欢听到与自己一致的意见,习惯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学生回答如果是否定的,就要受老师指责。如果连尝试犯错误的机会都不给学生,却还要让学生创新,这对学生来说在一定意义上是件悲哀的事。没有尝试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

(七)加深理解,学会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

教师要学会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不断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教育实践证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状态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益。在一种比较好的理解状态下,师生之间和谐共处,人的智力活动水平会提高。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理解的状态很差,学生的智力水平就很难进入最佳状态,学习潜能很难被调动起来。所以“理解”有直接的教育教学效益。如何加深师生间的理解,提升教学的水平,一个可行的措施就是,教师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待孩子。也就是确实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要逐渐学会用他们的标准去评价他们所做的一切。要改变长期以来家长、教师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评判标准强加于学生身上的习惯。当然,总体上要求教师要把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正确引导他们。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由于学生与教师和成年人毕竟是两个不同群体,

他们的生理、心理都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就很容易形成冲突,形成理解的障碍。

(八)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成长

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成长,这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过去人们认为学习和成长都是单向的,主要指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但现在需要把这样的理解扩展,因为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这里既有学生的成长,也有教师的成长;既有学生向教师的学习,也有教师向学生的学习,学习是一个多向的过程。这种学习首先存在于知识层面上,即师生有相互交流知识信息的需要。我们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为人们获取知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学会了上网,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大大扩展。过去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听老师讲课,学习书本。时下学生通过各种传媒渠道掌握的知识,许多很可能是教师所不知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以知识绝对权威的身份传授知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师生相互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要求。

此外,教师向学生学习还体现在其他诸多方面,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他们身上特有的气质、品质及一些特点,很多是成年人不具备或已大大减弱了的。如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对新事物的高度敏感、洋溢的青春活力,都会对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帮助形成和塑造教师的职业形象,会以投射的方式赋予教师群体以特有的气质。而这些,正是教师成长的独到之处。

(来源:中国物理课程网 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题研究报告 范文
做成功教师的38个切入口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推进音乐教学的创新
音乐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